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延安八一敬老院采訪

延安八一敬老院采訪

發布時間:2023-09-15 02:21:38

A. 現存紅軍待遇

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包括抗日聯軍和中國領導的脫產游擊隊)的老紅軍待遇很好。

電話、醫療等全部都由國家報銷,其工資也是相當的高。

國家對老紅軍們的生活、健康早有政策上的照顧。早在1979年,就有《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加強老幹部工作的幾點意見》文件,要求落實「對老幹部政治、生活待遇要適當從優照顧」的精神,要求對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的生活、工資待遇問題予以重視。

當時的要求如下孝掘:

一、為了從優解決這部分老紅軍、老幹部的生活困難,由財政上從行政費中按每人每年三十元撥一筆專款,中央級由各部門掌握使用,地方由各省、市、自治區負責管理老紅軍、老幹部的主管單位統一掌握使用,列「職工福利費」目,主要用於解決所在單位福利費解決不了的老紅軍、老幹部及其遺屬(直系親屬)的困難補助。具體辦法,由各地區、各部門自行規定,報我們備案。

二、這部分老紅軍、老幹部中工資待遇偏低的,予以適當提高。他們不論在國家機關或事業、企業單位工作,凡現在標准工資低於當地國家機關行政人員十七級的,一般的可以提高到行政十七級,並從今年一月起執行。其具體手續,由所在單位提出意見,報請任免機關批准,並報上一級黨的組織部門和人事部門備案。

三、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系指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在職幹部和工人,以及同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現在已經退休、離休的幹部和工人。

在老紅軍的身份認定上,國家也有嚴格標准。根據1979年《關於退伍紅軍老戰士稱號和待遇方面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意見的聯合通知》規定,確定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身份的條件是:

①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包括抗日聯軍和中國領導的脫產游擊隊)的;②有退伍手續臘模或確切證明的;③沒有投敵叛變行為,回到地方以後繼續保持革命傳統。凡符合上述條件,經本人申請,縣(市)民政部門審核,報省、市、自治區民政廳(局)批准後,可被確定為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身份。

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的身份被確認後,就可以享受國家提供的定期定量補助。隨著中國經濟水平和物價的提高,老紅軍的生活保障、物質待遇也隨之而提高。

2015年9月底,民政部發布了《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對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恤金額作出了明確要求,其中也包括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准。

值得注意的是,老紅軍不僅能得到經濟上的照顧,也時常會得到地方政府、領導的慰問。

比如,10月14日,福建省委書輪慎緩記尤權在紅軍長征出發地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參觀紅軍

B. 采訪敬老院院長可以提什麼問題,請大家幫幫忙,謝謝啦

采訪首先要把握方向,就是說你要表揚呢,還是批判
首先我們表揚型的
記者:某某院長您好,感謝您接受我的采訪
院長:恩
記者:據我所知,我們這個敬老院是省優秀敬老院,我們的設施非常的齊全呀。等等
院長:恩
記者:我們創業之初在手頭不寬裕的情況下投資300多元人民幣購買了3副羽毛球拍作為健身器械。建設了健身室這個是為什麼呢?我們還花20多元買了4副撲克建設了棋牌室?這在全國都是領先的您當時是怎麼想的?
院長:恩
記者:據我所知,為老人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我院還聯系學生和社會義工等,義工還捐款捐物?
院長:恩
記者:為了老人,敬老院還建了了獨立的洗浴中心,作到每個人都有單人服務
院長:恩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院長:恩、恩、恩

其次是批判型
記者:某院長您好,最近發生在咱們敬老院的一些事情呢廣大觀眾朋友十分關心,我們這次來是聽聽您的看法
院長:噘兒噘兒
記者:聽說,我們這個敬老院雖說是省優秀敬老院,但是設施購買上很多人有不同看法
院長:噘兒噘兒
記者:敬老院投資3000多元人民幣購買了3副羽毛球拍作為健身器械。請問球拍是金的嗎?我們還花20多元買了4副撲克建設了棋牌室?請問撲克是銀的嗎?
院長:噘兒噘兒
記者:據我所知,為老人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我院還聯系學生和社會義工等,義工還捐款捐物?但是很多老人反映,您把義工捐助的錢物都吃了回扣了。
院長:噘兒噘兒
記者:我聽說為了老人,敬老院還建了了獨立的洗浴中心,作到每個人都有單人服務。可是,洗浴中心並不對老人開放,這是為什麼?
院長:噘兒噘兒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院長:噘兒噘兒噘兒噘兒

