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敬老院呼叫器的規定
國家衛生部門規定凡評級養老院必須要有呼叫系統,而傳統有線呼叫系統具有施工繁瑣、維修困難、成本高、沒有移動功能等弊端。為此杭州朗開電子全力打造養老院專用線呼叫系統,廣泛滿足養老院、敬老院、醫療機構關於床頭呼叫的需求。
Ⅱ 敬老院床頭緊急呼叫按鈕到衛生間緊急呼叫按鈕到門燈呼叫是不是需要電源和信號線,信號線用啥線呢,求高
這個要看你的呼叫器的產品要求來定,產品需要幾芯線就必須符合要求,如果是自製簡易的呼叫器那信號線就用普通室內電話用的那種雙芯軟線就行。
Ⅲ 養老院的硬體設施主要有哪些基本要求
安全第一,其次是人文關懷。
舉個例子:衛生間是老人摔倒的事故高發地,養老機構在衛生間的時候,要考慮到防滑、使用扶手、呼叫器等等,另外設備的設計上如果能考慮到「適老化」設計,如避免尖銳形狀,以防止老人磕碰,預留足夠空間方便輪椅進出等,這樣更能體現人文關懷。
圖源:保利和品
Ⅳ 空巢老人的應對策略
在2009年,北京市80歲以上老年人有了屬於自己的救助服務,不用撥電話就可以享受及時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裝一個呼叫器,輕輕按下按鍵,大病小災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同時還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務。為北京市老年人享受便捷及時的服務,是北京市政府助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
北京市政府與援通(北京)公司合作,陸續為城區范圍內80歲以上老人及特殊需要的家庭安裝了援通求救求助呼叫器。呼叫器分為求救和求助兩種功能,只要老人出現身體不適等緊急情況,按下紅色求救鍵,求救呼叫功能會第一時間通過援通救助系統到達北京市紅十字會急救中心(999),同時還會通知老人的家屬,及時對老人施救。在老人需要幫助時,無需告訴對方自己的居住地址,就會得到及時救助。此項問題解決了老人發生緊急情況時不能准確快速地說出居住地址從而延誤救助時間的問題,使老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專業的救助。同時,呼叫器的綠色求助鍵也為老年人提供了除緊急救護外的日常服務功能,家裡想請家政人員,電器壞了需要維修,各種需要的服務都可以通過按綠色求助鍵得到解決。省去了老人打電話到處詢問的煩惱,高效的援通救助系統為老人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援通救助系統自2009年入戶安裝以來已經收到老人求救求助呼叫累計72萬余次,其中有5000多位老人通過紅鍵求救得到急救中心及時救助,也有近30餘萬人次的綠鍵呼叫通過援通救助系統予以解決。老人的身體健康有了保障,日常遇到的困難也能夠迎刃而解,老人像戴上了護身符,家屬心裡也像吃了定心丸,免去了後顧之憂。
一按靈更好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等多個號碼,這些號碼讓老百姓難以一一區別和記憶,而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號碼則更是不為人知。老百姓報警採用的也仍是人工電話報警方式,報警熱線電話分散、號碼長、難以記憶,如果當事人遇到諸如盜竊、暴力劫持、交通事故、煤氣泄漏、火災和疾病發作等突發事件,加上時間緊迫、活動受阻、精神緊張、神志不清等情況,常常造成當事人無法報警、報警不及時、報警不準確等現象,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損失。
其次,作為提供社會服務的一方,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揮調度平台,不同警種與不同部門之間無法進行很好的配合與協調,分散在各個單位的資源無法共享,使得對綜合性復雜突發事件的處理應對不力。而各部門分別建立獨立的應急指揮中心,重復投資、重復建設,並且不能和各種社會綜合服務系統平台結合,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因此,梳理整合各類服務熱線、快速准確報告緊急情況,在社區居民和相關服務機構之間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系統,是建設和諧社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把建立「一鍵通」、「一號通」、「社區呼叫中心」列為社區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屬於國家公共財政支持的范疇,正是滿足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需求的重要舉措。 「援通社區智能信息服務系統」把這一系統的建設推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全國樹立了典範。為我國「十一五」期間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社區智能服務網路」和創建「網路化綜合性服務示範社區」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是一項能使中國13億人民受益,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和諧共建帶來深遠影響的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2015年9月16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市民政局等27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北京市有需求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免費安裝緊急醫療救援呼叫器(一按靈)和煙感報警器。「可免費安裝緊急醫療救援呼叫器。 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上指出,智能化養老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要把智能化養老列為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作為老齡工作的重點,以智能化引領養老服務方式轉變。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朱勇介紹,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5億,2013年將超過2億,2050年達到峰值4.83億。屆時,我國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占屆時全球老年人口的1/4。
