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1、社會經濟地位
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同,其教養行為和教養觀念也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社會經濟地位低的父母強調兒童要順從、尊重他人、愛整潔、少惹麻煩;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父母則重視培養兒童的積極情感、創造性、理想、獨立性、好奇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受教育程度
我國研究者發現,受教育的程度是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在教養方式中的溺愛、忽視、專制、懲罰、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趨向性高於受教育高的父母,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則更具有民主性。
3、父母的壓力
研究發現,處於壓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對兒童的溫情較少,缺乏耐心和參與精神,提供的支持和幫助也較少,消極性的控制較多,容易受到激惹。在壓力情境中,父母對兒童不良的個性特徵和行為的感知和歸因也較為消極,父母也因此體驗到更大的壓力,親子交往更為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4、父母被撫養的經歷
父母自身的被撫養經歷也影響其自身的教養方式。研究發現,父母被懲罰的經驗影響父母對兒童的懲罰行為,這種代際的傳遞在兒童早期就表現出來。但近期的研究也指出,父母幼年與父母的交往經驗通過其「內部工作模型」影響其對待子女的教養方式,該模型的改變程度決定著現在父母行為受以往經驗影響的大小。
5、父母的個性特徵
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和移情能力等因素影響父母的行為。父母的抑鬱、焦慮水平較低,其角色適應就較好,對兒童的反應較為敏感,積極態度也較多;而自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父母則不能提供可能提供的敏感、適宜的撫養行為。
6、兒童的出生順序
兒童的出生順序不同,父母與兒童的互動方式也存在差異。父母對頭胎兒童的生活對話中,用的語言和概念較多,甚至是兒童所不能理解的;同時父母對頭胎兒童的約束和限制較多,而且體罰也較多;父母對頭胎兒童的發展、特有的關注,會持續伴隨兒童一生。
7、父母的婚姻質量
父母婚姻關系不好,經常爭吵、沖突較多,父母對孩子的消極情感就較多,其子女表現出的攻擊、犯罪行為也較多,同伴關系發展較差。婚姻關系較好的父母對孩子採用較為一致的交往方式,父子交往和母子交往不存在顯著差異,婚姻關系不好的父母對孩子的表揚、贊美等積極反應較少,而干擾孩子的活動較多。
(1)對父母的影響有哪些擴展閱讀:
父母教養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基礎。家庭生活是人類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於個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心理有影響
3、家庭教養方式及內容對孩子有心理的影響
4、家長的過分溺愛和嚴厲粗暴這兩種不良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Ⅱ 青春期的男孩,面對父母的嘮叨,會有哪些影響
孩子會變得厭煩父母,也會變得沉默寡言或者脾氣暴躁,而父母的教育起不到好的影響。
現在很多家長非常看重對孩子的教育,但是有些父母的教育上面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會經常去嘮叨孩子,特別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就會不停不休的去就這個事情嘮叨孩子,其實孩子這個時候會有一種非常逆反的心理,從而讓孩子跟父母的關系變得非常的不融洽。特別是在青春期的男孩,面對父母的嘮叨,會有更多不好的影響。
一、孩子會對父母產生厭煩心理。
有一些家長經常會對孩子嘮嘮叨叨一件事情,雖然語氣上沒有過於強硬的態度,但是就一件事情,總是不停的去提醒孩子,孩子會產生一種非常厭倦的心理。特別是在青春期的男孩,他們最聽不得的就是大人在身邊不停的嘮叨。所以對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說,這個時候會對父母產生一種非常厭煩的心理,從而不願意跟父母溝通,甚至不願意搭理父母。
Ⅲ 大學生上大學後對自己和家長生活有什麼影響
