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樣看出父母愛不愛你
你是他們的孩子,這是必須承認的。
你並不是他們的心頭肉,這也是需要你承認的。
中國有很多重男輕女的家長,你的父母應該也是這樣的,這很多,不是個例。
相對於封建社會,現代女性有了通過學習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是幸運的。
相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供你讀書,供你吃穿住行,也確實盡到了作為父母的責任。
也許你覺得父母管教太多,我可以這么說,當你在家長那裡得到了一些,那麼也相應的必須付出一些呢?
這么想,你會好受一點,當然,這不解決什麼根本問題。
我想說的是,希望你認真學習,畢業以後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通過獨立的生活與工作,通過談戀愛結婚,在經濟上和思想上都獨立於父母,那時候,就是你解決你自己問題的時候了!
但請相信,這必須你要以獨立女性為目標,要自己有賺錢能力,有解決問題(工作和感情),這在當今社會,女性中,依然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會很難。
那麼,從現在開始吧,首先在學校一定要學習好知識,做好畢業之後找工作或者考研打算,相應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
從現在開始吧,和朋友交際或者看電視,多看些為人處世之道,不要受網路干擾;
從現在開始吧,即使自己沒有談過戀愛(父母管教嚴厲),也看看《非誠勿擾》等相關節目,學習人家是怎麼戀愛的,為以後做准備,別到時候就是個小白,男人說啥父母說啥你都不知道回應與反駁;
看看《奇葩說》《金牌調解》等,學習其中入世哲學。
多看看相關人文書籍,英語四六級盡快考證,如有可能,考個教師資格證,二級計算機證,普通話證等等等等,
姑娘,做你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吧,在家你也就這么些天,盡量還是別和爸媽爭吵,有弟弟,就多輔導他的作業,哪怕受了點委屈,也請暗自舔舐傷口(父母相對弟弟的愛可能多,但是也真的有給你的愛)。
可能我替你爸媽說的,你心裡會有點不平衡。
想開點,回學校或者在家裡,做家務和輔導作業,點點滴滴,都是你走向「獨立女性」的生活經歷呀,當你成長為了一棵參天大樹,你父母和你弟弟都會圍繞著在你的樹蔭下,你也不會再有如是的苦楚。
反之,你以後的都會很艱難的。(神棍了,還是希望你更好,加油!)
最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加油!
PS:沉默中積蓄力量,祝你早日一鳴驚人。
另外:我看你說生理期,如果父母不知道,可以體諒,如果知道,我是難以忍受。
另外,說爸媽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我說的綜藝性質的節目可能不滿足你現狀,那麼希望你去圖書館尋找類似書籍,多學習。
還有,我看你都有對象了,還是希望你能認真協調你和你家人的關系,如果你覺得實在不行,還是我說的,你能自己掙錢,自己解決問題,你不依賴父母,相應的苦楚就會少很多。
但是,最後的但是,一定要記住父母養育之恩,知道弟弟,知道親情,為人妻為人母的時候,如果和自己父母有矛盾,那是多大的悲哀。
我只想說,曾經有一個人,他兩個姐姐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從小記事開始,媽媽就偏心不喜歡他,結果弟弟生病去世後,依然偏心三個女兒,遇事情都不管這個兒子,結果他給老娘養老送終。
不是愚孝,是在遇事情,講道理,這個人在道理、做事上寸步不讓的,但是該給零花錢該看病該做的都做了。
這就是孝道!
強烈建議《金牌調解》!!!
溫家寶出書《溫家寶地質筆記》:教育子女不靠天不靠地 也不靠父母
(溫家寶)我的孩子將來讀到這些記載,會知道父親是個怎樣的人,他是如何處理[同]黨和人民的關系的(註:[同]為該書編者後加)。我要教育他們從小就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父母,自強自立。說實在的,作父親的除了在道德品質上能給孩子作個楷模外,別的不會給予什麼。
你自己獨立生活,能掙錢,能養家,你父母能跟著你罵你?
