①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1,和睦、團結友愛的家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所以最希望父母能夠和和氣氣,讓家庭裡面有親情和愛的流動。
2,有幽默、有關注的家庭。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需要學會幽默,去處理遇到的不可避免的挫折。孩子需要被關注,需要經常和父母在一起,同時和父母去參與一些活動。父母的關注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就是「你很重要」的意思。
3,上進、不斷發展的家庭。孩子在成長,同時也要求家長一起進步。父母的生活習慣對於孩子有巨大的影響作用。如果父母在家裡面整天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怎麼能夠起到讓孩子好好學習的模範作用呢?
4,文明、的家庭。上行下效,父母的人際溝通方式孩子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學到。文明的家長才能教出文明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即使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也要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的原因。這樣才是讓孩子學會道理的方法。
5,干凈、整潔的家庭。孩子對於環境的干凈整潔的要求比成年人往往更高,這是因為孩子的情緒非常敏感的緣故。一個干凈整潔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情緒,同時對於孩子的審美等才能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難看出,孩子對於家庭環境當中最關心的是家庭的整體氣氛和家庭對他們採取的態度。他們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和活潑的氣氛。在這種良好的家庭中生活,最利於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相反,他們最厭惡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② 父母當著孩子面做哪些行為會傳遞負面能量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做以下行為可能會傳遞負能量:
1. 爭吵和沖突:父母之間的爭吵和沖突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焦慮,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世界是不穩定的和不可預測的。這樣的感受可能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
2. 批評和否定:父母經常批評和否定孩子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沒有價值,缺乏自信和自尊心。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沮喪、憤怒、焦慮或者具有攻擊性,對他們的性格形成和人際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3. 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決定: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決定,經常強制他們做一些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不滿意。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叛逆或者缺乏自信,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4. 缺乏耐心和寬容:父母缺乏耐心和寬容,不能容忍孩子的錯誤和不足,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總是做不好,缺乏自信和勇氣去嘗試新事物。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沮喪和消極,或者會形成完美主義傾向,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5. 消極情緒的表達:父母經常表達消極情緒,例如沮喪、失望、憤怒等,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世界是不安全的,而且他們可能會模仿這些消極行為,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情緒不穩定,容易受到傷害,並且難以處理負面情緒。
6. 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的使用:父母沉迷於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沒有時間和孩子進行互動或者交流,會讓孩子感到被忽視和不被關注。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孤獨和焦慮,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支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做以上行為可能會傳遞負能量。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盡量避免這些不良行為,而是應該積極傳遞正能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積極心態和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