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做什麼事情能讓父母高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5
❷ 最能讓父母高興的話二十句
1、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2、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後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為了我們他們多麼辛苦。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讓父母減少點壓力。心懷感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心懷祝福,祝福父母,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3、「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4、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為他們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5、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為了我們忙碌操勞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辛勤勞動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精疲力竭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費盡心血一生的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百善孝為先,教育之根本,「教育」中的「教」字是左邊一個孝,右邊一個文,只有懂得孝敬感恩他人,其次才是獲得知識。
6、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回報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父母養育了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可以依靠的家,讓我們在這個幸福的家中快樂的成長,讓我們不愁吃穿,而我們卻應該要懂得回報他們,就是應該好好學習,努力上進,不斷開拓,用自己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
7、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予我的生命,給我一個溫暖的家,堅實而溫馨的避風港成為我棲息的地方。爸爸您是女兒心中安全而溫暖的靠山,累了的時候在上面躺一躺,就會讓我精神百倍;爸爸您是女兒心中那遼闊的海洋的彼岸,在岸的那頭等待著女兒的歸來;爸爸您是女兒心中的太陽,那耀眼的光芒驅走了女兒心中的陰影……
8、問世間什麼樣的愛是永恆不變的?那無疑是父愛和母愛,這份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然而,我們的到來,也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負擔,父母卻把這份負擔當成幸福,用心愛我們,用生命愛我們,我們哭,他們傷心,我們笑,他們高興,我們健康快樂,他們會露出無比幸福的微笑。
9、俗話說,父是天,母是地。是啊!是你們給我們充足的營養;是你們給我們充足水分;是你們給我們充足的陽光;給我們充足的氧氣。那就是我們偉大的父母。
10、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願普天下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朋友們讓我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么。
11、母愛似水一般柔和,溫和而細膩;父愛如山一般雄偉,深沉而偉大。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臂彎下長大,如今,我們就要陪伴在父母的身邊,讓他們安詳地度過後半生,不讓他們感到孤獨。我們應懂得感恩,感恩所有為我們付出的人!
12、媽媽,是您懷胎十月,把我帶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是您,含辛茹苦把我拉扯長大,多少個寒冷的夜裡起來幫女兒拉被子,多少個炎熱的夏日裡,是您把扇搖,為我趕走蚊子……媽媽謝謝您,感謝您的容忍,包容了女兒的一切。回想以前的任性,我羞愧萬分,那一幕幕的往事涌現腦海,推開記憶的大門,我思緒飄然回到從前。所以我立志做一個感恩的人,感恩父母,感恩祖國,感恩所有關心過我的人!
13、還記得工作時,就覺得很辛苦,很累,錢怎麼那麼難掙,生活怎是這般的艱辛,有時會累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受委屈時,就會想要放棄,可是,想想父母,他們養了我們這么多年,付出的艱辛和委屈,可「是」我的成千上萬倍呀!他們都沒有放棄,我怎麼可以放棄,縱然困難再多,路再難走,我也不可以放棄,不可以停止前進,因為這是父母交給我的,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交給我的,感恩父母,更可以說是從心底里對父母真實的感激,感激你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傳授了我那麼多人生財富。
14、感恩是要發自內心的:不管是我們平時的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情。在他們勞累的時候捶捶背,在他們口渴的時候端上一杯溫暖的清茶,在他們的節日時送上一份溫馨的禮物,他們的心中都會感到欣慰,覺得我們長大了。
15、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16、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17、父母,自己的父母誰都不會陌生吧?可是你想過感恩他們嗎?要是說不知道,那可就糟糕了,因為他們生育了你,教你說話、吃飯、走路……,你的一生全部都是他們教給你的。
❸ 如何使父母開心
快速寫作業,不讓父母操心你的成績,你要掙錢給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你的人際關系
❹ 如何讓父母高興
對於年老的父母來說,子女的家庭和睦、幸福、少讓他們操心就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對於年輕的父母而言,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進步會讓他們快樂的。
❺ 如何讓父母開心
一棵樹的樹根發達,就可以判定它必然會繁榮茂盛。一個人的根要是旺盛,那他也會人敬天護,諸緣順適的。所以我們如果覺得自己也很努力,但境遇不佳、進步慢的話,不妨考察一下自己的樹根的狀態。我們的主要樹根——父母的狀態如何呢?
