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機構轉型

養老機構轉型

發布時間:2020-12-02 19:10:54

① 4星級酒店轉型養老院是怎麼回事

6月10日報道,東莞,香港商人黃某憑借開燈飾廠發家,之後他將生意觸角滲透到了服務行業。


養老院屬於福利事業,營利能力差,想要維持經營必須有較高的收費。目前豪享養老院的收費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而東莞普通的養老院收費每月不超過2000元。黃某表示,並不指望養老院能賺大錢,起碼至少5年內很難賺錢,最終能發展成怎樣,只能留給時間去判斷。

②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老幹部工作面臨怎樣的轉型

國務院1月14日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方案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改革後,公務員養老待遇是否會下降?他們的養老金又從哪裡來呢?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原來單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員,現在變成了一種社會化的制度安排。每個單位都按照同樣標准交錢,然後形成一個基金用於支付退休人員待遇。

再來看看改革後養老金怎麼發。此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是根據本人退休時工資水平和工作年限,按照70%到90%的比例發放。胡曉義表示,改革之後,將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准。領到手的錢,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構成:

胡曉義:改了待遇確定機制或者叫做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是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算的。繳費越長肯定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越高。

那改革之後,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養老待遇,究竟會不會降低?胡曉義強調,本著增量改革的原則,會努力保證現行養老待遇「不降低」:

胡曉義:通過增量進行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轉換,而不是做減法,待遇降低以後再改革,這不是我們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希望改革後大家的待遇水平不降低,而且能隨著經濟發展不斷的有所提升。

具體來說,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待遇不變;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屬於「新人」,退休待遇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之和,計發方式與企業職工一致。

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也就是目前在職的3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來到手的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還將改革之前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進行調節,以保證待遇水平不至於降低。

這么聽下來,您肯定會有點暈。這樣,根據《決定》的計算方法,在不考慮收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等的前提下,我們來算筆帳:

本次改革,以2014年10月1日為改革界限,區分「老人、新人、中人」,按不同方式發放養老金。首先來算算「老人」的養老金。

比如公務員老周,在2014年10月1日前就已經退休,屬於「老人」,不受改革影響。老周的退休工資為4000元,按規定養老金約占退休前工資比例的70%—90%,那麼老周每個月能拿到的退休金,大概在2800到3600之間。

就是說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待遇不變。

如果是2014年10月1日以後才參加工作,那就屬於「新人」,比如24歲的小明,他怎麼算呢?

「新人」完全按照現行企業職工養老金發放方式進行。小明距離60歲退休還有36年,假設小明的月繳費工資為5000元,社會平均工資也為
5000元,且36年保持不變。那麼按照規定,小明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36%=1800元,這是他養老金的第一部分;
36年後他的個人賬戶,按照每月400塊錢的標准,積累了17.2萬元,再除以139個計發月數,他養老金的第二部分,個人賬戶每月有1243元。兩項合計,小明退休後實際拿到的錢,是3043元。

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待遇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之和,計發方式與企業職工一致。

至於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換句話說,也就是目前在職的3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就相對復雜些。

今年40歲的在職公務員老李,他在2014年10月1日前,有16年工齡,還有20年退休,每年都是按照上一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來繳費。那麼到退休,他的繳費年限是36年。按退休前老李工資5000元算,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元×36%=1800元。假如他退休時個人賬戶裡面9.6萬元,用來除以139個計發月數,那個人賬戶部分可發約690元。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1800元+690元=2490元,便是他退休後拿到的基本養老金。不過,除每月2490元外,老李還能領過渡性養老金。但是能領到多少,由於具體辦法還未出台,所以無法計算。

存在了將近20年的養老雙軌制,拉大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人員的退休待遇,帶來不公平,這些年沒少受到詬病。如今改革在即,社會上對於改革還存在一些疑問。比如,改革造成的轉製成本如何消化?企業已積累的養老基金會不會被吃掉?

