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有效的與父母溝通

如何有效的與父母溝通

發布時間:2022-04-26 19:23:44

① 如何跟父母溝通

一、尊重家長、理解家長是前提
一方面要尊重家長。心理學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我們做班主任的不可能在跟家長接觸的短短時間內讓家長喜歡自己,但我們可以注重自己的言談方式,使家長產生一種願意跟你溝通的的慾望。因此再跟家長溝通之前,一般要充分准備好學生的材料,諸如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及老師近段時間的評語等。同時在腦海里預想一下家長可能遇到的問題,力求自己在回應家長的問題時做到准確無誤,以增強家長對自己的信任感。而對於少數文化程度較高或教育孩子經驗豐富的家長我們本著虛心求教的態度,跟她們交流和請教管理孩子的方法,這樣既便利我們工作,同時也讓家長覺得我們比較民主隨和、誠實可信,從而更願意跟班主任聯系溝通。
另一方面理解家長。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家長對孩子造成的一些過失或者為了孩子與老師發生的矛盾等問題。事實上,我們從家長那裡會得到學生的各種信息,同時老師還把學生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如果教師與家長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會把孩子引向好的發展。
二、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
因為家長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其知識結構、修養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沒有哪一種家庭教育方法是萬能的,班主任應對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分析,對待不同層次的家長,班主任可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做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

對於知識型的家長,班主任可以如實地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在充分肯定家長的合理化建議的同時,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於溺愛型的家長,班主任一般在交談時先肯定孩子的長處,然後用懇切委婉的語言向家長反映情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溺愛所帶來的危害,從而使得這類家長在班主任的幫助下全面地了解孩子,並主動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對於那些對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長,班主任要多強調家長在孩子成長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活動中來,班主任要及時將學生的點滴進步反映給家長,激發他們對孩子的信心;對因離異而不管孩子的家長,要勸他們不要因個人恩怨而影響孩子,幫助他們在孩子的教育上盡到自己的義務。其實無論與何種類型的家長溝通,最關鍵的還是要以誠待人,將心比心,相互理解,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建立家校聯系的有效途徑
一方面的聯系途徑是家訪。通過家訪,班主任能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家長的文化素質、家庭教育狀況等基本情況,從而對學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家訪中,班主任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任。由於通訊事業的迅猛發展以及移動通訊具有的便捷、快速、方便等優點,使得電話或簡訊溝通成為一種新的方式。班主任通過給家長打電話、發簡訊的方式,既便捷,又宜於與家長的情感維系。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與家長電話交流時,語氣要和藹,要親切。對學生的近期表現,要多肯定,多鼓勵;對於不足,要委婉表述。隨著現代網路事業的發展,網路平台也日益成為交流的重要方式。班主任可通過Email、網路博客等方式與家長在網上進行交流。
另一方面的聯系途徑是定期開家長會。家長會是家校聯系中佔主導、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家長會的定義是由學校或教師發起的,面向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交流、互動,介紹性的會議或活動。通俗講,就是「學校同家長聯系的一種方式」。召開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家長與老師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然而,長期以來,家長會卻存在形式單調、內容雷同、方法陳舊等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建立新型的家長會模式。首先,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時應學會換位思考,從家長的角度出發,體會被尊重、被接納、被理解的感覺。其次,家長會的內容應具有豐富性。家長會上除了傳統上的匯報學生的考試成績外,還應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進步、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提醒家長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最後,家長會的形式應多元化,且要具有研討性。改變教師一言堂式的傳統形式,變為研討交流式,使它成為老師與家長和老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討論會和交流會。
四、要正確地評價學生
教師與家長接觸,往往離不開評價學生。在家長面前評價學生,可以先請家長談學生在校外的表現,而後班主任談學生在校內的表現。對學生的評價有以下幾點:
一是進行發展性評價學生,即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表現是否進步,是否一天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向上發展。以此來評價學生,使學生在遷移默化中走出分數的怪圈,從而全面提高整體素質。
二是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客觀地、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使家長聽後,覺得這是教師的肺腑之言,感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與家長的願望相一致的,從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學生。
三是講究方式。在共同語言上多交流,注意語言技巧,切忌挫傷家長的自尊心。因為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莊稼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們心裡,自己的孩子是不錯的。假如,我們教師在家長面前盡說學生這不好那也不好,把學生看扁了,會嚴重地挫傷家長的自尊心,畢竟最差的學生也還有他的閃光之處。
五、讓家長感受到你是一個認真負責師德高尚的教師
班主任在與家長的談話中,始終能反映或體現老師對學生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體現出他把孩子交給你放心,家長非常信任你!
總而言之,班主任和家長的交往非常重要,班主任和家長良好關系的建立需要靠老師的責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溝通,而它又建立在對學生正確評價的基礎上。班主任應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去學習、總結他人的成功經驗,以創新思維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開創新的局面。

