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將父母的教養方式歸納為哪兩個維度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將父母的教養方式歸納要求和反應性兩個維度。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對孩子的行為建立適當的標准,並督促其達到這些標准。反應性指的是對孩子接受和愛的程度及對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據這兩個維度,可以把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
Ⅱ 常見的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不包括哪些
對兩個維度進行交叉匹配得到四種教養方式:接納/控制型(權威型)、接納/不控制型(縱容型)、冷淡/控制型(專斷型)和冷淡/不控制型(不參與型)。
Ⅲ 如何分析父母的教養行為父母的教養行為有幾個維度
其實父母的教養行為真的有很多不足。比如說,他們有些時候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比的孩子比較,如果不夠好的話,他們就會說一些帶著羞辱性的話語去激發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父母甚至會去打罵孩子,並且要求他們孝順。但是,孝是從心而出,如果父母一直逼著自己的孩子去孝順自己,那麼勢必相反。但是,如果父母親是用心去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一定會有所感應,他日一定會孝順有理。人與人之間講的是感情,並不是教條,而教條則與教養不同。父母應該盡自己的責任對孩子施教,要行從體,教從心。如果只是辱罵,時間長了,孩子反而會變得無所謂。只有愛與嚴並合才可以叫出人才。日後,做兒女理應孝順父母,謹記孝感動天。
Ⅳ 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兒童的發展,父母教育方式中有幾個維度和類型
(一) 根據國內外的一些研究,國學者劉金花認為評定父母教養方式的維度有兩個:控制(對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愛(即是否關心、信任和理解孩子),根據這兩個維度可以把父母的教養方式分成四種類型:權威型、專制型、嬌寵型、冷漠型。
1、 權威型——控制+愛(接受) 父母對兒童的態度積極肯定,熱情地對兒童的要求、願望和行為進行反應,尊重孩子的意見和觀點,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參與討論;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明確,對他們的不良行為表示不快時,會嚴格按規則說服教育;而對其良好行為,則表現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這種高控制、情感上便於接受的溫暖式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個性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易使孩子形成親切溫和、情緒穩定和深思熟慮的性格或者形成獨立、直爽、積極協作的性格。
2、 專制型——控制+不愛(拒絕) 控制有餘,愛心不足。這屬於高控制教養方式,但在情感上父母傾向於拒絕和冷漠孩子。父母往往表現出缺乏熱情的情感反應,很少考慮兒童自身的願望和要求;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橫加限制,要求孩子無條件地遵循有關的規則,如果違反規則,父母就會採取強硬措施,有的甚至動用暴力。這種方式下教養的兒童往往會有恐懼心理,缺乏自信心
3、 嬌寵型——不控制+不完全愛 愛得不理智,控制不足。父母對孩子百般疼愛,過分嬌寵,任其呼風喚雨,對小孩的任何要求不假思索的答應。例如,有一位下崗女工,平時在菜場買菜總是和小販討價還價、斤斤計較,能省一分是一分,捨不得買質量好的菜。但是,和孩子去買東西時,卻「慷慨大方」,孩子要什麼買什麼,一次就是幾百塊錢。這樣的教養方式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性格發生扭曲,使孩子形成了較強的沖動性和攻擊性的心理行為,缺乏獨立性和責任感,懶惰、自私、任性、撒嬌、為所欲為,形成一系列不適合社會要求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特徵。
4、 冷漠型——不控制+不愛 父母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的要求和控制,親子間交往甚少,父母對孩子缺乏基本的關注與了解,對孩子的一切行為舉止採取不加干涉的態度,給孩子一種被忽視的感覺。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容易形成較強的沖動性、攻擊性、不順從、自傲、自狂、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的心理,使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很容易發生不良行為問題。
(二) 我國教育家程華山等研究了上海市區幼兒園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發展的影響。通過對201名4歲幼兒家長在「權威」和「關愛」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進行分類,得出溺愛型、忽視型、嚴厲型、關愛型,理智型五種教養類型。與 劉金花老師從「控制」和「愛」的維度上分的四種類型相似,溺愛型與嬌寵型相似;忽視型與冷漠型相似;嚴厲型與專制型相似;關愛型同理智型結合與權威型相似。
(三) 根據以上教育家的結論分析,我認為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父母最理想的。因為這種教養方式在教育孩子時,採取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兒童、尊重愛護幼兒。寬嚴並濟、放管結合,把幼兒看作一個與自己地位平等的個體對待,不能隨心所欲地去支配孩子,也不能完全失去控制,而是適度對孩子提要求,提供必要的照顧與幫助,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例如,孩子剛從幼兒園回家後,爸媽先隨孩子的喜好,允許先玩半小時左右,再去畫畫,聽故事,而不是硬逼著先畫畫、聽故事,再玩;至少孩子在玩什麼,和誰一起玩,只要不是有危險的東西,父母可以不幹涉,讓其自由自在的玩。父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應該允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逼,孩子不是逼出來的,應該和孩子和睦相處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講故事、看動畫片。權威型的教養方式能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教養出來的孩子,能友好的與人相處,能體諒別人,天真活潑,情緒穩定,自信、自強,獨立性強,寬容大方,懂事。所以,父母應該樹立正態度,給確的教養孩子以好的影響,促進孩子個性健康發展。
期待能幫您解疑!如滿意請採納!謝謝!