我國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具體表現之一就是:空巢老人比例高。來自民政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其中農村留守老年人口約4000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
到2050年,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1.08億,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失能老年人將達到1億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 政府應建立健全發展智能化養老的扶持政策,加強老齡信息化建設;突出智能管理服務,以老年人健康、發展為中心,實現智能養老的人性化,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
智能化養老是運用智能控制技術提供養老服務的過程。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依託,集合運用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老年服務行業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適服務的現代養老模式。社會上也涌現出入一系列如桔 豆 盒 子等專為老人設計的科技產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寂寞的問題。 面對巨大的養老服務需求,中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總床位數為 353.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僅有19.1張,離千分之三十的標准相差甚遠,而且,300多萬張床位中70%多的是鄉鎮敬老院床位,主要用於收住農村五保供養對象。
養老服務業體制機制不完善。發展缺少統一規劃,政府各部門職能交叉,權責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責任不夠清晰,市場機製作用發揮不夠;養老服務業扶持政策不完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滯緩,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共4萬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公辦機構,民辦機構床位數只佔總床位數的1/3左右。
居家養老政策幾近空白。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裡養老。但是,由於家庭小型化,家庭很難勝任養老的功能,需要政府的家庭養老政策來支撐。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居家養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養老的免稅政策、津貼政策、彈性就業政策。中國除了獨生子女家庭獎勵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幾乎是空白。
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短缺。目前我國大約需要1000多萬養老護理人員,而全國現有養老護理員僅30多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的更不足10萬人。 為推動智能化養老事業發展,經中國老齡辦批准,中國老齡辦信息中心在全國開展「全國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建設,目的是探索模式,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與會專家認為,智能化養老方式對於低成本應對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智能化養老是能夠應用於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養生養老、健康養老、異地養老、休閑養老等任何一種養老方式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可改善各種養老方式的能力和質量。
Ⅳ 什麼是老年人緊急呼叫器
老年人緊急呼叫器是由主機、緊急呼救按鈕與不間斷電源組成。它主要用於空巢老人自救或其他需要急救的場合,是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隨身攜帶、掛在胸前的一種呼叫器或遙控裝置。老年人急救呼應系統是指,老人一旦面臨突發疾病、遭遇險情等「緊急情況」,只需要按動「緊急呼叫器」的緊急求助鍵或掛在胸前的遙控按鈕,就可與社區緊急呼叫系統中心聯系,獲得救助。老人急救呼應系統中,即使老人無法言語,接線員也可以通過電腦上彈出的老人資料,了解到老人的資料,及時與120和負責照顧老人的服務員或義工取得聯系,給予老人緊急救護。
老年人緊急呼叫器產品的功能與特點:
1、緊急呼救功能:老人遇到突發事情只要按動身上的緊急呼救按鈕,報警信號即可發出,呼叫器最多可輸入六個緊急呼救電話。老人無需走到電話機前,更無需撥打電話,使用起來方便簡單,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老人的生命安全。
2、錄音功能:可預錄10秒鍾的數字語音留言,用於向外發出語音求救信號。
3、聯網呼叫功能:終端呼叫主機可以與120急救中心、社區呼救管理中心連網,通過呼救管理中心為老人搭建的服務平台,為老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了解了什麼是老年人緊急呼叫器,小編提醒您,老年人是弱勢群體,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子女們要盡好自己的義務與責任,讓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