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脾氣很暴躁,老是和父母頂嘴呢,孩子和父母頂嘴怎麼辦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有一些壞習慣和缺點等等,總是頂撞父母,也不聽他們的話。遇到這個問題後,家長不要急著打孩子,也不要當著大家的面罵他,這樣會讓孩子失去自尊,影響以後的生活。
1. 父母不信守諾言。答應了孩子,不要放在心上,找各種借口推脫。
2.爸爸媽媽任性,不聽孩子的意見。有些家長總以為是為孩子著想,為孩子好,不徵求孩子的意見,喜不喜歡,為孩子做決定,往往是雙輸,家長覺得孩子不知道是好是壞,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不給自己自由。
3. 爸爸媽媽不要以身作則。爸爸媽媽看電視,但讓他們的孩子去看書和做作業。孩子不許碰手機,但爸爸媽媽不離開手機,孩子能聽父母的話嗎?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想讓孩子做,自己先做。
㈡ 孩子總喜歡跟父母頂嘴別擔心這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話,按照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行走,然後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只是一種父母理想狀態下才會存在的現象,而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都不願意聽話,也不願意永遠服從父母,等到一定年紀之後孩子往往更喜歡反抗父母,總是不停地跟父母頂嘴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跟自己頂嘴之後就會特別生氣。父母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迫使孩子對自己聽話,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父母會逐漸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根本不聽自己的話,然後父母就會更加的失望與傷心。一旦進入了這種狀態就相當於陷入了死循環,父母必須要及時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美國著名作家帕梅拉.李曾說:「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這不過是我們對「失去權威」的一種尷尬」。
我國著名作家王小波也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如果你也因為孩子跟你頂嘴而感到傷心,那麼就不妨仔細思考一下你是真正的為孩子好?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所當然地為孩子好?孩子沖你頂嘴你是因為他不接受你的好意而感到憤怒,還是因為感覺你的權威遭到冒犯?
在一本小說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女主人被父母以公主的待遇寵大,父母總會教育她要聽話所以女主人公從來不敢反抗父母,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
直到有一天女主人公患了人格分裂症,第二人格的性情跟主人格完全相反,主人格性情溫柔,體貼又聽話,就像一個天使一樣,而第二人格脾氣暴躁總喜歡處處跟父母作對,所以很快女主人公的父母就放棄了自己的女兒,將自己的女兒丟進精神病院,任由女兒自生自滅。
女兒性情大變之後父母就毫無留戀地拋棄了她,任由她一個人自生自滅,這樣的父母能稱得上真正的愛女兒嗎?他們所愛的不過是一個聽話的「玩偶」罷了。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其實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因為你剝奪了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權,使他成為一個傀儡。
在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天氣實在是太冷了,然後我就讓女兒穿的厚一點免得凍壞了,結果我女兒非常抗拒,然後我就非常憤怒的質問她:「天氣那麼冷不穿厚一點凍感冒怎麼辦」?
