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明節的時候都是幾點掃墓的呢
清明節掃墓最佳時間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歷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掃墓越早越好嗎
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說,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於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么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現在更多的人選擇上午掃墓是因為想要掃墓之後踏青的緣故,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多人都選擇了上午,但其實下午掃墓道路既不堵,也達到了祭祀的目的,沒什麼不好的。清明期間,每天上午9時至11時左右最為擁擠,自駕車的市民可避開車流高峰時間段,錯峰出行。
B. 女兒給父親的上墳選什麼日子好
這兩天就是冬至了,所以。這個日子就不用特別的去學了。在我國子女給親人上墳一年最起碼有三次吧!第一次是清明節,第二次是冬至,第三次是春節。所以女兒給父親上墳也可以選這三個日子。除此以外。如果他想起來自己父親都可以去看看他。這跟生活是一模一樣的,誰都希望多看看子女即使他過去了?也是這樣。所以你想去不需要究竟日子。想去就去,表達你的思念,即可。
C. 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
掃墓有兩個時間,一是大年初一早上拜完年後(也有初三上墳的),二是在清明節期間;另外,掃墓最好白天進行。掃墓時間最好是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此時陽光充足,陽氣最重。而黃昏時或者夜間都不建議掃墓。清明上墳可以提前幾天,可以提前一周左右的時間。
掃墓,即為「墓祭」,習俗由來已久。北方叫上墳,有的地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拜的「山」分兩種:一種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內的祖輩,稱「家山」,拜祭家山稱「家祭」;另一種是對宗族祖先的拜祭,稱「祖山」、「大眾山」,拜祭祖山稱「掃大眾山」。
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掃墓時,如果能夠帶著子孫後代一起去,便可更好地傳承孝道。如果增加祭掃的次數,子孫後代的福報便會更多。
在掃墓之前,除了需要准備鮮花、香燭、水果等貢品,還要准備掃帚、水桶等清潔用品,在掃墓時方便清理墓前的污物,擦拭墓石。
墳前先擺好菜,倒好酒,注意酒先不要倒滿,因為在祭拜過程中,還要加酒,以示對祖先的敬意。接著點燃蠟燭,雙手合十焚香,燒紙磕頭,感謝祖先庇佑子孫平安,最後獻上鮮花。部分地區在祭掃先人時,還有在墳地進食的習俗,意寓與先人共食。
D. 這周周末農歷七月十二可以去給父母上墳嗎
可以,給父母上墳不需要太精確時間,大概一個時間點就行!
E. 父母都不在了,給父母上墳怎麼上應該買幾樣供品每樣幾個
首先要准備祭品,一般是單數,三樣或是五樣,准備水果也是單數的,一般三個,五個,切忌。其次准備鮮花(現在都是這樣)代替燒紙,上墳就是對故人的一種祭拜,讓我們不要忘記已故的人。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中國有許多地方上墳都有講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歷七月十五、農歷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准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煙酒、饃、香、紙錢、鞭炮、小花圈等),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
一是較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墳地)舉行,俗稱「上墳」,時間主要是忌日和傳統重大節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裡的男人攜祭品香紙到墳前,擺放祭品、水酒,然後燒紙、焚香、奠酒、行禮,其間還壓墳頭紙。
F. 父親去世滿三周年 上墳祭奠是提前幾天去 還是延後幾天去 在時間上有什麼講究 謝謝
給先人上墳頭三天後三天都是可以的。其實這就是一種緬懷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一種情緒。
G. 十月初一女兒可以回去給爸媽上墳嗎
可以的,寒衣節是一個祭拜的日子,給先人送去祝福、燒去紙錢是對先人們的敬愛,所以這一天是可以外嫁的女兒回家上墳的。但上墳在農村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如果是獨生女兒,那麼就要提前三天回到家中,准備好祭拜的紙錢後還要准備給先人們做衣服。
這個衣服雖然是紙質的,但一定要厚,畢竟農歷十月初一正是冬天的時候,送棉衣就是送溫暖,所以這個衣服一定要是紙質比較好的。而一般做這個紙質的寒衣要內用白紙外用蘭紙,在做的時候大小要和實際的衣服相符,然後用膠水都給糊上。
最後燒的時候和紙錢一同燒即可,在一些講究的地方這個寒衣要加一些棉花,寒衣是御暖用的,如果太單薄的話就達不到送寒衣的意義了。
(7)給父母上墳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女兒上墳的時間要適宜,一般在入冬之後白天時間短,夜晚時間長,所以我們一般會選擇太陽升起之後的時間開始上墳,也就是9點左右,一般祭拜不宜下午去,所以在12點之前要完成祭拜,女兒祭拜的衣著可以是素色的也可以穿戴一些紅色的東西,這樣做也是對逝者的一些尊重。
