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能出國上學的,家裡是不是至少中產,父母一年加起來不低於三十萬
這個不一定哦,很多家庭條件一般的,比較注重孩子的教育,全力支持孩子多學習一些知識的,比如送孩子出國留學
㈡ 孩子出國留學要花去父母多少錢
昨天剛看過一則訪談節目,就是討論留學和高考的。最終結論就是:各有利弊。真的是這樣,可能根據自身情況才能有一個比較吧。根據國家不一樣,留學費用顯著不同。一般前期准備在十萬左右,包括各類培訓考試咨詢等。美國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在30至45萬間。英國在20至35萬左右。四年下來准備好150萬吧。獎學金是會有的,但是目前的趨勢是,除非孩子特別優秀,否則一般是不會給中國學生獎學金的。出去的人多了競爭也就激烈了嘛。
可以找一家聲譽好的咨詢機構做一下專業的咨詢。
㈢ 想讓孩子出國留學,至少需要准備多少資金
孩子出國留學除了要提前訓練自己的外語能力和掌握所要去大學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師資等因素外,另一個需要家長做好的最重要的准備就是有充足的資金。每個國家不一樣,所需費用也不同,具體可咨詢myOffer留學。myOffer留學通過數萬條大數據科學分析,打造海外院校庫及世界名企庫,幫助學生精準定位並成功留學和實習。
出國留學是需要有一定的「出國實力」,這個實力不僅僅家庭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能夠負擔學生的留學費用,比如在孩子出國前需要花費的主要有資產證明及經濟擔保公證等雜費(2500元左右)、領使館簽證費用(2500元)等等,也就是說,孩子還沒有踏出國門開始正式的大學專業課程學習,就要花費很多錢。假如孩子能一次性達到國外大學雅思考試分數,順利得到國外大學的入學通知書,以在英國留學為例,四年大學課程所需的學雜費和生活費,需要家長籌備約80-100萬元之間。學生在選擇國家的時候一定要找准適合自己的國家。除此之外,學生和家長必須考慮家庭的經濟能力,"量入為出"。如英國、澳州、紐西蘭等國家都很不錯,這些國家的消費水平、學費對比其他國家也比較低。【測一測你能上哪所海外大學?】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出國留學的費用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myOffer留學。myOffer留學的方案規劃導師團隊會結合學生需求,制定選校及選專業方案,指導如何提升背景,申請優質學院;文簽導師團隊會指導並收集學生留學申請及簽證所需材料,為學生制定合理文書方案,個性化提煉優勢,為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拿到最滿意的Offer。
㈣ 現在社會好多孩子出國留學,多錢可以呢
美碩一般需要80萬左右RMB,如果這期間你轉博士了,那麼接下來由你的老闆支付你的花費,就不需要花父母的錢。
如果是直接讀博士,這種也不需要花費父母的錢,博士生導師會支付學生在校期間的花費,一般美國是一個月2000刀左右。
如果明確自己出國的目的,冷靜分析出國的優缺點,並且能承受留學缺點和未來收益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並有周密的出國計劃和准備。
即使貸款或者借錢出國都可以。
㈤ 一個家庭一年要賺多少萬,才供得起孩子出國留學
隨著現在國家整體實力的逐步增強,國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漸提高了起來,過去人們的收入可能只能解決溫飽,連孩子上學都供不起,但是到了現在我們很少聽說有人連孩子上學都供不起的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也面臨到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雖然孩子上學是免費的,但是將來孩子要出國留學了,就需要一大筆費用來支持,這是困擾很多家庭的難題,畢竟出國留學可不是一筆小錢。
最後校長認為,出國留學還是要看家庭的,如果家庭條件優越自然不用擔心,如果家庭條件一般,最好還是別出國留學了,畢竟花費很大,國內也有很多優質的學校,為什麼非得要往國外跑呢?
㈥ 小孩出國留學的話,申請的時候家庭需要多少存款
如果孩子打算去美國留學,那麼家庭存款證明,需要有50萬以上。
㈦ 家庭年收入多少能達到出國留學的底線
這學期剛申請完留學的學校,所以也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今日我覺得我家一年收入也不高,但是,因為自己有一個想要出國留學的夢想,所以,就朝這方向努力了,父母都是普通的白領,年收入可能也就20w吧,平時不愁吃穿,有住的地方,剩下的錢攢一攢可以出去讀書了。
㈧ 我想出國留學,可是家裡條件一般,父母大約每年收入不到十萬,可供我留學費用兩三萬,我想去學費低,可以
留學費用低的只有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和韓國是最最便宜的,10萬以內每年就能搞定。
㈨ 出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啊
根據留學的地方不同,費用也是不同的。具體如下:
1、歐洲(8萬~12萬元/年);亞洲(5萬元/年)。
這兩個洲學費相對便宜且允許打工。歐洲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一批老牌名校,各國院校在世界排名很靠前,亞洲如今也是國際教育的「後起之秀」,這些國家和中國非常近,來往更方便,比較適合不想離家太遠的留學生。
2、澳洲18萬~25萬元/年;紐西蘭15萬~20萬元/年;加拿大15萬~18萬元/年。
這幾個地方都費用適中,環境好,方便移民;澳大利亞是教育出口國家,所以門檻較低,如果符合審核的條件,被拒簽的概率相對較小。
3、美國15萬~50萬元/年;英國25萬元/年。
美國教育質量世界領先,擁有全世界最優秀的大學和最豐富的專業資源。豐厚的獎學金且提供勤工儉學機會,幫助學生減輕家庭負擔,增加社會經驗和能力。
拿到獎學金 可省不少錢
有沒有獎學金,也是影響留學費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和法國等歐洲一些國家的學校是免學費的,留學生的開支主要是生活開支。而美國等地獎學金就在留學費用中占據一定比重。獎學金的種類也有多種,一種是直接給現金,主要是針對一些大學的重點專業,一般是理工科較多;還有一種是通過給教授當助教,或者通過工作獲得的。我家小孩的部分獎學金,就是通過給學校的酒店打工獲得的。如果能拿到全額獎學金,留學費用自然也會降低很多。
「勤工儉學」也是節約留學開支的一個重要渠道。不少留學的小孩能吃苦,在留學期間或放假時打幾份工,家長的支出當然就可以少些。許多家長怕小孩吃苦,不讓小孩打工,留學費自然會高些。我家小孩在留學期間,不僅要通過給學校的酒店打工獲得獎學金,還自己在酒店找了一份臨時工作,酒店免費提供一餐飯。這「一進一出」,無形中節約了不少留學費用。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出國留學到底花多少錢? 一出國門,花錢如流水?
