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文化程度低,這樣的家庭為什麼都非常窮
第一,父母文化程度低,思維不開闊,受到很多的限制。經濟管理能專力差,不懂得去經營,靠屬著蠻力賺錢,體力的消耗致使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父母文化程度低,眼界僅僅局限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不懂得世界的變化與革新。
第三,父母文化程度低,落後於時代的發展,導致自己越來越往後,導致貧窮。
總之,思想落後導致行為落後,行為落後導致貧窮的惡性循環
㈡ 父母一輩子窮是有原因的
老公就是這樣的例子,父母一生好逸惡勞,除了農村的毛坯房,再就是在培養三個兒女的時候節約成本和他們工作以後的搜刮。
結婚前我問過為什麼他兩個姐初中都沒讀完就不讀了?他說是她們自己讀不進去了非要去打工,還欺騙我他們鎮上有套房。我當時根本沒有想到會有人拿這個去包裝自己,而且也不算很好的條件,我純粹是為了圖這個人。後來才知道是租的,現在結婚一年多,他的錢我連一百塊都沒見過,發了多少我也不知道,他只會說壓力大要還債,問他具體的也不肯講。
他給他爸媽錢說得過去,昨天我發現他居然給他親戚轉錢,我瞬間就心灰意冷了,這比他突然告訴我他家是租的,他欠別人的錢時還要冷。
昨晚又失眠了,想了一夜,我們要不要離婚。我真的很受不了他父母那個樣子,不能為兒女做什麼,老是指望著孩子。
而我家,媽媽早早為了買了房,希望我過得有底氣,生怕為兒女帶來一點麻煩,總說她還能做事,還沒老,不能給兒女添麻煩。
他既然還瞞著我給他親戚轉錢,連說都不說,跟我說了我不會阻止的,畢竟是他賺的錢,我也不是一個狠人,不然這一年多不會跟他受苦,發現了他家是這樣的,還體諒他,如果他對我坦誠,自己勤勞上進,我也願意夫妻共渡難關。他顯然還是覺得他跟他爸媽,他親戚才是一家人,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偷偷瞞著我做這些?
對他心冷是從懷孕期間開始的,他那時不停的換工作,最後瞞著我辭職,還跟他朋友出去旅遊,直到回程才跟我說,後來發現他家是租的,他還欠錢,知道昨天又發現他瞞著我給他親戚轉錢。發現後我一句話沒跟他講,晚上睡覺想了無數個我和他今後的可能。
他家裡人好逸惡勞,重男輕女,本來他們老人在家帶孩子我是很感激的,五一回去,他媽居然讓我年底再要一個,還說誰家沒個男孩,不然你們那麼多房子誰繼承?真搞笑,他兒子一個七十平小房還不起房貸一直在出租,這是盯上我娘家的房子了。這一家人真是讓我一言難盡,他們還覺得這樣做很正常,也不管兒子的壓力,就知道要錢,當兒子的也是大孝子啊,真棒
反正我以後是不會做飯的,日常家用的一切我都不管,既然他這樣,也別怪我不仁不義,我想一家人越來越好,以後賺錢了手裡有錢了把孩子帶在身邊,他從來不考慮這些,老婆孩子的生活放在一邊,那我只能考慮以後我和孩子的生活,把他放一邊!(來自投稿)
㈢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你窮是因為你父母很窮,這是什麼原理
個人覺得這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和富人的沒法比,所接受的的教育資源和接受的的教育都是有很大區別,其次是富人家對孩子的培養和窮人的培養方法不一樣,導致了他們對待事物的眼光都差別。
但是當比爾·蓋茨在最近的演講中問道:每天只有兩美元,你如何生活「的時候,恐怕你無法做出哪怕靠近答案的想像。這個世界對於貧窮是極不友好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時空之中,抬頭一片天,躺下三尺土,生活在生產關系的總和之中。所有的發展,都來自於這些物質與環境的牢籠之中。這幾乎就是一個符合自然規律的惡性循環:富有的人,有更好的條件發展教育,擴大再生產,建設風險抵抗機制;而貧窮的人,由於缺乏發展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條件,在獲取發展資源方面無能為力,只能通過自我積累來進行,於是貧困加劇,上升無望。因而,這何止是發展經濟學的結論,這整個就是一個經濟規律的結論。
㈣ 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家裡很窮
因為父母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比較勤儉持家,總是說家裡很窮,可能希望你能夠養成勤儉的習慣,但是後來發現他們對你還是挺大方的。
㈤ 如何向父母詢問家庭經濟狀況
我現在已經上大學了,但其實我也一直不怎麼清楚的了解家裡面的經濟情況,可能是父母不希望兒女去擔心這些吧,他們會覺得你只要好好的讀書就好了,如果你想要知道家庭經濟情況的話,我覺得你只要去真誠的問父母,父母就會告訴你的吧。
㈥ 埋怨自己父母窮還沒本事的孩子,他這種心理正常嗎
關於大多數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種狀況都是正常的心理,特別是如今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的狀況下,如今的國度男女比例失調,凡是國度要是統計一下數據,我覺得百分之八十的獨身男青年都在鄉村,為什麼在鄉村,由於鄉村不缺吃喝,但是卻是貧窮的集中地。
這種現象能夠說是太普遍了,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接觸的東西是沒法和有錢人家孩子的環境可比的,這種差距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
最後我想說一句,父母千辛萬苦哺育我們曾經是最難的一件事,我們不該過多的請求什麼,希望那些抱怨本人父母的孩子們可以原諒本人的愚笨,享用天倫之樂!
