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感恩父母的成語
表現感恩父母的成語: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恩深義重、 恩重如山、千恩萬謝、敬謝不敏、感極涕零、感激不盡、感恩懷德 、恩重泰山、大恩大德、舐犢情深、父愛如山、
一、感激涕零 [ gǎn jī tì líng ]
釋義: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感激異常(現多含諷刺意)。涕:眼淚。零:落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十七回:賈政聽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
近義詞:感恩圖報、感恩戴德、感極涕零、感激不盡、知恩圖報。
反義詞:恩將仇報、無動於衷、忘恩負義、恨之入骨。
二、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釋義:感激別人的恩德(現多含諷刺意)。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偶有一個狡滑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近義詞:感恩懷德、感激涕零、感恩圖報、以德報怨、感恩戴義、深惡痛絕、蒙恩被德、感恩荷德。
反義詞:兔死狗烹、恩將仇報、不識抬舉、鳥盡弓藏、兔盡狗烹、辜恩負義、卸磨殺驢、痛心疾首、忘恩負義。
三、父母之邦 [ fù mǔ zhī bāng ]
釋義:指祖國。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白話譯文:先秦·孔子《論語·微子》:「不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人,又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故國家園呢?」
筆順
四、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釋義: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我服侍林姑娘一場,林姑娘待我也是太太們知道的,實在恩重如山,無以可報。
近義詞:山高海深、恩重丘山、恩深義重、昊天罔極、再生父母。
反義詞:絕情寡義、新仇舊恨、血債累累、深仇大恨、血海深仇。
五、感激不盡 [ gǎn jī bù jìn ]
釋義: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一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近義詞:感激涕零。
2. 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成語
恩重如山
ēnzhòngrúshān
[釋義]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語出] 宋·陸游《刪定官供職謝啟》:「拔茅以征;冒處清流之末;及瓜以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正音] 重;不能讀作「chónɡ」。
[辨形] 恩;不能寫作「思」。
[近義] 恩深義重
[反義] 絕情寡義
[用法] 褒義;多作感激之辭。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3. 形容母親恩情的成語
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語
1) 爺羹娘飯:指在父母的庇蔭下生活。同「爺飯娘羹」。
2) 抱恨終天:恨:悔恨;終天:終身。舊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輩子感到悲痛。現指因做錯某事而後悔一輩子。
3) 溫枕扇席: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4) 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5) 孝子順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6) 溫席扇枕: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同「溫枕扇席」。
7) 溫衾扇枕: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同「溫枕扇席」。
8) 柴毀滅性:柴毀:因極度哀痛而骨瘦如柴。舊指因居父母喪過度悲痛而身體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9) 寢苫枕干:指古時父母被人所殺,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時刻不忘報仇。
10) 承歡膝下: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於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語及解釋
1) 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2) 孝悌忠信: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3) 孝子愛日: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4) 養老送終:指子女對父母身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
5) 先意承志: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6) 先意承顏: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7) 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8) 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9)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10) 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4. 有關於父母恩情的成語有哪些
汗流浹背、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孟母三遷,語重心長,哀哀父母,舐犢情深,望子成龍,含辛茹苦、千辛萬苦、精疲力竭、筋疲力竭、力困筋乏、努筋拔力、力盡筋舒、歷盡艱辛、堅苦卓絕、備嘗辛苦、眠乾睡濕、不辭辛勞、偎乾就濕、煨乾避濕、煨乾就濕
再生父母
成語釋義: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成語出處:《元史·烏古孫澤傳》:「是吾民復生之父母也。」
曾母投杼
成語釋義: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成語示例:聯以不明,雖有~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三國志·吳書·孫權傳》)
衣食父母
成語釋義:指生活所依賴的人。
賢妻良母
成語釋義: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頑父嚚母 成語釋義:指愚頑暴虐的家長。
成語出處:《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
升堂拜母
成語釋義: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成語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失敗為成功之母
成語釋義: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母以子貴
成語釋義: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
成語出處:《公羊傳·隱公元年》:「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成語示例:任憑他是青樓婢妾,到得收他做了側室,後來生出兒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孟母三遷