在某外企工作的網友@愛麗斯旺提出,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運行將近20年,目前基金賬戶積累超過3萬億,而機關事業單位的改革剛剛開始,賬上沒錢,我們企業職工的錢會不會被「吃掉」?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解釋說,《決定》中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分別使用,因此不必擔心:

胡曉義:改革之後,在制度模式和基本規則是和企業統一、一致的。但是基金單獨統籌,不和企業的養老保險基金混用。還是要堅持以財政供款為主的資金渠道。

既然改革堅持以財政供款為主,由此觸發第二個擔憂——有專家提出,如果並軌後將大家「沒繳費」的年限都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發過渡性養老金,高額轉製成本會不會給財政帶來過大壓力?

胡曉義:實際上,現在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現收現付,部分積累,主要是代際贍養的模式,就是工作的一代繳費來供養已經退休的一代。所以實際上不完全是看上去那樣同時籌措兩筆巨額資金,而是可以做財務上的轉化。

最後一個擔憂,是來自公務員群體的。秦女士今年29歲,在北京某機關單位工作4年。她捏著工資條合計4000剛出頭的總數,憂愁的問:

秦女士:如果在4月的工資的基礎上如果再扣除一塊兒養老保險的話,確實就會形成一定的這個負擔。

此前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提到,本次改革將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胡曉義確認,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文件已發到各單位:

胡曉義: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社保系主任褚福靈表示,由於養老保險繳費基於工資,而當前部分基層地區公務員收入比較低,一旦開始繳費,難免負擔困難。調整工資,有利於消減改革初期的陣痛,促使制度平穩轉型:

褚福靈:既然要繳費,繳費來自工資,工資又成天不提。因此,對工資我們要建立一個正常的調整機制,和養老保險繳費同步改革,實現利益的平衡。有利於減少改革阻力,形成一種基於繳費的、能夠共擔風險的、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

③ 都說進國企難!社招進國企的難度多大

現在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進入國有企業確實十分的困難,社會招聘國有企業工作有人的時候,難度特別大,主要是幾個方面的難度,看完大家就明白!

三、國有企業的試用期難度不小!

國有企業很多都有一個試用階段,主要是看一個應聘者能不能真正的適應工作,這個階段的難度很大,特別是一些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幾乎不可能通過最後的試用期!因為試用期不僅僅有實際工作能力的考驗,還有人際關系的考驗!

④ 如何依託項目規劃實現企業戰略轉型

一、 選擇進入大健康產業的理由
1、老齡化帶來了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

從 2000 年後,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代,根據國家民政部發布的信息,截

至 2014 年底,全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12 億人,占總人口的 15.5%,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 1.37 億人,占總人口的 10.1%。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

將達到 4.5 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過去三十年來的獨生子女政策,中

國養老市場的需求正方興未艾。此外,人口老化及環境污染也帶來了逐漸攀升的

醫療需求。

2、國家扶持醫療和養老產業政策力度加大

國家要健康發展,維持社會穩定,養老和醫療問題必須解決。十八大以來,

中央政府非常關心養老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和發展。要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鼓勵民營與外資參與。同時,繼續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的舉措,積極鼓勵社會辦醫,為老齡群體提供多樣化服,為此也出台一系列醫療

及養老新政策。

二、轉型大健康產業依託的資源

1、股票上市資本平台

依託公司股票上市資本平台,提供公司大健康產業平台多元的融資渠道,及

開展股權並購、戰略投資等多元的投資模式。

1

2、公司擁有上海土地資源約 590 畝

公司瓷磚生產基地搬遷江西後,擁有的約 590 畝土地可用於開發大健康產業,

為項目投資節約大量土地成本,加快項目投資回收周期。

3、台灣大健康領域資源

公司作為台資背景企業,結合在大陸二十年的深耕發展積淀,具備能力整合

台灣豐富的大健康領域資源,可借鑒台灣優質的服務理念,引入成熟的運營模式

和資深管理人才,與本地管理人才相結合,形成管理和品牌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三、專業核心領導團隊

1、邱文達先生

聘請曾任台灣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先生擔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健康

