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急性疾病有哪些(有生命危險的,比如腦中風)
心絞痛:老年人由於勞累、氣候突變或晚上看電視心情緊張等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冠狀動脈收縮,以及夜間睡眠時靜脈血液迴流增加,致心臟負荷加重。當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時便可導致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而發生心絞痛。此時,家人應立即將老年人扶起,讓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可緩解。
腦梗塞:老年人一般都有腦動脈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間飲水使夜尿增多而限制飲水,結果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而發生腦梗塞。當老年人夜間出現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肢體不能活動時應想到可能發生腦梗塞,這時家人千萬不要晃動老年人,否則有可能導致栓子脫落引發其他一些並發症。
2、老人生病的臨床表現
僅發生在老年期,由於機體老化而導致的疾病,如老疣、老年性白內障、絕經後陰道出血症、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性痴獃等;多發生於老年期,發生與機體老化後抗病能力下降有關的疾病。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高脂血症、惡性腫瘤、中風、腦萎縮症等;老年與青中年期同樣容易發生,但具有不同於青中年期發病特點的疾病(其中不少青中年時期的疾病的延續),如老年性肺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腎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肺氣腫、頸椎病等。
3、老人生病的疾病特點
老年病的防治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於老年人各種細胞器官組織的結構與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年老化,因而適應力減退,抵抗力下降,發病率增加。我國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依次為腫瘤、高血壓與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炎、膽囊病、前列腺肥大、股骨骨折與糖尿病等。而病死率依次為肺炎、腦出血、肺癌、胃癌、急性心肌梗塞等。
㈡ 老年人生病怎麼辦
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較讓人擔心的,首先,對於老年人老是疑心生病我們應該:
(一)開導他們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強,就是刺骨出髓,眉頭都不皺一下。你叫痛,就會越感到難受。所以說,有病沒有關系,生理上有病時,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二)從葯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老年人生病了,喜歡看醫生,其實大部分的醫生,看老年人的病,往往只給他們吃一些安慰性的葯而已。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醫葯,又何必看醫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嗎?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醫生。當身體感覺到有一點不舒服時,要訓練自己堅強起來,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處之。能夠這樣,你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半。(三)從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腳面上都有洞,這意思要我們低下頭來,要「看得破」,不必太執著。人生要像手提箱一樣,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對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對付疾病。老病並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緊,心理要永遠的健康,永遠的不老才行。
其次,現在國家近年也出台了不少關於老年人的醫保福利,讓老年人能夠老有所醫,所以老年人們即使生病了也不要擔心醫療費用太高的問題。。
㈢ 六十歲的老年人,患了頸椎退化該如何治療呢
退行性變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活血化瘀葯物治療,可能是長期服用消炎、解毒、止痛、神經增強、葯物緩解所致。此外,對於某些特殊類型的頸椎病,如椎動脈型頸椎病,也有必要改善姿勢和頭朝下工作。頭痛和頭部退化無法治癒。僅對症治療。建議採用牽引、理療和紅外線,按摩治療。我們應該避免長時間以一種姿勢工作和學習,特別是低著頭工作和學習。
一般治療方案需要指導患者配合一些物理治療方法,如針灸、按摩、牽引、按摩等。當然,但不是根本無症狀的宮頸退變,不需要治療。對於症狀性退行性變,可採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頸椎退行性變是指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包括治療頸椎病的方法。目前,國內外治療宮頸疾病的方法很多,可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在中國,許多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被用於治療頸椎病。
㈣ 老年人70多歲,腿部皮膚發緊,肉皮疼,找醫生說是年紀大了,吃點補葯,請問這是什麼病有什麼辦法,謝謝!!!
你在這里叫專業的來!?
