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已故房產過戶流程是什麼
父母已故房產過戶流程,具體如下:
1、找房屋評估部門對房屋評估。繼承人要自己找相應的有權威的房屋評估部門對要繼承的房屋進行市值評估,評估主要從房屋的房齡、樓層、地段等進行;
2、到被繼承房產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
3、進行房屋測繪。申請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請辦理房屋面積測繪或轉繪手續,領取測繪結果果及附圖,以便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4、到房產交易中心辦理房產繼承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條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第九百三十六條
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被宣告破產、解散,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人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人應當採取必要措施。
2. 父母去世後房產過戶怎麼辦理
房產問題並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的旗下往往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識,比如房產過戶就屬於具有代表性的房產問題之一。如何處理好過戶問題才可以令大家都滿意呢?對於牽扯到類似麻煩的朋友而言,不妨參考一下下文關於房屋繼承登記步驟的規定,並且參考專業人士的建議、利用法律工具和正常的渠道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最大利益和權益。
一、父母去世後房產過戶怎麼辦
一、父母去世後房產過戶怎麼辦可以辦理繼承過戶,《繼承法》中所列遺產的范圍中有房屋。所謂房屋的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後,其房產歸其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所有。如果有多個繼承人,則應按遺囑及有關法律規定進行折產,持原產權證、遺囑等資料到主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辦理房屋的產權過戶需要有效的證明和具體的步驟:
(1)、需要有效的證明
1,老人的遺產,是所有繼承人的共同財產。
2,繼承人對共有的財產的分割協議,只要每個繼承人同意並簽字,即可產生效力,任何繼承人都不得違約。
3,如果每個繼承人對繼承的共有財產分割無異議,可以憑此協議辦理過戶手續。
(2)、房屋繼承登記步驟:辦理房產繼承手續必須經過房屋評估、繼承公證、申請產權登記等辦理過程。凡領取《房地產權證》的房屋,當房屋的權屬人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就可以申請辦理該房屋繼承登記。大致步驟如下:
1、房屋評估:首先必須通過評估公司對房屋進行市值評估。
2、繼承公證:申請人應當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領取繼承公證書。在辦理公證時,必須提供房屋權屬人的死亡證明書、合法機關出具的合法繼承人名單證明,以及原房屋權屬人立有的遺囑(如有遺囑),亦應提交遺囑原件。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願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
3、房屋測繪:申請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請辦理房屋面積測繪或轉繪手續,領取測繪成果或者附圖,以便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4、繼承登記:申請人持房地產權證、繼承公證書、房屋測繪等證明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繼承登記手續。填寫《房地產產權登記申請書》,並遞交上述資料後,辦案人員將收件立案受理,並核發回執。待一切資料審核後,即發放已更改權屬人的房產證明。
5、規定需遞交的其它資料:如涉及該房屋權屬等事項是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的,必須繳交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等。如該房屋經實地測繪,發現已經改建或存在違法建設的,必須提交規劃部門的報建審核書或處理決定書。
父母去世後的房產過戶問題往往比較麻煩,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比如上文所述的房屋繼承登記步驟、有效遺產證明就屬於必不可缺的流程之一,我們需要准備可以證明遺產以及親屬關系的文件,並且參考專業人士的建議前往指定部門辦理房產繼承手續,通過房屋評估、繼承公證、房屋測繪等等合法的步驟以後才可以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3. 父母有一方死亡房產怎樣過戶給子
父母有一方去世,房產繼承的順序是夫妻、子女、父母。如果想要把房產過戶給子女,首先需要去世一方的死亡證書,其次需要直系親屬的放棄繼承的承諾證明。也就是在世父母的放棄繼承以及去世一方的父母放棄繼承,如果去世父母的父母也去世,同樣需要打死亡證明。然後帶著身份證、房產證以及其他一些相關證件證明去房產局或者房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事宜。
4. 父親去世後怎麼過戶房產