孩子,希望你「獨立」,你說的我知道,你的情況往大了說我也能理解,但是,我說你父母再多,解決你的問題嗎?
沒有你對象,你也能獨立於這個社會,你自己能撐起一片天,你的父母就不會再有那麼重要了。
別受他們的影響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擺脫這種生活模式!!哪怕一年兩年三年。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還經歷了近30年呢!是不?
要有目標,有目的,我知道你父母做的很多地方不對,甚至更過分,征討他們,有用嗎???
是不是?加油,孩子,你還有愛你的人,你還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你還可以為自己奮斗!!
加油吧!!
② 如何看出父母有點偏心
父母偏心的十大特徵如下:
1、偏心的父母可能經常說「你讓著TA」,要求你讓著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
2、偏心的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可能會為型塌了其他兄弟姐妹而忽視對你的關心。
3、父母偏心會圍著其他孩子轉,總是習慣性地去滿足其他孩子的需求。
4、偏心的父母會把孩子當作發泄情緒的工具。
5、偏心的父母不在乎你的感受,所以總是對你提要求,卻不能滿足你的心理需求。
6、父母偏心會對你提出很高的期望,如果你達不到,就會向你表達失望之情。
7、父母偏心的時候會打擊你的積極性,瞧不起你的能力。
8、偏心的父母可能會讓你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你覺得自己好像不屬於這個家。
9、偏心的父母可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10、偏心的父母是強勢的,不會聽取你的意見。
父母為什麼偏心最小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通常是父母投入心血最多的孩子,每個人都會對自己付出最多的東西最有感情,這是升租握人性使然。父母照顧最小孩子的時間最長。為最小的孩子做的事情最多。
人的情感往往只合人性,不符常理。你付出最多的事情你就會傾注更多的情感,所以父母總是偏心那個最讓他操心的最小的孩子。吵慶
③ 父母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
父母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
父母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比較小的寶寶就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在成長的過洞褲程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罵過人。孩子罵人的情形大約有以下幾種:隨口而出,不假思索;怒判嘩不可遏,發泄不滿;覺得好玩,有口無心。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偶爾罵幾句,並不要緊,因此並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父母卻把孩子罵人視為洪水猛獸,嚴厲懲罰孩子。教育孩子應該講求藝術。這兩種做法都有過猶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過於嚴厲也行不通。
幾天前,3歲的男孩小磊和他的鄰居家兒子小輝在一起玩耍時,小磊搬著小椅子不小心碰到了小輝。小磊並沒有在意,繼續在玩耍。這時,小輝沖上來對小磊破口大罵,正在不遠處和別人聊天的小輝的媽媽徐女士看到後,馬上過來制止小輝納沖簡,小輝氣呼呼地說:「誰讓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得罵他!」徐女士很生氣,不由分說就打了兒子一巴掌,這下好了,小輝鬧個不停了。對兒子這樣的罵人行為,徐女士不知如何糾正,感到很苦惱。
類似徐女士這樣的苦惱,想必還有不少的父母在體會著。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罵人的行為呢?分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沒有是非觀念,是兒童的特點。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臟話,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
二是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臟話。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臟話也是如此。
三是被迫罵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小夥伴之間:發生了矛盾,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
父母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罵人的行為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好品格,不驕傲自滿,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絕不拿他人的過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後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把孩子罵人的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說幾句臟話,特別是幼兒,覺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進行鼓勵。這是極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覺得孩子說臟話、罵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是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