我們先看看樹根有沒有傷痕:
你對你的父母尊敬嗎?不尊敬,或者不夠尊敬,那就是一條傷痕。
你有沒有頂撞過父母?有,就是一條更深的傷痕。
你有沒有在不高興時,給父母難看的臉色?有,那又是一條傷痕。
父母有病你念念在心嗎?是否覺得年老有病是正常的?
父母不肯學佛或者謗佛時你是否生氣、著急、發火?
你是否覺得父母沒學問、保守、頑固、不開竅?是否因此輕視父母?
父母有過失時你是否善巧方便委婉勸說,使他們醒悟為止?
父母的經驗之談你遵守了嗎?
你是否個性剛強,不良愛好很多,讓父母憂慮?
你是否因貧窮就不養父母?
你是否對待愛人、朋友超過對待你的父母?
你有沒有向別人講過父母的短處?
你是否對父母所愛敬之人,故意薄待?你是否對年老的父母生過厭惡心?
你是否因捨不得一些財物使父母傷心?甚至和父母爭財?
你有沒有對父母生過怨言?
你是否還在讓年邁的父母擔負辛勞?你是否繼續讓年邁的父母遠出奔波或在父母年邁孤獨時自己遠出?
你有沒有欺騙過父母?
你是否瞞著父母攢私房錢?
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了,你是否誠心為父母念佛誦經禮佛迴向了?
你是否在每次吃到美味佳餚時都想到父母?
你是否經常代父母洗衣做飯?
你是否經常打斷父母說話?是否嫌他們羅嗦?是否不耐煩地說我知道了?
甚至你是否和兄弟姐妹不睦,乃至夫妻不和,令父母日夜憂慮懸心?
要是打罵父母,那就談不上傷痕,簡直就是截斷樹根了。
另一種截斷樹根,就是贍養父母或者稍微為父母效勞後,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很孝順。
你是否在父母喊你時帶理不理?是否在父母讓你辦一件事時推三阻四?這是傷樹根的。
你是否成家後就和父母分家另過了?這是斷樹根的。
提醒一下,孝順的層次確實後面的勝過前面的,但是不應輕視前面的基礎。有的人只管催父母學佛,讓他孝順父母,他不屑地說那是小孝。可惜啊,小孝你都沒做好,你只管大孝,可能嗎?
……
好啦。打住。過去錯了,改了就好。只在那裡後悔也無用,未來還有機會。我們還是實際點,考慮如何恢復、愛護我們的樹根吧。我們一層一層來討論孝順的意思。
第一層:養身。
勤懇本職工作,節省浮費,使父母衣食不缺,手有閑錢。但如果停留在這個水平上,就會象孔子說的:「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
別乎?」白話就是:現在所謂的孝順,僅僅能不缺少父母衣食而已。如果這樣的話,和養狗養馬有什麼不同呢?如果不尊敬父母的話,確實和養動物沒有區別。所以
僅僅滿足物質需要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層:順心。
孔子說「色難」。是啊,我們平時和父母說話是否和氣,面色是否和
悅,行為是否恭敬?如果你給父母冷臉子看,父母心裡會多麼難受啊。豈不是讓人們覺得「
養子不孝不如無」嗎?順心,就不能嫌父母嘮叨。到底父母是怎麼想的,你沒聽完真的知道嗎?如果一個人連讓父母把話說完都不肯,能算個孝子嗎?順心,還要考
慮不能讓父母有掛心的事。父母有難處要及時幫助解決,有疾病要趕緊求醫問葯。我們對眾生的苦,還要發慈悲心,何況是父母呢?如果我們對父母都不慈悲的話,
那我們對眾生的慈悲就是假的,就是純粹為了個人功德而做罷了。我們孝順不是為了求功德,孝順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愛,是對父母十月懷胎、三年哺乳、成人以前
的辛苦撫育的深切感激。一定要讓父母心裡沒有不順心的事和解不開的疙瘩。象二十四孝里的老萊子,八十多了還穿彩色衣服唱歌跳舞讓父母開心,有時故意慢慢摔
倒裝嬰兒哭,讓二老歡笑。這多好啊。但還不夠。
第三層:修身。
每日考慮養親悅親,還算不得盡孝,還要愛惜精神,不敢隨便斲傷(說白了就是不要經常熬夜,不要手淫,不要房事過度等,唉。)不要犯法,還應該種德報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出保身修身的孝。你要是行為不好,人們會認為你父母不好。這不是給父母丟臉嗎?
