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不要總是責怪孩子要多加鼓勵孩子,多加表揚,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才好。
㈡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
首先,父母要改變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要有節制,每次帶孩子上街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購買慾望,不要為「愛」欲買,不管有沒有用,看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就要買回去,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建立一種錯誤的金錢觀,孩子會想只要是有錢一切都能據為己有。在孩子對錢還沒有任何的概念時候,就知道有錢就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爸媽都是這樣做的,至於錢是怎麼來的,不知道也不會想。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商場,大兜小袋子買了一堆,這時,孩子看到了一雙漂亮的小鞋子,非要讓媽媽給買。媽媽說:「寶貝,不是剛給你買了一雙嗎?這次不買了,聽話乖!」孩子卻說:「你家裡不是也有好多衣服,為什麼還要買呢?我就要買」,最後,媽媽拗不過孩子,還是給孩子買了下來。這種情況媽媽說的再多也不會有效果的,因為她的行為孩子都看在了眼裡。所以,要想讓孩子能養成合理用錢的習慣,父母就要改掉在孩子面前「亂」花錢的習慣,只有自己的行為改變了,自然而然的就會影響到孩子。
其次,不要即可滿足孩子,對於不合理的要求更要予以否決。今天的家庭一般都不差錢,大部分的家庭又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甚至有的父母不求也能應,從小就給孩子買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有的孩子玩具多的要單獨用一間小屋存放,衣服多的還來不及穿就小了,可是,即便是這樣也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在一次家長沙龍裡面有一位正上課的媽媽,接到一個電話,是兒子打來的,說現在正和爸爸逛商場看到一款新玩具,價格不菲要600多,因為爸爸沒有帶錢非要媽媽過去買,就這個問題還引起了其他家長的討論,都獻計獻策說絕對不能去給孩子買,交給爸爸處理。可是,這位媽媽還是去了,因為孩子已經打開了包裝。後來了解到,孩子跟媽媽一起生活,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所以,這位父親總感覺對孩子有一種虧欠,用滿足孩子願望的方法來彌補對孩子的愛,也正是父親這種錯誤的愛縱然了孩子。從小就要鍛煉孩子的延遲滿足的能力,不要認為無謂的滿足孩子就是愛孩子,這樣做恰恰是害了孩子。
最後,利用各種方法和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有些孩子只知道有花不完的錢,可是對父母做什麼工作卻一概不知,就更不要說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了。這種缺乏溝通和交流的親子關系,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拉得越來越遠,感情變得越來越淡,父母為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做出了最的榜樣,如果沒有了情感的紐帶做連接,孩子的人格也會存在缺陷。一對父母找我咨詢,說孩子就知道花錢、上網,不好好學習,從來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見面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要錢。經過了解,父母因為做生意,需要往來幾個城市之中,每個月回家一次,回來後父母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詢問孩子的成績,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交流,孩子幾乎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就好比是沒有根的樹,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孩子把錢都用在了請同學吃飯、上網上面,因為他要從同學和網路里來尋求一絲慰藉,滿足內心的空虛。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會健康的成長呢?所以,要想讓孩子懂得感恩就要告訴孩子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要和孩子建立連接,讓孩子感覺到安全。
行為是外顯的表象,思想是內隱的根基,要想讓孩子有好的行為就必須把思想這一根基打好打牢。
㈢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掌握思考策略呢
要讓孩子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這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引導孩子,誘發他們思考,讓他們舉一反三。比如看見蘋果是紅色,可以讓孩子思考還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這樣會引領孩子發散思維,多思考。
二、父母要適當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己往前走。這句話不管對當下在母親懷里哭泣的嬰兒來說,還是對已經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都受用,孩子不能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孩子應該有勇氣、有信心去獨自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家,永遠只是一個避風港,不是安樂窩。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哪怕在公園里,讓他一個人去玩,或許還能認識一個小夥伴呢,要逐漸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
㈣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理念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進行交流。擺事實講道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可急於求成,一蹴而就。
㈤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下面我總結了一下,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樹立榜樣。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境熏陶。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孩子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3、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錯誤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孩子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直面承認。
6、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字寫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提出具體要求,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7、表揚獎勵。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
8、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9、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孩子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和孩子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10、帶領孩子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也可以報名叫叫學院的閱讀課程,從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開始,讓孩子在綜合素養上也同步提高。
㈥ 教育孩子的思維方式的方法,具體有什麼
其實對於所有的孩子來說,訓練他們的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我曾經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孩子以後得發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跟他們的思維方式是有直接關系的。所以說做父母的絕對不要小看這一點,不然這毀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想要教育孩子的思維方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孩子的決定,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鼓勵其實還是蠻重要的,在他們做出一些決定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尊重他們,如果說他們做的還不錯的情況下父母們應該要鼓勵孩子,這樣他們就會比較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