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院的故事

養老院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06 12:00:20

1. 敬老院的故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敬老院的故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碧玉鐲
老姐們出去遛彎了。
郝老太太坐在床頭,聽著隔壁的響動,掌中托著一副碧玉鐲。那是她出嫁時娘家陪送的。不知過過多少人的手了,磨潤得晶瑩碧澈,滑膩如酥。五十年前,娘兩眼潮潮的將這副玉鐲戴到她的手腕上。多少個風清月明之夜,她摸著玉鐲,琢磨著將它戴到自己女兒腕上的滋味兒。可盼了幾十年,也沒嘗到人生的這一滋味兒。玉秀要結婚的消息傳開後,郝老太太起了個心思,又怕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始終也沒好意思開口。今個無論如何也得試試了。
關門聲。腳步聲。玉秀收拾完隔壁房間,朝這邊走來了。郝老太太的神色有些慌亂,臉上的皺紋抖抖的,手顫顫的,瞧不見東西的眼睛也不安地動了動;兩只玉鐲碰到一起,玲玲地響。
「郝奶奶!」人還沒進屋,聲音過來了,甜甜的,摻了糖,拌了蜜似的。
進敬老院之前,郝老太太的兩眼就瞎了,沒見過玉秀長個啥模樣。可一想到她,老戲《槐蔭記》中的那個美麗善良的七仙女,便活脫脫地出現在她心裡。
郝老太太的命不好……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2. 一本結尾部分是一群老人逃離變態養老院的故事的電影

電影<<雲圖>>裡面其中的一段故事,挺好看的,時間跨越上千年

3. 給敬老院的老人的故事

孩子,抄你聽我說

孩子,你聽我說,為了你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從教你呀呀學語,蹣跚學步,到給你重復講你最愛聽的故事幾百遍,風雨中接送你上學,給你買全家最貴的衣服。。。。。。

孩子,還記得嗎?你第一次叫我「媽媽」時我的喜悅,可是如今媽媽老了,我的腳走不動了,說話也不那麼流利了,請耐心地對待媽媽,當我走不動時,請攙扶著我,就像我當年耐心地牽著你的手扶著你一樣,當媽媽接不上話時不要著急,更不要對媽媽生氣,耐心地提醒媽媽。。。。。。

孩子,烏鴉雖然很醜,但當她們非常懂得孝道,當烏鴉媽媽老了飛不動的時候,小烏鴉就飛遍各地尋找美味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喂給老烏鴉吃。孩子,你在聽我說嗎?

4. 如果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講個故事,最好是關於什麼的

跟她們聊天,讓他們講自己的往事,歲數大的人都喜歡回憶過去,回憶都是美好的

5. 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

程門立雪!孔融讓梨! 王本增,好人哪!」67歲的劉方宅老漢翹起了大拇指。劉方宅是陽信縣勞店鄉敬老院一位居養老人,王本增則是勝利油田的一名職工。他們二者能有啥聯系。

王本增,今年42歲。其原籍陽信縣勞店鄉皂楊村,1980年參加工作,現在勝利油田石油管理局擔任科長一職。2003年「三秋」期間,王本增借返鄉探親之際專程去探望一位老同學的父母。一打問才得知,兩位老人因年老體衰住進了勞店敬老院。王本增騎著單車奔走十餘里才找到了兩位老人。

由於地方財政非常拮據,勞店鄉敬老院的硬體設施配套不到位。43位老人在此居養,他們中最大的年逾九旬,最小的也近花甲。敬老院雖衣食不愁,但缺少必要的娛樂設施。唯一現代化的東西是一台彩電和一台洗衣機,但都已無法使用。看到這些,王本增當場對院長說:「敬老院有困難我想法幫助,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快快樂樂地安度晚年。」說完話,他把身上僅有的200元現金遞到了院長手中,用以改善一下老人們的生活。

