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住養老院 要進行哪些入院評估
每個養老院的評估細節可能都不太一樣,我就自己知道的情況簡單回答,內容可能不全面。一般自理的老人只需要做個常規體檢就應該可以,半自理或者全護理的老人,需要根據養老院自己的評估體系來判斷屬於幾級護理,才能決定需要什麼樣的照顧和服務當然還涉及費用。
㈡ 養老院的入院協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家開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因此,對於、90後出生的小孩,是幸運的,得到父母的獨寵、溺愛,大家的童年充滿甜蜜的回憶。時至今日,80、90長大成人,開始結婚、生子,而自己的父母年齡也大了,到了該養老、該報恩的階段。但我們的80、90卻承擔著雙方4個父母、甚至8個老人,下面也獨自撫養1個小孩或者2個小孩的情形,養老界內有專門稱呼這種現象為421家庭或者821家庭,我們能夠想像80、90身上的擔子有多重。80、90既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家庭的支柱,更是雙方父母的寄託。為了更好的緩解80、90負擔的壓力,機構養老勢在必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選擇到養老機構進行養老。現在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選擇合適的養老院。
一、確定入住養老院的性質
(一)養老院的分類
目前來講,國內的養老院可大體的分為國營養老院和民營養老院。
國營養老院主要是民政部門在城鎮設立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其任務是收養城鎮喪失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老、孤兒、棄嬰和殘疾兒童。被收養人員的一切生活費用由政府承擔的社會福利院和敬老院。
民營養老院主要是集中社會民間資本開設的養老院、養老公寓、護理院等機構。民營養老機構又分為公辦民營和完全民營。公辦民營的意思是機構由政府主辦,但具體事務的運作是由民間機構運營,是國家和民間合作的一種方式,而完全民營則機構主辦和運營都是民間機構主導的方式。
完全民營機構又根據投資方主體分為內資機構、中外合資機構。比如上海星堡養老社區即是中美合資建設運營的。隨著政策的不斷調整,國家是鼓勵國外資本進入國內開設養老院。
根據養老天地收錄的資料顯示,國營養老機構的收費相對較低,價格區間在1500元/月-5000元/月,適合中低收入的家庭入住。其次是一般的民營機構,價格區間是在2500元/月-8000元/月。收費最高的是中外合資及完全外資的養老機構收費。根據養老天地數據顯示,上海星堡養老社區收費區間在5500元/月-15000元/月。因此,根據每個家庭實際情況,確定入住養老院的性質,這樣在尋找合適自己的養老院的時候才會有重點、有規劃。
二、考察養老院的資質
正規的養老院都是有民政部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或者是《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及《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有些養老院內附屬醫療機構,這也是需要有衛生部門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㈢ 養老院入院
正規的養老院入院合同
養老院入住協議
甲方(養老院):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入住老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親屬或本市擔保人)
親屬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入住人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擔保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協議總則
一、為滿足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實際需要,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學」,人人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切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為老人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體現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心,各方遵循《民法通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及國家其他法律法規,經平等協商,簽訂本協議。
rumen8.com-入門吧是最好的入門資料網站
二、各方簽約表明:
甲方對乙方已進行體檢,確信可以為乙方提供約定服務,並接受本協議的約束。
乙方對甲方提供服務的宗旨、內容、性質、工作流程及責任已充分了解,自願接收甲方提供約定的服務,自主簽約並接受本協議的約束。
丙方對甲、乙雙方已有充分的了解,對乙方承擔連帶責任。
三方均確認,協議內容已仔細了解,對各方的情況均已了解並理解己方的權利和義務。
三、情形變遷時,得訂立補充協議。
任何一方認為有必要,可訂立補充條款。
協議分則
甲方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一、提供與資質等級相應的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服務設施配套。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醫療護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無醫務室的應有與其簽約的專業醫院負責老人疾病的診治)。老人居室及文化娛樂活動場所的使用面積不低於部頒《規范》,為老人提供的生活設施和用品須是安全可靠的。有完善的管理規章和服務流程。提供住宿條件及日常生活措施,保障乙方生活環境舒適、潔凈;
二、生活照料的義務。按照入住老人的身體狀況(自理、介助、介護)提供相應的服務,注意營養,根據老人的需要或遵醫囑合理配餐,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喂水喂飯。要及時清掃房間,保持室內潔凈。定期幫助老人洗澡、理發,修剪指甲,更換衣物。照顧乙方的日常生活起居及一日三餐,實行科學配餐以滿足老年人所需的營養均衡;
三、醫療護理的義務。基於保護入住老人生命權和健康權的需要,對偶患疾病或常年卧床的老人要盡到診治護理的義務,嚴格執行康復計劃。老人突發疾病,須盡快通知其親屬或單位,說明病情,提出治療方案。對需搶救的,要先行搶救。對介護老人制定護理方案並嚴格實行程序化個案護理。
㈣ 什麼條件可以入住民政局敬老院
如果是公辦的鎮級敬老院,低保五保三無人員屬於社會上優先救助的人群是首先考內慮的。
如果是公辦的入容住人群需求比較多的,現在社會上都在使用老年人需求評估的體系,按類型(如低保五保三無人員),按自理能力的程度等標准來給老年人進行評估。再選擇入住。
(1)農村五保對象。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五保供養對象(五保戶)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即:農村「三無對象」)。一是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二是無勞動能力的;三是無生活來源的。這里講的法定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五保對象入住敬老院須由本人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並由本人和敬老院雙方簽訂入院協議。凡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2)社會各界有養老需求的這部分對象。對於社會上的老年人,可自願入住和出院,其入住的費用按照本人身體狀況,需要提供的服務等協議確定。
㈤ 老人入住養老院,需要進行哪些入院評估
分析體檢報告
老人入住前,應按養老機構要求提供其最近兩個月內由二級甲等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體檢報告。體檢報告內容應包括胸透、肝功能、骨密度、血糖、血常規等,以及養老機構認為應該提供體檢報告對於老年人能力評估至關重要,它是快速判斷住養老人基本身體狀況,判定護理需求的重要依據。因此,老年人如有住養需要,首先要准備好符合養老機構具體要求的體檢報告。