有人說我父母對我不好,我很難孝順。父母對自己好,孝順不難。對自己不好,孝順才是真的呢。必須要父母對自己好才孝順的話,那是在做生意。再說還有比大
舜更難的嗎?大舜的父母和兄弟在他上房修理屋頂時放火燒他,在他下井淘井時拿石頭蓋他。可是他無怨無悔,只是責備自己不能感動父母而已。
有的說我窮,無法孝順。可是孝順不僅僅限於物質啊。以前的孝子們,有的有代父受刑刀斧不避,有的萬里尋親性命不顧。就是遭了最苦境界,也能做出孝順來。真是令人敬佩。
如果一言一行,總是考慮著是否給父母丟臉,是否對得起父母,方才叫做是孝順。
但這還不究竟。
第四層:引導入佛
要知道父母和自己一樣,也是生死凡夫。盡管我們從身心供養和從自身修養上都做得非常好,但若不把父母拔出生死苦海,百年之後,人天永隔,苦海茫茫,何處
相見?要報親恩,機緣難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千古流淚不盡的事。如果勸化父母信佛學佛,能把父母度到西方,永脫生死,直至成佛。這孝可就究竟了。
勸父母學佛,急不得,緩不得;緩不得,急不得。為何急不得?急了容易強按牛頭喝水,讓父母反感。為何緩不得,父母父母年紀老邁,時日不久。各人善巧思
維,能勸則勸,不能勸,則以禮佛念佛誦經等代父母懺悔,所有功德迴向給父母。父母子女天性相關,只要至誠,冥冥中定有轉移。父母的看法想法又不是死的,一
定會轉變。眾生都會成佛,父母也會,要樹立信心。在這里舉兩個例子:一是一位師兄的爺爺是老紅軍。他勸說無效,就代爺爺念200萬遍阿彌陀佛,結果念到
100萬,爺爺就學佛去了。二是我個人,我父親抽煙四五十年,以前怎麼勸也斷不了。但在後學學佛進步的過程中,於去年自動不想抽了。
一個
人孝順父母,就有了根基了。我們的祖先真是聰明。他們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是啊。一個人連父母這樣的至親骨肉、罔極之恩都不愛敬報答,他會對別人好?好
也是假的,有所圖的。如果一個人放棄了根本,一味從事末節修行,就等於把本來應該往樹根上澆的水施的肥用到樹枝樹葉上了,雖短期看有效果,但終究不成氣
候。
印光大師開示說,人越過自己的本分去做功德,雖有小益,然而有大禍患埋伏在後面。若說人人都是父母,應該平等對待。話是沒錯,卻理事不圓融,有點呆板,不
懂推恩有序。眾生固然體性平等,但緣分淺深不同。再說眾生也不是都能理解眾生平等的。親人們看你重視外人勝過重視他,他就是要怨恨。我們何苦要招怨呢?還
是照顧眾生的看法,由親及疏慢慢感化為是。
孝順父母,看起來沒有一些事轟轟烈烈,但因為他做到了根本上,所以是不可思議的。下面舉個例子:
江西有一位書生善於堪輿,到湖南的道州去旅遊,遇見一塊風水絕佳的土地。當他正在眺望時,有兩個人來了,一個身穿華貴的衣裳,一位手裡拿著羅盤,東張西望
地說:「這塊地風水不好!」書生暗中笑那位地理師胡說八道。他走來跟那兩個人談天,互相詢問對方的籍貫和姓氏。穿著華麗的人是城裡的富家子,手裡拿著羅盤
的是一位地理師。地理師聽說書生從江西來,便說:「江西出了有名的地理師,你一定很高明吧!」書生謙虛地露了兩手,地理師十分折服,告訴富家子邀書生回
家。
書生住在富家子的家中,他想說出前日看見的那一塊地,心裡又默想:「如果不是福德很大的人便配不上這塊地!」他住了很久,看見那位富家子的行誼不太有福德,因此,就秘而不說。
