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敬老院事跡

敬老院事跡

發布時間:2020-12-02 18:32:16

A. 愛老敬老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千年古訓,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尤其顯得珍貴。左純,一個極其普通的農婦,職務是中沙鎮茅畲村的計生專干,工作認真負責,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非常出色,年年獲得鎮上表彰。但左純讓人津津樂道的不僅是出色的工作能力,更是她多年如一日的照顧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跡。

茅畲村4組的羅龍湘老人,今年72歲,是村上的五保戶。4年前,村支兩委原本打算將其送至鎮敬老院頤養天年,但家住8組的左純知道以後,做出了一個讓周圍的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將非親非鄰的老人接到自己家裡居住。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些人認為左純是貪圖老人家的棺材本,帶有私心私利;但更多的鄉親覺得這是一種充滿愛心的行為,持正面的看法。面對蜚短流長,左純以一種淳樸坦盪的心態面對:「畢竟家裡的條件還是要比敬老院要好一些,我也是真的打心眼裡憐憫他。我過一天,他也過一天,把老人家當作自家人看待,彼此遷就吧!至於別人的懷疑,就讓時間來為我證明吧!」

羅龍湘老人自從進入左純家後,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悉心的照料,一切生活用品都是用新的好的,老人的房間收拾得整潔舒適,衣著干凈清爽。家裡不僅僅是左純本人,左純的丈夫,茅畲村8組組長羅福良對此全力支持,還有他們還在讀高三的女兒羅偉,對老人更是如同親祖父一般,「爺爺、爺爺」地把老人家逗得喜笑顏開。「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我想我是無論如何都做不來的,特別感謝我的丈夫」左純感恩的說道。一家人相處得其樂融融,老人安享天倫之樂。

然而,畢竟歲月不饒人,2010年2月14日,老人突發腦溢血,被一家人火速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前後14天,共花去6000多元。現在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但人基本癱瘓了,一直在家裡喝中葯維持著,照顧老人的任務就更重了。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每弄臟衣褲床單,旁人都難忍刺鼻的味道,左純夫婦仍然無怨無悔,無論多臟多累都盡心盡力。劫後餘生,羅龍湘老人每當提及此事,無不老淚縱橫,萬分感激,「沒有左純一家人的細心照顧,我恐怕早就去了,能遇見他們真是前世的造化啊!」

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透露,左純曾經照顧了自己癱瘓的婆婆長達11年之久,被鄉親們傳為佳話。通過多方面了解,左純是那種真正擁有一顆善良、孝敬的心靈的人,她所作所為,完全出自良心和本能,沒有任何私心私利,在她身上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B. 求一篇800字的寒假實踐活動總結,關於去敬老院關愛老人的,個人總結和感悟,不是小組的,謝謝!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去年寒假的社會臘槐實踐活動我選擇去了鎮里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裡的孤寡老人。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裡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如:軍人、教師、幹部等!他們選擇敬老院缺歲,有的是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拒老人進入敬老院時辦理的手續來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來到敬輪扮友老院,在這里有專門的人手負責照顧他們,他們的飲食都是根據老人們的需要,並且每個人每月還有一定的補助金!
每周日的下午,老人們都會聚集到敬老院內的一個禮堂里,並且有代表到台上提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及老人們的需要,且在某段時間內發放老人們的生活必須品,還將老人們所喜愛的菜列出,再投票決定本周的菜譜,在此同時,發放生活費!
老人們一看到冒著寒冷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為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著那裡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喂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這里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煉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C. 去敬老院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活動名稱:探望孤寡老人
活動的目的意義:感受情親,拒絕冷漠,溫暖他人
活動實施方法:1、到商場采購物資,防寒衣物、牛奶、餅干、油、大米等食物
2、為老人准備詩歌節目,唱響紅色經典歌曲,懷舊革命歷史,激發老人們的熱情
3、為老人准備小品表演,懷戀舊時知青時代,模擬上山下鄉經典歷程
4、在網上以及書籍搜集保健知識,推廣給老人,讓他們多運動,快樂生活每一天
5、與老人們聊天,按摩手腳,讓他們感受社會對他們的關懷,人世間的溫暖。 活動的實施條件:1、准備食物、防寒衣物
2、群眾演員的綵排表演、選擇紅色經典歌曲
3、搜集保健資料
4、各位成員想一下怎樣與老人溝通,聊什麼話題等。
活動的特色優勢:貼近民生,關愛孤寡老人,顯出一份善心,送出一份溫暖。
活動的問題所在:1、活動中因節目綵排時間不足,一些人員唱歌忘詞、而導致活動並不流暢地 進行,不過活動的氣氛相當活躍,老人們很熱情。
2、活動前准備的物資不足,需要中途去購買,希望下次吸取教訓,買足夠的物資,以免現場困亂。
3、活動中各成員很投入參與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各位相出一切的辦法去哄老人們開心,關心他們生活健康。
活動的結果形式:活動結束後,進行合影留念。現場結尾搞抽獎活動,被抽中的老人將獲得精美獎品,並說出這次活動的感受。
活動收獲: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感到親情可貴,當感觸最深刻的是看望孤寡老人,讓我深深地感到他們需要關懷需要愛,也許他們脾氣有點壞,也許他們對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頭腦不清醒,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們慢慢地說,關切地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爺爺、奶奶」,長時間的孤獨讓他們有一些封閉,要融化這層隔閡需要時間,我們給他們單調的生活送去一份歡笑、一點溫暖。
活動時間及情況 :2012年1月XX日