結果女兒對我說:「這是我的身體,我願意感冒你管得著嗎?橡培」。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內心又氣憤又傷心,覺得女兒實在太不懂事了,明明是為了她好她偏偏不領情,當時跟女兒鬧得非常不愉快。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女兒覺得穿得太厚會很醜,而且走路特別不方便,所以堅持不願意穿很多厚衣服。
「這是我的身體,我願意感冒你管得著嗎」?這句話又重新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一瞬間我突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對啊,身體是她自己的又不是我的,我能控制她的身體也控制不了她的思想,她是一個獨立的人啊,我不應該按照我的想法去控制她的行為,孩子跟我抗爭的表現也證明孩子長大了。
1.自我意識的成長
透過現象看本質,孩子總喜歡跟大人頂嘴無非是想爭奪對自己的控制權罷了,在年紀還比較小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還不成熟,根本就沒有「自我」觀念,所以會任由家長擺布。
但是隨著自我意識的成熟,他們不再甘心受別人的擺布也想擁有對自己的控制權,所以當家長想要控制他們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反抗家長來爭奪控制權。
2.缺乏關愛
如果你發現孩子總是故意的惹你生氣,或者總是故意的搞一些破壞吸引你的注意力,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但他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獲得重視,所以只能用頂嘴或者搞破壞這種最簡單也最極端的方式獲得。
1.愛頂嘴的孩子更聰明
因為他們悶謹有自己的思維知道怎麼去反駁父母。想要反駁別人首先要在腦海中建立邏輯性,然後把要表達的觀點串成一段話,如果你發現孩子把你懟的說不出話,你根本沒必要生氣,反而應該為有這么聰明的孩子而感到開心。
頂嘴雖然是一種聰明的表現,但是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尊重。家長不妨直接跟孩子螞如基來一場辯論賽,雙方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最後誰贏就聽誰的,辯論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活動特別適合愛頂嘴的孩子。
2.愛頂嘴的孩子更勇敢
有些人面對壓迫的時候勇於反抗,而有些人只是敢怒不敢言,懂得反抗的人自然更勇敢,因為他們有勇氣挑戰比自己更強大的人,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精神。
3.擁有自我控制感,更容易抵制誘惑
2012年,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人員研究結果也證實:經常跟父母頂嘴的小孩,比溫順聽話的所謂乖小孩,更不容易出現嗑葯、未成年喝酒等不良行為。
喜歡頂嘴的人正是因為擁有自我控制感,所以才會掌控自己的人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他們內心清楚什麼才是對自己好的,自然也就會放棄一些誘惑。而那些內心麻木沒有自我控制感的人,更容易則走上歧途。
了解清楚原因之後再跟孩子好好的溝通,在這里也要特別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在任何一段關系中想要讓對方接納你的意見,首先要做到尊重對方。只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孩子也會尊重你,他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收斂。只有雙方都學會尊重,親子關系才會越來越和諧。
㈢ 愛頂嘴的孩子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家長該如何教育呢
愛頂嘴的孩子:犟嘴表明孩子有抵禦精神實質,敢於反抗。這樣的人更重視自己的感情,之後做事不會自己吃大虧。反倒有些孩子非常少犟嘴,受氣就吞進肚子里,防止為自己跟別人造成困擾。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當自己的權益受傷害時,肯定要抵抗,父母要區別對待孩子的抵抗是否合理。如果一個人徹底沒有想法,哪些都聽別人說的話,接納其他人安排和標示,他當然不會犟嘴。
家長教育的方法:在給孩子提議完之後,父母就應當在孩子面前做此漏檔好榜樣,無論無論什麼時候也別犟嘴,並且一定要好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學習培訓到心裡,才能知道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行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做好榜樣是很重要的,有較好的做好榜樣,就可以讓孩子發生變化,也可以讓孩子改正以前的壞習慣。小孩愛犟嘴毫無疑問是有原因的,因此家長一定要了解清楚小孩愛犟嘴的主要原因,然後才能依據這個原因去進行變更。
㈣ 為什麼孩子活潑可愛但還是喜歡和父母頂嘴,作為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
頂嘴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變強,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願望。 如果父母的要求不合理或語氣過於強烈,他們往往會通過頂嘴或沉默來反抗父母。 可以說,頂嘴是孩子自我意識強、成長的體現!
