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未來,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我,90年出生,家裡只有我一個女兒。雖然離我的父母養老還有一段時間,但其實我也在一直關注這個問題。
首先,在不遠的未來,我肯定會有自己的孩子。以後重點更多的在孩子和工作上面。而對於父母,現在都還居住在老家。
如果父母老了,身體硬朗,我一年一次的陪伴也解決不了他們的孤獨;即使把他們接到上海,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或者我偶爾周末陪陪他們,其實也是杯水車薪。那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我們這些上班族是不可能有時間天天在床前噓寒問暖的,可能的解決方案就只能是請保姆來照顧。因為送到養老院,中國的養老院又爆出過那麼多不好的消息,我們也是不忍心的。
以前,覺得這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在接觸過養老行業之後,覺得父母的晚年生活開心最重要。其實,中國的養老解決方案已經有了更多可選性。除了比較傳統的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還有新型的社區養老。只不過是,養老觀念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時間,更需要人們不斷的加深認識。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央企太平的梧桐人家,這是一個典型的養老社區養老方式。希望能給各位獨生子女提供更多的選擇。
❷ 人口老齡化後,未來獨生子女的異地父母怎樣養老
對於通過努力工作在大城市安家的獨生子女來說,異地養老已經成為他們不可迴避的現實,特別是當父母生病時,他們會更加麻煩。但將父母遷往大城市也意味著更高的生活成本和壓力,父母可能無法適應。此前,全國人大會議上,有人建議,建議對獨生女父母進行政策傾斜,如:放寬戶口政策限制,如對已退休的獨生子女父母進行庇護,允許他們在子女工作生活中落戶,並在社保、醫保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在國家層面上,應該出台合理的政策,解決老人和孩子異地居住的問題。畢竟這部分人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落實計劃生育政策才生下孩子的。
孩子:首先不要啃老,其次能做的事情盡量不要麻煩老人,再次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去養老院養老,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無奈的較好選擇,還是利大於弊的。子女要工作養家(或在其他地方),怎麼可能整天照顧你?如果整天沒有人照顧你,那就更糟糕了! 老人去敬老院養老,也是一種生命的循環:上幼兒園的時候,老了就去敬老院。盡量去有條件、管理較好的養老院(不一定是高端)養老,平平安安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公里,這也是老人的福氣,而這也需要達到兩個條件才能實現:觀念、金錢,缺一不可。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❸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留在遠方工作後父母該如何
父母千辛萬苦拉扯兒女長大,而兒女長大後會有自己的生活,父母縱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也要理性接受這個結果。
孩子一旦留在遠方工作,父母不能隨時看到孩子,那種空虛感短期內會有,但如果做好以下事情,就能很快擺脫不適:
首先,父母要尋找自己的愛好。 工作之餘,不妨重拾自己年輕時想做卻沒有時間或條件做的事,用愛好填滿業余時間,這樣不僅僅能擺脫孤獨感,而且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第二,牽著老伴的手去散步。孩子是父母最親的人,但不能長久陪伴自己,而老伴卻是朝夕相處的親人,閑暇之餘,兩人不僅能牽手鍛煉身體,溝通心靈,一方身體欠安,對方還能給予無私關愛,是真正的伴侶,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關心另一半,無私地付出,彼此溫暖。
第三,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如果老是對孩子牽腸掛肚,時間久了,不僅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心理上也容易憂郁,如果在閑暇時間隨團或自主旅行,一來可以增長見識,二來可以豐富生活,三來還可以培養與老伴的感情,第四方面來可以開闊自己的心胸。
第四,可以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發揮自己的特長,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既和社會接軌,也不會沉溺於自己的小圈子,使自己的社會價值最大化,幫助他人,也幸福自己。
第五,還可以養花、種草、養寵物。花草動物也是有感情的,你待它們好,它們也會給予你極大的回報,你會從中得到精神的愉悅。
❹ 獨生女遠嫁以後父母養老怎麼辦
你好,現在是2019年11月26日凌晨四點二十。我也因為這個問題哭紅了眼整夜失眠,請問樓主,這個問題過了這么久,你是怎麼選擇怎麼做的阿?我到底要怎麼做?
❺ 人口老齡化後,未來獨生子女的異地父母要如何養老
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不僅僅只是一個養老的問題那麼簡單。而是十幾年後,這版些老人們將面對著一個巨大權的精神空虛、孤獨無助的現實。大家知道,人越老越自私,精神上似乎只剩兒女。也最渴望到老的時候兒女在眼前。可當年卻只生一個,而且這一個正在社會里打拚,無暇顧及你。況且他們又面對四個老人。養老院雖然能養老,但是解決不了這7億老人的精神空虛問題。這些老人十幾年後的精神空虛問題,目前沒有任何人站在未來的時點上,替這7億老人考慮過。
❻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該如何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要想保障這些父母的老年生活,就必須要了解父母的養老需求,還要提供好的養老服務。
最後,希望每一個獨生子女的父母都能夠過得開心,不為生活所壓迫。
❼ 獨生子女結婚後,身處兩地的父母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獨生子女盡早完成自己的生育任務,由老人幫助帶大幾個孫輩,然後可以有獨生子女和孫輩們共同照顧贍養老人。如果獨生子女生育晚了,比如35以上才開始生育,就會面臨顧不上老人的局面。
❽ 獨生子女的父母怎麼養老呢
一、首先父母應繳納社保和醫保,退休之後可領取退休金,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未來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二、鍛煉身體,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三、對於老人來說,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要多走出家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去小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
研究發現,家庭社會的支持,以及親朋好友間多交流,可以減少患病幾率,有助於延年益壽。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好,比如書畫、攝影、旅遊等,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四、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忙於工作,忙於自己的家庭和事業,越來越忽略對父母的關心,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子女平安、幸福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欣慰。因此年輕人應常回去看看。
(8)獨身子女外地生活父母如何養老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代表建議允許退休獨生子女父母隨子女落戶:
「放寬戶籍等政策限制,對已退休的獨生子女父母投靠異地工作生活子女的,允許其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戶,並在社保、醫保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這一數量龐大群體的養老負擔日趨加重,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民生課題,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妥善加以解決。」孔發龍稱。
孔發龍向記者表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目前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的經濟壓力、心理壓力、體力壓力較大,以及優質養老供給嚴重不足等方面。
為有效解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落實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孔發龍建議,應加大對獨生子女父母的政策傾斜。如放寬戶籍等政策限制,對已退休的獨生子女父母投靠異地工作生活子女的,允許其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戶,並在社保、醫保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