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抄地藏經書具體迴向父母朋友怎麼寫的例子
念佛抄經有很大功德力,每天堅持念佛抄經,功德不可思儀,你若能每天專修一個佛號,這樣一法深入,更是靈驗,十方諸佛會護念,因為你找到路子了,會逐漸清凈的。
佛陀有8萬4千法門,打坐也是一個法門,念阿彌陀佛也是一個法門,念楞嚴咒也是一個法門,每個法門就像一艘船,你只能選擇一艘,然後每天堅持劃船,終有一天會到達清凈的岸邊,不過要是你選擇兩艘或多艘,你不是劃不動船,就是打翻船,要是你能與一個法門相應,其他的你也自然也會明白的,因為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在講一個問題,就是在修心,熄滅貪嗔痴,七情六慾的,你可以在振霖法語這個博客,裡面有許多佛法知識的,也有許多講經。
『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迴向者可得七分之六的功德,被迴向者可得七分之一的功德,若有指定迴向對象的,那麼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你可以念經持咒,助印經書,布施等等功德,做完後,你可以說抄寫地藏經(你做的事件)功德迴向給佛道法界眾生(沒有指定對象),我的九祖父母,宗親眷屬,怨家債主,肉身致病的有緣眾生(也可指定對象)及我的朋友,願你們離苦得樂,願藉此經功德,願我生活安樂。(願望根據自已心裡所想的發,這樣才跟佛法相應,會靈驗)
現在念佛的少,你盡可能迴向與你有緣的眾生,這樣他們收到功德,日積月累,離苦得樂,你也逐漸好運連連的。
你想要在人世間混的好,什麼是混的好?就是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安樂,你得要增加福德力,你觀察分析研究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真的和努力,能力無關,和福德力有關,你們認真觀察,比你笨的人,比你有錢,從不鍛煉的人,比你健康,讀書比你笨的人,卻做了官。。。你怨天怨地,覺得不公平,其實是公平的,福德力就如信用卡,你積累的額度不一樣,你透支的情況不一樣,你還款的情況不一樣。。。。
世間一切榮辱吉利,由福德力決定。而決定福德力的,是三個因素:過去世積累、祖先的積累、今生的積累。前二個因素我們無法把握和改變。唯有今生的積累撐握在自己手裡 。
當然孝順父母,布施,助印經書,建塔塑像這些都能增加福德力,不過要是你能好好每天堅持念經也不錯,因為,這是賺福德力最快,最方便,不會虧損的方法,你有了福德力,一切自有福報享受。要不你怨天怨地,一切無效,該發生的一切依然在發生著。
B. 念完經文後如何迴向給每世父母呢特別是今世父母
誠敬的讀經和念佛完後,在念迴向文前加上一句,願以此功德迴向給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迴向給我的歷代冤親債主和父母,迴向給今世的父母。
然後念迴向文即可。不要太執著,其實迴向給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就包含了你歷代的父母和今生的父母。教你說這么多,是免得你因為執著生疑惑。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如果單獨迴向,為了表法是可以的。比如說,今天我們單獨給一個人做善根迴向,為了這個人能高興,能進入佛門,得到度化,有這樣的意義,是可以的。但我們現在不是表法,而是發自內心地有這樣一個貪念:「我還要給我的孩子和家人迴向一下。」這是我執,是貪著,不是表法,這樣不如法。
你迴向給一切眾生的時候,你周圍的眾生也包括在內了。但是心裡不舒服,必須得迴向給家人,說明還是沒有放下自我,平等心沒修出來。
我們現在在修大乘佛法,尤其是在修大圓滿法,一切都應該是圓滿的。你第一次迴向的時候,已經大圓滿了。若是還要第二次迴向,還要單獨迴向,那你還沒有修到大圓滿。如果你真修到了大圓滿,是不會有這個念頭的。大圓滿說容易,做難啊!能活在當下的人才是大圓滿。若是有分別、執著,不會有大圓滿。
善根迴向要發自內心,不能虛情假意。我們也在迴向,但是為什麼沒有得到法益呢?就因為我們都是在表面上做迴向,不是發自內心的。若是我們能夠發自內心地把功德和善根迴向給眾生,離成就就不遠了。
C. 為家人祈福的經書 我想抄經書為家人祈福,哪些經書能為家人祈福求推薦。如何迴向給家人
可以抄經文 葯師經 地藏經 普門品 都行
任何紙筆都行的 太多 可以燒掉同時念誦佛號 灰入干凈流動水裡即可
迴向文是: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名字)的歷代宗親,六親眷屬,歷劫 冤 親 債 主,錯@殺@,誤@殺@,故@殺@的一切生靈,人,非人等,願你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往夕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遍。
D. 如果念完經想要迴向給我父母,需要怎麼說
念完經書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動以後,一定不要忘記做迴向,迴向有兩種,一是大迴向,也就是迴向給法界眾生的,二是小迴向,迴向給你指定的人或眾生的,二者合起來做,受益很大:
一、大迴向(三遍):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二、小迴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願以本次持誦______經書______遍的功德迴向給某某某(這是你的名字)、某某某(這是你要迴向的姓名,如父母啊等)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弟子某某某真心求懺悔!
