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你有過哪些崩潰的瞬間是如何調節自己的
在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自己很容易就會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感到十分的生氣,有些時候遇到的題目給孩子講解一遍講解兩遍,直至講解多遍,孩子都無法理解,並且有時候孩子對於某些題目雖然說當時講解完之後會做了,但是時隔幾天之後,再遇上相同的題依然處於不會做的狀態當中,這樣子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肯定是會十分的生氣,面對這些崩潰瞬間,有一些家長就會當著孩子的面去責罵孩子,其實這樣做是十分錯誤的,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來說,如果遇到輔導孩子寫作業出現崩潰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且耐心的在給孩子去講解問題的答案,這樣子才是正確的做法。
② 小學生因活得太累而絕望!家長的哪幾個行為容易促使孩子崩潰
學生因為活的太累而絕望,其實這樣的心理是不成熟的,所以對於家長來說,對於孩子的心裡一定要研究的非常的透徹,對孩子要有非常好的了解,才能夠讓我們很多的學生明白,家長的很多行為都會容易導致孩子崩潰,比如說我們的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
③ 父母只要用哪4招,就能輕松解決孩子情緒崩潰打人的問題
我有個心理陰影是大學時候養成的,就是買火車票就怕遇見帶小孩的,因為總是大哭不止,尤其是兩三歲,說不明白聽不明白那種,後來索性我不買火車票,我坐飛機好了,不巧,天不遂人願,飛機上也有這類小乘客,一樣會哭鬧不休啊。那種煩躁的心情,真的想把他丟出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孩子有大哭不止,高聲尖叫的,打人踢人咬人的,摔東西的。孩子這種情況,影響的周圍人也很煩躁,但是也會表示理解,畢竟小孩子沒辦法。我們在煩躁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長的無奈,手足無措。
對於孩子雖然要及時糾正錯誤,但是肯定,鼓勵,表揚也是要及時的。長期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與歸屬感,那麼「尖叫打人」就不僅是孩子宣洩的方式,還會變成攻擊方式。
每個家庭的寶寶出生時候都是一樣的,後天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根源是哪裡。這樣在一個溫馨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④ 一個人帶孩子,你是如何崩潰到泣不成聲的
很多家長的心中已聽到孩子這兩個字,那可是頭都大了,在剛生產完的時候,聽到孩子那可謂是又喜又悲呀!但是你身體已經很勞累的情況下,孩子們還是哭哭鬧鬧,而且對於一個人來說,那可謂是真的用心而力不足啊,而且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看到一些熊孩子的出現,對這些熊孩子呢,家長們也是苦不堪言呀,到處搗蛋不說還不讓自己睡一個舒服的懶覺,這可謂就是對人生最大的折磨了吧!而且現在的孩子可謂是家中的寶貝了,打不得罵不得,一打就哭鬧個不停,這樣也是讓他們看上了深刻的影響,到底如何教孩子才能夠讓他們安靜了?
⑤ 輔導作業竟然還把親子關系弄僵了!為何面對作業家長和孩子都崩潰了
輔導作業把親子關系弄僵了,本來沒輔導作業的時候是母慈子孝,雙方都挺好的,但是一開始輔導作業就是雞飛狗跳。當母親的覺得自己生個孩子怎麼會這么笨呢,什麼都理解不了,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母親怎麼那麼暴躁呢,就不會好好說話嗎?
家長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的輔導孩子學習也是應該的,雖然說學校老師也應該擔負起這方面的責任,孩子不會的地方,學校老師還是應該盡主要責任的,因為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輔導孩子這個能力和時間,小學初中可能都沒問題,但到了高中很多家長自己都不會,所以這個就更多的得看學校了,家長只能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⑥ 把孩子逼得想自殺的父母是怎樣的父母
以前家庭對於學習,可能沒有現在那麼看重,由於孩子多,家長大多都會採取放養的方式,基本就是交給老師負責。而且孩子的壓力也沒有現在大,很少會聽到孩子輕生的新聞。
但現在不同,家裡都是獨生子女,導致父母會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只能說愛有多深,希望就有多大, 孩子的壓力就會有多重!
讓孩子在這么小的年紀就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以至於讓孩子頂不住,甚至崩潰,釀成慘劇。
以成績論高低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有好工作,找到與之匹配的好對象,生活才能更圓滿。
因此,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視到極端的地步,要求孩子必須得達到自己的標准,如若達不到,就是一股劈頭蓋臉的教育,壓重打擊孩子的自信。
長此以往,使得他們的心理變得異常脆弱,精神也是高度緊張。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出事也是遲早的事。
抹殺孩子天賦
我們總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才是正事,什麼興趣愛好,純屬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瞎折騰。
我家長就是這樣,我想學樂器,他們卻說學樂器有啥用,有這功夫還不如背幾個單詞呢......
