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父母

為什麼父母

發布時間:2022-05-02 08:21:51

❶ 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都是不求回報的

說實話、也許你的父母不求回報、那是因為他們心疼你。有些父母怎麼會不求你回報只是不好說罷了,除非他們有那個能力,不需要你的回報。

❷ 為什麼父母會偏心

一名網友說,自己的父母總是偏袒妹妹,對於她卻顯得不是那麼關心。在生活中,只要是兩人做錯了事情,挨罵的那個總是自己,父母還會為妹妹辯解,「你大了,我們說話你聽,你妹妹還小,說了她也聽不懂」。

三、對弱小、能力差的孩子更偏心

每個人都是會同情「弱者」,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社會中,還會在一個家庭中體現。父母會對弱小、能力差的孩子更偏心,認為他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能力強的則不那麼擔心,覺得孩子可以靠自己把生活過得好好的。

針對文中這名網友的敘述,筆者認為其父母偏心的原因大概率是第三條:對弱小的孩子更偏心。不過為人父母,對待孩子應該一碗水端平,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的孩子,沒理由區別對待

❸ 為什麼父母都那麼自私的

我這段時間也很傷心。真的想起來小時候,稍微不聽話就挨打,這都不算什麼。我考上了大學,媽媽非要」我「打電話問我姐借錢讀。我借了一萬塊。總共讀書花了不到5萬塊,還包括我自己拿了6000的獎學金。出來工作後先還了姐姐的錢寄了5000回家。後來又陸陸續續寄了三四萬。你知道什麼嗎?我爸說你這么大的都沒有上大學的。她們不知道我們高中大學女生多的是。我媽說我寄少了,讀書花了她6萬。我仔細算了一下總共也就每年不超過12000,而我最後一個學期,他們只給我寄了1500。我姐孩子小,沒人帶,我勸我媽媽去幫忙。我姐給我寄了1500。後來畢業我也還了。說句沒良心的話,當時我就應該在學校貸款自己養活自己,也不欠他們還不完的債!而我讀書時哥哥不聽話,做了半年牢,我媽媽過去照看他,每個月給他3,4百的錢花就是應該的。我剛出來一個月也就2000元。
結婚後,我每年還是寄5000回家。我老公家很窮,我結婚他給了一萬給我媽,我家裡一毛錢都沒返給他。因為老公家的父母也很自私,根本不顧我們的死活,也是問我老公要錢。所以我們買房子很吃力。今年懷孕了,我必須要買房了,於是兩個人湊了27萬買了房。我工作很努力,去年一年一個人就攢了9萬我問我爸爸借了2萬,還不到一個月,我媽媽跟我聊天的時候說,今年我哥哥要蓋廠房,她對我哥說如果我把錢能還給她,她就能多支援他兩萬。我聽了好難過。為什麼對女兒如此苛刻,我不在乎錢,我在乎的是她們對我的心。
我說九月份要生產讓我媽過來幫忙照顧我兩個月,我准備租大一點的房子,怕你住不慣,她立馬說,你還讓我待一下半年不成?!為什麼會這樣,我真的想不通,也真的很難過。無論我多麼的困苦,他們都不願意幫我。
我讀高中前出來打工了兩年,她們從來沒感覺到內疚。原本我讀書的成績一向都很好,可是我的父母從來沒覺得要怎樣。那年我才15歲,我真的很無助,很壓抑。到了現在他們居然對我說不該讓我讀大學。
可是在他們兒子身上做的付出他們從來看不見,所以我哥哥31歲的人了,只會拿著我姐的錢,父母的錢瞎混,做生意,還不到半年15萬下去了。我買房子借錢,我姐寧願把錢存銀行里也不借給我,她也是幫著哥哥。因為我是外人呀。我小時候經常在鏡子裡面寫我是不是撿來的。我知道我不是,每次給她們買新衣。我永遠穿的是舊的。說我小就要揀舊的。我也想穿新的的呢。
我要買個削鉛筆的刀2毛錢,爸爸也不解釋說沒錢什麼的,就一腳踹我的屁眼,當時屁股都青了。
11,12歲的時候哥哥姐姐開玩笑說我是多餘的,我很難過,跑到江邊,真的很想跳江,但是我想到生命的可貴,我就揀了一點柴火回家,回到家。全家人都笑我,說你是不是准備去自殺呀?我很沒面子,但是會逞強。我說只是出去玩玩。
想起這些,我真的淚如雨下,但是我覺得自己很愛自己的還沒出生的寶寶。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我真的是想不通,不是父母愛子女都是真的么。