正巧富家的姻親蕭公,想要埋葬雙親,拜訪居住在富家的地理師,書生也應聘前往。蕭公是一位長者,樂善好施,鄉里的人都公認他是善人。書生也以為他可能配得上前面那塊土地。於是,就告訴蕭公,以高價買到那塊土地。書生為那塊土地點穴開墓後,過幾天就要安葬了。
書生告訴蕭公:「這塊地不是福德很厚的人配不上,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然而天意不可知,違反天意必有大罪過,您何不預先在那墓穴住宿一晚,試驗一
下,如果不是您的地,應當會有奇異的徵兆!」蕭公遵照書生的話去做,當天晚上,他跟兒子一同住進墓穴,並且蓋上蘆葦和草席。
到了三更半夜,他聽到呵斥聲,從蘆葦的空隙中窺視,看見許多旗幟、儀仗和侍從在前面引導,有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騎馬過來。
蕭公心裡想:「在這荒郊野外的夜晚,怎麼會有達官貴人經過呢?」當他在惶恐疑惑時,那批人馬已經停在墓穴旁,勒馬停住,叱責侍從人員說:「這是何孝子的
地,蕭某人竟然膽想占據,趕快擒他出去!」蕭公很害怕,在墓穴中叩首大聲地說:「我本來就考慮如果我占據這塊不應屬於我的地,可能會遭到天譴,所以我住
宿在墓穴以預卜吉凶,既然您已經告訴我了,我願意立即遷讓!」坐在馬上面的人回答:「念你是一位長者,姑且原諒你。如果你能夠幫助何孝子埋葬父親,我應
當另外給你一塊好的地理。你趕快把墓穴掩埋起來,以免靈氣外泄!」才說完話,就像風馳電掣那麼快走了。
過了一會兒,又恢復寂靜。
天亮後,蕭公父子回家把經過告訴書生,將墓穴封好。他們四處尋找何孝子,可是沒有人認識何孝子。
有一天,書生獨自一個人到郊外去踏青,走得稍遠,來到一個小鎮,突然下起大雨,他在米店的走廊下避雨。
天色轉暗後,舂米的人都休息了,只有一位年輕人還在舂米。書生覺得很奇怪,就上前詢問他。他回答:「家母年紀老邁,需要多吃點好東西才能身體健康。我提
早工作和晚一點休息,可以多賺一些錢,奉養我母親!」書生問他貴姓,他回答:「敝姓何!」書生心裡暗自想:「難道他就是何孝子嗎?」書生想要暗地觀察他事
奉母親是否誠敬,等到他舂完米後,書生就借口說:「天雨路遠,今晚我是否可以向你借住一宿!」何孝子答應後,書生拿出五錠銀子交給何孝子說:「請你幫我准
備晚餐!」何孝子很驚訝地說:「吃一頓飯,那裡用得到這么多錢呢?」書生回答:「剩下的錢,就供養令慈好了!」何孝子不肯接受,他說:「我竭力事奉家
母,非常心安。無功而接受客人的銀錢,義理上講不通!」書生勉強他接受,他才收了一錠銀子到市場買一些酒菜,和書生一齊回家。
何孝子家只有兩間房間,裡面是老母親居住的房間,何氏夫婦住在外面那一間。外面那一間房間的前半部雖然狹窄,可是卻相當整潔。
何孝子回到家,先進入房內稟告母親,因為有客人借宿,母親就召喚媳婦趕快沏茶,不要怠慢客人。不久,何孝子來了,請客人進入房間說:「我家裡貧窮,沒有
多餘的房間。我已經告訴內人跟母親一起睡,先生跟我在同一張床,希望您不要嫌棄!」坐好後,何孝子又去端茶,接著又端出一瓶酒和一道菜放在桌上,對書生
說:「恕我不能陪您!」說完,何孝子急忙進入。書生從門縫窺視,看見:桌上有兩個盤子,一雙筷子,一隻湯匙。何氏夫婦兩人扶起母親坐好,左右侍奉,為母親
夾菜進飯,好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吃飽後,何太太收盤子,何孝子親自侍候母親盥洗,然後夫婦二人對坐而食,只有少許黃菜。