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罵人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宣洩反應,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會罵人。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與他人的摩擦,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不要為這些小事而生氣罵人。如果孩子與他的小夥伴發生了矛盾,這時父母也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孩子用謙讓的態度來解決小夥伴之間的糾紛,並應明確表態。孩子一般都有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害怕失去小夥伴的心理,這樣就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當父母把孩子看成一個優秀的孩子培養的話,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這是你的態度所決定的。這里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和人之間生下來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是態度起了決定作用,人和人之間是關系,是父母態度使他有自我觀念。
某大學的一個數學系學生,在上課時睡著了,醒來發現已經下課了,教授和同學全都走了。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課,所以也不知道講了些什麼。看到板書上有兩道題,馬上意識到是下周作業,抄下來就走。下周上課時,他對教授說:「您留的作業,我只做出一道。」教授驚訝不已。因為一直以來這兩個微分方程被認為是無解的。一旦解出來就推倒了一個定律。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腦海中對這兩道方程的觀念是「一定有解的」。這個信念導致他無意中推倒了一個數學定律!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這個故事給我們太大的啟發。
當你認為孩子是一個有潛能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聰明的人,你的態度在孩子心中進行了一個確認。孩子的觀念就毫無疑問地認為自己是有潛能、有責任心、聰明的`孩子。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是能夠做好事情的。這樣,他的潛能就被激活了。
美國教育家曾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兩個新分來的老師分別要教天才班和普通班。實際上,A班是被測定的天才兒童組成的班;B班是測定的普通兒童組成的班。可試驗者使老師對真實情況有了相反的認知。兩位教師按照頭腦中的觀念對所教的孩子分別有了特定的態度。一年後進行對教學成績進行測驗時,奇跡發生了,普通孩子組成的B班真的成了天才班;而天才兒童組成的A班只達到普通班能達到的成績。
所以,家長朋友要認識到,當我們對待孩子時,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做人上,是你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態度,決定了他的人生觀,決定了他對世界的看法,進而決定了他人生的方向。你把他當成天才培養,他的自我價值會鞏固和升高,自我觀念會打開,他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最後會按我們的希望成長成為一個傑出的人。
④ 父母和孩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有哪些不同
對生活的態度,父母認為生活要踏實保守一些。孩子認為在這個新的世紀自己可以拼出一番天地,可以創造奇跡。
對待金錢的態度不同。父母認為應該攢錢,後消費。生活過得穩重一些。孩子認為應該及時行樂。提前消費,滿足自己消費的慾望,導致存不到錢。
飲食方面與購物方面的態度也是有差異的,孩子認為品牌比較重要,大牌的東西才能品質好。父母一輩人認為優先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實用不易損壞的商品比較重要。
父母與孩子生活態度的差異是因為生活環境影響而導致的,與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態度自然不同,應努力做到求同存異,尋求一個平衡的相處的生活態度。
小孩都是社會經驗比較少的,所以很多時候做事會比較沖動,不怎麼考慮後果。
父母因為社會經驗比較多,所以在做決定的時候會把後果都考慮清楚再做打算。比如父母感情不和,但是如果有小孩,父母雙反反而不會不顧一切的決定離婚,反而會更多地考慮離婚是否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不好的影響。
⑤ 如何判斷父母是否虐待自己
目錄部分1:識別身體虐待和疏於照看1、想想發生了什麼。2、檢查身體是否有受傷跡象。3、想想父母是否有照看自己。部分2:識別性虐待1、識別父母的不當行為。2、認識到性虐待造成的身體傷害。3、識別與傳播工具有關的性剝削。4、了解兒童對兒童的性虐待。部分3:理解精神虐待1、知道什麼是語言虐待。2、識別無視和情感忽視。3、識別孤立行為。4、想想父母談論你的方式。5、注意腐化行為。6、想想是否有壓榨行為。7、識別恐嚇行為。8、想想是否有羞辱或剝奪隱私的行為,尤其是作為懲罰手段。9、注意"煤氣燈"心理操縱。部分4:在需要時尋求幫助1、找一位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傾訴。2、求助。3、試著遠離危險。虐待有多種形式。打子女的屁股通常是合法的,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這種行為是否應被界定為虐待有不同的標准。而性虐待等其他類型的虐待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形式或形態,都是禁止的。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父母在虐待你,並對你造成嚴重的身體或精神傷害,那麼他們的行為或許真的構成了虐待。這時,一定要將情況告知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比如老師或親密的家屬。
部分1:識別身體虐待和疏於照看
1、想想發生了什麼。想弄清楚父母是否在虐待你,有幾件事情需要考慮。一般來說,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父母為何打你,以及他們用了多大的力量。你的父母是不是在教育你不要做危險的事情,比如不注意車流就跑到馬路中間?在不極端也不過度的情況下,這類懲罰有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因為憤怒而打你,或者打得太結實、太用力,那麼這種行為就算是虐待了。你的父母打你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能夠制止他們不喜歡的行為嗎?