❹ 為什麼,父母會特別依賴孩子

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依賴父母,但其實父母對孩子的依賴也很強,甚至是更強。

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幾乎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另外是因為在孩子長大之後,父母會感到一種威脅感,害怕孩子不再屬於自己,也害怕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


父母該適當控制自己的依賴感

父母對孩子所產生的依賴感,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而慢慢減少,因為孩子在還是襁褓中嬰兒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呵護,但是在慢慢成長之後,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不再只有父母,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1、孩子成長後,父母該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人生,因為有了孩子而更加的完美。但是孩子並不是父母人生的全部,每個人都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找到自己的魅力所在,更不該讓孩子占據自己的所有。

父母愛孩子,但不是佔有孩子,同樣的,孩子需要的也不是一個整天只會控制自己,圍著自己轉的父母,孩子在成長之後,需要以父母為榜樣,需要看到一個獨立自主,有自我的父母。父母這樣的生活,孩子才會覺得嚮往,是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在學校發生了矛盾,還是會回來和父母談心,聽聽父母的見解,通過父母的引導,緩解自己的內心的不適。因此,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父母不該以孩子的生活為全部,更該有自己的人生。

2、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進入學校,進行自我的學習。需要進入社會,進行工作的鍛煉,需要組成家庭,成就一個圓滿的人生。有些事情,作為父母,是根本無法幫助孩子解決的,父母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人,給不了孩子人生的全部,適當地放手才能讓孩子自我拼搏,讓孩子更加獨立。

3、距離產生美

有個詞語叫“距離產生美”,父母成天圍繞在孩子身邊,父母周邊沒有什麼新鮮的資訊,甚至每天講來講去都是講的關於昨天的事情,孩子會覺得厭煩、無趣、老套。

尤其是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需要面對不同的新鮮的事情,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通過這種距離維持父母在孩子心中美好的印象,又能成就彼此,何樂而不為呢?

父母一定要記住,不要讓愛,成為一種依賴,一種拖累,否則這樣的愛將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生,有時候,適當地放手,讓彼此留有空間,各自安好才是最佳狀態。

❺ 為什麼父母總是否定我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他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而他們總是否定你,大概會分以下兩種情況:

父母永遠有他們的教育方式,而幾十年來,你也應該習慣了,只要你能夠做到更加優秀的自己,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讓你父母周圍的人也認可你,那麼你的父母也必定是認可你的,只是他們沒有從言語上表達出來,但你只需記住一句話:他們永遠是最愛你的人。

❻ 為什麼父母對我們那麼好

做父母親的永遠是最偉大的,他們為了自已的子女可以去做任何事情,在生活版最困難的時候他們首權先想到的是自已的孩子有沒有在挨餓,有沒有給別人欺負,根本沒有去考慮自已的處境,這是做父母親的偉大。因為他們把你們生下來如果對你們不好,他們生下小孩幹嘛?還不如自已過,是吧?也就是說你們是父母親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影子,所以為什麼別人的小孩他們不會要呢?而非要自已生的小孩,而且如果你與父母親長的不像,他們還要懷疑你呢?越像越好,最好與父親或是母親的臉,那他們真是把你當成寶了,試問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會為自已的將來考慮呢?對你好等於是對他未盡事業的繼續,也就是與他是同一個人,家裡有錢還可以傳下去而不至於給別人。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們以後年老了你們還可以為他們盡孝,還可以為他們送終。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父母親會對你們這么好了吧?