Ⅳ 父母教養方式中有幾個維度和類型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EMBU),原量表由82 個條目,涉及父母15種教養行為:辱罵、剝奪、懲罰、羞辱、拒絕、過保護,過干涉、寬容、情感、行為取向、歸罪、鼓勵、偏愛同胞、偏愛被試和非特異性行為共15個分量表,分析四個主因素:因子1是管束、行為取向和歸罪行為,因子2是一個維度,一極是情感溫暖和鼓勵行為,另一極是愛的剝奪和拒絕行為,因子3是偏愛同胞或被試,4是過保護。
Ⅵ 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是什麼
第一、權威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有所要求,且對孩子的情感也非常接納。孩子在跟父母相處時雖然會覺得父母有時候比較嚴厲,但從來不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不管什麼時候感覺到的都是可靠和安全。
權威型的父母雖然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應該有身為父母的權威,但同時他對孩子也非常理解和尊重。看到孩子遇到困難了,他不會打壓批評孩子,說「你怎麼連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也不會對孩子的求助視而不見,他會用溫柔包容的方式來安撫和幫助孩子。
他們的嚴厲更多的是體現在獎懲分明上面,會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孩子做錯了事他們也是該批評批評。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教育方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通常獨立性和自信心都比較強,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偶爾受挫了也能很快恢復。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那一般你會具有高自尊和高自律性,在學業和工作上通常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且人緣也會很好,大家有時候還會把你當作團隊核心,這都是你父母帶給你的積極影響。
第二、專制型
跟上面權威型的父母不一樣,專制型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設想和要求去做。他們會對你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你完不成或做不好,他們就會失望、發脾氣,可能還會對你實施懲罰。
他們對於孩子的情感反饋是拒絕的。比方說如果你因為被同學排擠而成績下降,他們只會要求你多努力多學習,趕緊把成績趕上去,但不會過多關心你被同學排擠的事情,你即便跟他們說了,他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你,可能還會反問「怎麼同學不排擠其他人,就排擠你呢,是不是你有問題」。
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嚴格要求,在學校時應該會是個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學生。他們會時常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行,如果遇到挫折了會產生強大的情緒反應,很難快速調整好自己。
第三、放縱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非常縱容,幾乎不作任何要求,孩子想幹嘛就幹嘛,只要他開心,對孩子那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錯了,他們不會去引導、教訓,甚至還會包庇放縱。
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對的,是好的,而這樣環境下養出來的往往是「熊孩子」。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就是這么溺愛,那你的性格會非常沖動,遇到點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會發脾氣,很難與別人合作,你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時候還很叛逆,別人讓你做什麼,你就偏不做什麼。
與此同時,因為父母把你照顧得太好了,所以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依賴別人,即便自己能做或者能學會也不會去動手,做事缺乏毅力,經常是三分鍾熱度。
第四、忽視型
這類型的父母雖然有一個父母的身份,但卻根本沒盡過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生而不教說的就是他們。他對孩子完全是放養型的養育,不了解孩子的動向,不關心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行為也不做任何要求。
孩子稍微跟他說兩句話,他就表現得不耐煩,他可能經常採取給錢的方式來打發你,卻很少去參加你的家長會,也不會在休息時陪你參加課外活動。
他對孩子幾乎沒有關心,就好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樣。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多數都具有較強的攻擊性,跟其他人很難友好相處,而且情緒起伏不定,在認知和行為上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問題。
Ⅶ 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兒童的發育,父母教養方式中有幾個維度和類型
一般把教養類型劃分為四種:
第一種:權威型
這是一種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較靈活的教養方式,也可稱之為民主型。這種類型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且會謹慎地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證孩子能夠遵從指導。權威型父母,會努力「看見」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納孩子的觀點並給以回應。他們還會徵求孩子對家庭事務的意見。因此權威型父母能夠認識到並尊重孩子的觀點,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氣凌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第二種:專制型
這是一種限制性很強的教養方式。通常父母會提出很多種規則,希望孩子嚴格遵守。一般他們不會跟孩子解釋這些規則的必要性,而是強制性迫使孩子去順從。孩子順從便好,不順從就是直接懲罰。專制型的父母,往往無法敏感覺察到孩子的沖突性觀點,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將他們所說的話當做法律,接受他們所給予的一切(常常他們會過度相信自己,並且認為我都是為孩子好),並尊重他們的權威。
第三種:縱容型
這種教養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愛型。是一種接納且放縱的教養方式。這種類型的父母有較少的要求,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沖動,但不能夠密切監視孩子的行為,很少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堅決的控制。缺乏規則,無限制滿足。尤其在物質滿足上缺少限制。
第四種:未參與型
這是最不成功的教養方式。父母大量缺席就是典型的未參與。比如那些父母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奮斗,完全顧不上管孩子的;還有些父母長期務工在外把孩子丟給老人的。它是一種非常放任且具有較低要求的教養方式,這種類型的父母,要麼會拒絕孩子的要求,要麼會由於過度關注自己的事情而對孩子投入極少的時間和精力。
這四種類型,分別都會養出怎樣的孩子呢?