C. 湯非的社會活動

2008年5月17日,湯非參加了「我們萬眾一心」2008大型賑災義演,現場演唱《孩子們的夢想》,並掏出5000元現金捐給汶川災區同胞。
2008年11月2日,湯非作為明星志願者參加了奧運志願心樂團和公益電影《微笑圈》走進北京市昌平區慰問奧運會、殘奧會城市志願者的活動。
2009年5月19日,湯非參加了揚州市首屆慈善公益晚會,現場演唱歌曲《你是一個好人》。
2010年7月,湯非跟隨第十四屆CCTV青歌賽軍隊獲獎選手的演出隊以「走下賽歌台、回報軍營來」為主題赴武警西藏總隊演出慰問高原武警官兵。
2011年5月19日,湯非參加了「揚州慈善總會成立十周年——暨『大愛之城』慈善晚會」,現場演唱《我的父親》並與王莉被揚州慈善總會聘請為揚州市「慈善愛心大使」,在晚會的最後湯非與王莉合唱了《中國我為你歌唱》。
2011年11月,湯非在南澳體驗了在部隊生活當十天「基層戰士」的經歷,隨後在2012年CCTV-7「軍旅文化大視野」欄目之「為兵而歌」中湯非講述了自己的這一經歷,並現場演唱歌曲《生命中有過美好年代》以及與眾藝術家們共同演唱歌曲《我愛祖國的藍天》。
2012年12月,湯非赴延安參加了「軍營大拜年」節目的錄制,跟隨節目組的第二支小分隊走進延安市八一敬老院慰問革命老兵,並與東曉為當地人民和部隊官兵們演唱歌曲《萬泉河水》。
2012年12月14日,湯非參加了「愛我家 唱我家 我的北京我的家」群眾性歌曲徵集演唱電視競賽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並與王莉現場演唱活動主題曲《我的北京我的家》。
2013年6月父親節來臨之際,湯非來到北京腫瘤醫院參與「給父親一個勇敢的擁抱」關愛活動,演唱《我的父親》並與腫瘤醫院患者交流,隨後清唱了歌曲《我的北京我的家》。
2013年6月25日,湯非參加了「大地之約——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公益宣傳活動」,與柏文在紹興大劇院共同演唱活動主題曲《給未來一個未來》。 隨後湯非於6月30日參加了「2012威海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演唱《狼圖騰》《故鄉的雲》等歌曲。
2013年7月15日,湯非隨中國文聯赴玉樹參與「為人民放歌 為玉樹祝福——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赴玉樹慰問演出」,為災區人民帶來歌曲《龍的家鄉》並和當地百姓交流。
2013年10月,湯非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你是這樣的人——紀念周恩來誕辰115周年珍品展開幕式暨新書發布會」,現場演唱由宋小明、欒凱詞曲創作的歌曲《召喚》。 12月份湯非隨空政文工團赴南空某航空兵師一線作戰部隊慰問演出,為部隊官兵們演唱了歌曲《當兵前的那晚上》。
2014年1月,湯非跟隨央視心連心藝術團「我們的中國夢——東西南北賀新春」節目組赴江西省蓮花縣慰問演出,在蓮花縣一枝槍紀念館的演出現場中演唱歌曲《老阿姨》,並看望了該歌曲的人物原型龔全珍。
2014年4月16日,湯非與歌手李暉共同參與了由詞作家李俊偉、作曲家鄂矛創作的「鄰里守望」志願者服務活動主題歌《幸福陽光》的首唱。 隨後湯非於4月24日參加了北京市2013年優秀網路試聽節目表彰典禮,作為壓軸嘉賓與王莉現場演唱《夢就是方向》。
2014年5月,湯非與歌手郭歡共同參與錄制了由孫文奎作詞、小春作曲的關注特殊兒童公益歌曲《讓夢想飛》。 5月30日,湯非參加了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23屆「星光獎」頒獎典禮,作為受邀嘉賓與王莉共同演唱《青春中國夢飛揚》。
2014年8月26日下午,湯非在北京進棚錄制了由劉顯興作詞夏峰作曲的歌頌揚州好人、宣揚城市精神的歌曲《揚州好人之歌》,此次也是由作為揚州慈善大使的湯非公益獻唱。
2014年12月4日,湯非在新浪微博上了解到江都小紀鎮丁家的情況後,通過微博轉發呼籲社會的關注,並以銀行卡轉賬的方式為雅靜捐款5000元。
2015年5月26日,湯非參加了由華語音樂家協會、華語音樂排行榜、華語電台聯盟聯合主辦,由策劃人兼愛心企業家合力發起的首屆「華語音樂排行榜——六一關注自閉症兒童」專場晚宴,現場演唱晚宴主題曲《感動》。 5月28日下午,湯非參加了在揚州廣電中心800平米演播廳舉辦的「最好的未來——2015新聞女生慶六一」關愛留守流動兒童暨愛心競拍公益活動,他為活動准備了一套個性化郵票以及七張個人唱片作為拍品,並現場演唱歌曲《天之大》。
2015年7月17日,湯非與其他明星們一起穿上公益T恤,參加了百位明星關注留守兒童「一帶一路」萬里行公益歌曲錄制的活動。
2015年10月12日晚,由中國志願者服務聯合會、中國志願者服務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鄰里守望情,志願中國行」暨全國鄰里守望志願服務文藝演出在北京演藝中心上演,湯非與李暉現場演唱了「鄰里守望」志願者服務活動主題歌曲《幸福陽光》。
2015年12月28日晚,第三十屆電視劇「飛天獎」頒獎盛典在杭州雲棲小鎮舉行,湯非與米靚在頒獎典禮現場獻唱了電視劇《大江東去》主題曲《中國夢》。