② 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1、 前期准備

在與家長溝通前,老師做好以下三個工作通常可以在溝通中胸有成足,把握整個溝通過程的主動權,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一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並能針對學生的特點給出相應的發展指導或者改進建議,能為家長的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引導;

二是分析家長,畢竟家長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和個性特點各不相同,交流的方式方法也是迥異的;

三是要了解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但是不能涉及家庭隱私,為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做好充足的准備。

2、調整心態

教師在與家長溝通之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力求站在「我就是家長、學生就是我的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家長心裡沒有距離感,不產生戒備心理,這樣即使是劈頭蓋臉地批評學生和家長,家長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

3、尊重與真誠是前提

在溝通中,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很重要,對學生問題的描述要客觀有度,做到「假話不全說,真話不全說」。

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4、善於傾聽,並能給予積極的反饋

教師要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注意從家長的談話中吸取有效的信息,為教學工作、評價孩子積累客觀依據。同時,還要對家長的說話內容給予相應的反饋,讓家長感覺你是在耐心傾聽的。

5、 注意談話的形式與方式

與家長談話,態度要溫和,語勢要平穩,語境要清楚,讓家長能快速把握要旨,切忌用教訓式語氣。盡量不用「不能」、「不要」、「不行」等消極性語言,多從積極的角度來評論或建議,這樣提出的評論或建議更容易接受,更易於工作的開展。

談到學生的問題時,教師要冷靜下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是針對自己的個人問題,從個人的感覺中超脫出來,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不要盲目、武斷地評判家長的對與錯,要求達成教育共識,而不爭一時高下。

③ 該如何有效及時的和家長溝通,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

和家長溝通是一門學問,現在的社會不是之前,以前可能和家長溝通需要電話,或者家長會,或者家訪,這些方法也有它們的好處,但是這樣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比較費時間的。特別是對於老師來說,如果這么做,確實是費時費力。如今網路通向千家萬戶,使用網路來進行溝通也是方便許多。其實現在的就可以使用這種網路「家訪」的方式來和家長進行溝通。365託管管家,上面有一鍵同步,家長可以很簡單就知道孩子的在校信息,比如學習餐飲情況、學習情況、到校情況等,這些家長都可以實時知道,而且這個還可以記錄孩子的瞬間,上傳照片到雲端,一鍵調用,方便快捷。而且是它尤其擁有的自動一鍵催繳費的功能,濟寧老師也不用擔心會因為繳費的事情而存在家校的溝通問題了,而且也不會破壞家校的感情。

④ 如何與父母溝通

1、態度決定一切。父母與小孩子溝通是這樣,曾經聽一個小孩沖著爸爸媽媽大喊:「你們說的都對,我就是討厭你們說話時的語氣」;兒女長大了與父母溝通,同樣也是這樣。如果說父母對待孩子最可寶貴的態度是平等,那麼,兒女對待父母最應採取的態度則是尊敬。

2、對父母的尊敬,不全來自道德律令,也來自理解。應該明白,父母是有缺點的平凡人,他們不能免俗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會常常拿你和其他同學、同事作「橫向比較」,他們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或者知識比較老化。但一顆全心全意愛護兒女的心,卻是一以貫之、不容置疑的。僅憑此心,就足以令天下兒女肅然起敬。

3、態度以外,方式也極其重要。其實不管與誰溝通,很多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在社會上、工作中往往能做到溝通流暢,到了家卻擺出一副愛聽不聽的架勢。在真誠的前提下,把你跟客戶溝通的方法,適當地用在父母身上,也許會有奇效。

(4)如何有效的與父母溝通擴展閱讀:

代際差異,在當下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經濟社會變遷之迅速,知識更新、觀念變幻之快,讓很多中年人都難以適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溝通障礙大概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感興趣的話題、表達的方式乃至溝通的形式,都很難做到同頻共振。

特別是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來說,自主性強、脾氣也沖,往往一言不合便弄得不歡而散,甚至鬧起了「家庭冷戰「,但表面不在乎的掩飾下,雙方的負面情緒都會影響生活質量乃至工作狀態。應該明白,父母是有缺點的平凡人,他們不能免俗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會常常拿你和其他同學、同事作「橫向比較」,他們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或者知識比較老化。但一顆全心全意愛護兒女的心,卻是一以貫之、不容置疑的。僅憑此心,就足以令天下兒女肅然起敬。