最好的是權威型教養。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一般發展得會很好。他們心情愉快,積極主動,獨立,有目標感,有責任意識和擔當,能與人進行良好的合作。
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一般情緒不穩定,大多數時間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對來說沒有目標,偏於退縮,對於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
縱容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會表現出沖動和攻擊性。他們一般比較粗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少控制性並且具有較低的獨立性和成就感。
最差的是未參與型教養。未參與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和易於發怒等外在的問題行為。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在上小學以後,學習情況會表現非常差,在兒童後期會更可能表現出行為失調。
Ⅷ 兒童心理學 論述分析 父母教養孩子有幾個維度和類型 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
回答一部分:
孩子厭惡的幾種談話方式:
嘮叨型:道理孩子已經懂了還沒完專沒了的講。從心理學講,屬這種絮叨是一種重復刺激,會在大腦皮層上產生保護抑制,你越說他越聽不進去。
②遷移型:把別人身上的毛病遷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想當然的左叮嚀右囑咐。這樣就把孩子看壞了,從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對立面。他就會對說教充耳不聞,甚至反駁。
③提審型:剛發現一點苗頭,就大驚小怪的審問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因為你言過其實和妄加推測而惱火,以致孩子厭惡。
④揭醜型:對於有過錯的孩子,有些家長習慣在吃飯時訓話,或者當著他人面大加數落孩子,這樣就會傷了孩子自尊。w這樣做會挫傷孩子希求保密、諒解和寬恕的心情,傷害孩子自尊,孩子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進而我行我素,無所顧忌。
Ⅸ 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包括
一、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養方式分成三類,權威型、放縱型、民主型。
1.權威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兒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來控制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兒童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甚至不誠實的人格特徵。
2.放縱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父母對兒童過於溺愛,讓兒童隨心所欲,對兒童的教育有時達到失控的狀態。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兒童多表現為任性、幼稚、自私、野蠻、無禮、獨立性差、唯我獨尊、蠻橫無理、胡鬧等。
3.民主型教養方式,父母與兒童處在一種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父母與兒童處在一種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尊重兒童,給兒童一定的自主權和積極正確的指導。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能夠使兒童形成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直爽、自立、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富於合作、思想活躍等。研究也發現,在這種民主、尊重的教養方式下,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率顯著偏低。
二、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要求性和反應性。要求性是指家長是否對孩子的行為建立適當的標准,並堅持要求孩子去達到這些標准。反應性是指對孩子和藹接受的程度及對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據這兩個維度,可以把教養方式分為四類,權威型、專制型、放縱型(溺愛型)和忽視型。
1.權威型
一般而言,權威型是對孩子最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這種類型的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有權威,但這是建立在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他們會給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設立適當的目標,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的限制。與此同時,他們會表現出對孩子的愛,並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這種教養方式的特點雖然嚴格但是民主。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自信和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且會比較樂觀、積極。
2.專制型
專制型的特點則是嚴格但不民主。專制型的家長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雖然有時家長為孩子設立的目標和標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這種教養方式的家長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比較多地表現出焦慮、退縮等負面情緒和行為,但他們在學校中可能會有較好的表現,比較聽話、守紀律等。
3.放縱型(溺愛型)
放縱型的家長對孩子則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表現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們的要求不能被滿足,往往會表現出哭鬧等行為。對於家長,他們表現出很強的依賴性,往往缺乏恆心和毅力。
4.忽視型
忽視型的家長對孩子不很關心,他們不會對孩子提出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同時也不會對其表現出愛和期待。對於孩子,他們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質,而不會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適應障礙,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較差。
Ⅹ 從情感和控制兩個維度出發家長教養方式分為哪四種類型分別論述四種類型的家長教養特徵以及相應的兒童行為
心理學家把教養方式分為兩個維度——父母的接納/反應和命令/控制。根據這兩個維度,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不作為型。
四種教養類型,你是哪一種?X
權威型是對孩子最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他們會給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的限制。與此同時,他們表現出對孩子的愛,並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自信和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且會比較樂觀、積極。
專制型的家長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較多地表現出焦慮、退縮等負面情緒和行為,但他們在學校中可能會有較好表現,比較聽話、守紀律。
放任型的家長對孩子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表現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不作為型的家長對孩子不很關心,對於孩子,他們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質,而不會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適應障礙,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較差。
顯然,孩子不僅需要關愛還需要限制,一系列的規則可以幫助孩子建構和評價自己的行為。沒有這種引導,孩子就不能學會自我控制,就會變得非常自私、蠻橫,不能樹立明確的成就目標。但是如果孩子接受過多的指導,被刻板限制所束縛,那他們也許就較少有機會變得自立,並且缺乏充足的信心自己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