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人孝敬父母嗎
西方人的家庭觀念不比中國少。
第一,對於自己的家庭,西方人非常看重,結婚前,他們可能對男女朋友交往比較隨便,但是結婚後,他們會非常忠誠,戒指不離手,根本不像有的人形容的那樣,大家都找情人。
第二,對孩子,這是最大的不同點,父母對待孩子真的非常有耐心,而且非常平等,真的是像朋友一樣。他們永遠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中國的家長是「我說的你就照做,小孩子懂什麼??」另外,他們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愛自己的伴侶是肯定超出對孩子的愛的(中國相反,父母愛孩子勝於愛伴侶,而且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慾望那個非常強烈)。
第三,父親節,母親節都是西方人對父母情感表達的體現,國外的老人,由於社會保險比較好他們都是獨自居住,孩子時不時拜訪一下,一起做做飯。而沒有孩子的老人被政府照顧的非常好,住在干凈漂亮的公寓,滿陽台都是花草(我說的當然是相對富於的國家),但是他們思想上非常獨立,不願意依靠別人。
第四,在國外,親人之間都直呼名稱,大家聊天的時候天南地北,男人女人,愛,性,什麼都聊,在場的16、17歲的孩子也都很開心地各抒己見,跟他們吃飯的時候會覺得像是更加溫馨的朋友聚會。我真是非常羨慕這種平等但有有愛的家庭。
『貳』 歐美國家有沒有孝道我們一定要孝順么
相對來說,比如美國人,他們比較注重公德就是對陌生人非常友善,但是私德很一般,大部分美國老年人都是在敬老院裡面待著的。而中國人相反,中國人對陌生人有一些冷漠,但是對家人對朋友還是很好的,那麼是不是說,美國人就不孝順呢,那下面簡單的聊一聊。
歐美國家的孝道
這個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孝道,相對來說,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養育孩子長大成人,然後基本就不管了,很少會看到有美國婆婆幫兒媳婦帶孩子的。幾乎就是相當於兩個獨立的家庭了。在一些節假日的時候會互相往來一下。但是大家住在一起的很少。他們認為彼此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孝不孝順的。只能說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
所以說,其他國家是怎麼樣的我們也管不著人家也不認為自己過的不好。我們管好自己就行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盡到的義務。
『叄』 外國人是怎樣感恩父母的
感恩節大家會上哪兒聚會呢?外國朋友說,感恩節才不是用來聚會的呢,是像咱的中秋元宵一樣的,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飯的家庭大集會!在餐桌上,很多時候都能看到長得像蛋筒一樣的「cornucopia」,是專門用來放水果的,非常有特色吧。
不過和咱喜歡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不一樣,美國人通常是把重頭戲放在午餐的時候。下午的時候就是全家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或者去家裡的backyard打打橄欖球之類的家族活動啦。
『肆』 歐美人婚後都是如何對待不能自理的父母的
歐美的國情和中國是不一樣的,在歐美很多國家沒有義務贍養老人,所以說那裡很容易出現空巢老人的情況,所以說在沒有法律強求的情況下,贍養老人就完全是人情世故了,所以歐美出現了很多沒有行動能力的老人只能靠著政府的補助以及那些服務公司來照顧老人。
我很慶幸出生在中國,中國的法制讓人們體會到除了賺錢其餘的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到老之後身邊守著兒女又能頤養天年。
『伍』 美國人的子女長大後是否會回到父母身邊孝敬父母呢
他們通常成年後離家。。。父母老了後有的會回家照顧。。但多數是和父母商量怎麼照顧他們的晚年。。。不一定住在一起。
『陸』 美國人講究孝順父母嗎
親,由於美國人更講究規則意識一些,所以對於孝順等家庭觀念則更淡漠一些的。那當然也一樣會有兒女對父母的關心,只是沒有中國人那麼強烈而已。
『柒』 中國人和美國人對親子關系有什麼共同的價值觀。
和諧的親子關系。
知諧的親子關系在家庭生活中極其重要。它可以在親子交流和孩子的成長問題上起到幫助作用。
中國和美國由於不同的文化和傳統,因此有不同類型的親子關系。中國家庭注重孝道而美國家庭強調家庭中的友愛關系。中國文化有著強烈的家庭主義色彩,非常尊敬長者,所以中國的父母在家裡有絕對的權威,子女必須對父母盡孝心。美國的歷史比中國短,並且很早就脫離了封建束縛,所以美國是一個崇尚自由平等的國家,它強調個人主義,並且在生活中把年輕人放在首要地位,父母和子女的地位平等、自由,就像是朋友一樣。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都不會依賴另一方。
『捌』 美國人孝敬父母嗎
美國和中國在孝敬父母上有著相同之處,也就是過節在一起,平時打電活。
『玖』 西方人如何對待他們的父母
不會如何對待的,很少回家看父母,父母有錢還可以有點關注,沒錢的父母基本就是等於野生放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