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很多父母會過分擔憂孩子
「直升機父母」無疑是過度關心孩子的典型代表。他們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盡一切可能的為孩子安排好衣、食、住、行,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
1、缺乏獨立性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經過家長精心策劃安排,孩子只是一味的接受,不需要動腦思考,久而久之依賴性會越來越強,遇到事情就會找父母解決。就像鳥巢里的小鳥,只會張開嘴等待家長的投喂。2、不知如何面對挫折
在孩子還沒遇到困難前,或剛要遇到困難時,父母就過早地出現替孩子解決困難,剝奪了孩子感受悲傷、焦慮的機會。
當孩子長大後,即使面對正常的困難,也會以為發生了嚴重的錯誤,而不知所措。3、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會讓孩子覺得:「一定是我不好,不能自理,所以父母才會這么照顧我。」
這會讓孩子陷入恐懼和焦慮中,常常懷疑自己,進而出現消極、悲觀的情緒。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1、讓孩子嘗試挫折
孩子遇到挫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當經過一條崎嶇不平的小路,家長提醒孩子可能會摔倒,但是他仍然想嘗試,最後真的摔跤了。
那又怎樣呢?站起來,怕拍塵土,還能繼續向前。可是孩子如果真的聽話,安穩的推車過去,體驗不到挫折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
就像身體的免疫系統發育一樣,只有不斷的接觸各類病原體,才能讓身體產生免疫,越來越強壯。2、讓孩子有更多自主權
隨著年齡的增長,讓孩子逐漸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從最簡單的自己選擇喜歡的衣服,自己整理、裝扮房間;到學習時,自己選擇喜歡的興趣班等。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強硬的為孩子做選擇,父母退一步,孩子就往前進一步。3、換位思考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過度的關愛,是因為對孩子給予很高的期望,但是父母不能用這些期望來控制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不能代替父母完成夢想。
只要孩子要做的事情,不妨礙別人,不傷害自己,沒破壞環境,家長都可以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4、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不會時刻在父母身邊,父母要做的不是遠程監控孩子的動態,而是教會他自我保護。讓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意外發生時的應急措施、提高自控力等。
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自己可以把事情應付的很好,父母要學會相信孩子。
人生的路,孩子總要學會自己走,讓孩子多去做就好。收起你的過度干預,只需在他們受傷無助時,無條件的給予堅實溫暖的懷抱,用接納與支持來陪伴他們。
『貳』 家長焦慮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心得體會
父母之所以會過度焦慮,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父母不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也就是說,對於某一個時間節點上,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父母是未知的。所以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之後,父母就會很擔心。比如說:我的孩子是不是不正常啊?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呀?
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行為,恰恰是那個年齡階段孩子,他們會自然而然出現的一些階段性的行為,等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這些行為也會隨之消失。
王明姬老師說,這是一種廣泛性的焦慮。對抗這種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因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我們才能更懂孩子,懂了孩子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愛孩子,這一點很重要。
另一方面,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比較大
生孩子之前,我們也許會想著,做一個陪孩子輕松長大的媽媽,結果卻發現,自己一點兒都不輕松。可能是身邊的媽媽都比較焦慮吧,所以,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焦慮的媽媽。
比如有的人說:我也想佛系養孩子啊,可是我周圍的爸爸媽媽,他們都很瘋狂呀!我給孩子報了兩個輔導班,結果人家,報七八個輔導班,周一到周日全滿,沒有一天是閑著的。
也就是說,這種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會讓我們自己不由自主地焦慮起來。那麼,這種焦慮,我們又該如何去緩解呢?
首先,對孩子的未來有一個准確的定位
我們不妨先這樣來思考一下:你希望你的孩子在20多歲、30多歲的時候,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這個是我們努力的終點。然後拿終點作為起點,我們再來思考:當下,什麼對孩子最重要?
比如說,你每天逼著孩子去練習樂器,不練夠兩個小時不可以,而且出現一絲一毫的錯誤,就要上板子伺候。那麼你就要去反問一下:我有沒有想過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專業的鋼琴演奏家?我是不是想把他往專業的那條路上去培養?
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在這方面,花心思,花精力,要求高,標准嚴格,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你僅僅是想讓孩子多一個興趣愛好,那你就要想一下,你的這種強迫式的、高壓式的方法,是不是恰恰會讓孩子再也不願意去觸碰這些樂器了呢?
其次,不要用孩子來彌補自己的一些缺憾
比如:我沒上過北大清華,那我就一定要讓孩子上北大清華;我小的時候數學不好,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數學從小就要拔尖;我沒有什麼文體特長,我就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文體特長的人。
其實,孩子的興趣,很多東西他是天生的。他感興趣他就感興趣,他討厭他就是討厭。如果我們非要把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強加給孩子,那麼,這只是我們在彌補自己的一種遺憾。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那麼愛孩子,我們就要去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愛孩子,我們就要去引導孩子的天賦,而不是強壓和灌輸。
如果父母很焦慮,我們很可能會把這種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然後我們就有可能會養出一個焦慮的、不快樂的孩子來。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做一個焦慮的爸爸媽媽。
『叄』 造成現在的家長過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
現在很多家長是比較焦慮的,他們會在孩子小的時候為孩子報一些興趣班,讓孩子沒有玩耍的時間。家長這樣做是很不好的,因為孩子是需要玩耍的,不能總強迫孩子去學習。那造成現在家長過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呢?
