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用弟子規里的句子說明
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我們的時候,應該及時答應一聲,不要慢慢吞吞,讓父母著急。父母安排我們做事情時,要抓緊時間去做,不要拖延偷懶,讓父母為我們操心。
二、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對於父母的教誨,我們要洗耳恭聽,父母是過來人,比我們有經驗,都是為了我們好,不會害我們的。對於父母的責備,不要頂撞,不要怨恨,要順從地接受,因為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好。
三、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為人子女,對父母要事事關心、處處留意。在寒冷的冬天,要想辦法讓他們溫暖;在炎熱的夏天,要盡力讓他們感覺清爽涼快。早晨起來,要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以後,要把在外所做的事情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個平安,讓老人放心。
四、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要是有事需要出門,一定要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獲得父母的批准後,才可以出門;等回家以後,要當面稟告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飲食起居,要養成良好的規律習慣,不要隨意改變;長大以後,最好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專注、努力,不要半途而廢,虛度一生,讓父母為我們擔憂。
五、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如果我們身體受到損傷,父母就會為我們擔憂,所以保護好自己,也是孝順父母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做了壞事,德行上有所欠缺,就會令父母蒙羞,臉面無光。
六、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父母在生病時,要盡心盡力照顧,熬了葯湯以後,要先嘗一下看燙不燙嘴;老人行動不便,聲音微弱,所以要時時刻刻守在老人身旁,寸步不離。
七、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父母不幸去世,我們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常常悲傷哭泣。生活起居也因此而改變,不再貪圖享受,戒絕一切酒肉、娛樂之事。
八、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為父母辦理喪事時,要合乎風俗和禮儀,不要草率馬虎,也不要為了面子而鋪張浪費,這才是真孝順。在祭祀父母的時候,要誠心誠意,而不是流於形式,做給別人看的。父母雖然去世了,但對待他們,還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還要牢記父母的教誨,不要辜負父母的在天之靈。
❷ 子女應當怎樣對待父母
如何與父母溝通!
方法一:
1、主動溝通。平時多與父母聊一聊在校的事情和學習上存在的困惑,和父母說說心理話,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2、換位思考。不要動不動就和父母頂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體諒父母的心情和難處。
3、尊重理解。 有事外出,應主動與父母聯系,免得父母擔心,要多聽聽父母的觀點,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觀點。當觀點發生分歧時,雙方要冷靜思考產生分歧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達到求同存異的溝通結果。
4、多些寬容。遇事不必斤斤計較,因為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我們最愛的人。
5、有錯就改。不隱瞞自己的錯誤,讓父母幫助我們改正錯誤,父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6、主動幫助。幫父母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開心。
方法二
招式一:主動交流 每天找一點時間,比如飯前或飯後,和爸爸媽媽主動談談自己的學校、老師和朋友,高興的事或不高興的事,與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招式二:創造機會 每周至少跟爸媽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飯、田裡勞動、打球、逛街、看電視。邊做事情、邊交流。
