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資料顯示,獨生子女固然有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責任感強等優點,但是,他們嬌氣任性、自私冷漠、叛逆心重、耐挫力差,依賴性重,不合群,不團結,紀律性差,不知感恩等等,有這些統計,說明獨生子女人群確實有這些共性。
80後90後這一代的獨生子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了上一代父母養育獨生子女上的長久傷害,作為當今的獨生子女父母,不管是自己是否是獨生子女都需要在養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則:
1) 從小與孩子的溝通、互動,關系要保持雙贏而不是雙輸。不存在「聽孩子的還是聽家長的」悖論問題。
2) 我們做的選擇和決定一定是在充分考慮雙方的要求的基礎上,磋商得來的。當家長尊重孩子,不是只命令你、要求你聽話,孩子不僅會建立起良好的自尊,還會主動尊重家長。
3) 當家長在孩子任性時給予及時的反饋和引導,就不是壓制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根據外界環境、他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調節自己的行為。
4) 客觀地了解和接納孩子的能力和特長,不要把一切美好的東西東寄託在孩子身上,例如,既希望孩子聽話、對自己有感情,能待在自己身邊,又希望孩子有創造力、有成績,遠走高飛。
『貳』 作為獨生子女,缺乏和父母的溝通,要如何拉近距離
作為獨生子女,缺乏和父母的溝通,要友好的與父母進行溝通,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深知許許多多的獨生子女不懂包容,由於他們沒有見識過父母生二胎,沒有人與他們分享父母的愛,導致他們不懂包容,不懂分享,所以獨生子女要盡量包容父母,與父母好好相處。
你是家裡的獨生子,哪一個父母不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我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操勞,受累,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女我們更要體會父母,理解父母,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盡量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時候總想盼著離開家裡,但是漸漸地長大突然發現,最終能陪伴父母的卻只有一個短短的冬天。
『叄』 獨生女,不想和父母一起住,會天天罵我,想在更好的城市工作,但還是有點害怕怎麼辦,雖然學習好但感覺
二十歲的人,有些逆反心理,不想讓父母干涉自己,也是比較常見的事。
你的情況,你不都說,感覺自己謀生,沒有把握嗎?
所以,父母也是認為你,年齡還小,社會經驗不足,所以想再照顧你幾年,
包括給你出出主意,提供一些更近的、更便利的照顧。
當然了,如果父母管得太嚴,有些方面,你也可以和他們談一談,
看能不能雙方,相互理解、退讓一下?
包括請第三方,其他長輩,老師,出面,為你說和說和?
一般來講,先學好自己的專業,包括想考研,你可以考研。
此外,你還要以變化的眼光看問題。
如果你考研,兩年後,
你父母的態度、觀點,可能也會變化。
而你的能力、思維力,也會有所提高,並且見識、經驗、閱歷,會更豐富,
對自己未來的路,會更有把握。
當然了,建議你,一邊學習,一邊了解社會、職場,
這為你以後,自己獨立,也打下一個重要的基礎。
我不太建議,非要避開父母。
等你工作、結婚後,你會明白,父母才是你強大的後盾。
現在你和父母在一起,好像你們之間,矛盾、問題多,
等你走入社會,包括建立新家庭,你會發現,那些矛盾、問題,
可能比跟自己父母交涉、溝通,更加不容易、不輕松。
總之,希望你開闊心胸、視野、思維,走好你未來的路。
『肆』 討厭父母怎麼辦
在你的父母盡到為人父母的義務時(生育、養育),你就不應該討厭父母。
父母這兩個字的分量就是他們肩上要承擔的責任。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覺得自己討厭父母,是厭煩他們的嘮叨教育還是說疏於管教,如果是前者,那麼大可不必,他們一定是關心你的。如果是後者,也可能是教育方式的特殊,俗稱「放養」。或者說你看不慣他們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性格特點,這就是個人立場、知識水平、社會經驗的不同造就的。
在你覺得討厭他們的時候,你先考慮一下你是否有資格討厭他們。父母與子女在他們生育下兒女的那一刻就不是平等的,父母註定要承擔起生育和養育的責任,承擔所有的艱辛,而兒女卻不一定會常常守在父母身邊盡到應有的孝道。很多父母會視兒女為自己的全部,而很多兒女也只是將父母當做一個「隨時」的避風港,占據他們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則是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我從小到大,從沒有哪一刻是討厭父母的。因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就不長,聚少離多。可能是距離產生美,打電話、視頻的時間倒是挺多。而這樣的分離我們都不願,這樣的辛苦我們都不願承受。可這一切是為了我啊,為了我能順利且較為「富餘」地完成學業,為了以後我能有一個好的將來,他們不得不舍棄現在的自己。我一直堅信,我不會陷入那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可悲境地。
所以,但凡你能看出你父母有對你盡責任,所做的事情哪怕是你討厭的,但確是為你著想的,你都沒有理由討厭父母。相反,請珍惜當下與未來和父母相處的機會。
『伍』 獨生子女埋怨父母無能,怎麼辦!