我個人認為上大學之後,自己的生活跟家長的生活跟以前都與眾不同了。上高中的時候,可以一個月回一次家,放假了放節假日的也可以回家。回家特別方便,坐一班車,就可以到達家裡。特別的方便,放寒暑假了,也可以經常回家,坐車也特別的方便。反正就是學校離家很近,有時周末放假了,也可以回家。然而當你上了大學之後,就會離開你的小縣城,就要去遠方上大學,你可以選擇省內,也可以選擇省外的大學。像我就是在省外讀的大學,別人常常說在外面的想回來,在家裡的想出去。就是這么一個道理,所以我現在都覺得在省內讀書是特別的好。比如有節假就是放假了放兩三天的那一種,在省內讀書的就特別的方便,就可以回家跟家人一起團聚,一起去吃飯,然而你在省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回家。而你只能待在學校裡面。就很缺乏與家人在一起團聚的時間。想一想,我們讀書本來就跟家裡人相聚的時間不多,經常呆在外面,經常待在學校裡面,都很少與家人在一起,去省外讀書了,更加是這個樣子,就經常見不到家人。還有一些小時候與你一起的玩伴,你也跟他們聚不到一起,就很少相聚了。就一種一個人背井離鄉的感覺,人在他鄉,然後也沒有個熟人的那種樣子,就要一個人。想跟家裡人聊天,只能通過微信,或者打視頻,語音電話。一家人在一起團聚,才是最大的幸福。
他們的生活,可能就只是掙錢休息。自己吃飯。就缺少了和自己的小孩待在一起的時間。就缺少一些和自己家的小孩子心靈上的溝通的方式,有的,就只是通過網上聊天罷了,面對面的交流,時間就會更加的短暫。所以我認為上了大學之後,對自己和對家庭的生活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定的影響。
Ⅳ 父母對你的教育,給你帶來了哪些影響
父母的教育對我好的影響有很多,有5點很重要:
1 父親教給我的堅韌獨立的品質。我受父親的影響很深。從小父親對我的教育十分嚴格,做錯了一定有懲罰,他常教導我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堅強,他自己也是這么做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紮根成家並養育我們,吃了很多苦。他也常告訴我18歲後就該獨立了,自己養自己了,我也做到了,自己付學費和生活費。
2 母親教給我的要多去做,光想沒有用。母親只上過小學一年級,但是她懂很多朴實的道理。比如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始做了,其實沒那麼難,重點是要去做。
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學校教書育人,老師傳授知識,教你如何做人。可是你的內在性格,很多影響以後的行為習慣早就被父母養成了。很多時候的很多事情,大人沒有特意去“教”,孩子就什麼都“學會”了 。父母可以影響孩子一輩子。
Ⅳ 兒女離婚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這個要分男女來看待
要是你是男的 基本沒太大打擊 最多就是念叨你一段時間
然後就會開始跟你張羅相親對象
除非是 你父母自理困難 而媳婦又是任勞任怨
最後你又娶了個母夜叉 那樣 肯定是很大打擊的
或者對方超級有錢 對你家的家族事業很有幫助
我想 這2個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 你是男的 離婚對你父母影響不會很大的
如果你是女的 可憐了 對你父母影響會很大
因為 別人會在背後說三道四 「喲 他家的女兒離婚了」
一般離異女方的父母 不太好意思開口要熟人介紹對象的
而且他們會很擔心你這輩子沒有人照顧你
畢竟 你父母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
有孩子 怕你養不活 沒孩子 怕你孤獨終老
所以 女方在離婚這方面 很吃虧的
基本都是離異女方比離異男方要難找對象
而且 離異女方去了新婆家 很受鱉的
如果你是女的 奉勸你 離婚要三思
想想 是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剛剛看你的言語 多半是女的
人無完人 哪有沒有脾氣的 誰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只要不是動手打你 動手打女人的男人 千萬不能要
那我覺得 對於離婚你是否要好好考慮
你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存在問題
冷靜想想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不要鑽牛角尖
離婚解決不了問題的 免得以後會後悔
反正 只要是正常戀愛結婚的 都是有感情基礎的
一個不是外面有女人 一個不是動手打你
其他 我覺得都可以解決的 要看你自己是否想去解決
還有 女人啊 要向前看
男人都是這樣的 追你的時候一個樣
追到手又是一個樣的
還是那句話 不要鑽牛角尖 不然後悔的是你自己
Ⅵ 一輩子不結婚對自身以及父母有哪些影響
不結婚最大好處就是相對自由,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沒人約束,也不必承擔家庭責任;但是壞處就是孤獨、對身心健康有影響,老的時候身邊沒有愛人子女陪伴,尤其生病的時候身邊沒有個陪伴的人,想想都很凄涼;愧對父母的期待,父母都希望孩子結婚生子,享受天倫之樂。不結婚還是弊大於利的,建議找個好人結婚吧