㈦ 17歲男孩總是罵父母,嫌棄父母窮,摔東西,怎麼辦
一、 少說話,多做事
工作成績是做出來的,不是靠說出來的。你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用出色的工作成績來證明你的能力。光賣弄嘴巴皮子,也許你能矇混一時,但最終結果是受到上司或同僚們的唾棄!
二、 忍耐與涵養
生活中有許多失敗的事例就因為我們缺乏應有的耐心。人的一生有些事情成功與否,往往就在於你能不能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另外,我們為人處事要有一定的涵養,要有包容心,切不可鋒芒太露。遇事該忍就要忍,得饒人處且饒人。
三、大方與友好的稱呼
與人相處,無論對方是誰,都要恰當的稱呼對方,就是開玩笑戲言某人的名號,也要有分寸,適可而止,切不可只顧自己嘴巴說得痛快,而傷他人的自尊!
四、與人初次交往時的謹慎和交談時怎樣引起對方的興趣
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與人交往——特別和陌生人交往,一定要察言觀色,揣摩對方的意圖,值得交往下去的,漸序漸進;難以交往或不可交往的,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旦找到答案,要及時抽身而退,切不可意氣用事以至身陷交友不慎的泥潭!
如對方值得信賴,可及時摸清他的興趣愛好,挑起共同的話題,讓對方感到你是和他意趣相投的人。反之,你就應該抽身退步,及時中止交談。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個道理。
五、注意試聽自己的聲音
任何時候你都要根據場合和交談對象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音調的分貝,特別是公共場所,你更要盡量控制音量,切不可聲若洪鍾,旁若無人!。當然,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有些時候你必須大聲說話,那另當別論。
六、與人交談時,著重面部表情的運用,切忌手舞足蹈的姿態
我們平時與人交談,除注意駕馭語言藝術外,還應當自然適度地運用面部表情。按照交談對象和交談內容,恰到好處的駕馭面部表情的變化,能起到營造交談氛圍,增加語言魅力的功效!但是,切切不可置對方的感受於不顧,縱情肆意,手舞足蹈,讓對方產生厭惡感。
七、說話簡明扼要與妥善用詞
平時與人交談,盡量做到簡單明了,不要拖泥帶水,說了半天讓人不知所雲。在交談過程中還要准確用詞,切不可詞不達意,造成不必要的煩惱。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麻煩事就是因為用詞不當造成的。
八、說話應投其所好,但切忌虛偽的言詞
與人交談時,要盡量投其所好,否則就很難展開話題。有時因工作或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與人對話或有求於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要婉轉的摸清對方的興趣愛好,主動挑起話題,一步步誘其深入,看時機成熟,然後話鋒一轉,把你真正目的亮出來。此時,對方心裡就是不情願,也礙於情面,不好推卻。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做人要誠實,語言不可虛偽,你不能為達到個人目的,不惜編造謊言,到頭來是既害人又害己!