滿意請採納~

D. 熱心社會公益活動的主要事跡。(300字左右)

我叫***,自****年以來,我始終把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作為挑戰自我的目標,不斷自我加壓。一是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幫助群眾了解一些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並努力為群眾謀取福利。在了解到國家實施33項民生工程之後,對照其中的低保和五保等項目,我及時幫助村裡的困難戶申請。二是堅持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工作水平。經常學習婦聯的有關文件,學習《婦女基本權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書籍。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向群眾普及一些基本的婦女兒童群益保護,從而給村裡少數權益遭到侵害的婦女和兒童提供了有力的幫助。我要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那些困難的群眾,雖說我的知識有限,但我會不斷努力學習,增強自己幫助群眾的本領。還參加了一些志願者活動,如:參與走進敬老院慰問活動,幫老人打掃了室內衛生,陪老人聊天,為老人表演了一些娛樂節目,給他們帶去了很多快樂,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為創建國家衛生城盡一份力,同志願者一起當起了環境衛士,冒著酷暑,用了半天時間清理了路段小廣告,清除了地面垃圾,使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干凈美好。扶弱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新時代志願者們的光榮職責,六一兒童節志願者服務隊去孤兒院等兒童福利機構,為孩子們送去禮物,為她們購買學習及生活用品,並在學習及生活中給予特殊的愛,讓他們的童年留下我們真誠的笑顏。公益活動是個偉大而高尚的事業,這個事業的成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後來者,我只是這個華麗的高樓大廈的一塊磚頭,我所做的一切只是那一點點的修飾物。我深信我們的公益活動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增瓦。

E. 如何寫敬老愛老事跡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文明、進步的表現。

古往今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具備這種高尚的品質。曾為新中國創建立下赫赫戰功的陳毅元帥「官」大不變兒子身份,回家探母,為癱瘓的母親洗尿褲;身為國家領導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為「高」不望敬孝之心,對繼母關心備至,如同生母,幾十年如一如日一代偉人的為世代所傳揚。
作為新世紀的少先隊員,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呢?

在我們身邊不乏看到這樣的事:一些同學把「敬老、愛老」掛在嘴邊,但行動上卻恰恰相反。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只要稍不順心,就對長輩的大發雷霆。你們能想像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長輩都不熱愛,他還能對其他的人充滿愛心嗎?

援藏幹部孔繁森,被黨組織選派進藏,他把藏胞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次,他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發現老人的鞋子破了,他看到老人凍得又紅又腫的腳,趕緊放進自己懷里。家裡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艱苦,不斷託人送來菜乾和一些營養品,孔繁森把這些東西都送給了敬老院里的老人。自己則是經常榨菜就泡飯,開水泡饅頭。孔繁森動人的事跡,不正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嗎?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僅要敬自己的老人,同樣也要尊敬社會上的老人。

「敬老愛老」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是一句貼

F. 求一份高中生的先進事跡(包括去養老院的也行)50~100字 謝謝你們

高中同學復在暑假期間積極參加義務服務制活動,特別在每年的紀念、學習雷鋒系列活動中,走進敬老院,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修剪指甲,給老人們及時送去關懷;走進社區,義務打掃小區街道、清除牛皮癬;走進街頭,查找錯別字、不規范用字,並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凈化了校園周圍規范用字環境,多次得到學校領導的表揚。

G. 寫關於養老院院長及護理員先進事跡的題目

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擁有大量的空餘時間,精神生活需求旺盛。目前我院老年人的文化娛樂主要集中在戶外運動、打麻將、玩紙牌等文體活動,活動內容單一,同時,各種組織開展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缺乏持續性、周期性。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要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心理關愛。關注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健康問題,在文化教育、輿論宣傳、心理咨詢、疾病康復、志願者服務和精神產品提供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二、發展老年教育。按照理論教學和興趣發展兩大方式,來實施老年教育。一方面開設醫學保健、電影欣賞、飲食衛生、時事政策等課程,每月兩次以集中形式授課,以增長知識為主。另一方面成立書畫、健身、手工、花卉、戲劇等興趣班,以學習技能、愉悅身心為主。為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有利條件。

三、豐富文化生活。依照老年人不同的興趣和愛好,經常組織開展科學、健康、形式多樣的老年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引導老年人多活動、勤鍛煉,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活動方式,讓老年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充實美好。

四、發揮優勢特長。鼓勵老年人參與院寓管理,發揮老年人的優勢和特長,鼓勵和支持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社區建設等活動,營造「老有所為」的社會環境。積極搭建老年人才服務平台,拓寬老年人參與社會的渠道。

