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地鐵一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誰更有理
這名男子更加有理,因為他沒有義務給這名老人讓座,老人也不該倚老賣老,非得要求別人給自己讓座,畢竟每個人都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男子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想要在地鐵上稍微休息一下,無可厚非,而老人一天閑著也沒有什麼事干,並且地鐵上也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年輕人,老人完全可以讓其他看起來更有精神的年輕人讓座。我們都知道,地鐵有時候是非常擁擠的,很多人經常會沒有座位,只能在地鐵上站著。
小姑娘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作為老人,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請求年輕人的幫助,但不要把年輕人的這種幫助當做理所應當的事情。老人強迫年輕人讓座的做法是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的,這種人也是非常拎不清的。對於那種講理的老人,我們可以讓出自己的座位,對於那種不講理的老人,我們可以選擇不讓出自己的座位。
B. 老人不能依老賣老,議論文謝謝
近年來,「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的事例層出不窮:高中生因被打擾而抗議唐山老人跳廣場舞遭羞辱;女孩不肯讓座被老人一屁股坐在身上;四川達州城區有三個小孩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誣陷索賠……這些事例無不讓人倍感唏噓――「年老,就是任性!」
為什麼中國老人為老不尊的狀況愈演愈烈?難道真如網友們所言,「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究根結底,這種「為老不尊」的現象,與個人的文明程度、文化素養低下是有著莫大關系的。也許有些老人會不以為然:「年輕人就應該尊重老人,為老人讓步是天經地義的!」
然而,尊重老人就應該不明是非?就必須讓座,必須被誣陷?就必須眼睜睜地看著老人做各種破壞公物文物,與道德文明不相符的事?答案是否定的。
一個人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必須先學會自重。老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淺淺一想,是對個人與他人的不尊重,往深處一想,就是對法律的不尊重了。
老人有膽子做一些誣陷索賠,破壞公物,甚至是在公共場所對無辜人士大打大罵的壞事,最大的依仗便是法律對老人的寬容。當今社會,不只是未成年人有特權,老人在法律上也享有特權――即使做了再壞的事,有關機關也是批評了一番就了了而過。
對於老人,我國法律一向是秉承著「放寬處理」的原則。於是,有關於老人「為老不尊」的新聞屢次出現,甚至成為了一種趨勢。這種趨勢更是直接導致了國人文化素質的普遍降低;好人好事事件的逐年減少;導致好心人有心幫老人,而又無力去承擔可能遭到欺詐的後果,只能袖手旁觀……
回顧近年來中國老人「任性」的表現,不難發現中國老人已經把「任性」二字發揮到了極致。2014年3月13日,鄭州一位年輕女子因沒有給老人讓座而遭到暴打;2013年5月22日,83歲天津老人因坐過站要求中途下車而招到公交車司機拒絕,暴怒之下拉扯司機導致公交車失控,最終造成九車相撞的慘劇……
實話實說,一些更為「任性」的老人已不止是在漠視文明與道德了,他們甚至是漠視法律,漠視生命!
對於這些倚老賣老,把自己完全投入於自我和勢利中的老人,你怎麼能期望他們還有尊嚴和道德底線?如果不能用行為和公理去遏制他們的惡劣,就只能用法律去喚醒這些「任性」的老人!
加強法律建設,完善有關部門對老人的制理與審判,讓「任性」老人意識到所作所為的嚴重程度,已達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公正的法律必然會讓眾人明白――年老,絕不會成為任性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