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統籌管理醫療事業群的規劃與建設,整合兩

岸及國際優質醫療資源。

2、蔡芳文先生

聘請台灣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先生擔任養老事業總顧問,引進台灣雙

連安養中心多層級連續性養老體系,為公司培養建立養老運營團隊。

3、江山先生

聘請曾任上海知名老年服務業具備豐富行業及領導經驗的江山先生擔任公司

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安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和蔡芳文先生對接負責養

老事業群的規劃、建設與運營。

4、張平先生

聘請曾任上海長寧區衛生局局長、炎黃東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平先生

擔任公司總裁助理,和邱文達先生對接負責健康醫療事業群的規劃、建設與

運營。

四、轉型策略

1、整合大健康產業服務鏈

公司擬針對大健康產業的終端服務鏈,透過公司自建發展、對外購並控股股

權、戰略投資參股等方式,建立一個從預防保健、醫療、康復、養老的大健康服

務鏈條,結合醫療和養老保險及全病程的大數據管理,為客戶提供全面、完整、

2

可信賴的大健康服務體系。

2、輕資產運行

公司將著重輕資產運行的發展策略,以服務運營為核心競爭力,採用公建民

營、戰略投資、並購重組等投資管理模式,整合建立輕資產投入、重運營能力的

服務鏈平台。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上海自有土地建設「悅心健康城」項目,綜合

養老、醫療、病程管理、金融保險、輔具中心等服務,成為公司大健康產業平台

的旗艦示範項目。再陸續將旗艦項目的營運模式和成功經驗,逐步拓展復制到全

國及海外華人地區。

3、整合台灣專業的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

整合台灣豐富的健康、醫療和養老產業資源,借鑒台灣優質的服務理念,引

入台灣成熟的運營模式和資深管理人才,與大陸本土管理人才相結合,形成優質

的管理和差異化的品牌競爭力,進行產業橫向及縱向的整合綜效,為股東創造價

值。

五、長期願景

讓「悅心健康」成為中國重視健康的中高端家庭的首選品牌。

六、戰略轉型的階段目標及進展

1、醫療事業

醫療事業將以老年常見突發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如心腦血管意外、老年性痴

呆、惡性腫瘤等)、亞急性與慢性病康復為核心業務。公司於 2015 年 6 月注冊成

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健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籌負責醫療產業相關項

目的投資及管理業務。

上海悅心健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業務內容計劃如下:

(1) 建立「悅心聯合診所」:主要包括癌症治療中心、腦神經及失智症防治、

心血管治療中心、康復醫院、眼科、骨科等。

(2) 託管綜合醫院。

(3) 提供醫技配套系統服務:主要包括醫療設備租賃、醫療大數據服務、健康

管理護理學院、醫院後勤及護工管理、醫葯公司及連鎖葯局、遠距醫療及

手術示範教學。

3

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1) 和武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合作經營:為規避過早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已由公司控股股東關聯企業進行前期盡職調查工作,若合作條件成熟,再

由公司接手合作運營。

(2) 計劃在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內設立「台灣名醫診療中心」:正在進行

前期的籌劃協商。

(3)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公建民營方式建立一家與養老機構

相配套的康復醫院。已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達成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

方提供物業 2 萬平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示範基地,物業租賃期限 20

年。

(4) 並購腫瘤放射精確治療技術公司:已簽訂一項合作意向書。

(5) 以戰略投資參股方式,投資全病程管理公司:目前已和一家達成初步合作

意向。

(6)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自有用地上建設「悅心國際醫學中心」:擬邀請來自兩

岸及國際的醫學專家團隊組成,專注於老年常見突發疾病,主要發展轉化

醫學、替代醫學、老年病學。

2、 養老事業

養老事業將以服務營運為核心競爭力,建立從養老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居家的

整體服務體系。計劃三年內建設完成功力扎實的運營團隊及管理服務體系。

公司和台灣雙連安養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由雙連安養中心提供公司全面的

養老照護產業顧問咨詢服務,公司引進其多層級連續性的養老體系。

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安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籌負責養老產業

相關項目的投資及管理業務。

公司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業 2 萬平

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示範基地,物業租賃期限 20 年。

養老事業主要發展業務內容計劃如下:

(1)投資管理業務:包括為租賃取得和收購或自建項目及第三方輸出投資管理

咨詢業務,主要類型為集中服務和咨詢服務。

4

(2)租賃項目業務:通過租賃他人物業並改建成養老資產後進行經營,計劃租

賃期間 15 到 20 年,租賃物業面積 1 萬到 2 萬平方米,改建為養老資產 100

到 200 套。

(3)並購或自建養老住宅項目,建設大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全齡化建康城。

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1) 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設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前述公司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

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業 2 萬平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

示範基地。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和上海閔行區浦江鎮政府洽商,以公建民

營方式建立一家養老機構,該項目計劃於 2017 年初正式運營。

(2) 輔導或託管 2 到 5 家養老機構,形成輕資產的品牌運營模式。

(3)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自有用地上建設開發「悅心健康城」的養老項目。

3、健康環境技術事業

結合公司向大健康產業戰略轉型,並促進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經營業務進一

步拓展為健康環境技術業務,2014 年 12 月公司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斯米

克健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計劃將與健康環境業務相關的經營資產及負債轉讓給

健康環境公司,並提供管理團隊參與投資入股健康環境公司,激勵團隊積極性。

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產品,已申請了「一種輕質高強蛭石硅酸鈣板及其制備

方法」等 19 項專利,包括 12 項發明專利、7 項實用新型專利,斯米克負離子健

康板系列產品也取得了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生態環境建材分會關於生態建材的

功能特性認可,取得了會標使用證書、調濕功能建材產品標識使用證書、凈化功

能建材產品標識使用證書。同時,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具備的殺菌效果更通過了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的空氣微生物凈化效果測試。目前該產品已運用於多項工

程,如人民日報社、成都成美廣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上海三湘海尚、深

圳民生銀行總部辦公室、深圳民生銀行社保中心網點等。

未來三年發展計劃:

(1)繼續發展經銷商和建立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市場認可度,加大廣告宣傳;

(2)推進荊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完成廠房建設、設備安裝及產品試

產;

⑤ 智利在養老保險制度轉型中,在解決中人問題上採取了哪些措施

資金來源:以個人資本積累為基礎,政府強制性地規定各個公營和私營單位的所有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養老保險,每月從每個職工工資中扣除10%,將其存入每個職工的個人賬戶,從而構成養老基金的來源。僱主不承擔任何費用。
一、建立了個人基金賬戶 。基金賬戶中的資金由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PensionFundAdministrators,AFPs)負責對進行投資運作,所得收益也存入基金賬戶之中,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在舊的養老保險體制下,已經繳費多年的參保人員,他們可以選擇加入新的養老基金計劃或是仍然按照改革之前養老保險計劃的方式領取,他們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缺口由政府財政出資補貼。
二、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為私營公司 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是從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管理和發放的私營公司。養老基金由私人經營的經由國家批准成立的大約20家退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並將基金運營的收入全部配送到那些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選擇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來管理自己養老保險基金賬戶中的資金,如果認為不滿意也可以更換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將參保人賬戶中的資金匯集起來進行投資運作,以實現資金保值增值的目標。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養老基金資產獲得的投資收益率越高,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將自己的養老保險賬戶交給該公司管理,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運營的養老保險金越多,該公司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管理費

⑥ 星級酒店轉型養老院預計五年後盈利

開業兩個月,生意如何?黃河山卻苦笑著吐出了兩個字「失落」。該院規劃了300個床位,如今卻入住了不到30人,和他預想落差很大。「我參觀過廣州的養老院,那裡排隊非常『火爆』,在東莞光常平鎮70歲以上老人也有4000多人,這個情況確實沒有想到。」

星級酒店轉型養老,公辦養老院的「一位難求」,東莞一家曾經的歐式豪裝的四星級酒店改成的民營高端養老院,入住率僅1成左右,300個床位,只有30人入住,老闆一肚子苦水。