書生邊吃邊偷看,內心更加贊嘆佩服。
不久,何孝子出來,看見客人已經吃完了,又再端茶,告訴書生說:「您的棉被和枕頭都准備好了,您走遠路非常辛苦,請先睡,不要等我!」書生點點頭,何孝
子又走進母親的房間,書生又暗中窺視何孝子的行為。看見何孝子靠著母親坐下,一五一十地敘述今天在街上所發生的趣聞,來安慰母親,母親表情非常高興。過了
一陣子,母親疲倦想睡覺,何孝子便安放枕頭,拂擦床席,並且親自為母親解衣,扶持老人家上一號(小解),何太太也在旁邊侍候,絲毫沒有疲倦的樣子。
等到母親睡了,何孝子又幫她背按摩。直到聽見母親睡著的呼吸聲,何孝子才離開。他走出房間時,步履非常輕,好像怕母親驚醒。
書生佩服他的孝順出於至誠,而且想到神的話不錯。等何孝子出來,詢問何孝子說:「令尊去世多久了,已經入土了嗎?」何孝子落淚說:「家父已經逝世四年
了,何某人不孝,只有做工奉養母親,而無力安排喪葬事宜,家父的棺木迄今仍寄放在社廟。」何孝子講得非常痛心,書生看見他聲淚俱下,安慰他說:「
你不要傷心,我居住在蕭老先生家,他老人家有一塊風水非常好的土地,我應當乞求他贈送給你,而且我還可以出資幫你安葬!」何孝子說:「我與先生素昧平生,
怎麼敢一下子接受您的大恩大德呢?況且那塊地既然有主人,縱使承蒙先生哀憐,恐怕說了也沒有益處!」書生回答:「你不必耽心!我知道蕭老先生一向慷慨好
施,喜歡成人之美,他明白你的孝心,一定會答應的!三天後,你不要出去,我邀他來!」何孝子哭著致謝:「先生所說的話如果應驗了,我沒齒難忘您的大德!」
書生再度安慰他,而後就寢。
天還沒有亮,書生醒來,發現何孝子不知道跑到那裡去。等到早晨起床後,看見何孝子端著碗,從外面進來。詢問之後,才明白:何老母想吃湯圓,何孝子四更入城買湯圓回來,往返走了二十里。書生聽了更加贊嘆佩服。
書生回到蕭家後,把經過告訴蕭老先生。蕭老先生很高興地說:「這是神叫我們這么做的!既已經找到人,我哪敢吝嗇呢?」隔了三天,蕭老先生和書生拿著土地
的所有權狀(地契或地券)一齊趕往何家。才到門口,聽到何氏夫婦哭得非常傷心。蕭老先生和書生大吃一驚,入內詢問,才知道:何老夫人在書生離開後,突然得
了重病,葯石無效,竟然在翌日晚上暴斃。
何孝子看見客人來,以頭叩地大哭一場。蕭老先生憐憫他,出錢幫助他買棺木和安葬,拿出那塊地契送給何孝子。書生為他選擇日期和安葬事宜,安葬費用都由書生負擔。
安葬完畢後,何氏夫婦一齊來致謝,請求蕭老先生讓他倆在蕭家做傭工以償還那塊土地的價值。蕭老先生驚訝地說:「你的孝誠感動上蒼,得到神明的庇佑,我那
敢貪天的功呢?」並且把從前發生的那段事情告訴何孝子,對他說:「你是一位孝子,我想跟你做朋友,都不一定如願以償,那裡敢叫你委屈做我家的傭人呢?我們
家有許多空房間,如果你不嫌棄,何不攜帶家眷來這里與我們住在一起,你大可不必擔心生活問題!」何孝子向蕭老先生致謝,推辭不敢當。蕭老先生堅持地邀請
他,何氏夫婦於是就留在蕭家,為蕭家管理出納的總務。
經過一個多月,蕭老先生告訴書生說:「起初神明答應我,幫助何孝子安葬雙親後,
另外給我一塊吉地,現在這句話應當靈驗了,你何不去找找看呢?」書生回答:「我不是靠看風水謀生,如果不是因為你老人家的事尚未辦完,我怎麼會住在異鄉這
么久呢?神明已經答應您,我想一定可以找到一處好的風水,目前我尚未發現中意的,希望您再等一段時日!」從此以後,書生每天到田野山谷間,去尋訪地氣凝結
