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如何防中暑

老年人如何防中暑

發布時間:2020-12-05 11:24:34

老年人防止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1、及時補水
在早上起床後老年人最好能及時的喝一杯水,此次來補充夜晚消耗的水分,初次之外在平時也要注意及時補水。有些老年人經常是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這個時候血液通暢都比較粘稠,非常容易發生中風、腦梗塞的危險。
2、充足睡眠
老年人在夏季一定要養成一個規律的睡眠時間,早睡早起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老年人還可以在中午養成一個午睡的習慣,這有利於消除疲勞同時還能保證睡眠的充足。
3、適度鍛煉
老年人在夏季也不能少了運動,並且運動的時間最好是在清晨六點以後以及傍晚的時候進行,這兩個時間段可以在公園、湖邊等進行一些慢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老年人活動四肢同時保持氣血運動順暢。
4、多食瓜果
夏季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特別是對一些腸胃功能弱的老年人,水分多、易消化的蔬菜水果是首選。除此之外在夏季老年人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含「辛味」的食物,比如姜、蔥、芫茜、蒜等,以升提陽氣。
5、其他方法
老人防暑預防要盡量減少外出,拉攏窗簾避免陽光直射,早晚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舒適涼爽地方休息替代酷熱環境。電池供電的小電扇隨身攜帶、涼毛巾擦拭身體。同時也可以用毛巾包好冰塊在手腕、面部和脖頸等皮膚暴露處摩擦揉搓。

㈡ 天氣熱老年人尿褲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啊!

8種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服用抗組織胺葯、抗膽鹼葯、安眠葯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多喝淡鹽水午後少外出 夏日發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過長,生活環境惡劣,房間悶熱不通風,營養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體弱、孕婦、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極易發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現頭昏眼花、乏力、口乾、惡心嘔吐、發燒、驚厥、抽搐、無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應馬上在陰涼通風處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濕敷,隨後立即到醫院就診,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合並症,甚至亡。 要預防中暑的發生,除了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還應該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①保持室內通風,降低室溫,室內起碼要有電扇通風、降溫;②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每天盡量不要超過8小時;③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盡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④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⑤盡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夏季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認為,惟熱茶莫屬。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鍾後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鍾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乾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及多種芳香物質可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發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並能保護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增強抗病能力,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 但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 豆漿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們一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營養的補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營養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進補容易上火,因此夏天進補要以均衡營養、降溫去火為前提,不宜進食燥性補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漿不但能達到進補的目的,同時還有消暑功效。 中醫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有生津潤燥之效,「瀉胃火,治內熱」、「利水下氣,制諸風熱」。眾所周知,綠豆有降暑功效。以黃豆和綠豆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飲」,更具清熱解暑、潤喉止渴之效。同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養分,經常飲用能均衡人體營養,調整內分泌,對降低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幫助。 下面再介紹一種豆漿:百合蓮子漿。 用料:百合10克、蓮子肉10克、銀耳10克;綠豆45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製法:將百合乾和蓮子肉用溫水浸泡至發軟;將銀耳用水發開,洗凈摘成小朵;將綠豆浸泡充分,與百合、蓮子、銀耳清洗干凈,一起放入豆漿機網罩內,杯體內注入適量清水,機器安裝到位。啟動機器,十幾分鍾後,紅棗蓮子豆漿就做好了。可根據個人喜好趁熱往杯體內調入白糖或蜂蜜攪勻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來臨,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補充: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發生,首先要搬離高溫環境。用40%濃度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並在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淺表處放置冰袋。若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家中應備些中葯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於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葯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於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後即可停葯。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㈢ 如何預防老人中暑

中暑是夏令季節常見性內科急病。尤以年老體弱及多病老人更易發生。

中暑按病性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與重症中暑三種情況。先兆中暑通常表現為:疲乏、頭昏、眼花、耳鳴、口渴、惡心、留心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此時如能讓病人立即離開悶熱環境,到陰涼通風處,並松開衣服,讓其喝點含鹽飲料或冷開水,通常即可很快復原,倘若病人不便轉動,應立即打開窗戶通風,或用電扇吹風,並給予清涼飲料或人丹、風油精等解暑葯物,也可終止中暑的發展。

