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不能用父母的錢

為什麼不能用父母的錢

發布時間:2022-05-28 08:56:07

1. 為什麼大了就不能花父母的錢,得自己掙錢呢

長大了就要自食其力,有手有腳還要父母負擔其生活,就成了「啃老族」了,長大了就要為父母撐起半邊天,不讓父母為你的以後擔憂,獨立自強就是你人生將來要面對的,也是你的人生財富。

2.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用父母的錢有負罪感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用父母的錢有負罪感,因為如果自己有工作能力專,卻啃老,那是非常屬不道德的,應該有負罪感。

啃老者自不必說,好在飯桌上並沒有蠶食父母養老金、游手好閑的真·失敗者,無非是動用了父母的錢付了首付,或是搞了投資。

於是說起來,仍是值得尊重的成功人士,無非是站在了父輩的肩膀上。然而,恰就這個肩膀,站的似乎有點腿軟,別人飛來一句「還是家裡有條件啊」,也就不能理直氣壯地噎回去。

談經濟獨立與獨立的關系,就像談財務自由與自由的關系:它是在你實現不了自由和獨立時的抓手,而真的自不自由、獨不獨立,與此無關。

(2)為什麼不能用父母的錢擴展閱讀:

「啃老族」很可能成為影響未來家庭生活的「第一殺手」。社會科學家認為,在當前就業壓力日增,獨生子女壯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擴大的跡象。

當中國進入老年社會的時候,「啃老族」必將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襁褓青年」的獨立,除了依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也應為其創造適合的工作機會。與其讓父母養活「啃老族」,不如給他們工作崗位,讓他們成為有能力養活父母的「養老族」。

3. 為什麼長大了就不能花父母的錢了

人類傳統文化認為,父母的義務就是將子女哺養成年。至於成年二字,各國界定標准有所不同。成年後,子女自立,有了生存能力。父母的義務結束。但這只是普遍現象。而人類社會形態存在多樣性。成年後繼續接受經濟,精神支助的也有很多,以至產生啃老族的人群。

4. 沒錢可以不買,用來生活,不要拿父母的辛苦去滿足自己

就是如果你自己沒有除了父母提供的錢以外的經濟來源的話,就不要去買一些對於你現在生活條件來說有點奢侈的東西。
特別是當你現在還在拿父母給你的生活費的時候,就不要去買那些相對奢侈點的東西。因為這些錢是父母辛苦賺的,當你能夠自己賺錢的時候,你可以拿你自己賺的錢去做那些奢侈的消費。

5. 不想多用父母的錢,就是三觀不正嗎為什麼

不希望花父母的錢,還有就是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在中國的傳統中繼續花他們的錢是非常沒面子,丟人的事情。

第二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結婚最大的開銷就是房子,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如果再花父母的錢,虧欠心理實在太嚴重。

把父母一輩子的心血拿來和一個女人分享,而這個女人未來能不能和自己走到一起確實是未知數,索性不如這時候就不要花父母的錢。

6. 為什麼一些男性結婚的時候不想花父母的錢

男生獨立其中的一個標准就是財產獨立,所以不花父母錢就成了理所當然的。
首先,男性二十多歲的時候在社會上參加雄性競爭,從少年開始步入成年人,會理解很多工作的艱辛,進而第一反應會認為自己的家人養育自己不容易。
因此感情開始轉向內,認為自己需要回報父母,原生家庭本身會成為自己日後婚姻的一個範本。
如果父母恩愛那麼很可能渴望找到一個母親那樣的女人,自己盡到父親那樣的責任,自然希望不再依靠父母的錢財。
當然,對於原生家庭不太健康的男生,尋找對象的過程會比較艱難或者挑剔,一旦走入婚姻,經歷了這個艱難抉擇的過程,更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希望花父母的錢,還有就是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在中國的傳統中繼續花他們的錢是非常沒面子,丟人的事情。
第二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結婚最大的開銷就是房子,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如果再花父母的錢,虧欠心理實在太嚴重。
把父母一輩子的心血拿來和一個女人分享,而這個女人未來能不能和自己走到一起確實是未知數,索性不如這時候就不要花父母的錢。
以免到時候離婚會產生太多糾紛。
最後,不花父母的錢,很多男生也是變相給女方立規矩,因為男生可以寵愛女生,但是不可以過分寵。
有的女生在拿到了對方父母錢財進行結婚後,會飄飄然,因此步入提前就說清楚,結婚的錢兩人一起出或者男生送給女生的禮物,由此直接把婚後的界限也劃定清楚。
這其實是比較必要的,雖然中國很多年的老規矩,娶媳婦男方出錢,但是隨著社會進步,已經慢慢有了很多改變。
不如雙方把這個問題在婚前說清楚,以免造成太過混亂的財產問題,雙方都會覺得不舒服,為日後的婚姻生活埋雷。
總結起來,男女平權已經越來越顯著了,而老一輩對年輕人自由戀愛基本很少有反對的意見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男方不花父母的錢其實也是與時俱進,證明自己能力的表現。

