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親人去世一般隨多少禮
親人去世一般隨多少禮
親人去世一般隨多少禮,在生活中生老病死是常態,但是因為我們本身對死亡的種種不可知,人們總是寄回「死」字。現在有親人逝世我們反而最關心的是需要隨多少禮,來看看親人去世一般隨多少禮吧。
600——2000元。
生老病死是誰也不可避免的。但因為死亡的種種不可知,人們總是迴避,對死亡的說法也盡量避開「死「字。雖然古籍中用不同說法將人的死亡分了等級:「天子死曰崩,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但庶民百姓也諱言死,所以又把「死」說成卒、沒、下世、謝世、逝世、老了、走了等。
孔子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視為德之本。
自古以來,將對父母「生養死葬」的態度,視為衡量「孝」的普遍標准。如果說平時對父母的贍養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進行,還不是太為外人所了解的話;那麼,父母去世後的喪葬儀式因為要公開諸於外,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死、葬的環節。
隨著喪葬儀式的傳承,也就形成了嚴格的喪葬文化,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喪葬儀式中的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違反則視為對逝者不敬,並可能會觸怒神靈。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
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准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
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件數要單數,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雙數,怕凶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諧音,而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怕來世轉為獸類。
三、入殮時候的忌諱
逝者入殮的時候有很多忌諱。
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
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
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僵屍。
3、棺材忌諱用柳木
棺木以松柏材料為佳,禁用柳木。因為松柏象徵長壽,柳樹不結籽,恐會絕後。
四、報喪的禁忌
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並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其中向姻戚報喪,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確定了葬禮的日期後,孝子要去親戚家報喪。報喪時講究孝子未進屋,先跪在室外行禮,向親戚報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禮的時間。
五、葬禮日期、墓地的選擇
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是不會一下子走遠的,死亡會涉及很多事項,所以古人尤其重視葬禮日期的選擇,以免引發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選擇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俗以為墓地好壞直接關系後代的貧富吉凶。舊時,關於墓地的選擇禁忌,民間有十不葬歌謠: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境,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後,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撩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
因此,要請專業人士選擇葬禮的日期、好風水的墓地。
六、下葬後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後,送葬的人要繞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則忌回頭觀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隨活人回家。
七、服喪期間忌諱走親訪友
子女服孝期間不走親戚,不訪友,不集會,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幸。俗語有「身穿熱孝,不登鄰宅。」
八、守孝期間,子女忌穿色彩鮮艷衣服
父母去世後,子女要為父母守孝,古時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現代時間縮短,但也不宜少於一年。守孝期間,子女忌諱穿色彩鮮艷的衣服,濃妝艷抹,飲酒作樂。