弱者才會埋怨別人
強者只會要求自己,
感覺如果你抵禦不了這種說法,那你和他聊天就迴避這個話題。
老實說,自己高中也有這種想法。同學家境都很好,自己條件不好,每天都會心悸,天天彎著腰。很痛苦的說。就埋怨父母不可以給自己好生活(吃中葯就不那麼難受了,中葯很貴,不捨得吃,難受自己忍著,不告訴父母,可也會怨)。自己高考也沒有考很好的大學,心理有落差。那時才知道,努力了,不一定成功。同理想到父母,生活不容易,但父母的起早貪黑也是真的。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應該理解。
自己都做不到最好,怎麼可以再去要求父母呢
父母養成自己就很偉大了。
父母不是自己的提款機,也沒有必要搭上自己一輩子。都是獨立的人。
長大了,不應該為自己負全責嗎?
有了孩子自己還不努力,和自己曾經所謂的瞧不起的父母又有什麼區別?
從當下開始,做個有上進心,勤勞奮進的人,每天收獲滿滿,開創自己的新天地不好嗎?讓父母占自己的光。
白手起家不應該驕傲和光榮嗎?
做個自強自立的人,共勉
『陸』 獨生子女和父母關系冷漠應該怎麼辦
獨生子女的關系和父母親非常冷漠,這就是他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能夠經常家庭聚會,慢慢能改善這種關系的
『柒』 獨生女討厭父母,婚後卻又不得不一起住,你知道該怎樣調整嗎
人生本來就不可能隨心所欲的生活,為了家人我們可能會對自己堅持的東西做出妥協、讓步,所以沒有哪個人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在其中做出你認為的最好的選擇。獨生子女和多孩子女是一樣的,子女結婚後都是分開過,獨生子女的父母相比較那些孩子多的父母日子過得還要幸福快樂些,因為他們負擔輕給子女創造的條件更好讓子女結婚後壓力沒那麼大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子女成功的幾率大。獨生子女的父母不太老時因為養育子女少負擔輕身體相對比較好,能乾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兒女的照顧,還可以幫子女分擔壓力,閑時間還能出去旅遊散心干自己愛乾的事情。
『捌』 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怎麼辦
沒有解決辦法。你無法讓父母變成你希望的樣子。你只能改變自己。我有時候也看不起我媽的行為。愛佔小便宜,天天就想著怎麼省錢。衣服破了很大的洞,還在家當睡衣穿。給她買了兩套新的她還是一天到晚穿破的,我要扔她還和我發火。吃爛水果也捨不得扔,肚子疼到醫院幾千就沒了。下次還是吃爛水果。不是家裡多窮,她手上大概有五六十萬的存款,我給她錢出去旅遊都不願意,就願意天天去摘柿子,李子什麼的,難吃要命,讓她不要搞,她也不聽,還不給我去買水果。跌了一跤又去醫院,傷還沒好又去結伴打核桃。她就是這么個人,就覺得佔小便宜就是一切,丟西瓜撿芝麻,總是得不到教訓。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我省錢。我很討厭她這樣,我覺得她層次很低,沒有追求,不會娛樂自己,不會享受生活,帶她出去玩她也不願意,每天就是怎麼扣錢。我改變不了她,只能接受。
『玖』 為什麼現在的獨生子女對父母的感情很冷漫,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現在是社會就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涼薄,冷淡也是有好處的,各過各的,太過於親你,煩惱也多。有事聯系,無事各自安好就行。
『拾』 獨生子女總是不被父母理解、無法共同,該如何處理
現在有很多大人會說:「現在的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叛逆了,他們經常跟父母吵嘴,晚歸,跟社會青年玩耍。」但是也有很多子女會說:「自己的父母不能夠明白自己苦衷,不會換位思考,只讓我們讀書,可是也沒有為我考慮過。」等等諸如此類的事例,因為這些事父母與子女之間無法和睦相處,這就需要他們彼此之間經常交流,讓他們可以了解之間心裡是怎麼想的,不要誤會了對方的想法。
現在有很多人因為與父母之間有了誤會以後就離家出走也不跟家裡不溝通,這是最愚蠢的處理辦法,到最後雙方的心裡都留下了疙瘩,就算和好了,也有往事重提的風險。綜上所述,當自己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時候一定要冷靜,想辦法與他們溝通,可以用寫信、微信、開家庭會議之類的進行消除誤會。從而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