涉及到遺產繼承。父親去世,房產由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來繼承。如果母親仍健在,第一繼承人包括:母親,爺爺、奶奶、子、女。如果爺爺去世[憑派出所死亡證明],父母育有一個兒子及一個女兒,則由奶奶、母親,兒子、女兒這4個人來繼承。首先由有資質的評估公司對房產進行現價評估[收評估費幾百元至一千多元,出具評估報告],假設經評估這套房子價值240萬元,因為是夫妻共同財產,其中120萬元屬於母親不可分割,另一半父親的120萬元由母親、奶奶、兒子、女兒這4個人來分割,母親、奶奶、兒子、女兒4個人要到當地公證處[父親去世前寫的遺囑如果未在人活著時公證,去世後遺囑公證處不認可!]辦理遺產繼承公證手續,奶奶在正證處宣布放棄繼承,父親遺產由母親、兒子、女兒各分的40萬元份額,奶奶把份額贈給自已孫女,則母親、兒小各分到30萬元,女兒分得60萬元,公處證收費數萬元後出公證書,還要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稅24萬元獲得完稅憑證,這時憑遺產繼承的公證書、個人得稅完稅憑證到房產交易中心更換改房產信息,將房子由父母共同財產改為母親獨有財產,如果將房子過戶到女兒名下,則母親原所屬個人財產120萬元房產「賣」給女兒[交納契稅],兒子、母親的遺產繼承份額由女兒另行支付。我認為,如果有債權債務關系,通過法律手續過戶就簡單多了:父親曾在6年前向女婿分數次借錢,為患癌症的爺爺治療,幾次借款共計達80多萬元,超過當時此住房的市場價格,每次父親借款的借條上,都有母親簽字,父親寫下承諾,自簽字之日起8年後,此房扺債歸女兒女婿所有,則原借款條自動作廢,母親對此房具有永久居住權,父親、母親、女兒、女婿在此協議上同時簽名。女兒、女婿在父親去世後憑此協議起訴到法院,要求父母用此房還債務,法院應該判決用此房償還欠債,女兒及女婿憑法院判決書將原父母的房產過戶到自己的名下,這種處置的前提是第一法定繼承人無異議才行,如果第一法定繼承人中有人舉報這是虛假行為,則女兒及女婿因涉嫌詐騙罪而被逋。
5. 父母死亡後房產如何過戶
父母死亡繼承房產過戶要求:要先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然後到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再帶齊房屋所有權證書、繼承公證書、繼承人身份證及復印件等材料到房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屋過戶登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一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6. 父母死亡房產怎麼過戶
1、房屋評估:由評估公司對房屋進行市值估價。
2、公證:人攜帶書、合法繼承人名單證明、,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
3、房屋測繪:在辦理產權登記之前,房產繼承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理房屋面積測繪轉繪手續,並領取測繪成果或者附圖。
4、繼承登記:房產繼承人應該攜帶房地產權證、、房屋測繪等證明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繼承登記手續。填寫《房地產產權登記申請書》領取並回執,等全部資料審核通過後,方可取得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十一條 以出讓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
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
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並憑變更後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7. 父母去世房產證如何過戶
(一)首先要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二)你與其他法定繼承人向遺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繼承公證,其他法定繼承人應表明對遺囑的真實性無異議。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繼承人死亡證明;
2、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
3、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
4、繼承人的身份證件;
若在辦理公證過程中,其他法定繼承人不予配合,或者對遺囑的效力提出異議,導致公證處做出不予公證的決定時,為了確保你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你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確權訴訟,由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公證判決。若法院判決確認你對該房屋享有繼承權,你就可憑法院判決書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遺產過戶手續。
三)辦理房屋過戶登記,申請人是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申請人應當向登記機構提交下列文件:《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原件)、身份證明(復印件)、房地產權證書(原件)、?繼承權公證文書或者遺囑公證書和接受遺贈公證書(原件)?契稅完稅憑證(原件)。
(四)辦理房地產繼承過戶,主要是房地產繼承權公證費用、房屋估價費用及房地產過戶的稅費:
1、繼承權公證費用
繼承權公證費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地產的評估價的2來收取,最低不低於200 元。
2、房地產價值評估費用。
累進稅率,約為房地產的評估價的0.30.5
3、房地產繼承過戶稅費。
由房屋評估價0.05的合同印花稅、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組成。
4、契稅
法定繼承人繼承房地產,免契稅,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需要繳納契稅
