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自己不努力,總指望孩子
命好的能指望得上,命不好的,誰也靠不上。村裡有個公認的爛人,他的兒子卻是很有出息,現在一年賺個幾百萬,對他老子也不錯,村裡人再也不說這個爛人了。
② 有些父母指望子女養老 反過來 子女不管 這是怎麼回事
所謂養娃防老,很多父母都有老了指望子女的想法,即使不出錢,出點力照顧也是應該的,但現實中,很多老人越想指望哪個子女,卻越是指望不上,這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有人把它歸結為「說嘴打嘴」,也有的說是墨菲定理,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試著一探究竟。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中國有句老話,期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對一件事情,還是要看平常心,所謂期望,肯定是把一件事從頭想到尾,比如父母指望孩子孝順,肯定是把結局想得特別美好,但孩子的成長是幾十年的事情,這么早就預想到自己的老年,未免風險也太大,而且這種心理,一般只認定一種可能,即指望的這個孩子一定孝順,未來變數可不止一種,或許有可能會失望。
指望不上子女,並非子女不孝順
父母所謂的指望孩子,無非盼望孩子能夠在自己身邊,或者把自己接過去養老,讓自己安度晚年。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指望不上會是啥情景呢?一個孩子特別有出息,但是卻很忙,沒時間照顧父母,那這算不算指望上了呢?一個孩子沒有錢,但可以照顧父母,端茶倒水,這算不算沒指望上?任何事情都是分兩面的,父母想要的如果跟子女提供的不匹配,也算是指望不上,但這並不能說明子女不孝順。
③ 父母自己經濟實力強但非要靠自己子女生活,你們怎麼看
有經濟實力非要靠子女生活的父母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這樣孩子才會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找父母指望父母,你的這句話也點醒了我,謝謝
④ 我公婆太自私,退休金月月花光,就指望兒女養老,他們是怎麼想的
老年人該享受生活。但,對養老這件事,也有該有自己的打算。
我跟先生一直想著到了晚年,要好好享受生活的。但是,這種享受,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還有精神上的。
但我們也會為自己的養老做打算。我們會攢一筆錢,專門用於自己的養老。這筆錢,一定是我們的能力所及的。就像我公婆的現在,他們也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是不會一定要每個月把錢花完,自己還是會攢一些。
到我們老了,我們會盡量讓自己輕鬆快樂。但是,也不會非要把錢花光,就指著孩子養老。
父母子女一場,願我們更多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我生你是因為愛你,讓你看看這個世界。你養我,也該是出於愛,我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
⑤ 父母分家不給女兒一分錢,養老卻指望女兒,這是什麼心理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在面對兒子和女兒的專時候,都會比較看重兒子屬,因為他們的思想中就認為兒子是用來傳宗接代的,不可否認,兒子的姓氏一般都是隨著自己家裡的,而且可以綿延後代,但是女兒就不一樣了,女兒長大了就會嫁出去,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心裡感覺女兒就變成了別人家的人。
老祖宗留下來的家產,當然是想要留給自己家人的後代,畢竟以後女兒生的孩子都是隨著別人的姓氏,就算把家產分給女兒,也會給了別人。所以自古以來,家產都是留給自己的兒子,留給自己家裡的後代。
但是女兒又是父母的小棉襖,畢竟作為一個女生,她比較細致,內心柔軟,所以照顧父母方面就更加體貼,對父母的依賴也勝過了男孩子,都說養兒防老,但是我感覺在防澇方面,女兒比兒子更重要。
所以其實那些留家產給兒子已經便變成一種封建思想,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如今在分家產的時候一般女兒和兒子都有份。不過不可否認,老祖宗的思想還是禁錮著中國人民,還是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思想。
⑥ 為什麼國內老人大都極度依賴兒女而不願獨立自主的生活
個人認為為什麼中國老年人極度依賴子女,不願獨立生活。這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育兒育老深入人心。
像中國的年輕人一樣,他們長大後仍然嚴重依賴父母。中國的年輕人上大學需要父母的支持。他們甚至需要父母的支持,當他們要畢業或博士學位。要求父母買婚房和婚車也是一回事。年輕人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⑦ 窮人廢物父母自己沒本事 指望孩子發財到底什麼心態
話不能這么說,不管父母有錢沒錢,至少,他把你養大,把你生下,有生養之恩。你不能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本事,這是不孝,尊敬長輩是很重要的,父母們都老了,不想再拼了,不靠孩子靠什麼。
當然窮人的孩是很難出頭的,有錢人的孩子,各方面都有優勢,像我爸媽就是那種沒錢的人家。我現在要創業,問家裡要錢,是要不出來的,就算你想要,也會有顧慮,因為家裡本來經濟底子就薄,相反,我每年都得寄一筆錢回家給家裡人用,
不只是金錢上起步點比人家低,而且,在經驗和見識上也沒有人指導,父母們都是農民。什麼都不懂,幫不了你什麼,有些有錢人家的孩子走了彎路,會有人指出來。會有正確的建議,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有時候就只能靠自己感悟,富人也會私下傳授他們一下人生的經驗,而窮苦人,吃飯都成問題,更別提什麼人生經驗了。好多窮人變富也講時運,人運氣好了,機會來了,擋都擋不住,但是你運氣又不好,人又不夠努力的話,腦子又不夠靈光,要變富真的太難了。
窮人要變富人是很困難的,像這種窮人白手起家的案例是很少的,相反富人延續祖輩的財富就很容易。
但是不管怎麼說,你不能因為這個,就裡怨你的父母,他們對你有生養之恩,你生是窮人家的孩子,也不應該因此而埋怨,人要知恩圖報。而不應該恩將仇報。
⑧ 有些父母不逼迫孩子,全指望孩子自覺,這種做法對嗎
引言:父母不能逼迫孩子,逼迫孩子,孩子會有叛逆的心理。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發育。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父母打罵孩子,也不願意跟父母交流,覺得自己只是父母的學習機器。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有些父母不逼迫孩子,全指望孩子自覺這樣做對嗎?
⑨ 為什麼家長總是要把自己沒完成的事情寄託在孩子身上
人們都說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但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父母的愛,並非完全無私的,其中參雜了很多自己的私心。我身邊有很多孩子的父母,總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自己完成不了的願望。比如爸媽考不上大學,卻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考名牌大學的願望。那麼父母為什麼期盼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自己都沒有完成的願望呢?
我個人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沒錯的,但是要用正確的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樣孩子會非常不快樂的。
⑩ 那些指望孩子有所回報的父母都是在耍流氓嗎
當然不是。
是不是「耍流氓」是要看這里所說的回報是怎樣的回報,如果像樊勝美的父母那樣,要說「耍流氓」那還是客氣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既不是認為父母不該求回報,也不是簡單粗暴的用「孝道」來要求孩子必須回報。
所以當我們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努力修正自己的心態,不去強求孩子必須回報,孩子過得好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當我們身為子女的時候盡可能去理解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努力去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