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和養父母解除關系有哪些步驟

和養父母解除關系有哪些步驟

發布時間:2022-04-23 14:23:43

Ⅰ 解除領養關系需要什麼步驟

法律分析:協議解除收養程序,適用這一程序的前提條件是:收養當事人雙方已自願達成解除收養關系的協議。即收養當事人雙方已就解除收養關系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既包括口頭形式的協議,也包括書面形式的協議。但是,由於解除收養關系也和成立收養關系一樣,是一種變更父母子女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也應符合相應的法律規定。

訴訟解除收養程序,即收養當事人(收養人、送養人或已成年的被收養人)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解除收養關系的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 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Ⅱ 和父母親人斷絕關系 割除來往是什麼樣的 過程是什麼樣的心情

如下:

剛開始的時候很糾結,很痛苦,除了上班,整晚整晚因為這些事心裡難受到哭一整夜。途中,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最終絕望,徹底寒心放棄了。

現在過得很好,有自己的生活,離開了他們,感覺整個人生都明亮了。

怎麼斷絕親子關系

1、假如你們是養父母的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

2、如果是想法律上徹底解決養父母關系是可以成立的。

養父母與子女的收養關系在法律上時支持的。

3、但如果是親生父母除非你還未滿14周歲、可以被他人合法收養並到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後,才可以從法律上徹底解除與父母的關系。否則是沒有辦法解除的。

4、在中國不管你是出於什麼考慮,總之沒有可以從法律上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唯一能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辦法,就是被他人合法收養。

父母子女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目前我國法律不承認斷絕父母女子關系。

5、但是如果真的不能一起生活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為了不經最後的恩情變為怨恨,也可以將財產進行公證,之後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互不打擾。

我國《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如果繼父母對繼子女沒有過任何的撫養教育,那麼他們之間只是純粹的姻親關系,雙方無任何權利義務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繼子女沒有贍養繼父母的義務。

如果繼子女與繼父母生活在一起,繼父母對其進行了撫養教育,那麼他們之間就形成了相當於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繼子女在這種情況下,有贍養繼父母的義務。

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允許子女與父母斷絕關系。同時,若你想要斷絕關系,還會受到「不贍養老人」的法律譴責。但是如果你是因為受到了虐待或什麼不法行為的侵害,可以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並登報聲明。

家人本是多麼溫暖的一個詞,這里我再次勸那些想斷絕親子關系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Ⅲ 解除收養關系的兩種法定程序有哪些

解除收養關系,必須符合法定的程序。根據我國《收養法》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二十八條的規定,解除收養的程序,有以下兩種:

協議解除收養程序

適用這一程序的前提條件是:收養當事人雙方已自願達成解除收養關系的協議。即收養當事人雙方已就解除收養關系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既包括口頭形式的協議,也包括書面形式的協議。但是,由於解除收養關系也和成立收養關系一樣,是一種變更父母子女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也應符合相應的法律規定。

①解除收養關系時,養子女為未成年人的,應由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對於已有識別能力的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被收養人,還須徵得其本人同意。養子女已經成年的,應由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雙方協議解除。

②收養雙方當事人須對財產和生活無爭議,並在協議中對經濟問題明確作出自願協商一致的妥善處理。

③解除收養關系的協議,應不違反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即送養人、收養人或已成年的被收養人均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收養關系的解除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④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這是對我國收養法關於收養關系成立必須經登記程序這一規定所作出的相應的規定。我國《收養法》第十五條規定:「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因此,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也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否則,即使當事人已達成解除收養關系的協議,未經向民政部門登記,該協議也無法律效力,收養關系也不能真正解除。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登記的具體步驟如下:a.當事人應當到原收養登記機關提出解除收養關系的申請。b.申請人應向收養登記機關提交當事人的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收養證》和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c.收養登記機關經過審查,對符合收養法所規定的解除收養關系條件的,收回《收養證》,發給《解除收養證》。自發給《解除收養證》之日起,收養關系便告解除。

訴訟解除收養程序

訴訟解除收養程序,即收養當事人『(收養人、送養人或已成年的被收養人)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解除收養關系的程序。它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①收養關系當事人不能自願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協議,多發生於僅單方要求解除的情況。

②雖然雙方同意解除收養關系,但對財產或生活有爭議的情況。

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應當查明當事人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真實原因及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生活實際情況,聽取年滿十周歲以上的被收養人的意見,本著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當事人的權益和有利於未成年人被收養人撫養、成長的原則、依照收養法規定的解除收養的法定條件,合理合法地正確處理。人民法院審理解除收養的案件,可以對當事人進行調解,幫助他們達成解除收養的協議;調解無效時,可依法判決。