黃河山說他把酒店轉型做養老院有優勢,因為梵爾賽酒店的空間比較大,位置也比較安靜舒服,而且東莞缺少大型的民營養老院。但他認為做養老院的最大阻力是觀念,本地人認為只有不孝子女才會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他想改變這種觀念,給老人一個寬松舒適的養老環境。

他說,並不指望養老院能賺大錢,起碼至少5年內很難賺錢,最終能發展成怎樣,只能留給時間去判斷。

⑦ 未來社區養老將如何轉型

日前,坪山區頤康院運營機構藍天社榮膺第二屆全國「敬老文明號」先進集體。五年前,坪山區在全市率先推行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實現「公辦民營、委託管理」新模式,如今終於結下了碩果。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速度持續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16%左右。作為一個全國人口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深圳不但需要在養老問題上未雨綢繆,而且完全可以也應該在這一領域作出積極探索。

接下來,在積極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促進社區養老轉型升級方面,坪山以及深圳還可以作出更多有益的嘗試。當然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養老機構和醫院、學校一樣,本就具有公益屬性,無論如何改革,它的公益色彩不能被塗抹掉。

⑧ 健康管理師是哪裡頒發的證書,國家認可嗎

看完這個,你還擔心考健康管理師沒用嗎?
1、在健康保險行業中
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9次提到保險)提出:「要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落實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參加商業健康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到2030年,現代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健康管理師將在健康保險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在企業健康管理中
企業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標人群。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認識到員工健康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不少企業已將員工定期體檢作為保障員工健康的一項重要舉措。
部分企業引入了員工健康風險評估項目,隨著健康管理服務的不斷深入和規范,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和需求,開展體檢後的健康干預與促進,實施工作場所的健康管理項目將是健康管理在企業中應用的主要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真正的大型企業都會增加健康管理師的工作崗位。
3、在社區衛生服務中
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人民群眾接受醫療衛生服務的「守門人」,是二級醫療衛生體系的網底,也是社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4、在專業健康管理體檢機構中
目前國內已有多種大型連鎖體檢機構,在你完成體檢的基礎上對針對不同人群提出健康生活咨詢、指導,有一定的健康管理性質。健康管理師作為專業的健康管理人員,可以在這些機構中發揮重大作用,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而這些機構也會因為健康管理師的加盟而更加專業、全面。
5、在醫院中
目前,國內很多醫院已經建立或者開始建立健康管理門診中心。
6、在養生養老機構中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也是慢性病的多發人群,很多養老機構相繼出現,並且開展針對老年人的全程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師是養老機構的必備人才。
最後還可以選擇自己創業:私人健康顧問、私人保健醫生、私人健康管理師、社區健康管理工作室。國家大力支持健康產業發展,政府有補貼,稅收有優惠,創業好機會。

⑨ 中世紀英國鄉村的養老方式,為何會發展出社會和宗教分支

中世紀時期,尤其是到了晚期的時候,英國社會整體各個方面都處於轉型期,連帶著英國社會鄉村養老也開始隨之進入轉型的過程,經歷了從單一的養老方式向著多樣化的鄉村養老轉變過程。

首先英國鄉村養老主要是以家庭為核心展開的,許多歷史學家的研究表明,西方人的家庭以核心家庭為主,主要是由夫婦和他們的未婚子女組成的,因此老人的養老模式對於整個社會變得十分重要。

四、結論

綜上所述,英國鄉村養老在中世紀時期發生轉型的原因是存在許多影響要素的,政治、經濟、潛在的宗教思想文化,對於養老這個社會問題,或者說在後期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問題的養老模式來說,綜合性的因素絕對是最重要的。

宗教在英國社會中的影響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經濟發展和政治制度的確立帶來的對鄉村養老模式的新的需求,是後期英國鄉村養老轉型的重要影響要素,至此,英國鄉村養老模式由單一的養老發展成為宗教、社會和家庭養老多元化的模式。

閱讀全文

與養老機構轉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
長壽習慣是什麼意思 瀏覽:754
中年人上老年大學條件 瀏覽:957
鹽城市養老保險處 瀏覽:304
又什麼枸杞養生 瀏覽:662
重慶長壽老賴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