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失去父母如何

失去父母如何

發布時間:2022-02-20 03:55:12

1. 我該怎麼擺脫失去父親的痛苦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從來也沒有想過這句話會落到我的身上。失去父親兩個多月了,兩個月以來我像一具行屍走肉一樣,什麼也不願意想,什麼也不願意做,平常我從沒有流過淚,父親剛去世的時候我除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基本上也沒怎麼流淚,可是兩個月以來我流的淚比過去十年流的淚都要多,原來工作乾的很好領導總是誇我,可是父親去世後整天心不在焉的總是被領導罵。父親的去世就像一根巨大的刺一樣深深的扎進了心裡,時不時的疼上一下,我不想再過這種渾渾噩噩的生活了,請問我該怎麼擺脫這種生活,是讓時間慢慢來抹平傷痕嗎? 補充:父親45歲,我今年22歲,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母親也沒了,下邊還有兩個妹妹在上大學 我沒有過你這樣深刻的遭遇 但也能體會到你的心情 我外公過世的時候 我媽和我也是極其悲痛的 你提到你父親剛過世時你不怎麼流淚 但兩個月後就狂流 這個情況我也見過一些 好像是心理輔導老師講過的 大悲無淚 也是有一些類似你這樣的情況的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一滴淚都流不出來 但一段時間後就會情感爆發 老師當時講的那個人是在兩年後才哭的 比你嚴重多了 兩年來 她描述自己的生活時也是用了「行屍走肉」這四個字 關於悲痛 就只有時間和眼淚能緩和 總之 能哭出來就好 憋久了就危險 經常看到一些老頭老太因失去老伴也在不久後過世 就是太過悲痛不能自已 又哭不出來 加上年紀大 心理生理都承受不住才這樣的。沒有別的 哭出來 然後再次投身到真實的生活中 慢慢適應 時間是治癒傷痕的良葯

2. 如何走出失去父母的悲痛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和痛苦,不妨一試。

●准備一條冷毛巾,隨時擦臉,以助清醒。

●脫掉鞋襪,用腳尖走路,走上幾分鍾,心中的煩惱便會跟著走掉了。

●找一位樂觀的朋友或同事傾訴,發泄一下情緒。

●喝一杯酸梅湯或果汁醋,疏通肝氣。

●閉上眼睛,盡力想身體後面的景物,平衡前後腦的壓力。

●讀你最崇拜人的格言,並認真思考,有鎮定的作用。

●多贊美及鼓勵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責自己。

●做到晚上十點前睡覺,早上六點起床。

●多看喜劇片,開懷大笑一番。

●簡化自己生活及慾望,因為生活越復雜,壓力就越大。

●自己動手做東西,會使你更滿足,更快樂,如可以烹飪或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不要總是抱怨麻煩事情落在自己頭上,而是要想老天讓我與日俱增經驗和智慧,生活因此更豐富。

●經常到書店走走,讀一些勵志的書籍、漫畫及幽默文選。

●不斷告訴自己,要能容納別人不同的觀念或行為。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會使人們的觀點、態度、希望也隨之變化,在這個快節奏、高效率、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出現情緒上波動和生理上變化,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壓力,不防問問下面這幾個問題:

經常顯得不耐煩、暴躁、焦慮、易怒。

睡眠品質較差、失眠,經常打哈欠、發困。

健康指數明顯下滑,經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頭痛、胃痛、消化不良、潰瘍、記憶力下降等。

經常體驗到神經性抽搐或肌肉痙攣,很難放鬆,腰酸背痛。

情緒容易沮喪、低落,波動大、情感倒錯,對現狀與未來常感到無能為力,有挫折、空虛的感受。

人際關系變得不和諧,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不快。說話冷言冷語,感情遲鈍,對自己或他人的評價、談話都傾向負面的描述。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壓力,如果以上判斷持肯定的佔多數時,那就是一個警鍾,是在壓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採取下列的方法舒緩情緒,排解積累的壓力。

(1)面對現實

現實生活是極其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自己有所要求。但是這種要求應該建立在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人們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難以實現,就感到自卑失望,過高的期望只會使人誤以為自己總是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客觀地評價事情、評價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同時,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另一方面,每個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長所短,別人不會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別人的要求一樣。對別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滿情緒會越大。如果對別人的要求較低的話,那麼稍微符合你的願望,你就容易得到滿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