缺乏父母的尊重
有的家長喜歡講道,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別人是多麼的聽話和乖巧,別人是多麼的好,有上進心。經常被父母嫌棄和攻擊,沒有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孩子敏感、缺乏安全感,有的為了得到父母的關心和重視而頂嘴; 有些人會頂嘴,以發泄雀局他們的不滿。
嚴格教育
如果孩子經常頂嘴,或者家長得知原因後發現完全不合理,這時就要進行嚴格的教育,耐心引導孩子冷靜下來。 如果還是無效,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批評和教育。
㈤ 孩子和家長頂嘴是在所難免的,頂嘴的原因是什麼呢應該怎麼辦呢
許多家庭的孩散察子都會頂嘴。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心理斷奶期」。 隨著接觸范圍的擴大和知識的增加,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得豐富起來,很容易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 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對社會和生活的看法與父母不同。 他們不希望父母在任何地方控制他們,所以他們與父母頂嘴並提出任何問題。
㈥ 小孩子總是和大人頂嘴,代表家庭教育有哪些問題呢
孩子出現經常頂嘴的情況時,家長不能只看錶面,用武力打壓孩子。應該對孩子多多深入了解,找到孩子頂嘴的原因,探究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及時改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總愛和父母頂嘴這件事。
1.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與父母頂嘴時,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像個炸彈一樣,被孩子一點就爆。無論孩子做得對還是不對,家長首先要平靜自己的心情,然後用平和的態度再去和孩子進行溝通,解決問題。
2.了解孩子的真實意思
孩子在和父母頂嘴時,有時候孩子並不是表面上愛起來的那麼無理取鬧,其實是因為家長並沒有真正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家長應該深入了解孩子動作背後的真實意思,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就可以適當滿足孩子的願望,緩和親子之間的矛盾。
3.幫助孩子改變說話方式
當孩子與父母頂嘴時,家長不應該直接制止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可以換一種方式引導孩子用正確的說話方式來表達自己。比如孩子生氣時,"你怎麼說話呢,不許和媽媽頂嘴"可以換成"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是你的言語有點過分,讓媽媽很傷心",教會孩子委婉地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只知道氣沖沖的發脾氣。
大部分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一點,聽話一點。但是並不是和父母發脾氣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已,家長的角色就是幫助和指引他們學會表達,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變得優秀。
㈦ 孩子總對父母頂嘴,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如果總是和父母頂嘴,是因為孩子到了叛逆期。我認為孩子和父母頂嘴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啟發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並且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一個好的表達。孩子和父母頂嘴的時候,邏輯思維非常強,而且有些孩子經常被父母反對,所以才會頂嘴。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也會習慣性的去反對,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所以就會去斥責孩子。
在孩子的面前,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就是絕對的正確,他們覺得自己決定的事情不應該被反駁。因此孩子只要稍微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滿意,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是在頂嘴。總是想要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說話,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不爽。因此學會去和孩子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孩子感覺到兩個人是平等的,這樣的話孩子才會有所改善。
㈧ 為什麼孩子會跟父母頂嘴
為什麼孩子會頂嘴?
育兒作家歐媽說:「孩子頂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
有一則針對孩子的調查,問題是「你為什麼想和父母頂嘴」。
孩子們的回答是這樣的:「因為我覺得爸爸的做法一點都不公平。」
一個小朋友,和爸爸約定好,如果作業完成了,就帶他去迪士尼玩。
等他完成作業爸爸卻改口說,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考不上就別想了。
孩子當即就火了,噼里啪啦和爸爸爭論。結果被爸爸大罵一頓。
小朋友說:「我從那個時候發誓,再也不信他們大人的話了。」
媽媽誤會我時,我就會頂嘴
另外一個孩子,有一次幫媽媽洗碗,想分擔一些家務活,不想媽媽那麼辛苦。
不小心摔壞了碗,媽媽朝她大吼:「誰讓你洗碗了,有這個閑工夫還不去看書。」
小女孩感覺特別委屈,就向媽媽頂嘴了。
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都沒做到
讓我早睡,可他們在外面打麻將,打到凌晨才回家,留我一個人在家;讓我別玩電腦,我媽卻在電腦上看韓劇,一看就是一整天。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我來做,我就是不服。
父母太霸道了
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你小孩子懂什麼。
其實孩子最煩這種話,孩子怎麼就不懂了?就你懂?就你能?
一以貫之地打擊我
你看看別人家的某某多厲害!一等獎!
你看看隔壁的某某多懂事!三好學生!
你再看看你!什麼鬼樣子。
我什麼鬼樣子?那你要別人家的某某做你孩子好了!有些父母,一以貫之地打擊孩子,被孩子頂嘴是應該的。
父母永遠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你現在去睡覺,立刻!
你現在去寫作業,馬上!
你現在給我站到牆角去,快!
永遠一副命令式的語氣,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永遠覺得自己正確,無所不對。
公司領導如此語氣對你,你會不爽;你就不想想,你這幅語氣對孩子,孩子就不會不爽嗎?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頂嘴,先別忙著說:「呦呵,還敢頂嘴,反了你了!」
㈨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心理問題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心理問題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心理問題,孩子對父母大喊大叫是不禮貌,也是沒有教養的。但其實孩子會對人大吼大叫,有很大部分責任在於父母。那麼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有什麼心理問題嗎?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出於叛逆期。
家長應該怎麼做?