『肆』 為什麼孩子大了卻不喜歡和父母交流作為父母該如何緩解焦慮
孩子在長大了之後不願意跟父母進行交流,可能是因為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父母並沒有耐心的去傾聽孩子說的話,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覺得沒有必要跟父母進行交流了。作為父母的我們也不要太過於著急,我們應該要認識到,這件事情是很常見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行為。
家長跟孩子要同時認識到彼此的問題,孩子要知道,遇到事情之後,應該要跟父母進行商量。而父母也應該要知道,當孩子跟我們表達他們內心想法的時候,我們是不能夠選擇去敷衍的。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父親和母親敷衍的態度,所以說父母就應該要認真的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家長總是把問題怪在孩子的身上,其實有的時候自己也有著很大的錯誤。
『伍』 年輕的父母為何普遍焦慮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通過對比社會上各界人士的心理焦慮程度,我們可以得知,絕大部分的年輕父母都會有非常普遍的焦慮症,造成年輕父母焦慮的原因有很多,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感覺到非常的焦慮呢?他們該如何緩解他們在生活當中突然出現的焦慮感呢?
其實年輕父母們並不需要有如此大的焦慮,因為網路上和現實上的差距,肯定有非常的大,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出生就生活在豪宅當中,那是因為他們出生以來就具備了這些能力。就算一些生活水平非常低下的年輕夫妻們不能給孩子良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孩子們也不會介意自己父母給的條件比別人的父母給自己孩子的條件差,所以年輕的父母們在這個時候也不能夠因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而感到失落甚至是焦慮。
『陸』 為什麼如今幾乎每一位父母都會陷入育兒的焦慮中呢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展現出自己焦慮的一面,畢竟所有父母都不希望在教育上失責,可有的時候不得不為孩子擔心,畢竟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的確會讓父母倍感焦慮。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一位父親在孩子中考的時候各種焦慮,考場里的孩子反倒沒什麼可害怕的。
其實我認為,雖然傳統的中國教育方式,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但是,時代在發展,每個時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也越來越脫離古板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不如放下一些焦慮,多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與孩子溝通交心,聽聽孩子希望自己怎樣成長,想得到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願不願意走父母用心良苦所設計好的路,叫自己和孩子都不再那麼焦慮的生活!
『柒』 年輕的父母為何普遍焦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小編發現,現在有很多的年輕父母都非常的焦慮,其實相對於來說,老一輩的父母並沒有這么焦慮,因為老一輩的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其實要求並沒有那麼的嚴格,而現在的年輕父母為何會這么焦慮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
怎麼樣去撫養孩子,其實也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只要大家能夠把孩子撫養長大就行了,平時注意一下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孩子的身體。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之前的非常的焦慮,但是在孩子長大之後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所焦慮的事情,在後來完全是不用著急的。因此,小編也建議各位父母,最好是放平自己的心態,努力的把孩子撫養長大,平時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讓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這樣的話,一個家庭就會非常幸福了。
『捌』 為什麼我國很多父母都處於過度焦慮的狀態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我國很多父母都是處於過度的焦慮狀態,主要都是現在的教育變得越來越內卷,很多家長發現,別人的孩子送到輔導班,那麼也要給自己的孩子請家教,這樣就陷入惡性競爭的環境之中,最終所有的家長都累,孩子也辛苦,但是沒有改變任何的局面,而且這些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有一些教育機構在故意販賣焦慮,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對於孩子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畢竟孩子在小的時候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家長也要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要給孩子足夠的私人空間,同時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和商量去詢問孩子一些想法,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孩子決定了,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一些問題,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維持一個好的親子關系。
『玖』 為什麼如今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十分焦慮呢
現如今孩子的學習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但是每一個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更優秀。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就會產生很多焦慮的問題,這也是家長特別擔心的事情。有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會出現焦慮,本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喜歡好動也是天性。但是孩子偶爾的放鬆心情,家長也是比較焦慮,覺得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情況,也是非常的難受。
希望每一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是要得到有效的去改善,真正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目標。畢竟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尋找一個正確的教學過程,要讓孩子勞逸結合。不然也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非常大,久而久之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問題,想讓孩子真正的愛上學習,還是要有一個輕松的過程。
『拾』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為什麼現在的家長越來越焦慮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現在有很多家長變得越來越焦慮,主要是因為家長之間的內卷行為非常嚴重,大家聚在一起總是忍不住談論孩子的學習問題,有些孩子特別厲害,他們的家長總是向外人炫耀,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比較平庸,所以家長為了面子會讓孩子努力學習,家長也比較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