(2)宣洩法:

宣洩法是一種將內心的壓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擊和破壞的方法,通過宣洩內心的郁悶、憤怒和悲痛,可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潰,恢復心理平衡。「喜怒不形於色」不僅會加重不良情緒的困擾,還是導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對不良情緒的疏導與宣洩是自我調節的一種好辦法。一位運動員受到教練訓斥後很沮喪,不久引發了胃病,葯物治療也不見效。心理學家建議他在訓練中把球當教練員的臉狠狠地打,採用此法後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這種不損害他人,又有利於排解不良情緒的自我宣洩法,可以借鑒。

不過這種宣洩應該是合理的。簡單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遷怒於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發牢騷、說怪話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洩應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說:「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由兩個人分擔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而如果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親朋好友傾訴出來,即使他無法替你解決,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煩惱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個了,這時你的心情就會感到舒暢,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釋放積聚的能量,調整機體的平衡,大雨過後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緒會一掃而光。

(3)注意轉移:

其原理是在大腦皮層產生一個新的興奮中心,通過相互誘導、抵消或沖淡原來的優勢興奮中心(即原來的不良情緒中心)。當與人發生爭吵時,馬上離開這個環境,去打球或看電視;當悲傷、憂愁情緒發生時,先避開某種對象,不去想或遺忘掉,可以消憂解愁;在余怒未消時,可以通過運動、娛樂、散步等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緒理到緩解。例如,司馬遷慘受宮刑而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德因遭遇失戀才寫出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我們應該多接觸令人愉快、使人歡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與其「不懈奮斗、孜孜以求」,最後 「衣帶漸寬」,面容憔悴,不如瀟灑一些,干點快樂的事。

人們面對困境、情緒懊喪時,不防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緒發生良性變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使人戰勝沮喪,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從前,有個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臉:天不下雨,她就掛念雨傘的大兒子沒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憂心開染的二兒子不能曬布。後來,有個鄰居對她說: 「你怎麼就不反過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兒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兒子就可曬布。」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不展。這個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極好詮釋。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講得更為明確。曾有一名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在何在?」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說:『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從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緒由「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擺脫煩惱。

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心理壓力問題,並及時地、適當地通過情緒調節來緩解心理壓力,為它找個出口,它就不會給精神帶來太重太大的傷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幫助你用穩定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
(以上是專家建議,我個人認為,睡覺可以減輕痛苦,還有就是不要讓自己孤獨,多和好朋友在一起.)

樓主``希望你父母能微笑的面對生活``祝你們全家幸福 `

3. 怎麼安慰同時失去父母雙親

真的不須安慰,因為任何的安慰都沒用。你在別的方面多關心他們就行了

4. 失去父母是什麼感覺失去父母時,自己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所以各位朋友 你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於父母老去的速度 加油吧!

5. 怎樣走出失去至親的痛苦

1.放開理性盡情大哭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失去親人的時候都不應該壓抑自己本能的悲傷,應該盡情大哭,如果悲傷過度暫時哭不出來,可以細數親人生前善待自己的種種回憶,促使眼淚盡快釋放。
2.為親人寫小說
剛失去親人的時候,自己往往更傾向於痛苦和回憶,不妨順水推舟創作一篇小說,將親人的音容笑貌和性格舉止提取出來變成小說中的人物,讓自己有一種親人還在身邊的感覺。
3.尋找天涯淪落人
通過第二步適當緩沖,讓自己逐漸適應失去親人的痛苦情緒,這個時候可以加入一些有共同遭遇的群體,比如貼吧、QQ群或者微信群等等,與天涯淪落人一起互相尋求安慰。
4.安排假期盡情睡覺
給自己放幾天長假,哭夠了哭累了,就不管不顧地睡大覺,讓身體在熟睡中自行調整神經系統分泌的關於痛苦情緒的化學成分。為了安全起見,小編不建議使用葯物緩解情緒。
5.珍惜還在身邊的親友
在體會到失去的痛苦以後,自己應該更加珍惜還在身邊的親人朋友們,從心理上假設有一天也失去了他們,自己還有多少愛沒有及時給予,然後就多跟他們聯系,多善待他們。
6.封存對逝去親人的記憶
做到以上5步以後,就可以創造條件讓心裡的傷口慢慢癒合了,把逝去親人的所有物品都收集起來,鎖進一個單獨的房間,平時盡量不要去觸碰,避免睹物思人徒增悲痛。
7.尋找更積極的未來
用興趣愛好和工作任務制定一個積極向上的作息計劃,盡量不給每天的時間留下空閑,然後全身心投入到完成這些計劃的狀態中,逐漸降低對親人思念的頻率,直到徹底釋懷。