喪事份子錢一般給多少 給多少才合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喜事那種才能叫份子錢,喪事那種叫帛金。
舊時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最開始,是因為,家裡有事,如紅白喜事,但是,因為沒有那麼多存款,喜事辦不下來,來的親戚朋友,你出一點,他出一點,湊齊了,把喜事辦了。
以前遇到親戚朋友有人過世通常都是帶一些金銀紙錢之類過去祭拜後燒給往生者,到現在為了方便基本都是包成帛金給逝者親屬讓他們自行安排。至於一般帛金給多少是取決於很多因素的。
死者關系遠近: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經濟發展水平: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著白事份子錢的高低。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中東部地區),份子錢金額相應會高些;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中西部地區),份子錢金額相應會低些。部分地區弔唁去世的親人,有不隨份子錢只送黃燒紙的習俗(家屬有三年不買黃燒紙的習俗),也即出殯日送的黃燒紙,足夠家屬燒三年用。
與喪主關系遠近:上文我們提到,白事給多少錢合適?要根據與死者關系而定。同樣喪主的為人處世,也決定著份子錢金額的高低。現在的人情世故,多數呈這樣的趨勢,小時候收到份子錢,看長輩;老了收到份子錢,看兒輩。也即子女在社會或當地影響力,也是間接影響份子錢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說與喪主關系的遠近,是白事給多少錢合適的關鍵因素,跟子女關系好,多給多少都無所謂,跟子女關系不好,多給一分都覺得心碎。
2. 喪事禮金怎麼送
一、喪事禮金隨禮原則
原則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原則二、尾數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
原則三、錢不再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
二、喪事禮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紙、白紙來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寫上「奠儀」二字。
當然,這習俗已流傳多年,想要改變這種風俗是難如登天的,但是國人好面子的奢侈之風還是應當抑制的,喪事禮金的多少應依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3. 岳母去世了,作為女婿出4分之一的錢辦葬禮,還用隨禮嗎岳母4個孩子,喪葬費平攤,收的禮金也平攤。
一般來說,隨禮是不平攤的 各家親戚出的禮金,歸各家
公親出的禮金,先用於辦喪事,剩下不夠的,自行協商,一般是遺產平分,就費用平分,遺產歸某人,費用歸誰出
至於女婿是否給隨禮,看家庭情況,家庭富裕,簡橡手出點錢沒什麼,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不給禮金的,因為女兒要單獨出錢給老人做如喊五七或者六七,攔嫌
4. 急求!!同事岳父死了,怎麼隨禮
那就100吧,不知道你們那邊的風俗,我們這邊不可以雙數的,只能隨個單數,99或101
5. 媳婦的爺爺死了我要隨多少禮
2000元。這個問題要根據媳婦爺爺當地風俗和男方父母經濟情況梁豎擾而定。閩南某地農村男方父母是這樣橡旦:纖豎媳婦的爺爺死了禮金是500元至2000元。
6. 岳母病世收的禮金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該怎麼處理
專款專用葬禮收的錢是人情都是要還的,不是培鎮滑白拿配臘地,以後別人家的紅白喜事也是要還回去的,可以看看總共有多少,葬禮花旅遲費的多少,按照子女的出錢比例分唄。
7. 朋友父親去世了禮儀上要給錢嗎給多少
當然要給錢啊。
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要根據與死者關系而定。同樣喪主的為人處世,也決定著份子錢金額的高低。現在的人情世故,多數呈這樣的趨勢,小時候收到份子錢,看長輩;老了收到份子錢,看兒輩。也即子女在社會或當地影響力,也是間接影響份子錢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說與喪主關系的遠近,是白事給多少錢合適的關鍵因素。
(7)岳父母喪葬隨禮多少擴展閱讀:
通常葬禮是一件大事。首先,在人群中很難找到收銀員。親戚朋友都來表示他們的敬意,大部分是由管家安排的。先是簡單的問候,然後管家領著親戚朋友帶著錢來到會計室。也就是說,親朋好友到達殯儀館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放在身邊,然後在管家的安排下,向死者致敬。
這和婚禮上的好東西是成對的不同。喪葬成員的錢數以單身為主,實際隨機抽取成員,金額多數在100、300、500元之間。這取決於親人和朋友與死者的關系有多親密,或者他們與死者的孩子有多親密。喪葬錢是單身的原因是因為人只死一次,所以大部分喪葬錢是單身的。
8. 喪葬隨禮紅包一般給多少錢呢
沒有具體的規定,白事隨禮不必須單數,事實上現在都不講究這個,隨禮數額看當地行情,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雙數也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來說都是白事給單數的,甚至有的地方給的錢數還有各種說法的,這個時候要問清楚,緊跟當地習俗。