在一些有講究的地方,女兒祭拜要在墳前大哭幾聲,以表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也有些地方會在自家的門口哭幾聲。其實寒衣節上墳對於哪天祭拜沒有具體說明,寒衣節當天可以祭拜,但在寒衣節的前幾天也可以祭拜,很多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不算是自己家裡的人了。
如果家裡的兄弟姐妹非常多的話,女兒也是可以回家祭拜的,畢竟孝順先人是每個當子女的義務,但在一些比較守舊的農村,祭拜先人在寒衣節還會分單雙日,如果逝去的先人去世那天是單日,那麼就要在雙日祭拜,如果是雙日去世,那麼就要在單日祭拜,主要就是講究一個「合二為一」。
H. 父親的新墳怎麼上墳
民間風水禁忌中流傳的「富貴之家不改門,富家改門災來臨」是有一定依據和道理的。也就是說一個祥和安定的家運是不能擅自改變大門的出入方向。而「富遷墳」就是說家運衰敗、子息、人煙稀少的家族,可以通過「遷」墳來改變這種狀態,使家運及子孫興旺發達。但是遷新墳地需要擇生旺的龍脈鳳地,要視野寬闊、前案後山、山環水抱的生氣之地遷祖墳,這樣才能起到「山管人丁,水管財,伸手摸到案,秀才、貴人門前站」的效果。因此對於遷墳不但要選擇一塊生旺的福地,還要注意遷墳中的一些事項。上新墳的時間是有規矩的,有些地區第一個年頭是正月初一 ,第二個年頭是正月初二 ,第三個年頭是正月初三
適宜清明節掃墓的時間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歷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清明節新墳什麼時候上墳 新墳清明提前幾天上墳
有學者認為,「早清明,晚十一」實際上是從活人角度考慮確定的。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民俗活動時間大多根據農業生產而定。清明過後,氣溫升高,我國大多數地方開始春耕、春種、植樹等,農活增多。而夏歷十月一過後,天氣轉冷,農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墳時間多安排在相對農閑的清明前和十一後。但人們又為了讓人感覺是為故者考慮,編造出陰曹地府放假等的說法。
清明節上墳的時間和方式,因時間、地點不同而異,然而由於人們對先祖經驗的尊重和崇拜,往往出現墨守成規的現象,而違背了先祖經驗的本意。因此,只要有利身心健康、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上墳時間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定,抑或不上墳而採用網祭、不燒紙而植樹的方式方法。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1.添土
上墳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墳頭添新土,要在上墳的左邊或右邊挖土,千萬不能到正面或後面挖土。添土的時候要添三下,直接撒到墳墓上,不能拍下去或扣下去。如果觸犯到的話,那就對先人的大不敬,先人是會怪罪的,就不會再保佑這一家人了。
2.上墳不能穿艷麗服裝
清明節新墳什麼時候上墳 新墳清明提前幾天上墳
這一點是為了尊重死者,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這樣的習俗,畢竟素衣才能顯示出哀思之情,穿著鮮艷的花花綠綠的衣服,確實很難看出來有什麼沉痛哀悼之意。農村人說上墳是做給活人看的事,其實也不排除有這一方面的因素,既然是做給活人看,穿著太過出格,別人是一定會背後說閑話的。所以這點也要注意了。
3.上墳後不能空手而回
根據農村的習俗,清明添墳後是不能空手回家的,多多少少都要帶回來一些東西。可以在墳邊抓一把土帶回家放在門口,寓意以後能夠能得到先祖福壽蔭澤。
以上上墳的三大講究,各位看官,你們老家有嗎?這三大講究,不僅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也是一種自古流傳下來的風俗禮儀,雖然現在很多人都不信這套,但是古人的老規矩有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
I. 父親第一年去世應該在過年的什麼時候上墳啊
要看當地的風俗習慣,各地風俗習慣都不一樣的。
一般祭祀上墳都是在春節前臘月廿三以後,廿八是最好祭祀數字比較吉利,起早趕人少時去,帶上供品或鮮花自家人搞簡單儀式就可以了。
作為北方人,說說我們這邊的掃墓禁忌,掃墓肯定是祭祀祖先,早些年多以土葬為主。掃墓的意義在於幫助祖先清理墳墓周邊的雜草,修葺墳墓為主。以我老家的祖墳為例,上香、燒紙、磕頭這是基本的流程,一般按照輩分的排序來逐次祭拜。之後可以帶一些像菊花之類的鮮花擺放在墳前。
然後就是家裡的長輩或大人,拿著鐮刀、鐵鍬之類的修葺墳墓,然後對墳墓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等,一般孩子如果去祭祖的話,禁止嬉笑打鬧,畢竟祭祀祖先是比較嚴肅、傷感的,穿著上莊重一些即可。
掃墓注意事項
在掃墓之前的時間 ( 由起身開始計 ) 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到了先人墓前,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燒 、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 ( 祭祀禮品多寡隨意 ) ,擺放在墓前。
首先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 ( 當墓地的守護神 ) ,隨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燃燒冥鏹,奠酒 ( 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 ) ,禮畢。
便將禮祭先人的食品吃掉,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在墓地范圍要內維恭維謹,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
J. 我老家駐馬店汝南的,父母過世了,我想知道在老家春節什麼時候給老人上墳
我們這里一般是大年三十早上或是中午上墳的,買上幾掛鞭,燒紙,然後拿上祭品,放完鞭,磕完頭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