輕症中暑除有上述表現外,還可出現以下症狀: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心悸胸悶、體溫升高(37.5℃以上)、大量出汗、脈搏加快等。此外,除需將病人立即搬離悶熱環境外,還要脫去衣服,讓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濕敷頭部或包裹四肢和軀干,一邊用電扇吹風,讓病人體溫盡快下降。對面色蒼白、伴有嘔吐和大量出汗者,應及時喂以含鹽飲料(鹽汽水或鹽冷開水均可)。重症中暑除有上述現象外,還伴有昏迷、抽筋、高燒、休克等症狀。這時就需要緊急搶救了。

為預防老人中暑,應留心下列幾點:

(1)盛夏炎熱季節,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項防暑降溫工作。家中要備足清涼飲料。

(2)留心膳食調理。夏季老人飲食應盡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紅柿、青菜、萵苣等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魚類、豆製品等。

(3)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時的午睡,家人要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安靜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環境。

(4)度夏前應請醫生檢查一次身體,及時治療原發性和並發性疾症。平時要留心加強運動鍛煉,增強體質,以減少中暑的可能性。

㈣ 老年人夏季防中暑的方式都有哪些

中老年人對高溫天氣的適應能力本來就比較差,因此夏季應以寧心安神為要務。具體而言,就是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過喜、過怒、過於驚恐、過於悲傷、過於思慮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氣郁體質的中老年人,在夏季還要特別注意預防「情緒中暑」。專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氣炎熱時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比如煩躁易怒、愛嘮叨、容易興奮和激動、低熱口渴、夜睡不寧,或表情呆滯、抑鬱悲觀、沉默懶言、不思飲食等,這些情緒和行為的異常表現都可能是「情緒中暑」導致的。
「面色蒼暗、多愁善感、情緒低落、胸悶不舒、經常嘆息,這些都是氣郁體質者常見的表現。」專家表示,此類體質者多屬「肝鬱氣滯」,盛夏時症狀尤其明顯,應以理氣解郁、祛暑化濕的方法調理。「陳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濕、行氣健胃的特點,因此氣郁體質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悅樂觀、平和寧靜的心情外,還可用陳皮、冬瓜煲鴨肉或雞肉、豬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魚類,酌加姜、蔥、陳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調料清蒸或燜炒四大家魚。」
養脾:清淡飲食,少吃冰鎮食品。除了「養心」之外,夏季的另一個養生重點便是「養脾」。夏季健脾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肥膩、刺激、燒烤、油炸之品,同時注意飲食衛生,不食腐爛變質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飲、冰鎮食品也要盡量少吃。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如何防中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淳區駕駛證換證體檢表在哪裡拿 瀏覽:754
父母之愛怎麼配圖 瀏覽:794
靈活就業交養老醫療哪個合適 瀏覽:278
手指游戲重陽節教案 瀏覽:400
生肖適合老年人戴嗎 瀏覽:845
父母口頭承諾把房子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454
父母同姓生孩子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511
老人家脖子拉了下痛掛什麼科 瀏覽:62
柒拾歲老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適 瀏覽:508
60歲雙側乳腺退化不良的原因 瀏覽:264
糧食局下崗職工社保退休金 瀏覽:504
80歲老人大腿骨折多久才能好 瀏覽:563
兒子可以給父母交養老金嗎 瀏覽:602
湛江哪裡可養生 瀏覽:566
2017年鎮保退休工資 瀏覽:497
體檢後去哪裡換證 瀏覽:926
企業退休金計時公式 瀏覽:115
補充養老保險交多少劃算 瀏覽:570
護士什麼時候有養老金 瀏覽:540
養老保險每年都在漲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