九、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倘若你不能從別人那裡學到一點東西,那就是你處世的失敗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說,在路上偶然碰到的三個人裡面,其中肯定有一個人在某個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句千古名言包含著很豐富的哲理,我們細細品味,就能感悟到它具有無窮的生活韻味------
十、努力充實自己的學問
學無止境。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行走社會,要接觸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否則你說話辦事就沒有底氣,就不能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十一、虛心請教和謙虛做人
人無完人。一個人總有弱點,總有不懂的知識。因此,我們要向別人虛心請教,不懂的不能裝懂,那怕你在別的方面可以做對方的老師。
我們還要謙虛做人,遇事話不能說得太過,要給自己留有迥旋的餘地,要懂得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十二、與人對話藝術
你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種人打交道,其中免不掉要和他們對話。下面有四種情況僅供你參考:
1、由於工作或其它關系,你需和某人對話,而對方是個話匣子。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或對方是一個饒舌的女性,她不顧你的感受,諜諜不休嘮叨個沒完。這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你要有足夠的耐心,沒興趣也要裝著要有興趣,而且還要表現得自然、親切,讓對方感覺你喜歡聽他(她)說話。切切不可表露一絲一毫不耐煩的情緒,否則,你就必然空手而歸!
2、假如你是一健談的人,必須記住下面這段話:你無論身處那個生活圈子,與人交談,一定要察言觀色,如對方喜歡聽你說話,你可以暢所欲言,盡興發揮;如對方沒興趣聽你說話,則適可而止。否則,你的諜諜不休就會讓對方產生厭惡!
3、你因公或因私求人辦事,為了和對方套近乎,你可能急不可耐地想挑起話題。但是,你一定要謹記:如對方是健談的人,且對你的話題感興趣,你可進一步展開話題;如對方不喜歡說話,經你再三努力也不接話茬,你就要有自知之明,趕快打住。否則,你不但自討沒趣,還要誤事!
4、你是一個謙謙君子,為人處事都很低調。但是,你也要注意,凡事都有個度。你過於謙虛,說過頭的客氣話,久而久之就會讓你的同事和你的朋友對你產生隔閡,因為過度的謙虛和客氣會流於虛偽!
十三、固執好辯與唯我獨醒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他性格固執,爭強好勝,凡事總要爭個贏,全然不顧周圍人的感受;有時為了一刻的好勝心理,他甚至會不惜傷朋友或同事之間的和氣。在他的心目中,只有他掌握了真理,別人說的話都是謬論!
這是我們做人應該引以為戒的事例。
十四、糾正別人錯誤時的說話藝術
首先,你要有一個友好的姿態,然後仔細詢問對方產生錯誤的原因,幫助他分析前因後果,在問話過程中語氣要溫和,給對方一種親切感。之後,你要進一步啟發他,讓他自己從內心感到錯誤的嚴重性。切切不可用審犯人的目光直視對方,更不能用質問的口氣去斥責對方。
記住:在任何時候質問的語氣都是一把傷害夫妻和睦、兄弟親情、朋友友情和同事感情的雙刃劍!
十五、抑制你的虛榮心理
虛榮心理,人人有之。人生在世,要經歷錯綜復雜的事物,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群,特別是那些官場、商場以及其它行走江湖的人物,要想做到沒有一點虛榮心,談何容易!
但是,我們要謹記的是:愛慕虛榮要有度,不能越過客觀存在的底線。不能讓虛榮心蒙住你的眼,你的心,更不能為追求一時的虛榮,而損毀自己的一世清譽!
十六、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成績
當你做了一件好事或完成了一項對大家有益的工作,你要做到不露聲色,低調處理,切切不可自吹自擂,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要清楚,你做人的份量,你的工作成就以及你生活中一丁點兒事情,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稱。該你獲取的東西,終究會屬於你!
十七、鼓勵的藝術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證明最有效的鼓勵是贊美。你要期待部屬、同事或朋友做出更好的成績,就不妨用贊美的方式來激發他(她)們向上的慾望和好勝的心理。在你善意的贊揚聲中,他(她)們能發揮更大的工作潛力。反之,你如用嚴厲的語氣和苛刻的缺乏人情的硬指標,去逼迫他(她)們達到你的目的,其結果是事違人願!