Ⅳ 跟父母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手續

通過法律程序斷絕父女關系是走不通的。
在我國法律沒有規定可以斷絕父女關系一說。子女年未滿18周歲,父母是法定監護人,父母年老時子女是法定贍養人,均是法定義務人,法律不準許一方斷絕關系。年滿18周歲後是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一切民事行為與家庭成員無關聯,法律也沒有規定,也無需斷絕關系。
若是親生子女要想在法律上完全斷絕血緣親子關系,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則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子女未成年時,遇到類似事情可以通過提起轉移監護權訴訟解決;但在成年後,由於在立法者眼中,成年子女處於強勢地位,父母處於弱勢地位,更加應該加以保護,加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孝道傳統,因此不可能出台允許解除親子關系的法律。這一立法思想在照顧到許多需要贍養的老人的同時也傷害了童年生活在陰影下急於逃離的人們,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需要不斷探索。
而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這一關系是基於收養或再婚的法律行為以及事實上的撫養關系的形成,這一關系是人為設定後經法律認可,因此具備了從法律上否定的可能性。這種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以因一方的死亡而終止,也可以因所擬制的親屬關系依法解除而終止。如收養關系解除後,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父母子女關系自然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Ⅳ 收養關系怎麼解除有哪些程序

解除收養關系的後果有:養子女與養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條
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但是,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條
收養關系解除後,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後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但是,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Ⅵ 解除領養關系的方法有幾種

根據《收養法》規定,收養關系的解除共有四種方式:當事人通過書面協議解除;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登記;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公證;訴訟解除收養關系。一是當事人書面協議解除。協議解除收養須得當事人同意,就收養方面而言,須得養父母同意。就被收養方面而言,養子女已成年時,經養子女同意即可。養子女尚未成年時,須得養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養的監護人同意,養子女已有識別能力的,還須徵得其本人的同意。二是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登記。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孤兒的,應向民政部門登記;解除收養關系的,要經當地民政部門進行解除收養關系登記。三是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公證。辦理收養關系是經公證證明的,解除收養關系也應當到公證處辦理公證證明。當事人達成解除收養的協議後,須到戶口所在地的公證機關提出辦理解除收養公證的申請,並說明要求解除收養的理由。經審查後,認為符合條件的,准予辦理。四是訴訟解除收養關系。被收養人未成年時,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處理解除收養關系方面的糾紛,應當堅持保護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原則,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保障收養人和被收養人雙方的利益,根據不同情況實事求是地妥善解決。

Ⅶ 解除收養關系的方法有哪些

‍‍收養關系的解除登記、撤銷收養證書、宣告收養無效,都能引起收養關系的終止。收養關系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

二、依當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

一方要求解除收養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或雙方同意解除收養,但在財產和生活困難有爭議的,一般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亦可經訴訟程序由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法院審理收養案件,首先應對當事人進行調解,幫助當事人達成協議;調解無效時,依法判決。

人民法院處理解除收養的糾紛,應當堅持保護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原則,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保障收養人和被收養人雙方的利益,根據不同情況實事求是地妥善解決:

1、養父母和生父母反悔,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查明情況,聽取被收養人的意見,根據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處理。

2、養父母不盡撫養義務,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應予解除。

3、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的惡化,再繼續共同生活對雙方均為不利,一方堅決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一般可准予解除。

4、養父母發現養子女有生理缺陷或者其他病症,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一般不予解除。但生父母在送養時有意隱瞞的,可准予解除。

在准予解除收養時,應當妥善地處理由此而引起的財產和生活問題。收養關系解除時,養父母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由養父母撫養長大已獨立生活的養子女,應負擔養父母晚年的生活費用。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要求補償收養期間養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養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一不得要求補償。‍‍

Ⅷ 我想和養父養母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手續

目前解除收養關系有協議解除和判決解除兩種方式。

在收養人與被收養人解除收養關系時,如果養子女未成年,應由收養人和送養人協議解除;如果養子女滿十周歲以上,還要徵求養子女的意見;如果養子女已經成年,應當由養父母和養子女雙方協議解除。當事人達成協議後到收養人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辦理解除收養關系手續。

收養關系經協議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訴訟的當事人可以是收養人,也可以是送養人,還可以是成年的被送養人。由法院判決雙方解除收養關系。

閱讀全文

與和養父母解除關系有哪些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類人的養老金要停發 瀏覽:12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