E. 為剛去世親人抄經應該抄什麼經,怎樣迴向
阿彌陀佛,這位師兄真是有孝心,其實這個不難的,你抄完經書以後,就這樣迴向:弟子:某某某
願以此抄寫經書之功德,迴向給已故的親人:某某某,願他能早日l離苦得樂,往生凈土,永不墮入三惡道,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在世時,若不行善行惡多的話,死後會根據自己的業力,到地獄裡面去受苦, 如果這時你想幫他的話,只有一個辦法,他死後的七七四九天以內,你要為他多做功德,多行善事,供養僧眾,才能超拔她的苦難,其實,就算你這樣做了七分功德,他也只能得到一分,這是我在地藏經裡面看到的,婆羅門女就是這樣救她的母親,最後她的母親才能升天享福,不過她母親是犯了很重的罪過,毀謗三寶,才受著無量的苦。最後你還要求佛菩薩加持你,善根增長,宿障消除。阿彌陀佛 ,忘了說了,你可以把已經抄好的經書,拿到寺廟去焚燒。
F. 抄寫佛經怎麼迴向
可以迴向自己家亡故的家親眷屬,希望他們早日超生;可以迴向現生的父母長輩,祝願他們健康長壽;可以迴向社會安定和平,時間永無戰爭。。。很多的,看你的願望和心量,都可以。
G. 抄完經文後,如何做迴向
可按如下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如果有所求,可這樣迴向:
願以此抄經功德,迴向給某某(自己或別人)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某種正當的願望順利實現(如求學、疾病痊癒、婚姻幸福等等),盡此一報身,往生極樂國。
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迴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將功德迴向自己,雖有違大乘精神,是世間法,但於初學者而言,通過學佛如法地自利,還是有其積極性的。
H. 請問抄寫經文應該如何迴向呢謝謝
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1 佛法裡面對於迴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迴向?迴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
2 我們要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迴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3 「上報四重恩」是迴向給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迴向給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
4 常念三寶恩、常念眾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國家恩,這是我們迴向偈上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
5 一個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會 越積越厚,我們常講積功累德,這是累德。
6 這個「下濟三途苦」,是叫我們看現代的人,造了這個業因,但還沒有墮落下去的,我們可以幫他忙;已經墮下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沒法子了。
7 迴向偈我們天天都念,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做法?上報四重恩就要從「孝親尊師」這里做起,下濟三途苦就要從「慈心不殺」做起。
8 做的善事統統迴向,就是還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債。
9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叫迴向。
10 不迴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范圍的、有限的。
11 一迴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12 做任何善事都迴向,則功德無量。
13 一切善根悉皆迴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
14 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而是為眾生修;只要有這個心,就是迴向。
15 我們以智慧善巧方便將佛法傳播,推薦給一切大眾;這樣去做,做了不求人間任何的福報,只有一個目標,求生西方凈土,這叫迴向。
16 念佛這個法門,經上還有說這個法門叫「不迴向法門」。
17 為什麼叫「不迴向法門」?因為念佛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換句話說,他雖然不迴向,他念念都是迴向。
18 我們斷惡修善不是為自己,破迷開悟不是為自己,成佛也不是為自己,乃至於我們生活、吃飯、喝水也不是為自己;只要有這個心,就是迴向。
19 有恩的,我迴向給你,這是報恩。
20 有怨的,我迴向給你, 這是解除怨結。
21 冤業病,是冤親債主纏身。以誦經、念佛的功德迴向,這是調解。他若接受,問題就解決;若不接受,就有麻煩。
22 佛教我們每天念佛、聽經,都將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明了,我們成就了,就是報恩、還債;這樣,就可以減少冤親債主的障礙。
23 我們拜佛、誦經、念佛,都希望迴向給歷劫冤親債主,更應當發願:將來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首先我來度你們。
24 超度不需要具備什麼儀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誠心誦經念佛,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25 迴向,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心才清凈!