⑤ 長大成人的孩子,該如何與父母進行有效地溝通呢

孩子和家長之間總是有代溝,當孩子成年以後該如何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呢?我相信這也是很多成年子女的困擾,不知該怎樣和父母進行溝通,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截然不同。又無法說服他們和自己擁有一樣的想法,這個時候該怎樣和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呢?中國有一個傳統觀點,就是要孝敬老人,無論老人秉持什麼觀點都不應該和老人頂嘴。同時這也就讓成年子女犯了愁,不知道怎樣和父母進行有效的有效的溝通。今天就來告訴各位成年子女該怎樣和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不和父母產生對立情緒。

⑥ 與家長如何有效溝通

學生在學校里接受教育,需要學生家長配合老師和學校的工作,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就需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讓家長能夠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從幼兒園到大學,不同的教育階段,跟家長溝通的方法都不同。那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呢?方法/步驟
1/6幼兒園家長。
跟幼兒園的家長溝通,一般都是圍繞孩子的生活方面的瑣事開展的。要在家長面前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否則很難取得家長的好感,認為你跟幼兒較勁。
2/6小學家長。
小學的孩子學習任務相對不是特別繁重,老師和學校跟家長溝通的時候,主要是圍繞孩子的學習習慣或行為習慣上面開展的,不要過於苛責孩子,以鼓勵為主。
3/6中學家長。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重,還處於青春期,面臨著各種心理問題。老師和學校跟家長溝通的時候,涉及的面比較廣泛。最好是有學生在現場一起進行溝通,效果會更好一些。
4/6大學家長。
大學生一般都是成年人了,如果需要直接跟大學生的家長溝通,一定是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學業方面或者人際交往、就業等等方面。溝通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面對面溝通,可以電話聯系
5/6特殊學生家長。
特殊學生是指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不願意接受教育的學生、留守家庭的學生等等。這些家長一般很難請到學校里直接溝通,老師和學校代表可以自己主動到學生家裡去進行溝通
6/6注意事項。
不管是和什麼階段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老師和學校都應該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心理狀態了解的非常清楚,還要對學生的家庭情況有所了解,才能進行更好的溝通。

⑦ 如何和家長溝通

一、做到「未雨綢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強調了「提前」的重要性。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也要有未雨綢繆的思想,及早布置工作,通知家長,讓家長知曉,以此來預防一些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

很多班主任會說,日常我們都會給家長發通知的,的確是,但擬通知的時候要盡量把事件的前應後果交代清楚,語氣委婉,不宜過長。

二、學會「設身處地」

設身處地,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想別人所想,這是溝通的一條重要法則。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關注,渴望對方的心裡有自己。溝通的時候若學會設身處地,就更容易走近對方,了解對方心理,也更能得到對方的接受和認可。

三、解決「後顧之憂」

解決「後顧之憂」是提供解決事情的具體方法,這也是溝通最主要的目的。家長找班主任交流,很多時候是因為碰到困惑了,產生焦慮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一方面很想聽聽老師對問題的分析,另一方面很想得到老師的一些建議,給他提供一些可行的辦法。

四、不要假設最壞的情況

當和家長您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擔憂時,不要假想您和家長是在一個對立的關系。大部分家長都會感謝老師分享基於事實的真誠的分享的信息(這里插播一下小編在暑假上教育碩士的課程時,老師也強調了客觀而准確的描述是重要的,比如說xx時候他出現了xx行為,對他產生了xx影響)。

並且,有些家長可能在老師提出之前心裡就有這樣的擔憂,卻不敢與家長討論,老師主動提到孩子的心理問題能讓家長的擔憂能夠成為一個可以討論和去解決的問題。

注意事項:

1、在家長願意聽您描述您所觀察到的孩子的問題後,邀請家長去分享他們在家裡觀察到的孩子的行為,以及他們在過去採取了哪些措施去解決他們觀察到的問題。

使用開放式的問題(即區別於封閉式問題——是不是,對不對)和反饋式傾聽(用您自己的話去重述他們所說的),去表達您能夠理解家長的困境和擔憂。

2、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不僅僅是一種告知,更需要老師有一種解決問題、服務家長的意識,一起協調著把事情處理好,優化事情的發展方向。

⑧ 如何和父母有效溝通

首先要與父母提出你的目的,例如「爸媽,我想跟你們好好聊一聊......的事」,提出要談話的一點和談什麼的一點。這一步驟非常重要,溝通非常需要一個好的開頭。
談話時要心平氣和有耐心,其一是因為所有的溝通都需要耐心,否則將無效溝通,其二是因為父母本就與你有代溝,很多時候確實會觀點不一致,這個時候只要你耐心地平和地講出你的角度你的立場就好了,你的父母也是希望你可以走得更遠,他們會理解你的,但是如果你與他們爭吵的話,效果適得其反。