7. 該不該這么花父母的錢

我曾經和一些家長聊過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為不該給。理由是:這樣會養成浪費的習慣。現在有吃有穿為什麼還要給零花錢?有的孩子拿錢進游戲廳,因為沉迷其中,而荒廢了學業。有的同學學慣用品一堆,因為有錢,不論東西的價值,好看就,還有人玩具帶到課堂上,上課拿出來玩,嚴重影響了學習。如果同學們都拿零花錢到學校東西,就會助長校園攀比之風。有的家長認為該給孩子零花錢。一個人在外有時需應急之用,如學慣用品、打等。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是消費者,有消費的權利。有零花錢可以培養理財能力。以上兩種觀點都有道理,我個人還是贊成給孩子零花錢的。孩子有時候也有自己的個人需要,不能控製得太緊,要不然可能會動歪腦筋,但也不能讓他亂花,要給得有度,花得透明,合理理財要從小開始,如果都不讓孩子接觸錢,他們對錢就沒概念。所以如何給零花錢比給不給零花錢更有探討的意義。美國前總統里根幼小的時候,打破了一塊玻璃值12.5美元,正因為他用他父親給他的12.5美元補上了空缺,並從那時起開始進行打工與理財,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理財能力。據考證,世界上最富的人——猶太人小時候不僅擁有零花錢,而且和家人經常一起管理零用錢,培養理財能力,知道自己的父母賺錢不容易。美國的理財教育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他們的教育方式方法清晰地依據少兒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發展,體現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鮮明特點。美國對10歲以下孩子的具體目標要求是: 3歲能夠認識硬幣和紙幣; 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價值,認識到這些硬幣無法把商品光,因此必須作出選擇; 5歲時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6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能夠數大量硬幣; 7歲能看價格標簽; 8歲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里; 9歲時能夠制訂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時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錢,以便大筆開銷時使用。 可見財商與智商、情商一樣,都是人的一種基本素質。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是必要的,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每周發給孩子零用錢後,幫孩子制訂計劃。消費時,讓孩子自己掏錢支付,讓他們學做預算。切記不要在孩子的請求下,為他支付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或者替他填「赤字」,否則孩子永遠學不會合理開支;發給孩子一個記賬本,要求孩子每日記錄零花錢的用途、時間。家長每周審核,對孩子開支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指點;鼓勵有能力的孩子在假期去打工,或在家中做「有償家務」,讓他們自己處理「打工」收入。這樣,孩子能體會到掙錢的不易,花起錢來自然不會大手大腳了。

8. 為什麼大了不能用父母的錢

因為自己要獨立。自食其力。自己去掙錢, 父母的錢也是辛苦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給他們減輕負擔,自己鍛煉的也會變得強大

9. 能不能隨便用父母的錢買零食

不是父母給的,是不能的。因為有可能他們有另外安排

10. 是不是自己沒有賺錢就不能用父母的錢給弟弟妹妹買東西

摘要 對於這樣的行為,我覺得感情上能理解,思想上能接受,可是現實生活當中很難做到。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不能用父母的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重陽節幼兒兒歌 瀏覽:818
老人血壓太高怎麼辦 瀏覽:119
金華孝順溪改造 瀏覽:15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瀏覽:750
90歲老人心跳40 瀏覽:801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
跟女朋友分手了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928
老年人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 瀏覽:739
現行退休金支付方案 瀏覽:934
中斷交養老保險 瀏覽:281
老年人過六一的好段子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