Ⅶ 子女不結婚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父母催你結婚理由:
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但你現在承受的壓力,同時你父母現在也面對的壓力。
2、你父母遵循傳統做法:你到了婚戀年齡,該進行談婚論嫁(娶)。
2、他們祈盼自己對你的愛和關心,接力有人,延續光大。
3、他們希望你享受人生的圓滿——愛情的美好,家庭的溫暖,為夫為父神聖和甜美。
你不急婚嫁(娶)理由:
1、 還沒相遇心儀對象,不想草率自己的終身大事。
2、 三十而立,事業還沒夯實,得全力以赴拼搏,沒時間、精力尋覓芳草。
3、 你是獨身主義的踐行者,很享受現在獨身的自由、快樂、多興趣、快發展的生存方式。
4、 對婚姻生活缺乏信心,現實生活有太多分離、失敗婚姻的示範,使你不敢輕易嘗試。
5、 可能有不能言表的苦衷——患有傳染、遺傳等疾病,不同性向(可能這條根本不存在)。
自己好好對照著想想就有答案了
Ⅷ 如果一個18歲的孩子去世了,會對父母和朋友有什麼影響
一個18歲的孩子去世,對父母以及同學的打擊相對來說是很大的,對父母的影響很大,因為父母看著孩子從呱呱落地不會說話,到自己會行走,她能跟父母正常聊天,然後看著孩子一步一步成長到那個程度,馬上就要步入人生的輝煌時期,自由自在的時期了,突然沒了,那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
對同學來說可能很突然,學生會突然感覺生命的脆弱,因為18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一個人如果按照植物的這個生命周期去對比的話,18歲到25歲正是一個黃金時期,身體智力還是未來的希望,都是在最有義務的程度的,他本來應該擁有美好的未來,哪怕成績沒有那麼好,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人生,還有大把的日子沒有過,還有很多的東西沒有見過很遺憾,同學也會感嘆,原來生命如此脆弱。
還是要珍惜現在吧,就是你沒有趕上5:00的太陽,看一看晚上6:00的夕陽也不錯,錯過的東西就是錯過了18歲只有一次生命也只有一次,所以說很多事情你要考慮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對於18歲的你來說,你應該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了,因為18歲已經成年了,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Ⅸ 坐過牢的人對父母有哪些影響
坐過牢的人對子女的影響:子女如果需要當兵、考公務員等,都會有政審環節,而父母有過違法犯罪記錄,就可能導致子女無法通過政審。政審指政治審查。政審工作一般應由基層黨組織負責進行。
【法律依據】
《徵兵政治審查工作規定》第八條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徵集服現役:
(八)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員、直接撫養人參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極端等非法組織、帶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或者進行過活動的;主要社會關系成員或者對本人影響較大的其他親屬是上述非法組織骨幹分子的;
(九)家庭主要成員、直接撫養人、主要社會關系成員或者對本人影響較大的其他親屬,有被刑事處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或者有嚴重違法問題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報復言行的;
(十)家庭主要成員有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行為或者嚴重政治性問題,本人不能劃清界限的。
Ⅹ 失信人員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法律分析:沒有。對於失信被執行人而言,主要是對自己在行政和經濟上有所限制,對於其家人而方,主要是會禍及子女,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家長是老賴,其子女不得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遊、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乘坐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不得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因私消費以個人財產實施前款規定行為的,可以向執行法院提出申請。執行法院審查屬實的,應予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