發脾氣一種放肆,教育需要剋制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不耐煩等負面情緒,父母也一樣,感到疲勞、沮喪、生氣的時候,最容易將脾氣對孩子爆發。盡管這只是一時之氣,很快就會過去,但糟糕的是這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發脾氣前,爸爸媽媽們先想好這3個問題,讓自己有思考和緩沖的時間:
第一, 為什麼會生氣?孩子發生的事情在自己的腦袋中重新組織一遍,找到引起脾氣的沖突點,想好解決的方法,讓自己先冷靜下來
第二, 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平日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還是因為孩子有他的想法,我是不是要先聽完他怎麼說。
第三, 除了大吼大叫對著孩子發脾氣,是不是有其他方法解決,是孩子更能夠接受的?
如果已經對孩子發脾氣了,可以做以下幾點:
正式自己的問題,不用再內疚和後悔,而是要留心孩子的情緒。
和孩子表達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不是指責,也不是給孩子貼標簽,就事論事,表達你對孩子的感受。
可以和孩子說明這個行為的問題,而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又是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
能夠控制情緒是人成熟的標志,是人一生學習的課題。願每個父母都能學會用一顆平等、尊重、欣賞與接納的心和孩子溝通,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最終只能教育出這兩種性格的孩子
1、內向膽小,沒自信的孩子。
從小就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做什麼事情都害怕會被父母責罵,從而畏首畏尾的。最後就什麼都不敢去做,連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敢,漸漸得變得越來越內向,只想自己躲在角落的一邊玩自己的玩具。在長大後,不敢去嘗試各種事情,害怕會失敗,很沒有自信。
我以前有一個同學,她從小就是她媽媽的大吼大叫下長大,最後變得很內向,說話特別小聲,遇到什麼事情就只會哭,被人欺負了也不敢反抗。長大後總是畏首畏尾的,很沒有自信。
2、脾氣暴躁的孩子。
孩子的一切都是來源於父母,當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自然會把這種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跟父母一樣,變得暴躁易怒。在長大後也不懂得怎麼跟別人相處,脾氣總是控制不住很暴躁。有什麼事情都總是會埋怨別人,從來都不懂得檢討自己。
我我覺得,對待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作為父母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總是這一刻對孩子大吼大叫,下一刻就覺得很後悔,而到了下下一刻,又開始對孩子大吼大叫起來。教育孩子,作為父母可以懲罰孩子,但前提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而做錯了就是要受到懲罰的。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 實際上是爹媽的言傳身教
小明今年五歲,已經上幼兒園一年了,但是今年小明的幼兒園生活特別不開心,老師發現班上的小朋友都不願意跟小明說話,做游戲也不願意和小明一組,老師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就叫來了班裡最懂事的孩子詢問,小朋友表示之所以不願意和小明一起玩是因為小明經常對著小朋友們大喊大叫。
老師一聽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於是叫來了小明的媽媽,小明的媽媽表示自己平時的確非常的喜歡對孩子大吼大叫,以為覺得孩子一點都不害怕,自己也就覺得沒什麼了,沒想到孩子會學自己。
針對這個問題,有的青少年回答說:「如果你從小被父母吼到大,每次接父母電話心裡就會恐懼,他們永遠給你帶來負能量,如果你經歷過這些,也許你就不會這么覺得了。只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才能感受到被吼的滋味,才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說,孩子如果喜歡大吼大叫,那一定是父母言傳身教,從一個孩子的行為就能見識到這個家庭的教育如何。從小就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做什麼事情都害怕會被父母責罵,從而畏首畏尾的。
專家們認為家長在提高嗓門之前應該三思而後行,沒有完美的孩子,他們都頂嘴,忽視家務,和兄弟姐妹吵架,孩子的行為超過正常,這意味著即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也會大吼大叫。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對孩子說的話。有些父母認為:用言語說話可能不會造成傷害,因為我們沒有打孩子,所以不會造成傷害。但是,心理傷害遠遠比身體傷害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