招式三:認真傾聽 當被父母批評或責罵時,不要著急反駁,試著平心靜氣地先聽完父母的想法,說不定你會了解父母大發雷霆背後的理由。
招式四:主動道歉 如果你做得不對,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動道歉,往往會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於體諒 可能錯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爭辯。也許父母過於勞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煩。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與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緒 與父母溝通不良時,不隨意發脾氣、頂嘴,避免不小心說出或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想要動怒時,可以深呼吸、離開一會,或用涼水先洗把臉。
招式七:承擔責任 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主動分擔家庭的一些責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幹些農活等。趁機還可以跟老爸老媽聊聊天。
招式八:討論問題,達成協議 學會遇事多與父母討論,並就如何行動達成協議。例如父母會擔心子女沉迷計算機而荒廢學業,如果能就玩計算機的時間和學業的平衡作出討論和達成協議,問題和分歧便能解決了。
心動不如行動!想想看,在未來的一月內,你跟父母溝通時,可以嘗試用哪些「招式」呢?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是需要時間的。從自己做起,慢慢學習,不輕言放棄。如果你還有什麼新的招式,千萬別忘了與我們大家分享
❸ 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對待父母
盡量不當面說出父母的錯誤
上周末,我去看望一位久未謀面的同事樂樂姐,到了中午,她的家人要我留下來共進午餐,說話間的功夫,飯菜已經端到桌上。
樂樂姐的父親也在,大約80歲左右,年輕時是個小有名氣的廚師,飯桌上有兩道菜就出自他之手。他很熱情地往我碗里夾了一塊肉,讓我趕緊嘗嘗他的手藝。
我嘗了一口,瞬間感覺異樣的味道湧上舌尖,很顯然老人把鹽錯放成了糖。出於禮貌,我還是回復了一句,非常好吃,叔叔的手藝果然名不虛傳。
這時候樂樂姐也發現出了問題,對我很歉意地笑了一下。
然後她又對她父親說:「爸,菜做得非常好吃,果然是大廚風范。」
樂樂姐的父親聽到我們這么誇他,開心地像個孩子一樣,整頓飯都在跟我們分享他年輕時的事。
飯後,樂樂姐端來一盤荔枝,他的父親立馬說:「快嘗嘗,這次買的草莓特別甜」。我還以為他看錯了,剛想糾正,樂樂姐立馬沖我擺了擺手,示意我不要說。
我知道了她的用意,接過那一盤荔枝,對她父親說:「謝謝叔叔,這草莓看著就甜。」
叔叔笑呵呵地說:「這是我早晨去菜市場買的,新鮮著呢。樂樂都買不到這么好吃的草莓。」
後來我才知道,這幾年,他父親開始出現了健忘,說話有時顛三倒四,醫生說是老年痴呆症早期。
樂樂姐說:「剛開始他放錯調料,我們還會指出錯誤,每次他聽後都會郁悶一下午,每當這時,我就覺得特別對不起父親。」
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容易產生「不被兒女需要」的失落感。這種感覺一旦產生,就可能引起自責,抑鬱的情緒。
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面前,我們可以盡量不拆穿父母的錯誤,讓他們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覺得自己可以發揮余熱。
滿足他們當眾誇耀兒女的「虛榮心」
著名學者許子東說了一件迄今為止讓他非常後悔的事。
上研究生時,他已經開始發表文章。他的父親以此為傲,經常跟鄰居反復說他兒子取得的成績。
許子東就對他的父親說:「不要再和別人一遍遍地說了,再說下去,人家會覺得煩的」。
他的父親點了點頭,承諾一定不會說了。
有一次,他又看到父親拿出發表文章的雜志對別人炫耀。他特別生氣地說:「爸,你在做什麼呢」?
此時,他的父親像小孩子做錯了事情一樣,慌忙地把雜志往身後藏。
講到這里,許子東紅了眼眶:「他就這點驕傲了,我卻連這點面子都不給他,簡直太不是人了。」
當父母向別人誇耀我們時,我們心生厭煩,以為他們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殊不知,那裡面帶著沉甸甸的愛和驕傲。
網上曾有一句話感動了很多人:「父母這輩子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兒女,不炫耀自己的孩子炫耀誰」?