五、加大設施投入。進一步建立完善院內文體設施。這是開展好老年文化活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手段,應把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納入單位全年工作目標,列入各項工作考核序列。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設施投入,尤其要把財力向文化活動室設施傾斜,強化使用效率,造濃活動氛圍,努力辦好具有養老機構示範特色的老年文化事業,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H. 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

程門立雪!孔融讓梨! 王本增,好人哪!」67歲的劉方宅老漢翹起了大拇指。劉方宅是陽信縣勞店鄉敬老院一位居養老人,王本增則是勝利油田的一名職工。他們二者能有啥聯系。

王本增,今年42歲。其原籍陽信縣勞店鄉皂楊村,1980年參加工作,現在勝利油田石油管理局擔任科長一職。2003年「三秋」期間,王本增借返鄉探親之際專程去探望一位老同學的父母。一打問才得知,兩位老人因年老體衰住進了勞店敬老院。王本增騎著單車奔走十餘里才找到了兩位老人。

由於地方財政非常拮據,勞店鄉敬老院的硬體設施配套不到位。43位老人在此居養,他們中最大的年逾九旬,最小的也近花甲。敬老院雖衣食不愁,但缺少必要的娛樂設施。唯一現代化的東西是一台彩電和一台洗衣機,但都已無法使用。看到這些,王本增當場對院長說:「敬老院有困難我想法幫助,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快快樂樂地安度晚年。」說完話,他把身上僅有的200元現金遞到了院長手中,用以改善一下老人們的生活。

2003年11月8日,正值一股寒流席捲而來。王本增卻乘車帶著現金從東營趕來,他沒有回家看望三位兄嫂和已經79歲的老娘,而是徑直來到了勞店鄉政府,找到了民政助理說明了來意。他們找了一輛汽車來到陽信縣城,轉了七八家商場,為敬老院買了一台電冰櫃、三台高檔洗衣機、一台彩電和一台影碟機,以及VCD光碟、麻將、撲克牌等一大宗物品。然後又到葯店,為老人買來了常用必備葯品。這些物品,價值6000餘元。送去物品後,當天下午,王本增謝絕老人們及當地幹部的多次挽留,踏上了歸程。

事後,哥嫂才從當地的媒體及當地領導的口中得知王本增真情敬老的事跡,又轉告了給了老娘。這位老人非但沒怪小兒子,而是誇獎本增做得對。她說:「尊老敬老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哥嫂的日子都不錯,待俺老婆子挺好,俺是啥也不缺。小四(王本增兄弟中行四)能想著別的老人,俺打心眼裡喜歡,這才是俺的好兒子!」

今年10月17日上午,趁著星期天,王本增又悄悄地從東營趕了回來。他這次為老人們帶來了常備葯品、食用油、點心、撲克等日用品一大宗,價值在千餘元。老人們見到王本增,攥著他的手緊緊不放。王本增則逐一向老人們噓寒問暖,了解每位老人的情況。當天,王本增風塵僕僕地趕回了東營。

他再三「申明」:「我是名共產黨員,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宜興市張渚鎮下場街,有一位中年男子,每天上班前,先要為百歲外婆送早飯、梳頭、刷牙、洗臉,30年來如一日,無怨無悔,被當地居民傳為佳話。他就是張渚醫院的醫生程宜坤。

程宜坤自小受父母教育要尊敬老人,從他進醫院工作起,就主動擔負起侍奉外婆的重任。一日三餐由他送,每天上班前,為外婆梳頭、刷牙、洗臉;中午回家先為外婆送飯,

然後回家吃飯;下班先到外婆家去看望,為老人准備所需物品,讓她晚飯吃得開心;晚上為老人打洗澡水,打掃衛生。30年來,風雨無阻,不管是高溫酷暑還是寒冬臘月,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夏天炎熱蚊子多,他為外婆准備了微風扇和吊扇,裝上蚊帳,晚上為外婆打開電蚊燈,等她熟睡後,關掉開關,悄悄離開。冬天為外婆准備熱水袋,每天換二三次水,晚上准備兩個熱水袋,讓老人整個冬天都不覺冷。

人老了難免有三病六痛。每當看到外婆臉色不好時,程宜坤總是十分著急,忙著為她配葯、送葯。有一次,外婆腹瀉,用葯一星期未見好轉,他請醫生為老人掛鹽水,並用中葯為她調理。經過半個月的精心照料,老人逐漸恢復了健康。

外婆喜歡外出串門聊天,畢竟年事已高,不慎摔跤也有發生。86歲那年,老人摔成手腕內骨折,經醫生治療後,他把外婆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療傷100多天直至痊癒。老人在93歲時又摔成大腿骨折,他又把外婆接回家,請醫生給她矯正,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法。經過8個多月的悉心護理,精心照料,外婆終於站起來走路了。外婆高興地說:「小坤,你辛苦了!8個多月來,每天為我換葯、喂葯、喂飯、梳洗、倒便桶,便秘時為我洗腸,就是婦女也怕臟呢。」程宜坤說:「誰叫我是你的外孫,小輩服侍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這是應該做的,千萬別宣傳他。要宣傳,可說說當地敬老院的困難,讓更多有愛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表示,「只要有空閑,就會常回家看看」。

閱讀全文

與敬老院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