D. 采訪老黨員的提綱怎麼寫

第一段:寫自己要去采訪
第二段:寫自己和和藹的老黨員對話
第三段:具體寫他當年的故事
第四段:寫現在的美好生活並總結

E. 為校園小記者去敬老院采訪設計幾個問題,急!!!

老人。問他們生活情況,老人特需要關愛了,所以這樣的問題它們也是很原意回答的。還有來敬老院的原因,這是看報的人最想知道的了,就問他們家庭情況等,要小心點問,覺得人家不想說了就別問了,省得觸及人家的痛處。
領導。這是個特殊的行業,問問它們干這一行的信仰吧,領導肯定是很想說他們敬老院的好話的,所以,從它們嘴裡通常聽不到一句真話。
工作人員。他們不敢亂說話,怕被領導罵,所以應該謹慎提問。可以問他們就是每天做什麼工作啊,有什麼難伺候的人之類的。
著裝和語氣,都不要太張揚,先問被訪人有沒有時間,要給人穩重可信的感覺。
如果寫文章的話,不妨輕聲呼籲-關愛老人。
我自己打的,沒有借鑒別人。

F. 如果去敬老院采訪老人,問些什麼問題比較合適

哎…… 也曾經想過很多的問題,比如身體如何,胃口怎樣,喜歡看電視還是聽回聽廣播呀之類的很多
後來答覺得老人很喜歡小孩子,帶些小孩子陪老人過個節,其實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開心,能這樣的話,你的采訪會真正有意義,對老人對孩子也是。當然只是說說……

G. 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六篇】

【 #心得體會# 導語】敬老院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西方國家的敬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能接收有各種各樣需求的老人。以下是由 為您帶來的《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六篇】》,供您品鑒。

【篇一】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20xx年12月7日隨延安大學愛心社前往延安當地八一敬老院看望老人。在過程中,我了解到這些老人們在以前創下的種種功績,心中不禁感慨當年的他們是多麼英勇,為了中國的和平他們吃了多少苦,灑了多少血汗。可那麼堅強的他們也抵不過歲月的摧殘,蒼老的面容,步履蹣跚,此刻湧上我心頭的不是憐憫而是深深的敬意,即使被歲月摧殘他們也不曾低頭認輸,他們身上依舊留存著當年的硬氣。

同學們期間為老人們表演了節目,老人們也很樂意觀看,新一代年輕人們的活力彷彿正喚醒著他們當年的影子。筆直的著裝,胸前佩戴的徽章,都展示出他們心中的那一份驕傲,也激起我們心中的敬佩。

【篇二】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這次社會實踐給了我一次很好的社會生活體驗機會,讓我看到了退伍老兵的晚年生活以及他們對當年抗戰的勝利無法抑制的自豪之情。這次活動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同時這次陪伴老兵也讓我品嘗到了關心他人所獲得的樂趣。我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攔友型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告和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意識。