父母愛「炫耀」,也是他們表達滿足感和幸福感的一種方式。
和父母好好相處,我們盡量多多理解和體諒他們。如果能理解他們對子女的這份愛,也就不難理解他們出去誇耀我們時的那份喜悅了。
有句話這樣說:「我們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更有底氣」。
而我們今天的努力,也可以為了讓父母在外面更有底氣地談起我們。
表哥剛去上海打拚的那一年,人生地不熟,從銷售做起,吃了很多苦,便萌生了回家工作的念頭。
春節時,表哥的父母掏出一個牛皮紙信封,對表哥說:「我們知道你在外面很辛苦。這里有五千塊錢,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表哥說,他接過那個信封時,突然覺得心被揪了一下。也就是那一刻,他下決心一定要在外面混出個人樣,不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回到上海後,他工作更拼了,在被拒絕N次後,終於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訂單。
五年後,他升到了銷售總監的職位,又過了幾年,他選擇創業,如今小有成就。
他說,所有的勇氣都源自父母。當他每次看到父母提到自己,嘴角溢出的喜悅時,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
在父母眼裡,我們取得的每個成就,都令他們感到驕傲。作為兒女,我們努力提升自己,也能讓父母更加安心。
在外工作的我們,可能無法經常陪伴父母。
那麼給父母一點面子,從父母的角度著想也是一種表達孝心的方式。
逐漸老去的父母並不需要山珍海味,他們需要的是兒女能把自己放在心上,有時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句溫暖的話就已足夠。
給父母一點面子,努力地走進他們心裡,理解他們對我們的那份愛,也會激勵我們大踏步地往前走。
你對待父母的方式,就是對待生活的方式。
❹ 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很好,那你就應該好好孝順他們,孝順歸孝順,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與小愚孝。如果說你的父母從小對你就不好,那就是基本的一個贍養就可以了。
❺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世間最賺錢的買賣,莫過於為人子女。一聲「爸爸」「媽媽」,便輕而易舉地換來了兩個人對你一生的細心呵護。且不說幼時勤換尿布,童年時代燈下悉心教導,青年時代日夜牽掛,也不說平日里噓寒問暖,撒嬌包容;就說父母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討得一點糊口養命錢,便全數付與了子女,人世間,難道還有比為人父母更虧本的買賣嗎?
時光苒苒青春不再,轉眼間父母已霜鬢微白,看著父母一天天的蒼老,許多有孝心的年輕人也想通過努力讓父母「扭虧為盈」,給他們的余暉添點溫度與色彩。只是大多人會覺得無從孝順起,加上兒女們正青春年少,或求學外地,或謀生在外,或成家立業,肩負更多的責任與壓力,生活的煩惱與壓力已無暇顧及。於是,很多人會一邊感嘆「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邊把孝順這件事兒壓到思維的某個角落,只在某個不經意間才會想起。
我們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對父母的愛足夠多嗎?如此,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的父母不好的呢?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保護我們的,當自己成長時,會有許多因為工作學習而無法回到家中與父母一同吃飯談心,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老人寂寞著,順是我們最基本的品質,是讓我們把孝順父母放在最首要的位置。然而,孝順難道就只是提供衣食住行嗎?其實不然,父母都是善良的天使,一個眼神,一句暖語,一點點禮品,早已讓他們開心不已。
其實,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在哪裡,用什麼方式,都能夠表現出我們這顆孝心來,這個一定要落在心裡上,那麼,行孝具體應該從哪幾方面開始去做呢?
1、悅親(禮敬父母)
悅親是養親的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是順還是逆,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對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頂撞,不耐煩,都會極大的減損我們的福報。永遠都不要和父母說:煩死了,真啰嗦,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等等這樣的話。這種行為言氣最傷父母的心,切記,在任何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要禮敬父母,尊重父母體會他們的感受。
於丹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我們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認認真真看著父母的眼睛,跟父母交談幾分鍾,不嫌棄,不抱怨,想對父母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2、幫父母做家務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們在為父母做家務,其實是在為自己培植福報,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那就更要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機會,多為父母做家務分擔辛勞。
3、常懷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懷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禮敬退讓,也懂得心懷感恩,很多人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顧了,就不在理會父母,即使偶爾想起來,也只是象徵性的給父母買點衣服,送點錢,覺得自己孝順父母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順不在貧窮,不在物質,不論何時何地,貴在那顆心。