的穴和山的龍脈。找了一個多月,毫無所獲,身體和精神十分疲憊。
有一天,他路過何老夫人的墳墓,徘徊遠眺,忽然看見數丈外,隱隱約約又出現龍脈。書生尋跡前往,果然得到真龍,原來它是跟何老夫人的墓同源並發。書生再三仔細觀察,發現這塊地的尊貴雖然稍遜一些,可是財富可達百萬。於是書生就稟告蕭老先生去購買這塊地。
事情完畢後,蕭老先生以一千兩銀子酬謝書生。書生堅決婉拒地說:「我從前對您說過:我不是靠看風水謀生的。希望您留下這筆款子救濟貧困!」蕭老先生不得已,擺設筵席為書生餞行,何氏夫婦也來叩頭哭著致謝。
書生回鄉後,立即考中進士。蕭老先生埋葬雙親後,日運昌隆,富甲一方。不久,他的兒子也考中進士,當了翰林,後來做到方伯(古代一州之長,稱為方伯。東漢以後,稱刺史為方伯。唐朝的采訪使、觀察使,明朝和清朝的布政使,也稱方伯,可以說是一個行政區域的首長)。
何孝子的孫子何文安公(凌漢),乙丑年考取探花,做了大宗伯(禮部尚書),成為當代的理學名臣。其子紹基,乙未年考取解元,當上翰林,做了數次學院的主考官。
蕭何這兩家的富貴,傳到今天依然不斷絕。
坐花主人汪道鼎先生說:「孝是五常之首,百行的根源。當何孝子在當傭工和酒保中打雜時,沒有奇特的才能與特殊的氣節,動人聽聞,而天地庇佑他,鬼神尊敬
他,終於使門庭光大,子孫昌隆。孝德的感應,這么地神奇而且迅速!那位書生尚義而忘利,蕭老先生敦厚而樂善,他們都蒙受許多福報,不是很恰當嗎?」(譯自
《坐花志果》第一至第七頁)
言不關典,所傳不遠。後學這篇文字並非隨意亂講,自招罪愆。關於人的根本其實在佛經里多有開示,如《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說的「三世諸佛凈業三福」:
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條:深信因果、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裡面有世間的兩條根:父母和師長,也有解脫道的根本——三寶,也有菩薩道的根本——眾生。這十一條都是教導我們往樹根上澆水。對父母好,其實是對自己
好。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你雖然修行佛法,那你其實種個未來善根而已,保證你解脫不了。為啥呢?因為你和佛心是違背的啊。堂上父母不孝順,遠處求佛有何
用?「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一方面指凈土法門在我國深入普及,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們,堂上父母就是彌陀觀音啊。
我們不但要孝
順現在的父母,連過去世的父母也應多多迴向,祝願他們早日解脫。真心報答父母,但不要提要求。不能象做生意一樣說:「我對你這么好,你該如何如何了。」這
是所有不和睦家庭的病根。我們小學課本里,有北風和太陽比賽看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的故事,最後當然是太陽。只有溫暖的心,溫暖的話,溫暖的行為才能讓我
們的樹根發達旺盛。
行者仁然,敬撰此文供養大眾。願文中的過錯不致影響他人,所有功德迴向父母師長三寶眾生。
❻ 怎樣才能讓父母開心起來