你的父母有沒有在飲酒後或聽到壞消息後打過你?
你的父母有沒有用皮帶、樹枝、衣架、電線或除手掌以外的任何其他物品打過你?
你的父母打你時有沒有失控過?例如,打屁股打著打著就變成打耳光或拳打腳踢。
他們有沒有把你壓到地上並按住你的手腳?
2、檢查身體是否有受傷跡象。兒童保護法的具體條文取決於你居住的地區,可能會有很大不同。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最重要的判斷依據之一通常是你父母的暴力行為是否對你的身體造成了任何持久傷害。如果你在父母"管教"後身上留下了任何以下痕跡,那麼他們可能是在虐待你:割傷或劃傷
瘀傷
咬痕
燒傷
鞭痕(身體上留下腫塊和隆起)
肌肉扭傷
骨折或骨裂
3、想想父母是否有照看自己。疏於照看也屬於虐待兒童。想判斷父母對自己是否疏於照看會比較困難,如果你從未和其他家長或看護人一起生活過,那麼判斷難度就更大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家庭有多富裕,父母難以保障你的衣食住行,可能不是因為疏於照看,而是因為他們面臨經濟困難。試著回答以下問題,判斷父母是否對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疏於照看:你的父母總是穿得好,吃得好,卻不願意為你買合身的衣服,或不保證你有東西吃,有這樣的情況嗎?
你的衣服是否合身,鞋是否合腳?它們干凈嗎?在對應的各種天氣和季節能夠保暖或足夠涼爽嗎?
你的父母會讓你定期洗澡或沐浴來保持身體清潔嗎?他們會不會敦促你刷牙和梳頭?
你父母有為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提供食物嗎?你會不會經常吃不飽?
生病時,你的父母會帶你去看醫生並喂你服葯嗎?
如果你或你的兄弟姐妹中有殘疾兒童,你們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是否需要滿足某一標准才能獲得食物或水等生活必需品?
如果父母外出,而兄弟姐妹都比較小,沒人可以照顧孩子,他們有沒有請較為年長的人來照看你們。還是說他們會把你們獨自留在家裡,讓你們在不安全的地方或環境中玩耍。孩子被獨自留在家裡的時間有多長?
部分2:識別性虐待
1、識別父母的不當行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任何形式的性接觸都被認為是虐待行為。有些成年人因為擔任教練、教師或其他職務,又或者因為某些身份而擁有了大多數人的信任,他們可能會利用這種權力地位來脅迫或恐嚇未成年人,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或其他性活動。如果你的父母看你赤身裸體的樣子而不幫你穿衣服,拍攝你沒穿衣服的照片,以讓你感到害怕或不舒服的方式觸摸你身體的隱私部位,或者強迫你看或觸摸他們的隱私部位,那麼他們就是在對你實施性虐待。有時性接觸的感覺很好,會讓人產生疑惑。實施性虐待時,對方未必會傷害你。
2、認識到性虐待造成的身體傷害。不是所有的性虐待都會造成身體傷害,但許多該類行為確實會造成瘀傷、出血和其他傷害。在某些情況下,性虐到還可能導致性傳播感染,甚至懷孕。性虐待的常見徵兆包括但不限於:由於身體疼痛而無法行走或保持坐姿
陰莖、陰道或肛門瘀傷、疼痛或出血
排尿疼痛或性傳播感染的其他症狀,頻繁的酵母菌感染或尿路感染