6. 怎麼安慰一個失去父母的人

在他最需要朋友關心時 你在他身邊默默的陪著他 這個時候他不會想說話 心裡是想哭的 別讓他感覺不自在 不要一直用同情的眼神看他 你做些他喜歡的事情

7. 失去父親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不能再在父母面前撒嬌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對父親的敵意,可能只是因為,他從未對我說過一句贊許的話。這么說,雖然很幼稚很荒謬,但年近半百的我還是像個孩子一樣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我想向他證明,曾經輕視我的他是錯誤的。中年了,再也無法對父母撒嬌了,此時,連孩子都不願意跟你撒嬌了。

實際上,撒嬌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此時,雙方毫無防備,完全放鬆,進入彼此的內心。所以撒嬌經常發生在最親密的人之間,比如父母和孩子,或者情侶之間。中年人,為什麼不願意在父母面前撒嬌呢?我想,也許感情和身體一樣,也有韌帶,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韌帶就會僵硬,彎不了腰,踢不了腿,感情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會僵硬,表露出來的時候,容易僵硬嚴肅。

二、後悔沒有多點時間陪父母

我現在是個健壯的中年人,而他卻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准備在鬼門關走一遭。這種反差,使我心中突然間湧起一陣憐憫之情,前半生對他的那些怨恨基本上就消失了。

如果不只是時間的問題,你會變得更強。並非父母沒有讓你成熟,而是生活讓你成熟。回首過去,已是第七年,跌倒無數次,現實的磨礪強迫著自己提升情商。17歲時,他迷茫甚至墮落,曾經飢寒交迫。如今他無畏且自信滿滿。時光把所有的傷痛撫平,命運訴說著不公平,但他從不抱怨。

成長過程中,父親一直不太喜歡我,覺得我就是個普通工人,沒有什麼能耐。自從媽媽死後,我就不太喜歡回家了。連過年的時候都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父親去年突然生病住院,我去醫院看他,他得了腦溢血,身體瘦弱許多。爸爸年輕時身體很好,所以我以前總是有點怕他。

三、遺憾沒能早點成功讓父母享福

俗話說得好,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在,人生只有回程。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父母也逐漸老去,許多人開始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由於這兩年在北京安居,經常會有父母來北京小住一段時間,父母的年輕同事有的就很羨慕和懊惱,說自己一直不關心老家的父母,自己在這邊過得好,很少回來,結果父親突然去世了,也沒好好享福,以後也沒機會了。

8. 怎樣在安慰一個失去父母的人舉個例子

每個人都會失去親人,失去父母,但這件事情相信很多孩子都很痛苦,父母養我們長大還沒來得及報恩,父母就走了,但是你要想,如果你好好學習乖乖聽話,成才,你父母才會高興,安心

9. 失去父母怎麼辦

前幾天你失去了父母,大家都在關注你,希望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閱讀全文

與失去父母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
長春市開養老院政策 瀏覽:792
四川綿陽萬人養老院 瀏覽:654
慰問敬老院活動簡介 瀏覽:831
養老金企業和個人 瀏覽:70
關於重陽節的口訣 瀏覽: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長輩們的作文 瀏覽:307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
長壽花澆什麼水能長成 瀏覽:653
2018退休金上漲到6000 瀏覽:190
廈門哪裡有不體檢的廠 瀏覽:679
佛山環市街道敬老院 瀏覽:559
女性的美容養生館一般有哪些項目 瀏覽:500
父母節的值是多少 瀏覽:309
養老保險異地提現 瀏覽:453
一個長壽花多少錢 瀏覽:86
3500養老保險工資單位交多少 瀏覽:487
體檢口腔是檢查怎麼寫 瀏覽:385
小志願者看望敬老院老人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