㈩ 留學黨家境調查:家庭年收入多少才適合出國留學
1高產家庭(年收入百萬以上)
(這個群體在留學群體的佔比逐漸減小)
來自高產家庭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就是大家通常認為的「典型」留學黨,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土豪家的孩子。通過微博、朋友圈你會看到他們買了一輛幾萬的自行車,她們秀了幾個chanel的包。出國對於他們來說,簡直跟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容易,留學費用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筆不算大的開支而已。這個階層的留學黨基本不用擔心怎麼出國的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國。《小別離》中張小宇家就是典型的這種家庭,劇中爸爸讓他去留學的決定也是一瞬間的,開始小宇成績不好,先去了澳洲,後來被學校開除回國後,重新刷托福,申請到了美國的學校,這個在普通家庭看來簡直不可能,要知道這些脫口而出的留學決定和變化是需要用巨大財務來支撐的。
2中產家庭(年收入30—50萬)
(這個群體在逐漸成為留學群體的主力)
據有關數據統計,留學生中最大的群體來自於普通的中產階級,經濟條件也就是要比普通一般家庭要好一些。《小別離》中黃磊家就是這個代表,劇中他和海青的年收入加起來50萬左右,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留學費用基本可以完全自費,不用考慮其他渠道,孩子在國外也會過得比較輕松點,基本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比如學生W,美國大三
申請到的是一所美國前50的文理學院,一年學費加生活費45萬左右,父母的工資基本可以cover.大二的時候找了一份兼職也是單純想鍛煉自己,因為父母給的生活費基本夠用。 家裡開大眾車全款算下來也不過30萬,和土豪沒法比;穿衣服方面可能比較捨得,我的襯衫會有1000+,我的裙子會有2000+。但是除了衣服之外,我們家就是普通人的家庭。
3工薪家庭(年收入10—30萬)
(這個群體在留學群體的佔比逐漸變大)
如果選擇去英、美、澳、加這些國家,如果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這個階層基本屬於交了學費就沒有生活費。就像《小別離》中琴琴家,出國的費用一度壓得父母喘不過氣,最終還是放棄了讓孩子出國,雖然出國的方式很多,但是他們還是放棄了。但是為什麼工薪家庭出國的還是越來越多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出國方式。比如以下幾位:
爸媽工資水平都不高,年收入加起來沒有20萬,去澳洲以後,生活費都是自己掙得。父母的積蓄也就20萬,付得起前兩年學費,生活費基本自己打工換來。
10年,只想去英美讀研,所以怒刷GPA,拿到了全獎,去了美國總共花了父母20萬,然後獲得RA職位,生活費用也有了著落。
父母是一線城市的普通工人,借親戚錢去美國讀計算機,最後留在美國當碼農。
普通家庭但是心懷留學夢,讀理工科,讀全獎博士,所以最後也沒花父母多少錢。
在非巴黎留學的情況下,兩年讀書20w,而且第二年的下半年還實習拿工資了,我沒有獎學金當年省吃儉用的。只從家裡拿了13w讀完碩士,如果能申請到好學校有獎學金的,成本更低。
現在只能好好努力,爭取financial aid,如果不是這樣,真不知道這些錢怎麼湊。本科出國,家境比大部分不出國的要差得多,家庭年收入一萬二左右。
4家境一般(年收入10以內)
如果是在以前,這樣的家境被認為出國基本不可能,除非成績足夠優秀被公派留學。但是現在出國也是可以的,不管是靠獎學金、還是貸款,或者先工作自己攢錢出國。比如說以下這幾位:
一個學期的學費就要將近十萬元人民幣,為了讓自己留學,父母一狠心,抵押了房子,又到處求人借錢,東拼西湊才借夠了出國留學費用。
小學六年級父母雙雙下崗失業,母親在超市理貨打工每天工作12小時整整十年。,一直想留學,但是現實不允許,所以國內本科畢業後努力進入了一家外資投資銀行,收入還行,工作3年後去美國讀了MBA,學費全部都是貸款,准備畢業了再還。
我11年4月來日本留學,今年是第四年,總共花了父母15萬(這15萬等於是從父母手裡借之後會還),除此之外都是自給自足。11年9月開始我就自己負擔全部生活費,僅從父母那裡拿學費,12年7月開始我自己負擔所有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和其他一切雜費,13年3月開始,不僅負擔所有費用還開始給家裡還房貸每個月兩萬日元,同時自己開始存錢。
如果按照父母的正常工資算,他們年薪10W都沒有,現在所以我爸去打了第二份工,他們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出國之前,家裡基本沒有存款,也不想跟親戚借錢,實際情況是親戚也窮,讀商科,不想讀PHD,只想讀碩士,目的地國家,只選美國。申請前,GMAT,考試的錢,只夠一次。現在情況, 美國碩士快畢業了,每年獎學金加RA能夠cover學費,自己搞點副業,完全可以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