3、識別與傳播工具有關的性剝削。父母不應該讓你接觸色情,也不應該以你為對象製作色情內容。性剝削行為包括進行這方面的培養,或讓你接觸清晰描繪性行為的內容,從而提高你對色情的接受度。他們還可能會將你的視頻或圖像用於性行為,無論是他們自己的性行為還是他人的。故意讓你接觸色情視頻、照片、書籍等
為了性而拍攝你的裸體錄影帶或照片
寫到你的私處
4、了解兒童對兒童的性虐待。有時,兒童性虐待的實施者是另一個兒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施虐的孩子想重現自己遭受的虐待。大多數兒童不了解性,所以一般來說,如果另一名兒童強迫你或你的兄弟姐妹從事某種類型的性行為,這通常說明他或她被人虐待過。正如你應該將父母虐待自己的情況告訴某位值得信賴的成年人那樣,如果你覺得自己認識的人是性虐待的受害者,你也應該找自己信任的大人談一談。
部分3:理解精神虐待
1、知道什麼是語言虐待。你的父母可能會為了阻止你做危險或不好的事情而沖你大喊大叫,這種一次性的事件不能說明你遭到了語言虐待。但是,如果你經常遭到辱罵、羞辱或威脅,那麼這就構成了語言虐待或言語攻擊。父母沖你吼或訓斥你並不構成言語攻擊。只要不失控,那麼這種類型的管教通常是適當的、有目的的。
如果即使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父母還是經常對你大喊大叫或說些刻薄的話,那麼他們的這種行為就是精神虐待。
如果你的父母居高臨下地和你說話,羞辱你或取笑你,那麼他們就是在對你實施精神虐待。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非異性戀的自我同一性表現出非常無禮的態度,或因此而貶低你,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構成了精神虐待。
對你、你的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任何口頭威脅都是虐待行為。
2、識別無視和情感忽視。如果父母不和你說話,試圖讓你感覺不舒服,或阻止你在生活中與朋友、叔叔、阿姨和祖父母等其他人交往,那麼他們的行為也會構成精神虐待。如果你的父母不看你,拒絕承認你是他們的孩子,或不願意用你的真實姓名稱呼你,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構成了精神虐待。
如果你的父母不碰你,拒絕你的生理或情感需要,或者說一些讓你感覺不舒服的刻薄話,那麼他們就是在對你實施虐待。
3、識別孤立行為。孤立指的是切斷你與朋友、家人或其他對你很重要的人之間的聯系。這種孤立既有可能是禁止你與他們不喜歡的人交往,也有可能是禁止你與所有人交往。他們這樣做可能是為了防止其他人對你施加影響,以便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你。父母僅僅因為他們不喜歡對方,就禁止你與對方交朋友。
不允許你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也不允許你去朋友家做客。
即使有所需的時間或金錢,仍然拒絕或忽視你出門或參加活動的請求。
監控電話或其他交流方式。
為了讓你疏遠某些人而批評對方。
因為不喜歡你接觸的人而強迫你退出社團甚至退學。