4、幫父母洗腳
談到給父母洗腳,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些難為情,事實上我們哪怕只給父母洗一次腳,感覺就會很不一樣。古語說:「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老根先衰,人老腳先衰。」我們為父母洗腳一方面可以讓父母變得更加健康,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在找自己做人的根,那就是我們的父母。相信大家平時,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愛父母,也會給父母錢,給父母買東西,做這些當然也很好,然而這都不及為父母洗一次腳來的真實、貼心、真切。想想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多少心,受過了多少罪,洗腳實在算不了什麼。
孝,為德之本,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謹慎遵守的;百善孝為先,行孝道不僅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也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人生於天地之間,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切記一定要行孝道。
❻ 成年人怎麼面對父母
1. 牢記一個口訣:父母養育我成年,我待父母如「渣男」。向「渣男」學習三個絕招:甜言蜜語,哄父母開心;捨得給父母花錢,很少的錢就能帶來巨大的幸福感;說了的事情,未必一定要做。這就是對待父母的核心態度: 我對父母特別好,但我不會被他們控制。
2. 中國式家庭往往缺少「分離感」:孩子雖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會以監護人自居,或者孩子仍然在心理上不能「斷奶」。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溫和而堅定的「獨立儀式」,比如孩子搬離父母家、父母取消子女在家裡的房間。3. 與父母關系和諧的關鍵,就是要以成年人的方式相處: 理解、尊重、平等溝通、守住邊界、擁有獨立的人格5. 不跟父母正面起沖突。當父母過度干預時,比如常見的逼婚,在沖突當下可以先答應他們。口頭哄一哄「我想多陪你們一段時間」,比起「我不想跟你討論這個問題」要高明得多。當然還有更高明的話術,是「我找不到像我媽/我爸這么好的人。」
6. 要為自己的決定負全責。聽父母的意見,做自己的決定。事後結果好與不好,責任都要自己承擔,千萬不要對父母說「都怪你們當初沒勸我」。這種話只要說一次,你就會退步成為父母的附屬品。
❼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父母
第一:努力求學,不讓父母擔心自己的功課、自己的課業、自己的成績,盡到做學生的本份的話,那就不會讓父母親擔心了。
第二: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感染了疾病,這樣子,才不會使父母操心你的身體,晚上睡覺時,不要把父母幫你蓋的被子踢掉,這樣不僅回讓自己受涼,還會讓父母再起來幫你蓋被子,這樣會把父母累垮了。
第三:不要學壞,一些壞孩子教你抽煙、喝酒、殺人、放火,你絕對不能跟他們學,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況還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讓父母沒面子,實在是太不孝順了。
第四:要幫父母做家事,在家裡的時候,要幫父母做一些事,分擔父母的工作,例如:幫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掃掃地、擦一些傢具……等,這事情不必等到以後在做,現在小學生時就可以做了,當然不只是這樣幾項而已,要當個孝順的孩子不只是做這樣的工作而已,還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
最後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做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雖然我自己不是那麼的孝順,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順父母,不再跟父母親頂嘴,那就好了。
❽ 兒女怎麼對待父母
善待父母,世界才會對你溫柔以待。有人說:「在對待父母的態度里,往往藏著世界對待你的態度。」深以為然。對父母橫眉冷目的人,生活也一定會對他張牙舞爪。不孝父母者,一生哀怨。父母,是我們來時的路人,赤條條來去,始與終,皆一無所有。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走了,茶就涼了,孝順父母,是人這一生最不能等待的事。父母,是我們光,照著我們來時的路,也照著我們的未來。對待父母的態度,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勸孝歌》里講:「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的人,永遠也不會過得太差。
❾ 怎樣對父母好
1、要主動用心供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應該仔細觀察父母有什麼需要,主動為父母准備好,不要等父母張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遠不會張口跟孩子要東西。等父母開始要東西了,就已經說明,你對父母實在是太不用心了。
2,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子女的生日,父母永遠都不會忘記,父母的生日,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父母不一定希望生日過得多麼熱鬧排場,希望收到多少禮物,但起碼你要記住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她:「生日快樂!」
3、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如果能守護在父母身邊,那當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一定要記得多打打電話。父母不打給我們,是因為怕打擾我們的工作生活,是怕拖累我們。能夠和子女聊天,其實是父母最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