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的想法
跟我的情況一個樣
有時我就在想啊,我要是不顧一切的走了,去過我自己想要我生活不知道後果會怎樣?
我真的很想這樣做,卻狠不下心…………
Ⅱ 從哪一刻開始,你真正的理解了父母的心情
從我真正為人父開始,我才真正理解了父母的心情。
年輕的我們總是與父母的想法格格不入,我們總覺得父母守舊過時,父母總覺得我們太不靠譜。可恰恰是那些我們認為過時的想法養育我們長大,也只有在真正為人父之後,我才理解了父母的心情。
當我們慢慢的長大,父母也在慢慢的老去,有時間多回家陪陪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之後,才發現父母想要的也許只是年老是更多的陪伴。
常回家看看,我們也總有老的一天。
Ⅲ 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尊重、理解父母
只有自己當一次父母的時候,你就能反過來理解你的父母.
Ⅳ 談談你對父母的看法和希望
現在的父母對子女的希望相當的高因為怕啊。現在賺錢都那麼難賺以後的錢就更難咯所以呢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呢好好讀書或者是學點什麼技術方面的東西以後啊好不想要在過自己過的這種日子咯!
Ⅳ 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尊重和理解父母
首先要尊重父母的思想
其次是父母的行為
尊重父母的人格
Ⅵ 你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真正去了解父母的想法
以前爸媽特別的叮囑我,找男朋友不要找很遠的,不然以後阿,就很難回來一趟了,爸媽見你一次都難。那個時候就特別的不理解,現在交通那麼發達,見面怎麼會很難呢。等後來,我結婚的那天,要離開他們的時候,才明白,結婚了,就有自己的家庭了,即便想出來一趟,也要瞻前顧後的。
Ⅶ 對父母有什麼認識和想法
本來世界上就不存在父愛母愛,都是世人編出來的,父母這個詞本身就是個悲劇,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父母這種東西從世界上消失,畢竟父母本來就不是好東西,人活在世上,靠的是自我欺騙,創造父愛,母愛,這種東西,無非就是不肯認清社會殘酷現實,在自我欺騙。父母本來就是一種殘酷的存在,自作多情的十月懷胎生你養你,只是為了等父母年老了,孩子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罷了,父母現在的付出,供書教學,說是為你好,讓你以後能找到好工作,最終的源頭不是等你找到好工作,才能好好的給父母養老嗎,父母本身就是一種自私的存在。世界上的父母都是,無不例外,好比說,那些人經常說,等兒女長大了,就享福了,這話沒毛病,體現出,兒女就是父母利用的對象。相當於一份保險,等到期了,就能享受待遇了。所以,我也不會讓自己成為父母的。
Ⅷ 你認為應從哪些方面尊重理解父母
這個對於父母的尊敬
首先應該從日常生活中
禮貌的面對,然後多些關心
這些都是應該做到的
然後最好的就是經常回去看看
Ⅸ 談談你對父母的看法
我家以前並不富裕,那時候我媽媽很好,她與我們一起玩大富翁,那時候我們全家的游戲便是它,以前買了個兩百塊錢的大富翁玩了很久,但後來我的媽媽變了,她把大富翁扔了,我們三個孩子興致沖沖的去找媽媽玩卻換來了「玩什麼玩,天天就知道玩」姐姐說或許是更年期吧,這一更就更了六年。再後來她變得雙標,吃的與壞的比,學習與好的比,面對哥哥「兒子呀,起來吃飯嘍」面對我「吃飯」。我或許哪裡做的不好,哪裡惹她生氣了,我不得而知,我學習不好她對我失望情有可原,可我考上了高中,哥哥沒考上。她們給姐姐上大專,給哥哥上中專上大專花錢讓哥哥當兵,而我「沒考上高中就回去你爺爺那種田,你也不要怪我們狠心」我其實都明白,我爸媽不是什麼有本事的人,養不起我,「那為什麼要生我?」然後我就知道了我是奶奶說了一句「如果是個男孩呢?」我活下來了。其實這些不公父母也許也是無奈,我想過殺了,可沒當他們罵我時我萌生這個想法時,她們又會對我很溫柔,我便會就得自己有問題,但又覺得自己沒錯,總覺得自己抑鬱了,可在朋友面前有很樂觀,說我其實會哭她們都不會信,所以我可能在裝抑鬱?我也想過死,但我明白我是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我不敢,我不敢死不敢活不敢反抗,我甚至希望自己是個二次元,即使被操縱著沒有思想。我的父母他們有時候很好有時候很壞,現在的我恐懼她們回到家,我與父母的聊天基本上是「碗洗沒洗?地拖了嗎?洗衣機衣服曬了不?昨天衣服疊了嗎?」「洗了,拖了,曬了,疊了」如果沒干她們會說「一家五口全在工作,就你閑著你還不幹活,我養你有什麼用,這孩子真是一點用都沒有」我從來不反駁,這確實是我的問題,該說。但還是會委屈,我一個人躲在房間時,她們又會說「我知道你做了點事,但你總得做好啊,不然你做的有什麼用,我們也不能說你沒做事」這讓我怎麼去恨他們,要說看法她們介於好與壞的中心,讓人喜歡,有令人討厭(這讓我看起來像個小學生,但這是我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