開玩笑 這里那裡有專業的
去醫院問問醫生該如何解決吧
這種事情耽誤不得
㈤ 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人老了以後,身體機能也在老化,因此容易患上各種疾病,下面我為大家介紹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歡迎大家閱讀。
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1、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其發病原因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於多種環境因素參與使正常血壓調節機制失常所致。高血壓既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會導致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病變,從而產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出血、腦梗塞、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嚴重的並發症,危害極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應特別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熱能和體重,減少脂肪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攝入足量的鉀、鎂、鈣;戒煙酒或嚴格限制煙酒;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不同運動方式,控制好血壓,減輕體重,增強體力,降低胰島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減少精神壓力。
2、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於感冒、吸煙、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等原因,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反復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臨床表現有發熱、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狀,病情嚴重者咳嗽、喘鳴幾乎終年不停,並呼吸困難,繼續發展可並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氣候變化大的季節應特別注意預防感冒,感冒後要及時就醫;平時應少吃或忌食生冷、過咸、辛辣、油膩及煙、酒等刺激性的東西,減少或避免對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增強免疫力;居住的室內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床單、被褥、衣物要勤於更換和清洗,減少過敏源;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利改善呼吸系統的機能,增強對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3、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主要是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病變而引起,病變的根源在於患者平常飲食不合理,體內脂質代謝紊亂,使得血脂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應慎食或節食油膩、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攝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蘿卜、西紅柿、黃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帶等;不吸煙、不酗酒;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保持足夠的睡眠;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積極防治與冠心病關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4、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也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病。其誘發因素有:感染、肥胖、體力活動少、妊娠和環境因素等,臨床上有煩渴、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現,並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多種慢性並發症,如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肢端壞疽、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
防治措施:老年人應合理飲食,適當地吃,科學地吃,嚴格控製糖份和脂肪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減少攝取的總熱量;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的量,多吃一些蔬菜、麥麩、豆及整谷,並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促進新陳代謝,控制體重;放鬆心情,因為各種心理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強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生,保持良好心態對糖尿病的預防有積極作用。
5、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由於大腦器質性損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可使記憶、理解、判斷、自我控制等能力發生進行性退化和持續性智能損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緒抑鬱者、患缺血性腦血管病或有長期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症狀,常被人誤認為是正常的衰老現象,使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防治措施: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現健忘現象,應及時到神經內科檢查就診;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缺血性腦血管病等疾病者應早發現、早治療;多吃魚類、蛋類、瘦肉、菌菇類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幫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記憶力;避免過度喝酒、抽煙和操勞,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勤動腦並多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心胸開闊,處事樂觀,避免精神抑鬱和緊張;經常做和手指有關的活動,如用手指旋轉鋼球或胡桃,手工藝、雕刻、剪紙、彈奏樂器等,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腦力靈活性,延緩腦神經細胞老化。
拓展內容: 老年人夏季應預防哪些疾病
1、腸胃病
天氣炎熱或潮濕,食物易腐爛變質。醫生提醒,不要食用變質、過期食品,以避免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疾病。同時在濕熱天氣時,不宜過多進食冰凍西瓜、涼茶冰水等,以免損傷脾胃。
2、呼吸道疾病
陰雨天時,溫差大、濕氣過重易致呼吸道疾病。醫生提示老年人,即使陰雨天也要適時開窗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3、皮膚病
氣溫高、濕度大的季節,環境中的細菌真菌活動能力增加,皮膚出汗易引起感染性皮炎。醫生介紹,陰雨天氣時老年人應避免穿著未徹底曬乾衣物。天氣熱出汗導致汗液分泌增多,老年人宜穿著透氣吸汗面料衣服。
4、心血管疾病
老人的高溫適應性較弱,夏天血壓波動大,容易引起腦梗和腦出血;尤其是性格比較急躁的人,天氣熱的時候,容易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循環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慌、心悸、心絞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腦梗、腦出血等疾病。
㈥ 老年人肢體僵硬是怎麼回事
1、老年人身體僵硬怎麼回事
有些老年朋友年輕的時候不會保養,等到老的時候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骨頭僵硬便是其中一種,長期的骨頭僵硬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身體變硬、緊綳是衰老的一種正常表現,關節就像上了鎖一樣,還伴有酸痛感、麻木感。
這一方面是因為年齡增長,鈣質流失,骨膠原含量降低,骨骼脆性增加;另一方面,肌肉萎縮,彈性下降,容易疲勞,肌肉耐力和柔韌性減退,體適能下降等綜合原因所導致的結果。但如果是突發性的身體僵硬則應是疾病的表現,應盡快就醫確診。
2、老年人身體僵硬的負面影響
容易受傷。老人下肢及腰背肌肉僵硬,會讓髖部及膝關節活動不靈活,跌倒風險增高。同時,老人柔韌性減退,跌倒發生的一剎那,不能迅速應對,再加上肌肉控制力差、骨質疏鬆,會引發骨折等後果。
身體疼痛。老人骨質疏鬆、肌肉耐力減退、運動不當,都容易引起肌肉發緊、發脹、僵硬、痙攣、疼痛等問題。同時,相應關節負荷增加,容易造成關節疼痛。
畏寒怕冷。人體約40%的熱量由肌肉產生。當肌肉衰退、硬化、血液循環變差後,產生的熱量會減少,導致體溫降低。
時常疲勞。老人身體變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環障礙、氣血不足,很容易疲勞。
3、老年人身體僵硬的改善方法
膝關節響,蹲馬步。不經常運動可能使膝、肩等處關節囊產生的滑液減少。上了年紀,走路時若聽到膝關節咔咔作響,應通過運動增加關節的靈活度,蹲馬步就是個不錯的方法:腳尖朝前,大腿與地面平行,挺胸、收腹、平視。每天堅持做一次,開始時,可以每次做5分鍾,再慢慢延長時間。
開始最好扶著桌子、櫃子等固定物體,以免發生危險。如果膝關節在發出聲響時還伴有疼痛,可能是半月板損傷或長了骨刺,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盲目運動。
脖子僵、頭皮發麻搖搖頭。這是頸椎病的早期症狀。簡單的搖頭運動就可以緩解:坐直或站立,頭分別向前用力低下,向後仰,再分別向左、右傾,各做10次。然後分別按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慢慢搖頭,各做10次。還可以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頸部,這樣做不僅能解除頸部肌肉疲勞,還能改善大腦血氧供應,健腦提神。
㈦ 老年人頸椎有問題引起頭暈要怎麼辦
頭暈乃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多而造成腦部血液減少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因為暴露於烈日下過久,泡熱水澡的時間太長,或是緊張、生氣等。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維他命、荷爾蒙分泌異常、 更年期 或自律神經失調也都是造成頭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