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是如何看待自虐的人的
我覺得沒什麼啊、
我以前也有點、
但是、
身邊還是有心疼自己的人、
為了身邊的人、
我改了、
哈哈、
適當的自虐應該可以吧、
(表罵我)
等你找到了關心自己的人、
相信你也會改的~
加油嘍、
『貳』 怎麼幫助自虐的人
會不會是他只是在尋求快感?因為痛是能夠產生腦腓肽的,這是一種類似雅呀片的物質。一般只是輕度自虐而已。
『叄』 情緒失控會自虐的人有著怎樣的心理
這種現象多發在7—18周歲的青少年。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結起來,無非只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外部因素,如自己所依賴的親人離世,父母離異,因學習成績不佳形成壓力,遭到嚴厲指責,還有自身遭遇不測等。另一個方面是內部因素,主要是心裡脆弱和承受能力不夠強大形成的。
『肆』 為什麼有人喜歡自虐,什麼心理
所謂「自虐」,更准確的術語是「受虐」。有受虐傾向的人,會在生活中不斷尋求被虐待,不過對受虐的需求和感受各不相同。
最常見的受虐現象表現在性生活中,有性受虐傾向的人,只有在軀體痛苦甚至被折磨時才能體驗到更充分的性快感。這種情況下,對受虐的追求是意識主動過程,因為受虐者可清晰地感受到被虐待所帶來的快感。
除性生活情境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表達受虐的需要,比如生活中總是遇到「虐待、折磨」自己的男女朋友,總是陷入痛苦的關系或情景中,總是遭遇失敗,總是受傷害等等,不一而足。這類情況下,對受虐的追求是潛意識主動的,受虐者反復地遭遇此類情境感到非常痛苦,可厄運總是頻頻而來。這是因為,第一,尋求受虐是潛意識過程,所以受虐者的主觀意識沒有感到愉快,相反是痛苦;第二,同樣因為尋求受虐是潛意識過程,所以盡管受虐者感到非常痛苦,可厄運仍頻頻而來,因為受虐者在潛意識中追求受虐。
施虐和受虐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受虐者也會施虐,施虐者也會受虐,只是側重不同,而且受虐本身就是對自己施虐。
施受虐有可能來自肛門期的沖突,也可能由於其他的原因。施虐和受虐是精神分析理論中非常復雜的概念,至於為什麼人會需要施虐和受虐,不是短篇文字可以說清楚的。
所謂肛門期的沖突,簡而言之:孩子長到3-4歲時已經可以控制大小便了,這種控制是人一生中,第一次體驗到「控制自己」帶來的興奮和快樂。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受到挫折或者經由控製得到了過多的滿足,肛門期沖突則無法順利解決,進而會以不同的形式被隱藏起來,成年之後,它有可能相機而動。
控制和施受虐有心理動力學上的相似性,所以一些存在「肛門期沖突」的個體可以表現為施受虐的傾向。
無論施虐還是受虐,都曾經是生理過程,並且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施受虐傾向,不足為慮。當然,如果經常遭遇痛苦,個人也迫切渴望擺脫痛苦和反省自己,心理治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或參見http://..com/question/11442673.html
『伍』 人為什麼喜歡精神自虐
在我們周圍很多朋友都喜歡精神自虐,也就是遇到心情不順的時候,常常用折磨自己的方式來化解痛苦。那麼這些人為什麼喜歡自虐呢?我總結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1、當人們遇到一種痛苦無法排解的時候(如失去親人、重大的打擊等)常常會用折磨自己的方式來化解這種痛苦,其實,這是用一種痛苦來替代或者在心裡減輕另一種痛苦的方式。2、喜歡自虐的人往往是心地特善良的人,因為他不忍心傷害到任何人,所以就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釋放這種精神壓力。如果這些朋友懂得了怎樣放下煩惱,那麼就能改變這種自虐傾向,因為這種自虐對自身傷害太大了,長期自虐如何不苦惱?怎麼能內分泌不紊亂?怎麼會不得病呢?更會讓你快速衰老啊!所以,這些朋友請盡快悟出這個道理,找出解決辦法,其辦法就是不執著於煩惱!主動放下煩惱!多看佛經吧!
『陸』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自虐
自虐,顧名思義,就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意思,如故意去看自己覺得難以接受的作品等。自虐症通過傷害自己造成一定的精神滿足感。從一定程度看,這是一種精神分裂的體現,通常我們會埋怨別人作的事如何不好,而較少反省自己,自虐症正好相反。按照虐待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來劃分,虐待可以劃分為「他虐」與「自虐」兩大類。
『柒』 問:有自虐傾向的人該怎麼辦
培養自己的慈悲之心!愛他人,愛自己!
自我調節一下,你試著自己很想做這樣的行為控制一下自己看看,試著努力地一次次地去控制自己,把控制自己這樣的行為培養成習慣,當自己想這樣的時候,用積極的態度鼓勵自己一下
『捌』 有自虐傾向的人應該如何自救
也許是因為你自己的心理壓力太大了,適當的放鬆自己,出去旅遊,放鬆一下心情....... 還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一些心結,適當的去面對,或是解開這些心結............
『玖』 喜歡自殘的人是什麼心裡
人有很多種自殘傾向的行為,但程度有輕重,比如,有時抽煙喝酒也是一種自殘。個人不建議太過激的自殘,如果連自己都可以傷害,那一定也有理由傷害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