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中學生經常與父母溝通有哪些好處

中學生經常與父母溝通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2-03-01 00:40:55

① 父母經常跟孩子溝通的好處是什麼

一、能夠更加了解孩子的需要
二、同孩子打成一片,更有利於家庭融洽
三、加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四、家長本身也可以從溝通中得到樂趣

②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

好關系能打開孩子封閉的耳朵和心靈

中國有句古話叫「親其師,信其道」意思是說,喜歡老師,就會認真學習他所教的內容。

其實,這話對父母同樣適合,幫助孩子成為學習贏家,營造一種享受成就感、創造感和滿足感的第三種狀態,他就會覺得快樂,有干勁,自然就會自覺自願,自動自發的學習。

常常有父母苦惱地說:「我讓孩子到家先寫作業,再玩,可是他根本就不聽。」「我讓他別一天到晚看電視,打游戲,可他根本好像沒聽見。」

孩子為什麼聽不見也聽不進父母的話,雖然這跟孩子的個性、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很大關系,但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不和諧的親子關系封閉了孩子的耳朵和心靈,他的耳朵和心靈都不再向你敞開,甚至,他還有可能故意跟你對著干。好關系就像一把金鑰匙,能夠打開人們封閉的耳朵,使心靈的交流更加暢通。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
02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

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孩子會受到各種影響。尤其是自發性的特點,有與教育相平行的影響,也有與教育相矛盾的影響,這時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

所以,不能低估環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響下,可以較早地顯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徙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

03好行為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

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家長要密切配合,孩子的日常行為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他們的一舉一動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舉動的影響。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
04「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孩子的性格脾氣,行為習慣極像父母的樣子,既有遺傳因素也有耳濡目染的結果。因此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通過模仿,逐漸良好的習慣,如果家長說的是一套,做得是另一套;學校培養的是一套,家長要求的是另一套,甚至對孩子的一些壞習慣不管不問,孩子要養成好習慣是很困難的。如果家長不注意自己以身作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充當了行為習慣的反面教材。

05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家長應盡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寧靜的空間,使孩子一進入小天地就產生條件反射,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去

③ 辯論 與父母溝通的好處和壞處

與父母溝通的好處就是彼此互相了解,讓父母了解到我們的狀態,心理狀態和工作學習狀態等,並且我們的不好的情緒也會得到釋放。

而相反,父母知道的多了,那麼就可能參與的更多等弊端。

④ 和父母的溝通有哪些優點和問題

首先父母是不會害你的會把最好的無私的給你 也包括忠告 產生問題的時候換位思考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⑤ 與父母溝通的好處,與朋友溝通的好處

與父母溝通的好處是可以促進家庭和睦
還有就是有多多的零花錢
哈哈
與朋友的溝通的好處是以後在你困難的時候有人幫你
不會孤獨無助
這是大實話啊

⑥ 中學生與父母處理好關系的重要性與原因。

家庭教育的自我檢測

家長採用什麼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糾正自己,更好地教育孩子。下面介紹一個自我檢測方法,供家長參考。

檢查自己是否充分了解孩子的方法

下面有30個題,請你把答案寫在紙上,讓孩子給你打分。這樣不僅可以使你知道你以前對孩子的了解程度,而且還可幫助你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

(1) 誰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2) 誰是你孩子心目中的偶像?

(3) 最令你孩子感到苦惱的是什麼?

(4) 孩子的最大憂慮是什麼?

(5) 孩子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什麼?

(6) 孩子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

(7) 家庭之外對你孩子生活影響最大的是誰?

(8) 在學校里你孩子喜歡什麼課程?不喜歡什麼課程?

(9) 孩子做過的事中,他(或她)最感自豪的是哪一件?

(10) 孩子對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麼?

(11) 孩子喜歡把自己的房間漆成什麼顏色?

(12) 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電視節目?

(13) 孩子最喜歡什麼游戲?

(14) 孩子最喜歡哪位教師?

(15) 假如讓你孩子任意挑選世界上的東西,他(或她)會挑選什麼(只能選一樣)?

(16) 什麼事情會使你孩子真正感到憤怒?

(17) 在學校里,你孩子是否感到被其他孩子所喜歡?

(18) 孩子以後想干什麼?

(19) 今年最使你孩子失望的是什麼事?

(20) 就孩子的年齡來說,孩子是否感到自己過大或過小?

(21) 在給孩子的所有禮物中,他(或她)最珍愛的是什麼?

(22) 在假期里,孩子更願意做什麼?

(23) 孩子最不喜歡做的家務事是洗碗、打掃房間還是倒垃圾?

(24) 孩子最近讀什麼課外書?

(25) 孩子最喜歡什麼動物?

(26) 孩子的收藏物中什麼東西他認為最珍貴?

(27) 孩子常在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

(28) 學校里你孩子有什麼綽號?

(29) 孩子最喜歡吃什麼?最不喜歡吃什麼?

(30) 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的家庭場合?

在以上的30個題目中,如果孩子認為你的判斷有20題以上符合實際,說明你對孩子的了解較為充分;10~20題符合,說明你對孩子的了解較為一般;10題以下符合,說明你對孩子了解較差。不相符合的題目越多,了解的水平也就越低。

在確定了自己對孩子了解水平的基礎上,應檢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十、 補充閱讀(二)

解決家庭沖突的六環節法

李明是一名學生,最近晚飯後常常外出與同學一起玩或做作業。家長針對這種情況,提出要求,認為外出可以,但必須在8點以前回家。李明認為這一要求不合理,這時他該怎麼辦?