成語釋義: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成語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哀哀父母
成語釋義: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語出處:《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成語示例: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豈不問~情腸!(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
5. 孝順父母的成語
1.寸草春暉: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恩情深重,兒女竭盡心力亦難以回報。
(罔極之恩內、昊天罔極)
2.無忝所生:勉勵容人進德修業,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揚名顯親)
3.養生送死:指對父母應盡的孝道。
(晨昏定省、問安視膳、扇枕溫衾)
4.綵衣娛親:身穿綵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承歡膝下、冬溫夏凊)
5.慈烏反哺: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烏鳥私情、扇枕溫被)
6.菽水承歡:指子女能克盡孝道。
7.孝子愛日: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8.義不背親:講仁義之人是不違背父母意願的。
9.陟岵陟屺:
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0.恩逾慈母: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6. 感恩父母的成語有哪些
感恩父母的成語有:舐犢情深、 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父愛如山、恩深義重、 恩重如山、千恩萬謝、敬謝不敏、感激不盡、感恩懷德 、恩重泰山、大恩大德等。
7. 形容父母養育之恩的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父母養育之恩的的成語有哪些?——答案:寸草春暉、春暉寸草、舐犢情深專、老牛舐屬犢、感恩戴德、含辛茹苦、衣食父母、慈烏反哺、反哺之私、恩逾慈母、嚴父慈母。
寸草春暉
【拼音】: cùn cǎo chūn huī
【解釋】: 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出處】: 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舉例造句】:寸草春暉無根處,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拼音代碼】: ccch
【近義詞】:反哺之私、春暉寸草
【反義詞】:六親不認
【燈謎】: 遊子吟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父母養育之恩難報
【英文】: parents love can hardly be reciprocated by their children
【故事】: 唐代大詩人孟郊大器晚成,一生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作,其中《遊子吟》中描寫慈母對即將離別的兒子的愛。詩文如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8. 感恩父母的 成語
表現感恩父母的成語: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恩深義重、 恩重如山、千恩萬謝、敬謝不敏、感極涕零、感激不盡、感恩懷德 、恩重泰山、大恩大德、舐犢情深、父愛如山、
一、感激涕零 [ gǎn jī tì líng ]
釋義: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感激異常(現多含諷刺意)。涕:眼淚。零:落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十七回:賈政聽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
近義詞:感恩圖報、感恩戴德、感極涕零、感激不盡、知恩圖報。
反義詞:恩將仇報、無動於衷、忘恩負義、恨之入骨。
二、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釋義:感激別人的恩德(現多含諷刺意)。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偶有一個狡滑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近義詞:感恩懷德、感激涕零、感恩圖報、以德報怨、感恩戴義、深惡痛絕、蒙恩被德、感恩荷德。
反義詞:兔死狗烹、恩將仇報、不識抬舉、鳥盡弓藏、兔盡狗烹、辜恩負義、卸磨殺驢、痛心疾首、忘恩負義。
三、父母之邦 [ fù mǔ zhī bāng ]
釋義:指祖國。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白話譯文:先秦·孔子《論語·微子》:「不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人,又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故國家園呢?」
筆順
四、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釋義: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我服侍林姑娘一場,林姑娘待我也是太太們知道的,實在恩重如山,無以可報。
近義詞:山高海深、恩重丘山、恩深義重、昊天罔極、再生父母。
反義詞:絕情寡義、新仇舊恨、血債累累、深仇大恨、血海深仇。
五、感激不盡 [ gǎn jī bù jìn ]
釋義: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一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近義詞:感激涕零。
9. 形容「父母的愛」的成語有哪些
1、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解釋】: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出自】:《詩經回·豳風·鴟鴞答》:「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示例】:~,養我身兮。
◎明·歸有光《招張貞女辭》
2、寸草春暉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釋】: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出自】: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老牛舐犢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釋】:舐:舔;犢: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
【出自】:《後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情所難禁。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七回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指父母憐愛子女
4、顧復之恩
[ gù fù zhī ēn ]
【解釋】: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出自】:《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示例】:吾聞父子之親,出自天性。子雖不孝,為父者未嘗失其~。
◎元·石君寶《曲江柳》第四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