少花父母的錢,同時還能給父母一些錢,他們自然會開心,當你變得足夠優秀,父母自然會為你而感到驕傲,會覺得能夠生養你,是很有價值的事情。真心的孝順父母,父母自然會開心。
❼ 怎麼樣可以讓自己的父母高興
任何兒女體貼的行為都可以讓他們開心
例如親自下廚煮他們愛吃的食物
例如冬天了親手打圍巾給他們
甚至父母鞋子破了,幫他們買一雙
又或者飯後幫忙收拾碗筷
很多很多,都可以讓父母開心
❽ 怎樣才可以讓父母開心
順著他們的心意
❾ 如何做才能讓父母感到開心快樂
想要讓父母感到開心快樂其實就是自己足夠的優秀,能夠獲得更有成就的獎項。
❿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父母開心
我和你一樣是個大學生不過我是個女孩,但我想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我以前也有這個顧慮我從高中就在外地上學了。我們總是*心安理得*的向父母索取著,我馬上畢業了,在著6年半里我慢慢總結:
1:
交流
有話就和他們分享(無論好與壞事)好的他門會替你高興,壞的他們會給你好的建議(畢竟他們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多)。像我上高三的時候交了個男友放假回來通電話(電話費當月幾百)他們問我,我試著說了,他們不但沒說我還和我分享了他們情竇初開時的事情,讓我有了正確的目標,後來我和男朋友都考入了不錯的大學,到現在我們一起奮斗找工作。從那後我有事就和他們說反而他們很放心我也很開心。
2:
努力學習
父母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他們沒想從我們身上得到任何東西,他不會願意要我們去打工掙的那一點點錢而是想看到我們的成績,他們想我們以後「有出息」這是他們的無償奉獻!
3:
做力所能及的事
請問你給父母端過幾次洗腳水?
請問你吃完飯主動收幾次拾桌子?
請問你主動洗過幾次碗?
請問你有幾次主動給父母捶背?
只這四個問題我有一年回家沒有多做一個假期也就做了一兩次知道么,收拾桌子洗碗後他們說我真的長大了(那時我20了)!我給我爸捶了一會背他就說不用了累壞你(但我看到他笑了)。洗腳水端來了媽的眼睛紅了!他們別無所求只要你有關心他們的那份孝心,不用做多他們就會知道你的心裡有他們關心他們,父母會決的沒白養你、沒白疼你,長大了會疼我們了。這是安慰,父母會很開心!
4:
多在家幾天
有幾年放假回家我覺得和父母呆著,沒意思,要去這個同學家住兩天那個同學家過個夜,小學聚會晚回一會兒(半夜一兩點才回)中學聚會多喝點十點多回,(回家就睡半夜還吐)媽幫你收拾給你端水,看著心疼!雖然嘴上罵你,疼在她心尖上啊!我不領情肯定第二天早上不吃飯就出去「玩」了,他們呢也沒心情吃早飯了,還要工作一天,我們於心何忍!他們就想和他們一起看著你吃早飯,看著你按時睡著!看電視和媽聊聊感情片,和老爸喊喊足球,侃侃拳擊,對這社會、學校的看法。如此而已!
但話說回來這些是你發自內心做的才能讓父母開心讓自己心安!現在我們長大了該為父母付出一點點,不,不如說還那一點點!!這輩子我們都還不清,那就做點什麼讓他們開心多活兩年,讓我們多還兩年吧!!
這是小女子的拙見,本人自視還沒資格教別人,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