2003年11月8日,正值一股寒流席捲而來。王本增卻乘車帶著現金從東營趕來,他沒有回家看望三位兄嫂和已經79歲的老娘,而是徑直來到了勞店鄉政府,找到了民政助理說明了來意。他們找了一輛汽車來到陽信縣城,轉了七八家商場,為敬老院買了一台電冰櫃、三台高檔洗衣機、一台彩電和一台影碟機,以及VCD光碟、麻將、撲克牌等一大宗物品。然後又到葯店,為老人買來了常用必備葯品。這些物品,價值6000餘元。送去物品後,當天下午,王本增謝絕老人們及當地幹部的多次挽留,踏上了歸程。

事後,哥嫂才從當地的媒體及當地領導的口中得知王本增真情敬老的事跡,又轉告了給了老娘。這位老人非但沒怪小兒子,而是誇獎本增做得對。她說:「尊老敬老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哥嫂的日子都不錯,待俺老婆子挺好,俺是啥也不缺。小四(王本增兄弟中行四)能想著別的老人,俺打心眼裡喜歡,這才是俺的好兒子!」

今年10月17日上午,趁著星期天,王本增又悄悄地從東營趕了回來。他這次為老人們帶來了常備葯品、食用油、點心、撲克等日用品一大宗,價值在千餘元。老人們見到王本增,攥著他的手緊緊不放。王本增則逐一向老人們噓寒問暖,了解每位老人的情況。當天,王本增風塵僕僕地趕回了東營。

他再三「申明」:「我是名共產黨員,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宜興市張渚鎮下場街,有一位中年男子,每天上班前,先要為百歲外婆送早飯、梳頭、刷牙、洗臉,30年來如一日,無怨無悔,被當地居民傳為佳話。他就是張渚醫院的醫生程宜坤。

程宜坤自小受父母教育要尊敬老人,從他進醫院工作起,就主動擔負起侍奉外婆的重任。一日三餐由他送,每天上班前,為外婆梳頭、刷牙、洗臉;中午回家先為外婆送飯,

然後回家吃飯;下班先到外婆家去看望,為老人准備所需物品,讓她晚飯吃得開心;晚上為老人打洗澡水,打掃衛生。30年來,風雨無阻,不管是高溫酷暑還是寒冬臘月,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夏天炎熱蚊子多,他為外婆准備了微風扇和吊扇,裝上蚊帳,晚上為外婆打開電蚊燈,等她熟睡後,關掉開關,悄悄離開。冬天為外婆准備熱水袋,每天換二三次水,晚上准備兩個熱水袋,讓老人整個冬天都不覺冷。

人老了難免有三病六痛。每當看到外婆臉色不好時,程宜坤總是十分著急,忙著為她配葯、送葯。有一次,外婆腹瀉,用葯一星期未見好轉,他請醫生為老人掛鹽水,並用中葯為她調理。經過半個月的精心照料,老人逐漸恢復了健康。

外婆喜歡外出串門聊天,畢竟年事已高,不慎摔跤也有發生。86歲那年,老人摔成手腕內骨折,經醫生治療後,他把外婆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療傷100多天直至痊癒。老人在93歲時又摔成大腿骨折,他又把外婆接回家,請醫生給她矯正,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法。經過8個多月的悉心護理,精心照料,外婆終於站起來走路了。外婆高興地說:「小坤,你辛苦了!8個多月來,每天為我換葯、喂葯、喂飯、梳洗、倒便桶,便秘時為我洗腸,就是婦女也怕臟呢。」程宜坤說:「誰叫我是你的外孫,小輩服侍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這是應該做的,千萬別宣傳他。要宣傳,可說說當地敬老院的困難,讓更多有愛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表示,「只要有空閑,就會常回家看看」。