十八、如何正確分辯是非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我們為人處事,要用心去感知每一個和你打交道的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那個對你好,那個人前做人,人後做鬼,你不能光看錶面,要動腦子,要用心靈的尺子去衡量。有時,某人為討好你,經常在你面前打別人的小報告。這時,你頭腦要清醒,不要被他(她)表面熱情迷住了眼睛,對他(她)的話要深思熟慮。否則,你是非不分,就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十九、如何與上司和睦相處
和上司相處,重要的是要保持恰當的距離,既要感情投入,又要把握住一定的底線。
作為上司,如和下屬沒有距離就不成為上司。
為了得到上司的青睞,你要讓上司欣賞你的才華並為他效力。但是,在和上司接觸中又切忌鋒芒太露,你要讓上司時時感到你的工作成績是他領導的結果。不管你的成就有多大,你要做到處處維護上司的威信和權力,切忌持才傲上,喧賓奪主!
有時發現上司工作決策上有錯誤,既不能裝聾作啞,又不能直言相告,更不能當著眾人的面指出上司的錯誤!因為裝聾作啞,事後上司對你的看法有兩種可能:1、你缺乏責任心,2、你是一個沒見解的人;直言相告,會令上司失面子,處於難堪的地步,對你產生反感;當眾人面指出,更使上司顏面丟盡,恨不得即刻炒你魷魚!
正確的做法是:先稱贊上司決策的獨到之處,然後談這個決策將給企業帶來的利益,最後話鋒一轉,指著那處錯誤婉轉地說假如這里修改一下就更加完美。而後,如上司沒表示異議,你就打鐵趁熱把自己正確的意見說出來。在正常的情況下,上司都會採納你的意見。你既幫助上司糾正了錯誤又恰到好處地顯示自己的才能!
因此你特別要記住:對待上司的優點和缺點,正確的做法是公開贊美,私下批評。
另外,你贊美上司也應有個分寸,切切不要過火,否則會使上司處於難堪的境地!
還有,你在工作上如有好的建議和方法,要及時私下裡向上司進言,讓你的好建議好方法由上司的口說出。切忌當著上司和眾人的面炫耀和賣弄你獨到的見解!當然,如上司在會上要求大家發表意見,你可盡情地施展你的才華,但也要控制火侯,防止有賣弄之嫌。
二十、如何與朋友和睦相處
君子之交淡如水。對待朋友要敞開心扉,坦城相見。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不能無端起猜疑心。朋友來往要做到往來有節有度,既不能熱情過火,也不能疏遠太久。朋友有錯誤,你不能苛責他,應善善誘導,啟發他自己認識錯誤的危害性。
處理朋友之間的關系要做到既不控制朋友又不依賴朋友。
在個人隱私方面,你切忌把觸角伸得太深,也要防止朋友的觸角侵犯你的領地。
朋友有難或生活上需要幫助,你要義不容辭,真誠地扶持他一把。總之,你和朋友之間要肝膽相照,患難與共,是真正的朋友就會攜手共渡人生之海------
酒肉朋友和虛情假意的朋友另當別論。
二十一、如何與同事和睦相處
同事不同於朋友,你要和他們永遠保持一定的距離!凡事採取中庸之道,不偏不斜,適可而止。
你不可侵入同事的私人空間,也要堅守自己的隱私陣地。和他們的私交點到為止,切忌暢所欲言把什麼事都和盤端出!不要和同事無顧忌地議論單位的人和事,說不定那天你的意見就傳到了事主或上司的耳中。常言道: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就是這個道理。
在平時工作中,每個同事都可能是你竟爭的對手。在業務能力上,你要當仁不讓,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但在表現方式上,要照顧同事感受,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在個人利益上,只要不超過你承受的底線,你可作出一點犧牲,讓同事分享一些你即得的利益。
對待同事關系,誰親誰疏你心裡要有桿稱。但在關系處理上,你既要明裡暗裡照顧與你相好的同事,又要恰當地控制火侯,不去得罪那些和你關系淡一些的同事;就是在工作中與你對立的同事,只要不傷害你的人格,不危及你的工作地位,你都要忍讓他(她)三分。有時矛盾大了,你還要主動示好調和關系,使他(她)不好意思再與你為敵。當然,對個別處心積慮在背後經常算計你並欲除之而後快的同事,你要有相應的策略,針鋒相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㈧ 父母貧窮還不努力讓我受盡無數痛苦