⑨ 如何有效與家長進行溝通

1、主動溝通,平時多與父母聊一聊在校的事情和學習上存在的困惑,和父母說說心理話,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2、換位思考,不要動不動就和父母頂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體諒父母的心情和難處;

3、尊重理解,有事外出,應主動與父母聯系,免得父母擔心,要多聽聽父母的觀點,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觀點。當觀點發生分歧時,雙方要冷靜思考產生分歧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達到求同存異的溝通結果;

4、多些寬容,遇事不必斤斤計較,因為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最愛的人;

5、有錯就改,不隱瞞自己的錯誤,讓父母幫助我們改正錯誤,父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6、主動幫助,幫父母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開心。

⑩ 如何更好地與父母溝通

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但很多時候因為代溝和年齡,常常讓我們感覺與父母很難溝通。作為子女該如何與父母溝通呢?與父母溝通都有哪些技巧?

1、要有子女應有的態度,尊重父母

我們跟父母溝通時,首先必須要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和孝順,這樣話題才好展開。即使談話時他們的意見有錯也不要公開頂撞,而要用溫和、委婉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使他們在得到尊重和心理滿足的同時,平心靜氣地分析並最終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意見。

2、多傾聽

父母給的建議或者引導,絕對是為了我們自己好,沒有任何的惡意。可能當時跟咱們的理念不合,或者跟自己的追求不符,而導致讓你不想聽那些建議或者勸告。那你也沒必要當面的跟他們爭吵,稍微陳述一下自己的理念,讓他聽聽你的想法。如果他們不認同,他們會給出理由。我們要將他們的理由記下來,然後好好思考。畢竟那是二十來年經驗的積淀。

3、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都包裝起來

父母比我們多活了幾十年,通常都會因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而不願意聽別人的勸告。更何況是比自己小了二三十歲的後輩。想像一下一個小學生跑出來對你說,叔叔/姐姐,我來教你一些人生道理,是不是很想抽他。想要與父母溝通,就先要讓父母願意與你溝通。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想要表達的包裝起來,引誘你的父母來聽。一種比較簡單的做法,就是先把父母誇一頓,例如您的人生經驗豐富,對我幫助很大雲雲;然後在告訴他們,「美中不足的是......」,說出你的真實想法。

4、多理解

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就跟母親嘮嘮叨叨的囑咐我們多穿衣服多蓋被子一樣,父親會不停的囑咐不吃虧,別上當,處理好人際關系。在他們眼裡,這些事情我們永遠不懂,盡管我們已經懂得。父母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他們是看不得自己這個藝術品收到半點損傷的,所以他們想小心呵護,但他們比較不能天天圍繞在身邊,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所以,這時候我們要理解他們那份呵護的心。不要嫌他們嘮叨,多肯定他們。說句,老媽老爸你們真好。

5、做子女要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

不要讓父母把你當成一個小孩,需要與父母建立一個平起平坐的地位。誰都不願意跟一個小自己二三十歲的後輩交流。除非你在某方面讓父母折服,讓父母明白你是一個大人,有自己正確和獨立的思考。這需要在平時多下功夫,多與父母聊天,和他們聊他們關心的話題,並且多闡釋自己的觀點;並且在任何可能的機會展示自己靠自己能力取得的成績,讓他們對你感到信任和自豪。

6、多鼓勵父母

子女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尤其是勸解和鼓勵。這一類老人的特點是缺乏信心,一直感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子女在熱情鼓勵老人的同時,要給老人具體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切忌沒有耐心敷衍塞責,因為此類老人多數比較敏感,子女的消極應對會讓他們進一步沮喪憂郁。

閱讀全文

與如何有效的與父母溝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之愛怎麼配圖 瀏覽:794
靈活就業交養老醫療哪個合適 瀏覽:278
手指游戲重陽節教案 瀏覽:400
生肖適合老年人戴嗎 瀏覽:845
父母口頭承諾把房子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454
父母同姓生孩子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511
老人家脖子拉了下痛掛什麼科 瀏覽:62
柒拾歲老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適 瀏覽:508
60歲雙側乳腺退化不良的原因 瀏覽:264
糧食局下崗職工社保退休金 瀏覽:504
80歲老人大腿骨折多久才能好 瀏覽:563
兒子可以給父母交養老金嗎 瀏覽:602
湛江哪裡可養生 瀏覽:566
2017年鎮保退休工資 瀏覽:497
體檢後去哪裡換證 瀏覽:926
企業退休金計時公式 瀏覽:115
補充養老保險交多少劃算 瀏覽:570
護士什麼時候有養老金 瀏覽:540
養老保險每年都在漲 瀏覽:94
老人熱敷溫度以多少攝氏度為宜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