於是,長大後,我終於成了一事無成的大人。而這種思想在很多父母的意識里都存在,對於孩子的興趣不管不顧,就想讓孩子們按著他們大人設定好的軌跡成長。
⑦ 對於孩子來說,為何家長的碎碎念會使其情緒變得煩躁,甚至崩潰
因為當孩子遇見煩惱的時候,正是心煩的時候,如果家長還在旁邊念叨,只會讓他們更加心煩,更容易生氣,有時候甚至會情緒崩潰的,所以教育孩子靠的不是碎碎念,顯得你多麼厲害,而是需要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他對你感到佩服,然後在向你討教,這時候你再把你的大道理講解他聽。所以,對於孩子來講,其本身思想還是不夠完善,有時候總是會情緒化,孩子是最討厭家長這種念經似的碎碎念,這樣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失敗,讓原本心煩的他們更加煩躁,甚至是奔潰。其實從處理孩子問題的方法上,就能夠看出一對父母的能力,厲害的父母能夠將事情處理的很完美,而處理不當的父母呢,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糕。
因此,作為家長,可以先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之後再講道理,沒有必要一直碎碎念,那樣只會讓孩子煩躁,讓問題嚴重化。
⑧ 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會崩潰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去引導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家孩子太「玻璃心」了,平時就喜歡被表揚,比賽只能贏不能輸,一旦比賽輸了或者受到了批評,就各種委屈,甚至大哭大鬧,孩子的心就像玻璃做的,稍微一碰就碎了。
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問題了嗎?作為家長,面對「玻璃心」的孩子,我們該怎麼做呢?
例如當孩子剛上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孤立時,父母應該先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被孤立的原因,然後引導孩子找到在幼兒園交朋友的辦法,最終解決自己被孤立的問題。
經過歷次反思和總結,孩子就能養成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禾禾媽媽寄語:沒有天生「玻璃心」的孩子,孩子變得「玻璃心」,作為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養育方式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只要我們足夠用心、細心、專心,就一定能幫助孩子摘去「玻璃心」的標簽。
⑨ 帶娃帶到崩潰怎麼辦
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太累了,情緒快到崩潰,怎麼辦?
1、走出去散散心
孩子是夫妻雙方的,丈夫也有義務看孩子,媽媽也不要太具有犧牲奉獻精神了,關注下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很多媽媽得了產後抑鬱,情結低落。讓爸爸看一會兒孩子,自己出去散散心、逛街購物,有的說女人一生氣就愛花錢,花完錢後心情特別好,但是一看完賬單,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消費的時候還是要理性一些。
2、別當怨婦
一個人帶孩子有著太多的辛酸苦辣,如果孩子爸爸在外工作,老人不在身邊照顧孩子,媽媽就更辛苦。年輕媽媽應當有姿態,沒必要當怨婦,逢人就訴說自己的苦處,別人也只是同情,還是要自己走出來悲憤的情緒。
3、做個兼職增加收入
一個人帶孩子,大都是全職媽媽,因為時間段的關系可能沒有合適的工作,可以做個兼職。我帶孩子在公園散步時碰到一位年輕媽媽也帶著孩子玩,同時也在做地推,營銷某種產品。
孩子爸爸經常出發,平時也是一個人帶孩子。孩子經常跟媽媽一起出來做地推,媽媽邊帶孩子玩邊工作,碰到帶孩子的媽媽就聊聊天,介紹一下產品,加個微信,看著雖然辛苦,但是媽媽很努力,孩子看到媽媽的是積極向上的一面。
4、享受帶孩子的美好生活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活潑可愛,看到孩子的笑臉,一切的不愉快也會煙消雲散。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正好可以很好地陪伴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會有什麼分歧和不同意見,陪孩子玩游戲,玩玩具,讀繪本,講畫冊或者帶孩子一起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
在孩子面前盡量保持情緒愉悅和平靜,媽媽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媽媽的情緒不穩定,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崩潰過痛哭過,再冷靜下來,生活還是要繼續,自己還年輕未來很美好,活著就要奮斗!與其崩潰不如前進!
⑩ 不會接納情緒的父母,常常將孩子逼向崩潰!你如何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