我比你可能好點,至少三餐米飯(雖然很差,小時候吃肉沒什麼印象,好像只有過年還有家人生日才會吃肉,沒什麼菜,經常都是鹹菜)。我91年的,四川農村人,父母沒文化。父親很愛打牌(從我記事開始到現在吧,天天打,現在生大病幾乎沒怎麼打了,很多時候是看人家打,可能沒錢吧),到什麼程度呢?在茶館賒賬借錢,靠賣糧食賣錢還。記得爺爺死之前,家裡每年的口糧都不夠,都要去借(後面還要還利息,悲哀啊),爺爺死後,稍微努力點了,拿了別人不要的地來種,總算口糧夠了,每年有點余糧,不過還是經常打牌(農忙的時候,中午冒著大太陽走半個小時路都要去打,更不要說平時了)。生活方面:沒買過水果(初高中以前吧),沒穿過雨靴(初三之前沒穿過),媽媽沒用過衛生巾(做男人能失敗到這程度,也是夠了),沒有電器(2000之後,親戚送了個很老很老的黑白電視;也是同一時期,買了一個很小的電風扇(幾十塊的吧),過了幾年才買了第二個小風扇;電飯煲是上初中才買的吧;冰箱洗衣機是畢業後,我買的),現在住的還是爺爺八幾年建的三間磚房(那個時候,全村都應該很牛逼)·····教育方面:他們一生最正確的決定就是讓我讀了個大學吧,雖然是借錢貸款讀的。身體情況:現在50多了,一身的富態病,經常去醫院。父親還得了大病,只要一有點存款,就有病了,前幾年肝硬化,治好了,最近查出,可能患有再障性貧血,我只能說,我盡最大努力吧。我都30歲的人了,也不敢談戀愛,一方面是自卑,另一方面是怕拖累別人,想想也是,現在誰會看上我啊,沒車沒房沒存款,家庭還這樣。年輕時候是挺帥氣,現在也逐漸油膩了。這些可能就是真正窮人的感受吧。
㈨ 為什麼有些父母在平常話語或者行動中總會無意中,給孩子透露出一種家裡很窮很窮的一種觀念和態度來
這是整個大環境的道德導向所致的。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推崇「清高」,以越厲害的人越清貧為榜樣,譬如海瑞的名聲就比張居正好很多,盡管張才是內閣首輔,張才是真正做了很多實事的改革者。現代人明明是個個以賺錢為真實目標,但沒有誰會說自己就是喜歡有錢的,就算真有人炫富,也必然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父母給孩子灌輸自家窮的觀念,表面目的是不希望孩子鑽進錢眼裡,什麼事都以錢為目標。這個目標其實很好,但這種方式是錯的。想要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不希望孩子虛榮,首先應該是父母自己的價值觀好。我曾經聽過一個父親說自己沒空教育孩子,每天工作到凌晨就是希望賺多點錢,好讓孩子不被人瞧不起。這句話反映了這個父親自己的價值觀就是錯的,他認為自家孩子會因為窮被人瞧不起,那麼說明他自己就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有勢利眼,就算你富可敵國,人家也能說你不及馬雲不及比爾蓋茨。這個父親更應該花時間和孩子聊聊,一個人的價值是在於他有能力有意願去幫助別人。這樣不管你家是窮是富,別人說什麼話,自己內心都是滿足的。
父母跟孩子說自己家窮,有可能是希望孩子不要太炫耀,這個也是好事,畢竟財露太多會惹來禍端。但不應該騙孩子,應該和孩子說明真實情況,並讓孩子學會不要炫耀。畢竟孩子不是傻的,日常生活怎麼都能觀察出來的。
父母喊窮還有個隱藏的目的,不過他們不會承認的,就是不想孩子問自己拿錢,孩子想要買玩具買衣服的時候他們只要說家裡窮,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了。
歸根結底,作為父母,不管自家情況是如何,其實沒必要故意和孩子說是窮是富,如果孩子問起,那就如實回答,真誠是最好的溝通方式,當父母真誠地和孩子說不要虛榮,孩子也會認真聽。當父母一開始就是騙孩子的話,孩子也不會把你其他話當回事,甚至他們也會學會用「為你好」的理由來欺騙父母。
錢是一個工具,是實現我們美好生活的一個途徑,談錢並不是壞事,只要不要把錢當做最後的目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