像是不太講究的地方,禮錢直接給到記賬人的手上,單雙不論,視遠近親疏給多少錢,關系好親近一些的給的錢鋒基自然就多一些,關系一般的就是隨個禮,或者還個禮的,就是給個當地最低標准這樣的。
(8)岳父母喪葬隨禮多少擴展閱讀
紅包金額數量
錢不在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行輪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尾數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親友參加喪禮都會收到由亡者家屬送出、內含一元硬幣及糖果檔基信的吉儀。
一旦親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數,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尾數便為九,導致喪事「長長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別在帛金內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後,不會以九字作結。
9. 朋友的老丈人死了用隨禮嗎
如果知道好朋友去世的消息,追悼是必須參加的,因為這是一個最好的告別機會,可以送個花圈或花籃,親自寫上輓聯,去靈堂給逝者三鞠躬,有時間也可以為逝者守靈。
同時也可慰問一下逝者長輩親屬,說聲節哀順變,以示關懷。
還有根據當地風俗與本人能力,送上一份唁禮,一般是現金。
禮節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老祖宗隨禮的講究。
老祖宗們認為,遇到喜事時,不可以送傘,過壽宴時不能夠送煙,而遇到喪事時,禮金必須得當天送,不能夠事後再補。
喪不後補」很好理解。辦喪事是件大事,存在著諸多規矩,因此送禮也不能那麼隨意,尤其是時間節點得注意。一般情況下,遇到結婚、國壽,我們還可以事後再補上禮金,主人家也不會在意這些,但喪事可不行。
老一輩人認為這么做,一來有違規矩,失了禮節不說還容易得罪人。其次喪事對於主人家來說是件悲痛的事情,老襲事後再補上禮金,則不免會讓其再度陷入到傷心之中。
(9)岳父母喪葬隨禮多少擴展閱讀:
」喜不送傘」。結婚對於個人乃至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件大喜事,這個時候,大家都沉浸在喜慶之中。遇到結婚這樣的大喜事,人們都是以現金為主。
老一輩人認侍大兄為傘不吉利,有「散」的意思,而對於新人來說,最怕的便是「散」。所以每每遇到婚禮這樣的大喜事,幾乎沒人會送傘,大家都希望新人能夠百年好合。
「壽不送煙」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老一輩人認為煙有「咽」的意思,顯然對於壽宴來說,可不是個好兆頭。還有一點,吸煙有害健康,尤其對於老年人而言,容易引發心腦血管和肺部疾病。所以壽宴時幾乎沒人會送煙,現在人們大多還是以紅包現金為主。
葬禮也有隨禮的習俗。與紅包不同的是,葬禮隨禮的是白包。白事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辭,把紅包送給相關司禮人員即可。
習俗上白事送禮數額要單數,不能封雙數的紅包。單數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雙數,則寓意禍不單行,就會得罪主人家了。
辦喪事的時候,主人家收到紅包時,很多地方的習俗是需要回禮的,也就是送一個小紅包給送禮者,這種紅包一般就是一塊錢左右,象徵著送禮者大吉利是。這種回贈紅包,送禮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喪事送白包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親人去世後,主人家一般都會派專人去給親友報喪,白事紅包一般就是在使者報喪的時候送出去。
對於一些親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於關系比較特殊,還要給逝者送花圈或是輓聯,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辦了,在使者報喪的時候一並把這個代辦款交給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紅包數目,避免使者弄混出醜。
很好的朋友去世了,什麼時間去探望其家人?出殯前還是出殯時?應該拿什麼東西? - : 在出殯時比較好,對於比較親的人,出殯前也應探望,禮物可以是現金,花圈,宙子之類的,也可以送菊花,帶袖筒以示哀悼.
好朋友的家人去世了,我該如何安慰?好朋友的姥爺病逝了,她說自己沒 : 讓她知道你會陪伴著她會和她在一起,默默支持她就好了...既然是好朋友她就一定會明白的...
朋友昨天死了,最好什麼時候去看他 - : 如果說自己的親朋好友死了的話 那麼我們就好去看他的時間就是在他第二天要去屏的前一天晚上 也就是主動加辦事的那天晚上去看它是最好的 因為這樣的話呢可以給他送送行 說燒紙上上香 並且可以看到他 嗯 晚晚上沒事的時候還可以陪陪他的家人 對他的家人安慰安慰 這樣的話呢 可以表現出你對他的那種友誼 感情比較深 是一個最好的 最要好的一個朋友啦
什麼時辰去世的人最好 - :通常仿滑說家裡人過世,一天的時間里越早過世越好.譬如家裡一老是凌晨過世,那麼就為後人留了三口飯,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篤處於彌留之際,大都是情依依、意連連,思念兒女,牽掛親人.人死了一般都要...