通過觀察詢問,初步判定能力等級
在試住期就能接受較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養老機構首先會對新入住老人進行初評,了解其基本行為能力和精神認知狀況,如考察他們肢體協調能力、語言表述力、記憶力等。
通過知識問答、對話交流、詢問家屬的方式進行,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會通過直接觀察、間接詢問、藉助道具等方法,對老人進行基本評估。某些養老機構對新入住老人需到評估室接受包括用餐進食、洗澡梳妝、穿衣穿褲、平地行走、上下樓梯、如廁等在內的對於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精神狀況的初評,從而為確定護理等級和入住區域等提供較為准確的依據。
依據評估體系,得出系統評估報告
通過初評的老人,便會進入養老機構開始試住生活,並在試住期間完成系統評估。養老機構在整合各種參考量表基礎之上,會構建起一個評估體系,對新入住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認知能力、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和適應能力、營養狀況、疾病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定。
㈥ 養老院怎麼定義
你好!
養老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並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
養老院(home for the aged),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又稱敬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蘇聯的養老院,收養沒有法定贍養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養老院的全部費用由國家負擔,個人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原來享受的養老金或撫恤金的一部分。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五保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著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
入住敬老院的條件和程序
不同的敬老院入住條件不完全相同。以下僅供參考 敬老院入院須知與要求:
一、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入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三、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四、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五、入住老人不得將電器帶入敬老院。若確實需要,經院方同意方可帶入使用,全部費用(包括電費)由家屬擔負。
六、敬老院對老人提供流動服務與呼叫服務相結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項服務,應該與院方協商。
七、入住老人如果不習慣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費用按天數退還。
收養對象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 敬老院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㈦ 如果養老院拒絕五保老人入院我該怎麼辦
可以直接到民政局找領導解決這件事,只要符合條件就一定能夠得到解決的
㈧ 老人住養老院 要進行哪些入院評估
個人不成熟的了解,老人入住養老院之前是要做個人體檢,然後根據老人身體情況院方給出評估,判斷老人是需要那種護理類型,護理等級的
㈨ 哪裡有關於養老院的宣傳政策和資料
敬老院政策
敬老院是集中供養五保對象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申報程序:1、村民本人申請;2、村委會審核;3、鄉鎮人民政府批准;4、本人和敬老院雙方簽訂入院協議。(精神病、傳染病患者不得入院。)
財產處理:1、敬老院的土地、房屋、設備和其他財產屬國有、集體財產,由鄉鎮人民政府管理,撥給敬老院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鄉鎮人民政府及敬老院不得將敬老院的房屋、土地、設備等作其他用途抵押,不得改變其主要場地和設施的用途。2、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經費、物資、伙食、生產經營賬目要定期公布,接受供養人員和社會有關方面的監督。財會人員離職時,必須清查賬目,按規定辦理移交手續。3、五保對象入院,其財產交集體代管,生活用具可帶入敬老院使用。集體為五保對象配發的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具用品,五保對象只能自己使用,不得自行處理。五保對象去世後,其遺產按入院協議處理。4、未成年的五保對象,其個人財產任何人不得侵佔或變賣;其年滿16周歲停止五保供養時,其個人原有財產中如有他人代管的,應當及時交還本人。
據國家民政部門預計,到2010年,在我國養老院家庭中「空巢」比例將高達70%左右;全國老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10年我國老年人市場的年消費需求將達到1萬億元。這兩則數據顯示出「銀發經濟」的無限商機,而養老服務無疑是其中的一大亮點。那麼,投資養老院「錢景」到底如何?這一領域的創業門檻是否高高在上? 養老托老服務蘊藏商機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1.43億。
人口專家預計,2035年前後,我國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將上升到20%.不斷擴容的老年人群,使「銀發經濟」商機日益凸顯。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老年人市場的年消費需求為6000億元,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萬億元。 在異軍突起的「銀發經濟」中,養老院托老服務最為引人注目。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增大,無暇照料父母長輩,使目前老人家庭「空巢」現象日益明顯。據國家民政部門預計,到2010年,在我國老人家庭中「空巢」比例將高達70%左右。在這種背景下,激活了社會化養老、托老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自費走進養老院。面對我國億萬老人養老這一旺盛的市場需求,養老、托老服務已成為一個新的創業領域。 從上海地區的情況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260.8萬,占上海總人口的19.3%,全市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
盡管上海養老床位每年以3000張的速度遞增,但仍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特別是中心城區養老院均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據預測,未來幾年,上海人口老齡化還將加速,預計2005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將凈增約9萬老人,2010年至2020年將平均每年凈增老人15萬左右。因此,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養老院,上海市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如對每張床鋪每年給予5000元的補貼、給予部分稅收優惠等。養老、托老服務領域隱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