如果申報的房屋價值符合市場價的,一般可以免掉評估費用;而且公證費用如果只公證簽名的,僅需要數百元。建議辦理手續前向辦事人員詳細詢問溝通。
法律依據:《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第七條 房地產轉讓,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房地產轉讓當事人簽訂書面轉讓合同;
(二)房地產轉讓當事人在房地產轉讓合同簽訂後90日內持房地產權屬證書、當事人的合法證明、轉讓合同等有關文件向房地產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申報成交價格;
(三)房地產管理部門對提供的有關文件進行審查,並在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申請的書面答復,7日內未作書面答復的,視為同意受理;
(四)房地產管理部門核實申報的成交價格,並根據需要對轉讓的房地產進行現場查勘和評估;
(五)房地產轉讓當事人按照規定繳納有關稅費;
(六)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手續,核發房地產權屬證書。
8. 父母去世後房產過戶需要什麼手續
不管房產是因為什麼原因要進行過戶,肯定都需要當事人攜帶相關的材料提交到房管所以後,房管所才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房子的產權問題進行更名的。但是遺產過戶是需要一些手續的,只要手續合格了,遺產過戶將會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下面我來說一說具體有些什麼手續要求。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首先要看有無遺囑。如有,需帶上遺囑、死亡證明、戶口簿和本人的身份證到房管部門直接辦理過戶手續;如沒有遺囑,則需要其他有繼承權的親屬放棄對該房屋繼承權,必須到公證機關辦理繼承公證,然後持公證書、死亡證明、房產證等辦理過戶到房產所在區的房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即可。我國繼承法中當對遺產房產過戶需要什麼手續是有所規定的,如果說立的有遺囑的話,那麼直接帶上遺囑,死亡證明,戶口本和本人的身份證等這些證件辦理過戶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遺囑的話,相對來說比較麻煩,這種情況需要有其他親屬放棄對該房屋的繼承權的協議,然後將協議進行公證以後才能夠辦理過戶。
9. 父親因意外去世,房產怎麼過戶
父親意外去世後辦理繼承過戶即可,母親和姐姐為共同繼承人,有遺囑的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已公證過的遺囑過戶給繼承人。
繼承過戶流程:
一、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二、到區或市公證處(原外銷商品房到市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
房產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繼承人死亡證明;
2、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
3、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
4、繼承人的身份證件。
有遺囑的繼承權公證另需提交的資料:被繼承人所立的已公證過的遺囑。
三、辦理房屋過戶登記,申請人是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申請人應當向登記機構提交下列文件:《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原件)、身份證明(復印件)、房地產權證書(原件)、 繼承權公證文書或者遺囑公證書和接受遺贈公證書(原件) 契稅完稅憑證(原件)。
(9)父母已亡房產如何過戶擴展閱讀
繼承房產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房產繼承有兩種形式,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法定繼承即法律規定的遺產繼承人,遺囑繼承必須是遺產人死前曾做過公證的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第二,遺產應當是被繼承人生前屬於個人所有的財產;
第三,因遺產是所有繼承人的共同財產,房產的分割協議,需要每個繼承人同意並簽字方可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10. 父母已故房產過戶流程
法律分析:1、申請辦理繼承房產過戶手續的子女需要確定自己的繼承權,如父母有其他合法繼承的情況,需取得其他繼承人同意放棄房產繼承權的書面書之後才能辦理;如父母在世時曾經立下遺囑,則應該按照遺囑中的約定執行。
2、申請辦理繼承房產過戶手續的子女還需要取得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以及自己的繼承人證明。
3、申請辦理繼承房產過戶手續的子女還需要到公證處公證,領取繼承公證書。
4、取得了上述的證明之後,申請辦理繼承房產過戶手續的子女則可以攜帶相關資料,包括自己的身份證件,身份證明,父母的死亡證、房產證等資料前往房屋所在地的房管交易申請辦理過戶手續。
法律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十四條 因買賣、設定抵押權等申請不動產登記的,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尚未登記的不動產首次申請登記的(二)繼承、接受遺贈取得不動產權利的(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決定等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不動產權利的(四)權利人姓名、名稱或者自然狀況發生變化,申請變更登記的(五)不動產滅失或者權利人放棄不動產權利,申請注銷登記的(六)申請更正登記或者異議登記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