朋友去世了.. - : 這個時候,就要讓她好好靜靜,畢竟親人去世,怎麼樣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不需要特別的安慰,親人去世就是這樣的事情.多陪陪她就可以了. 記得有人寫出這樣的話:天天都有人上天堂,但那好像是別人家的事,直到身邊的人離開了,我們才赫然發覺,去那裡是誰也逃脫不了. 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關心親人,關心朋友,關心自己,而不是等到他們或我們離開了,才發現我們有好多事沒有做,好多關心還沒有付出.安慰他人的目的是為了排除他的苦惱,其實安慰人真正需要的是對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自己一顆真誠的心,有了這兩點,一切都好辦了.
你的好兄弟死了!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想起他呢?: 在別人談論起他的事情時;說到某人的事時,跟他很像
朋友突然離世的感悟短句 - : 1、願所有離開都能被珍惜,願所有善良都能被溫柔以待,願我歷經山海,對你的心不變,願容顏不老,願我離世突然,沒我糾纏,灰燼般消失,成就善良.願沒有世事輪回,一生足矣,感嘆與淚太苦,嘗盡了.2、2019實在是太難了從上半年...
朋友家人去世,什麼時候可以去朋友家 - : 主要看什麼朋友.一般的朋友,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可以去人家串門,因為人家家裡要給亡故者過完'七七',也就是49天,方可以暫時放下家裡的喪事事務,才有心思陪陪客人嘮嘮家常.好朋友沒有顧忌,次日就會主動前去幫助張羅家裡的事務性工作,不忌諱剛剛死了人,不吉利,好朋友,在此時最貼心,最能體諒朋友此時需要幫助.戀人,要比一般人近,較好朋友略疏一些.如果關系非常融洽,已經不分你我,就像好朋友一樣,甚至直接在戀人家居住都可以,陪戀人的家人,就像結過婚的人一樣不怕臟,忙裡忙外,那會更加讓戀人的家人高看一眼.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死了怎麼辦?: 死了,永遠也不會回來了吧.但是還是會想起她,因為是最好的朋友 呵,很多事情總是讓人措手不及的,只有撒手吧,把心放寬, 如果是我,我想我會記得她,至少會一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懷念她,想她,把她當做自己心中最真摯的依靠, 我回把所有的事都告訴我的她,我想她不禁會聽見還會幫我,還會為我祈禱,為我分擔 我想哦不會哭泣,沒用 所以,只這樣子去吧。
10. 白事隨禮隨多少
你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種人情世故,結婚嫁娶,生老病死紅白喜事。白事隨多少禮錢,地方不同風俗不同,禮金也是不一樣的。
以我們西安為例。
原則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原則二、尾數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
原則三、錢不再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
二、喪事禮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紙、白紙來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寫上「奠儀」二字。
當然,這習俗已流傳多年,想要改變這種風俗是難如登天的,但是國人好面子的奢侈之風還是應當抑制的,喪事禮金的多少應依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1.親友前往弔唁時,一般都要攜帶禮品或禮金。禮金用黃色、藍色簽封好,在正中的藍簽上寫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樣。禮品有匾額、輓聯、挽幛、香燭、紙錢等。
2.參加葬禮,一定要盡量穿深色的衣服,最好是黑色的。如果實在沒有的話,也不能穿得花花綠綠的去,畢竟這是在辦喪事,而不是在辦喜事,在穿著方面可一定要著調。
3.在參加葬禮的過程中,一定要嚴肅、莊重,讓自己看起來是一種悲戚的自然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跟身邊的人笑嘻嘻的,打打鬧鬧,也不能對死者不敬,避免造成公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