4、想想父母談論你的方式。輕視你,說他們不想要你,或批評你的個性而不是行為,這些都不是父母應有的行為。說"你傷害了你妹妹的感情"和說"你是一個卑劣、討厭的人",兩者是不同的。虐待你的父母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在家裡不受歡迎。說他們希望沒有生過你,或者希望當初流產把你打掉
辱罵
說他們希望生的是另一個孩子,而不是你,比如希望生的是個女孩,而不是男孩,或者希望生的是一個沒有殘疾的孩子
取笑你的長相或能力
希望你死掉
說你多麼壞、多麼麻煩、多麼討厭,無論是當著你的面說,還是在你能夠聽到的地方對別人說
說你如何毀掉了他們的生活
將你趕出家門
5、注意腐化行為。腐化指的是讓你接觸違法或危害性很大的事情,並可能鼓勵你去做這些事情。鼓勵你偷竊、吸毒、作弊、欺凌他人等
喂你毒品或過量的酒精飲料,或者在你面前吸毒、酗酒
鼓勵不負責任的濫交行為
鼓勵你傷害自己或他人
6、想想是否有壓榨行為。父母應該以合理的標准來要求孩子。比如,他們不應該要求四歲的孩子去洗衣服、十歲的孩子在周末去照顧年幼的兄弟姐妹,或殘疾兒童做到沒有殘疾的同齡人可以做到的所有事情。責任和期望應該與孩子的發育水平相符。希望你做超出自己發育水平的事情
在你還十分年幼或沒有照顧能力時,讓你照看家庭成員
因為別人的行為而責怪你
要求你做大量家務活,其繁重程度已經超出合理范圍
7、識別恐嚇行為。被父母恐嚇意味著感到威脅或不安全。父母恐嚇孩子,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感到害怕。為了懲罰你做的某件事情而將你、你的兄弟姐妹、寵物或最愛的玩具置於危險之中
極端、難以預料的反應
當著你的面對某個人、動物或物體施加暴力,比如把玻璃杯扔到牆上,或踢打寵物
吼叫、威脅或憤怒地咒罵
以很高的標准要求你,並威脅說如果失敗,就要懲罰或傷害你
威脅說要傷害你、他們自己或其他人
在你視線或聽力可及的范圍內虐待其他人
8、想想是否有羞辱或剝奪隱私的行為,尤其是作為懲罰手段。虐待你的父母可能會讓你難堪或侵犯你的隱私,並糾結於你是否正在做他們禁止的事情。他們可能會說"我的地盤,我做主"。讓你做一些尷尬的事情
翻查你的電話、日記或瀏覽器歷史記錄
拆掉你卧室的門
拍下懲罰你的視頻並發到網上
取笑你
在你和朋友共處時跟蹤你
9、注意"煤氣燈"心理操縱。"煤氣燈"心理操縱指的是施虐者試圖說服受害者,讓受害者相信自己的經歷是不真實的,從而讓他們懷疑自己的理智。例如,施虐者也許會擊打受害者並罵受害者懶,然後第二天說根本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是受害者編造的。"煤氣燈"心理操縱包括:說你是瘋子或騙子
告訴你"那件事沒發生過"或"我從沒說過"
說你太誇張了
告訴別人你有妄想症,或說你不可靠並且不說實話
將東西四處移動並堅持說沒有任何改變
在你犯錯時說"你是故意這么做的"
部分4:在需要時尋求幫助
1、找一位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傾訴。要舉報任何形式的虐待行為,首先你應該找一位可以信任的成年人聊一聊。他或她可以聽你傾訴,幫助你辨別你的父母是否在虐待你。這名成年人可以是阿姨、叔叔或祖父母等親人,也可以是與家庭十分親密的朋友、學校的老師或顧問,或值得信賴的鄰居。告訴那位成年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並說明事情發生時的所有周邊情況。事情發生是否有任何原因?