26 迴向的意義是「作而無作」,我所作的這個無心,就當作沒作一樣。
27 如果你做樁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沒有了,又迷了, 越迷越深。
28 迴向是幫助你覺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統統不要,統統把它忘掉。
29 福報、善行,是一切眾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給忘掉,這叫做迴向。
30 人生很短!在這極短的時光當中,我們要能忍受,縱然有福,不能享盡!
31 我們要認真修福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迴向求生凈土,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臨終時候清清楚楚。
32 福報享三成就夠了,其餘的布施給一切眾生,迴向無上菩提,這才是求生凈土唯一正確的方法。
33 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迴向。
34 迴向裡面第一個是「常隨佛學」,這一條就是迴向菩提;「恆順眾生」,這是迴向眾生;「普皆迴向」是迴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35 「常隨佛學」是迴向菩提;菩提是覺,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徹大悟。
36 學佛一定要找一個榜樣,最好的榜樣是佛。一切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是最殊勝的榜樣,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彌陀的贊嘆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跟誰學?跟阿彌陀佛學。
37 我們學佛要以佛做標准,我們要跟佛學。佛不在世了,那我們依靠什麼?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法身。
38 我們除了學佛之外,還要面對社會的現實。在現實社會里,我們如何來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來過我們現前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恆順眾生」,這個日子過下去才沒有障礙。
39 要順他,不能不順。順的裡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順,是要有理性的順,這樣才沒有錯。
40 「恆順眾生」,眾生無論作善作惡,你要能夠忍得過,你要能夠在這個境界里頭如如不動,這就是「恆順眾生」。
41 唯有恆順眾生,心裡才不起煩惱,心才會平靜。眾生惡,旁敲側擊誘導他,實在不能的,隨他去!幾時他回心轉意,幾時再來度他。
42 「普皆迴向」是總迴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眾生,同生凈土。
43 「普皆迴向」是迴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凈無為。
44 「普皆迴向」,是把心量拓開;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性。
45 「普皆迴向」,心量拓開跟虛空法界一樣,這樣的功德才是圓滿功德。
46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將無量劫的恩人、冤親債主都包括在其中,這是最圓滿的迴向。
47 很多念佛人雖然天天念迴向偈,「願生西方凈土」,那是口皮上的發心,心裡是實在不想去。他們發的是凡夫心,沒有發菩提心。
48 要真正發心願生西方,那才是無上的菩提心;這個心很難發,為什麼?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貪嗔痴慢、是非人我統統舍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極樂世界。
I. 手抄經書怎麼迴向家人
南無阿彌陀佛
你迴向的不是你抄寫的經書,而是你恭敬誠心清凈抄經的功德。
就和普通念佛,念經後的迴向文一樣迴向。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J. 請問如何念經迴向給父母
孝心可嘉,隨喜贊嘆!阿彌陀佛。 誠心誠意地誦經,然後將誦經的全部功德迴向給父母(按迴向文念三遍,迴向的對象是父母以及父母的冤親債主)就行了,然後加念三皈依,即代父母及父母的冤親債主作三皈依(念皈依文三遍即可)。最後還要念迴向偈,也就是要將我們平常的所有功德全部迴向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最重要最大的...心願,因為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才能功德圓滿,普度眾生,包括對父母的孝心也才能圓圓滿滿。 誦經之前,念佛號和爐香贊就是祈請諸佛菩薩加持護念,再且說了,就算有冤親債主來聽經,那也是好事,一點也不會減少誦經的功德,反而會增加功德,誦經的功德無量無邊,誰聽誰受益,不會因為多一個人聽經,其他聽經的人就會功德減少,比如老師講課,十個學生聽課,十個學生受益,如果增加90個學生聽同樣一堂課,那就有一百個學生受益,先前那十個學生的益處一點也沒有少。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