6. 養老院里的故事讀後感4oo字

養老院觀後感
2010年4月24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和家長在郭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福壽老年公寓
為了不打擾老年人休息,我們在外面等了一會才走進去。當我們走進大廳,發現爺爺奶奶們都笑盈盈地在那等著我們呢,我們集體向他們問好之後,就跑向爺爺奶奶,送上我們准備好的禮物,我送禮物的奶奶特別開心,問我學習的情況,還鼓勵我好好學習。看的出來,她是一位非常慈祥善良的老奶奶,跟我的親奶奶一樣。
之後,我們又同爺爺奶奶們一起包餃子,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負責擀皮,有的負責包,有的負責運餡,有的負責擺放好餃子,不一會一簾簾的餃子就出爐了。看著老人們的笑臉,想著老人們吃著我們的餃子,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我因為要上課,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敬老院,媽媽說以後還會帶我來,因為這些老人是最值得我們尊敬和關愛的,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送給她們一點點溫暖,獻出一點點愛心,她們一定會很快樂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會獲得更多的快樂。
敬老院在我們眼中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兒。熟的是這是大家熟知的一個社會後勤保障機關,而陌生的是,畢竟我們對它的了解只是來自旁人或媒體的只言片語,敬老院好像就是收養那些孤寡老人並且容易被人遺忘的那麼一個角落。帶著滿腹的疑問,9月6日,我們來到**區**老人公寓進行采訪實踐。
這是**區最舒適的老年公寓,除安排兩人一間的住宿外,保健,健身,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據院長介紹,目前這里常住的老人共有150人,他(她)們有的是年老無伴為排解寂寞而來的,有的則是因子女工作太忙無暇照顧,還有的是海外華人落葉歸根但國內又無親人才來此安度晚年的。同時院里也辦理臨時住宿,老人可以自由來去。
在隨後與老人的交談中,我感到在老人看來,敬老院除了免除她們料理生活的顧慮外,更重要的是這里為她們提供了與其他老人交流的機會,緩解了她們在身體狀況下降時寂寞感的增加。而且老人們也都表示她們很喜歡住在這里,特別是有兩位老人還賣掉了她們的房子,把錢捐給了敬老院,可見老人對敬老院的感情之深。
但是據我們了解,真正像**老人公寓辦得這樣好的敬老院卻為數不多,一方面,大多數敬老院的地理位置、環境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對敬老院的觀念尚未轉變,這一點從接受我們采訪的一位家屬便可知曉,他們雖姐弟6人,可都忙於工作,所以只好把身體不好的母親接到敬老院住:一來母親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二來他們工作起來也無了後顧之憂。但在旁人看來,這卻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有那麼多子女怎麼還照顧不過來老人呢?
所以,整個采訪活動結束後,我想:敬老院作為一個社會後勤保障機關,它將隨社會老齡化的增長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沒有足夠的社會力量介入以及人們傳統觀念的限制,這一保障系統要完善時日仍很長。因此,我們應當更加關注這些寂寞的老人,畢竟他(她)們也身為人父人母,操勞了一輩子,畢竟他(她)們為這個社會的發展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她)們應當享有快樂舒心的晚年。

7. 一部講養老院內幾個老人之間感人故事的電影

飛越老人院(2012)

8. 七十歲的兒子送九十歲的父親去養老院的故事,父親憤怒的說;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兒子抄七十歲也到了依靠後輩養老的年紀,也無力再為九十歲的父親養老,送九十歲的父親去養老院,也是在減輕後輩的壓力,孫子輩對爺爺沒有直接的贍養義務。老人不理解,只能通過耐心的解釋來說服。如果他真的關愛後輩,應該能接受去養老院的結果。

9. 老人的集體飛越,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一群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每天都很枯燥,然後他們決定不顧院方和子女的反對偷跑出去參加比賽,路途中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後他們的夢想也沒有達成。這部電影深刻地反應了老人的心理問題,他們並不是有了安逸穩定的生活就滿足了,子女的關心、生活中的激情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並不是只能這樣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可以去實現。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到的只是老人們尋找單純快樂的過程,反而沒有發現根據深層的東西。老人們的寂寞更加可怕。

閱讀全文

與養老院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
養老保險打折 瀏覽:470
駕駛證自助體檢一般在哪裡 瀏覽:536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
長春市開養老院政策 瀏覽:792
四川綿陽萬人養老院 瀏覽:654
慰問敬老院活動簡介 瀏覽:831
養老金企業和個人 瀏覽:70
關於重陽節的口訣 瀏覽: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長輩們的作文 瀏覽:307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
長壽花澆什麼水能長成 瀏覽:653
2018退休金上漲到6000 瀏覽:190
廈門哪裡有不體檢的廠 瀏覽:679
佛山環市街道敬老院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