❼ 為什麼父母那麼煩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覺得家長的某些行為會忽然讓我們覺得有些煩躁。有時我們並不知道原因,但其我們討厭家長的行為,並不是因為家長的行為不好,而是容易激發一種典型的厭惡感覺——心理抗拒。什麼叫心理抗拒,心理感應抗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布林在《心理感應抗拒理論》中提出的。

這條理論用我們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當我們的自主權利被無情的剝削時,我們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極度厭惡的心理。比如媽媽給孩子講題,媽媽給孩子糾正錯題,其實就剝奪了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孩子覺得我有控制我思考和答題的自由,他們不期待你馬上糾錯,因此,當你糾正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堅持錯誤去抵抗,其實是內心是希望爭回控制感。

所以當父母管教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從心中不自覺地生出一種逆反心理。我們會產生這樣一種心理:「你又不是我的老師,憑什麼叫我改,我就是不改」。心理感應抗拒理論中「控制自由被限制」的另一個表現是:當一件事情打斷或者阻止了我們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哪怕這件事情是對我們有好處的,甚至是我們喜歡的,也會產生抵觸情緒。

❽ 為什麼父母很重要

父母提供愛和親情:無私,不求回報,無怨無悔。人性美,做父母的使命感。提供安全感:父母給孩子提供吃、住、穿、玩、學的條件,讓孩子有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人性美,護犢,做父母的責任。傳授生活常識:為孩子長大做個自實其力人作必要的准備。學習做人處事原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監督孩子的學習: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物質和精神支持,孩子的責任就是學習知識。父母都希望孩子懂事、好學、努力,長大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孩子長大了,才會知識父母為什麼都要這樣做。

❾ 為什麼父母會偏心呢

只要不是一個,人們就有的選擇,就會有輕有重,誰能保證會一碗水端平呢.拿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同時養過三隻小兔子,但我就比較喜歡大一點的那隻,當時我還小,也說不上為什麼,我就是喜歡大一點的那隻,對其它兩只就不是很好,這也許就是偏心,但我也很疼另外兩只.我想偏心有時是有原因的,比如有的孩子聰明,有的孩子會討人喜歡,有的孩子是男孩或是女孩,甚至是由於孩子是先出生的或是後出生的,而有的孩子是中間的,等等,每個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評價的標準的,很難說得清楚;但有時的偏心也是沒有理由的,有的就是喜歡而矣.但自己的孩子又有誰會不喜歡呢,所以你要做的只是愛你的父母,孝順他們,別去想他們是不是偏心,你就不會為他們偏不偏心而痛苦了

❿ 為什麼父母老拿我和別人比較

1.首先,這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這種比較,並且始終不如人的感覺潛移默化給孩子形成一個印象:我是不夠好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久而久之,孩子會有一種我不如人的感覺。抗得起的孩子會越挫越勇,扛不起的孩子可能始終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但是無論他們是不是抗得起,這種長期受挫的心理會讓他們有一種我不如人的感覺。
2.其次,這會疏遠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父母總是拿別的孩子跟自己比較,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不愛我的,不喜歡我的,他們更喜歡XXX。在父母面前,他們會覺得感受不到尊重和平等,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越發跟父母對著干,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久而久之,跟父母的關系疏遠。
3.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進行比較的家長,內心深處也有一種害怕自己不如人,於是將孩子當成自己可以去炫耀的資本。這種焦慮本身是屬於家長本身的,如果家長不能意識到,把這種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會在過小的年齡承擔不屬於他的壓力,久而久之不利於孩子心理發展。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重要的是家長能不能去看到屬於自己孩子的特點,去挖掘才能綻放出光芒,而不是一味去以一個外界的標准來衡量孩子。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