聽你傾訴的成年人應該能夠判斷你的父母是否在虐待你。
如果那位成年人認為你的父母在虐待你,那麼她應該報警。如果她說你父母的行為確實是虐待,卻沒有聯系有關當局,那麼你應該自己去聯系。
學校咨詢員應該知道聯系誰以及如何確保你的安全。她還可能接受過相關訓練,可以幫你著手處理虐待問題。
2、求助。如果你知道父母虐待了自己,並且還會繼續這種虐待行為,那麼你需要報警或聯系有關當局,以便讓自己被帶到較為安全的地方。如果現在就需要幫助,你可以報警,或者撥打求助熱線來舉報正在發生的虐待案件。如果你認為父母要傷害自己,請撥打110。你可能知道一些預兆,一旦出現,說明你的父母可能會攻擊你,比如他們喝酒後你可以聞到酒精的味道,並聽到吼叫聲。無論這些預兆具體是什麼,如果你認為自己會受到傷害,請撥打110。警察會趕到你家裡,阻止你的父母傷害你。
查詢當地兒童保護機構的電話號碼。你可以翻閱電話簿或上網搜索,但是要確保你的父母不知道你正在查找這類電話號碼。
呼叫"守護童年"援助熱線。全國婦聯已經開通了"守護童年"援助熱線,號碼是4001600011。
3、試著遠離危險。如果你處於緊急危險中,並且撥打了110,那麼在救援人員到來前,盡量躲在安全的地方。把自己鎖在遠離父母的房間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找一個有電話的房間。你還可以跑到鄰居、朋友或親屬家裡去。
小提示如果你的父母以任何方式虐待你,記住,這不是你的錯。你沒有做錯任何事。
將正在發生的事情告訴一位值得信任的成年人,找一個相信你並且會幫助你的人。
如果事態升級,或者你處於緊急危險中,請報警。如果覺得自己報警不安全,你可以請一位朋友幫你報警。
站起來反抗他們。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打你是因為他們認為你很軟弱。不要讓他們有這種想法。
不過,有時反抗會激怒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加暴力。一定要小心。
有時,父母會在喝醉後虐待你。注意聽正在發生的事情,找個人來幫助他們。
警告盡快舉報一切虐待行為。除非警方介入,否則大多數施虐者會繼續實施虐待。
⑥ 怎麼才能了解父母的為人
在潛意識里就對父母有所了解了,如果說是從哪些方面,那就是從語言,行為舉止等方面去了解。也可以在祖輩,也就是爺爺奶奶那裡知道父母小時候的故事。也可以看看父母的相冊,看看父母年輕的時候有一些什麼樣的變化。也可以和親戚聊天,知道在朋友眼中父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6)如何看出父母態度擴展閱讀:
父母與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
1、第一件臨睡前的第一個吻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一句「寶貝回來啦」……這是我們采訪的數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愛的方式。還毀拆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媽媽為羨譽什麼不能一起來愛我?」
專家建議: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沈含蓄的國家,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2、第二件請尊重我的個人形象
很多潮爸潮媽喜歡把孩子打扮的成酷哥、靚妹,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在我們的采訪中,有80%以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孩子也需要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專家建議: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讓你的孩子獨立兄余段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真漂亮」!
⑦ 怎樣判斷父母偏心
家裡兩個孩子,偏向另外一個。。關系很好的親戚,親戚家的孩子說我們怎麼怎麼樣,把自己抬得高高在上,或者明明是對方的錯,就覺得對方是對的,自己孩子是錯的
⑧ 什麼是父母言行態度
父母的言行態度,一方面表現在他們處理工作及日常生活型好瑣事的態度和做法,另一方表現在對子女學習和生活的言行,晌仔以及子女工作後的言和行卜謹鉛。
⑨ 如何判斷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假設他們不愛你,但有一個讓巧腔東西是必然要感謝的,就是養育之恩,這是恩,不是愛,愛是非常神聖的,並非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因他們對你的養育之恩,你要對父母好點就行了,做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你們你和父母之間和諧相處,平平淡淡相處就行了,看事情不要太認真
現在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的父母真的不愛你,反復求證,反復反復的求證,但是你要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
如果你真的反復求證你的父母是不愛你的話,我會以嚴謹的態度告訴你 我將把你的問題換一個面向來說,你可以假定這么一個情況,有個年輕人本身不想結婚,,因為老一輩的壓力,和社會壓力,還是結了婚,結了寬好婚過後不想要孩子,又因為社會的壓力和家庭的壓力,不得不有了孩子,這孩子生了出來,這對夫妻對孩子非常的喜歡,但對孩子也非常的討厭,我在這強調一個事實,他們喜愛的事孩子本身,討厭的是無法對家庭和社會做出反抗,所以他有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會加深這種印象,所以我可以這么跟你說,你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愛坦衫著你的,他們討厭的就只是他們的那種無力感而已,那種無力感越強,將會導致對你的希望越大,在一般下,這無法控制
⑩ 第一次見對方家長,如何判斷對方父母對自己是什麼態度
我認為首先如果對方家長對你很禮貌的話,可能說明你給他們的第一印象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