六環節法解決步驟

環節1 明確「沖突是什麼」,是李明外出回家的時間。

環節2 「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明確?」

通過分析看出,家長並不反對李明出去,但對回家的時間規定與李明的要求不符。那麼家長的規定是否正確,李明是中學生,家長對其回家時間作出規定是正確的。因為家長有監護權。

環節3 「如何解決?」

將解決的可能性進行排列,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1) 李明不出去。

(2) 家長讓步,將回家的時間略向後推移一點。

(3) 李明遵從家長的意見,8點以前回家。

(4) 李明不理睬家長的規定,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回家。

環節4 討論「哪些解決方式是沖突一方不能接受的?」

(1) 和(3)是李明所不能接受的。(4)是家長不能接受的。

環節5 「哪些是雙方都能接受的?」

(2) 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於是李明和家長協商,將回家的時間調整,規定為8點30分以前回家。

環節6 檢驗解決方式是否有效。

座右銘 人間如果沒有愛,太陽也會滅

---------雨果

⑦ 說說中學生經常跟家長溝通有什麼好處

中學生經常和家長溝通,可以了解彼此的心意,不用產生太多的誤會。可以避免學生認為家長過於的干涉他們。

⑧ 與父母溝通的積極意義

積極意義如下:
家庭溝通的重要性
一、關心幼兒學習和生活,加強家園之間聯系。
幼兒入園後,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主動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做好幼兒晨檢、午檢及離園的檢查和消毒等工作,發現幼兒的問題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並如實匯報。不要讓家長覺得你有隱瞞事實的嫌疑,使家長真正感覺到你的細心、關心和愛心。要經常地、及時地向家長隨機介紹幼兒在園的表現。教師利用幼兒入園和離園、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情況,並和家長切磋教育孩子的經驗方法,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並對教育提出寶貴意見,使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更穩步完善。也可以適當向家長傳授一些科學的的育兒方法,糾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學會肯定和表揚幼兒,建立彼此之間信任。
教師不僅在教育活動中多表揚幼兒,增強幼兒自信心,而且在家長面前更要肯定幼兒的優點,多說他的優點,表現出對孩子的喜歡,使家長信服。老師的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贊,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這種肯定和表揚能使家長輕松愉悅地面對教師,這時再輕描淡寫地談及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會會很樂意主動向老師說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待得到教師的指點和幫助,從建立了彼此之間的信任。
三、多角度進行溝通交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園溝通不僅局限於教師和家庭之間的單向交流,而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多角度溝通。我每學期都會開展家長會、家庭教育培訓、育兒經驗座談會等活動,這樣家長們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各抒己見,變一人的經驗為大家的經驗。這樣家園雙方建立了平等合作的良好關系,就會密切配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庭溝通的重要性
1.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2.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八歲的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於百分之一)。專家也不是叫我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 >> 查看更多
3.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輕輕地用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一定不要太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是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經准備好要和他「聊」了。
4.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全部的向孩子去表明,這樣只會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而且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但有時,在適合的時間和場合,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一下 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5.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或者是只想得到一定的認可,或者是想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所以,家長們完全可在了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持。千萬不要自主引領孩子的思想。
6.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千萬不要問孩子一些太空洞的話題,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今天你表現怎麼樣?」也別經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7.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願意接納他的。 上面所談的,有些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記住,身教永遠重於言教。
家庭溝通的重要性
1.親子間的溝通要保持平等關系。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總喜歡自己高高在上,認為「我是家長,我說了算,孩子必須聽我的」,從而忽視孩子的心靈感受,扼殺了孩子的話語權,使親子間的溝通變成了「一言堂」。這種溝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同時也使溝通變成了「走過場」的客套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在溝通中,家長應該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去探討,切忌把溝通變成指示和訓話。
2.親子間溝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溝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溝通,從而產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效果。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須讓孩子感覺到他們是被信任的。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肯定性的語言、欣賞的目光、獎勵的措施等等,向孩子傳達父母對他的信任和肯定,從而在溝通雙方建立起信任的橋梁。
3.溝通交流要保持經常性。
家長要根據孩子無時無刻變化的情況,適當地安排交流與溝通的內容和時間。不要把交流當成是任務,像開會一樣例行公事。其實,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溝通,情感上的互動。父母通過交流更加了解孩子,而孩子也通過溝通更加體諒父母。因此,家長要把溝通當做像關心孩子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事情去做,而不要搞突擊性和臨時性。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更要適時調整溝通的次數和時間,尤其在發現孩子有所變化時,就更要及時進行溝通和了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要把握溝通時語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贊美、少批評。
親子間的溝通,必須注意語言的使用,無論從詞語的選擇,還是語速和語調上,都應該把握分寸,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其溝通的效果也將截然不同。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和潤滑劑。家長適當地對孩子給予肯定和贊賞,將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並且增加孩子對父母的好感,從而更加樂於同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
5.家長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溝通。
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理解,同時還應該選擇易於被孩子接受的溝通方式。像說教、命令、強迫等方式,只會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講故事、做游戲等寓教於樂的溝通方式,才更加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而更能夠達溝通的預期效果。家長應該多換位思考,在與孩子交流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年齡階段,選擇一種更適合的交流方式,從而擺脫傳統的、說教式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溝通方式中去領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⑨ 中學生經常與父母溝通有什麼好處英語作文

增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關系,可以更好地讓父母理解你,有助家庭和諧

⑩ 論學生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

學生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可以及時的解惑,父母可以及時的答疑;其次增加親子關系;最後一點就是家庭關系更加和諧!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經常與父母溝通有哪些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