這次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很充實,它讓我了解了老人們的生活,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這種實踐。

【篇三】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在這個晴朗的天氣里,趁著五一假期,我們自發組織了一次志願者活動,看望關心敬老院的老人們。此次敬老院一行感慨很多。

到了目的地,並沒有想像中華麗的院落,那隻是一座年數已久的老樓,寂靜的院落平平無奇。然而,我慶幸我們來了,我們要給這里的老人帶來歡樂。我們開始分工合作,幫他們洗洗頭、拖拖地,陪他們說會兒話、下象棋、打打牌…在和爺爺奶奶們的相處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兒女的思念與牽掛,以及在敬老院中的孤單。我們僅僅去了這么一會兒,老人們的臉上就浮現出了幸福的笑容,簡單的說幾句家常噓寒問暖,我就能感受到了他們因為我們的到來而非常快樂。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在今天,大多的子女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便將老人送去敬老院,有時簡猜間才去看一眼。其實我們知道,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幫助,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空巢老人,敬老院的老人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我們能做的微乎其微,不可能每個敬老院都去,每個老人都照顧到,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去照顧我們眼前看到的老人,用自己的力量呼籲社會上的年輕人多關心自己的父母,抽時間多回家看看。老人所期待的並不是孩子回家幫他們做多少事,他們想要的只是孩子們多回來看看,陪他們說說話,哪怕是幾分鍾,我想他們也會非常開心的。

這次志願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所以在結束活動之後就趕緊給自己家人打了個電話,陪他們聊聊天。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貢獻出自己微薄之力去關心每一位老人,不要讓他們在僅剩的歲月里充滿孤獨與遺憾。

【篇四】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奉獻時間,收獲充實;奉獻時間,收獲價值;奉獻愛心,收獲感動。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但是,尊老愛幼卻是每個人的本分。

一大早,我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所有幹事在敬老隊隊長的帶領領攜帶愛心物資聚集在青協辦公室樓下,一同前往貴陽市花溪區「老來福」敬老院。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該休息時,是否也會想敬老院的老人那樣的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走進敬老院,面對陌生的老人們,起初我顯得十分拘謹,不知該去和老人交談什麼,也害怕說到他們的傷心事兒。不過這一切都被一個老爺爺所改變了,在交談的過程中,這位老爺爺給我講述了他從前的生活,在那個舊的社會,雖然爺爺是一名孤兒,但社會並沒有拋棄他,他也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老爺爺還與我講述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其中一件我覺得他們太可憐了,每天只能在那小小的院子里活動,門還被鎖上。院長這樣做也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但是我覺得這樣他們的晚年過得十分凄涼,每天過著「復印機」式的生活。不想外面的老人可以陪伴自己的孫子,閑余時刻還可以到廣場跳廣場舞,下下象棋,與其他老人拉拉家常什麼的。可是敬老院的老人們並沒有感受到,與我們交談之中更多的是以前年輕時候的事。

回來的路上,那位老爺爺跟隨我們到坐車的地方,總是依依不捨。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存了一份樂觀堅強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那麼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對於父母,我告訴自己,父母也會有老的一天,自己要盡一切努力照顧好他們,把他們留在身邊,不論他們的行動變得多麼遲緩,不論他們思考變得多麼困難。因為我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父,作為青年志願者的我們,更應該多多去關心他們,他們不在孤獨,生活不在那麼凄涼,讓他們可以多一個可以訴說的對象。

【篇五】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老人,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弘揚這種傳統美德,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青協組織我們進行的這次活動,而從小就在奶奶呵護下成長的我如今毅然選擇加入青協,選擇做一名志願者,盡自己的努力獻出一點愛。

早晨7點20分我們青協的幹事以及記者團的部分記者共72人在知行樓集合,同時還帶了一件水果,一些食材,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到達敬老院,剛一走進院子里,就看到一些早起的爺爺奶奶,看著他們臉上那種慈祥和藹的面容。彷彿依稀看見家中的奶奶,當我們走進老人的屋子,走進老人的身旁時,卻遲遲不敢開門開口向他們說第一句話,相反,老人們比我們還要主動,他們帶著慈祥的面容跟著我們這些害羞的人說話,從此打破了這安靜的畫面。

隨後,我們不僅挨個看望了老人,給他們送去溫暖,在那裡照顧老人的阿姨告訴我們,這些日漸年邁的老人過去的故事,給我們說了他們對家長親人的思念,自己的子女是因為工作繁忙而常年在外,在家中沒人陪自己聊天,一個人自說自話,與其孤獨終老,還不來敬老院與同齡人朝夕相處,這樣,他們便能感到夕陽的無限美好,而子女卻不知道,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已為時已晚,他們何時才會明白這些守候他們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見到自己。

在與老人的交流中,聽著他們講自己年輕時候的辛酸往事,他們講著自己子女小時候的往事,一切都是自己不厭其煩地教給他們很多東西。他們從不要求什麼回報,他們只是一心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一切安好,而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你們有這樣做過嗎?

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充當了他們的孫子孫女,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捶捶背,給他們端茶倒水,給他們送去水果和糖果,牽著他們散步,為他們做飯等等,和他們在一起的這些點點滴滴,時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老人長輩那樣,善待天下所有老人。尊老愛幼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當我們要離開敬老院時,心裡有許多的不舍,當我正要踏過那道鐵門時。差點流淚了。可能是與家中的老人聯想起頓時深有體會吧。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提高我們社會實踐能力,能增強我們的愛心,並且,還讓我領悟到愛的意義,奉獻的意義,希望還能再次參與這樣的活動,把傳統美德繼續傳遞下去。

【篇六】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當今社會,還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當然也有一些我們不敢去尊敬的老人,比如說:碰瓷的。社會上有太多這樣的人,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上當受騙了,這就造成了大家看到老人都會退避三舍。而有一群可愛的老人,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感受不到親人帶來的溫暖。他們住在一個院子里,大家相互陪伴。而我們此次的目的就是去陪這樣一群可愛但是又孤獨的老人聊聊天,陪陪他們。還記得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在乘車的途中,我的心情是激動的、緊張的、怕做不好……我們到達敬老院時是8:30左右,當看到敬老院的那個院子時,我覺得很心酸,一個小小的院子,房子舊舊的,硬體設施可以說是很差。院子里有幾個老人,零零散散的。我們踏入院子時,有的老人還拍著自己身邊的位置,讓我們坐下,很感動。然後由學姐給我們分配任務:有的是陪老人聊天;有的是幫忙打掃。而我是去陪老人聊天,當我踏進屋子看到我要陪的那個爺爺時,我就看到他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坐在椅子上,也不說話,雙眼無神。當我和他說第一句話時他才有了反應,把頭轉向我。在陪爺爺兩天的過程中我只了解到了他姓馬,而且今年已經89的高壽了,話也說不怎麼清楚了,因為怕涉及到馬爺爺的傷心事,所以我沒有敢問他的家人。當問到他年輕的時候,馬爺爺來了興致,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在重慶當過兵,去過很多地方,還告訴我說,趁年輕的時候多出去走走,想做什麼就大膽的做,不然老了再想做就沒機會了。馬爺爺還關心到說,我剛來到貴陽習不習慣,貴陽冷不冷之類的。就像自己的親爺爺一樣關心著我。那一瞬間我就想到了我的爺爺奶奶。雖然他們的年齡沒有馬爺爺那麼高壽,但是也老了,腿腳也不怎麼利索了。突然就覺得自己很不孝,到貴陽這么久都沒有給他們打過一次電話,而我每次回家他們都很關心我,問我過得怎麼樣?可是我有時還會覺得他們很啰嗦。我想爺爺奶奶了,我想給他們打個電話說,我想他們了。

最後的告別才是最傷感的,還想再多陪他們一會兒,哪怕只有一分鍾也好,可是這短短的一分鍾也沒有了,當我們去和馬爺爺道別的時候,他說:「我對不起你們,你們來看我,我也沒能煮碗面給你們吃」。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心裡很是動容,差點沒忍住眼中的淚水。他們真的是一群善良又可愛的人。我只希望我們一點點時間的陪伴,能讓他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溫暖。雖然在敬老院吃喝都有人做,但他們不開心,因為常年的孤獨,他們也很希望有人來陪他們聊天。這次活動,讓我真正感悟到「孝」這個字的意思。

雖然這次活動沒有給老人們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祝福也會給他們帶去一份溫暖。這次的經歷讓我想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微不足道的力量集結起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生活在角落裡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他們。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總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是怎樣的心情。其實老人們要的並不多,一點關心,一點陪伴足矣!

閱讀全文

與延安八一敬老院采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