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吃

老年人吃

發布時間:2020-11-29 06:23:26

1. 老年人飲食要做到哪些方面

1.飯菜要香一些,老年人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因此,為老年人做飯菜要注意色、香、味。

2.質量要好一些,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雞肉、魚肉、兔肉、羊肉、牛肉、瘦豬肉,這些食品所含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3.數量應少一些,研究結果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九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一些,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不應少於250克。

5.食物要雜一些,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6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

6.菜餚要淡一些,有些老年人口味重,殊不知,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以6~8克為宜。

7.飯菜要爛一些,老年人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以利於消化。

8.水果要吃一些,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為保持健康,每餐後應吃些水果。

9.飲食要熱一些,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引起其他內臟血液循環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口進食為宜。

10.吃時要慢一些,有些老年人習慣於吃快食,不充分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2. 有哪些適合老年人吃的零食

零食不僅是小孩子愛吃的食物,對於成年人和老年人而言,同樣愛吃。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因為飲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較多,而且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退化,吃多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加上老年人的牙齒大多已經松動或是脫落,因此零食雖好吃,就得“挑三揀四”了。

老年人應該吃些富含營養的,對於身體保健有作用的零食,且需要保證正餐的前提下食用。一般零食可以在上午九點和十點間,下午三點和四點間,以及晚上八點到九點間,進行適當補充,這樣才能做到對身體健康有益。

老年人吃什麼零食好呢?

4、奶製品和豆製品

牛奶可以補鈣,睡前喝還有助眠作用。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症,可以選擇喝酸奶,有利於促進腸道消化。豆漿中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還有天然的植物雌激素,非常適合老年女性飲用。超市所售的小袋豆腐乾也非常適合出外當零食補充。

總之,老年人選擇零食宜選擇熱量低,營養價值高的,不要吃高油脂,高糖分,熏烤蜜餞,冷飲類零食。零食作為兩餐之間的補充,切記不可當正餐來吃,不能過量,睡前最好吃些易消化的零食,要不,也會影響健康的。

3. 有什麼適合老年人吃的零食

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獼猴桃、草莓、青蘋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如瘦肉、牛奶、魚類等。主食最好選擇粗糧如玉米面、蕎麥面、燕麥面做成的饅頭,但都的注意量。

一般老年患者多合並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一般需要低脂飲食,易消化,不要暴飲暴食,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如果合並糖尿病,可能會更嚴格一些,應該平衡膳食,也就是在總熱量控制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谷類、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種類齊全,以便獲得均衡營養。

(3)老年人吃擴展閱讀:

老年人應注意飲食

1、適應個人特點:由於性別、年齡、身體狀況以及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選用保健食品也不能幹篇一律。同樣的食品對一些人可能效果顯著,而對另一些人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牛奶對大多數人是理想的營養食品,但有少數人因體內缺少乳糖酶,食後就會出現不適及腹瀉;食用同樣的桂圓肉,有人能安眠,有人則上火失眠。另外,體質虛弱的老人進行食補時,要注意區別陽虛還是陰虛,陽虛者宜多選用羊肉、狗肉等進補;而陰虛者則宜食龜肉、鱉肉、蛤蜊肉等滋陰食品。

2、注意飲食中的性昧:食品有寒、熱、溫、涼四種性質,有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一般寒涼食物有清熱泄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適合於春夏季節或患溫熱性疾病者食用,這類食品有糧谷、綠豆、赤小豆、梨、香蕉、柿子等;而溫熱食品則有溫中、補虛、除寒的作用,適合於秋冬季節或患虛寒性疾病的人食用,這類食品有糯米、肉類、鯽魚、黃鱔等。

不同味的食品也有不同作用。辛味能宣散滋潤、疏通血脈、運行氣血、強壯筋骨、增強機體抵抗力。甘昧能補益和中、緩急止痛。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與甘味配合能滋陰潤燥。苦味能泄火燥濕堅陰,與甘味配合有清熱利尿、祛濕解毒的作用。鹹味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而淡味食品有滲濕利尿作用。

3、因時因地靈活選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會產生一定影響。中醫認為飲食順應四時變化,能保養體內陰陽氣血,使「正氣存內,邪不可於」。

一般認為春季氣候溫暖,萬物生機盎然,宜食清淡,應多吃些菜粥,如薺菜粥等;夏季氣候炎熱、多雨濕重,宜食甘涼之物,如綠豆湯、荷葉粥、薄荷湯、西瓜、冬瓜等;秋季氣候轉涼乾燥,宜食能生津的食品,如藕粥等;冬季寒冷,食品宜溫熱,可食八寶飯、涮羊肉、桂圓棗粥等,以溫補精氣。

平時建議可以用逍降茶這種葯食同源的中醫組方當茶泡飲,可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地理環境不同,對食物結構也有較大影響,如飲食不當,還會發生水土不服,所以也應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攝。

4. 老年人忌吃的食品有哪些

1.油炸類

老年人味覺明顯減退,因此都喜歡吃油炸類味道香濃的食品。但是,這類食品含脂肪量甚高,一次食入較多的高脂肪食物,胃腸道難以承受,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還易誘發膽、胰疾患的復發或加重。另外,油炸食物產熱量高,老年人常吃可導致體內熱能過剩,引起肥胖,對健康不利。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險性,因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較多的致癌物質。炸油條的麵粉里一般加一定量的明礬,而明礬里含有較多量的鋁,如果老年人常食油條,可使鋁在體內蓄積,對老年人的智能和骨骼均有害。研究證明,鋁與老年性痴呆和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關系。

2.熏烤類

食物在熏烤過程中,可產生某些致癌物質。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如果經常食熏烤類食品,則會增加患癌的可能性,特別是患胃癌的危險性。熏烤類食物的致癌因素,主要是燃料(松柏枝葉、鋸末、炭火、煤、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等)在不完全燃燒時,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污染食物所致,而多環芳烴是一類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能改用遠紅外線烤箱烤食品,則會增強其安全性。

3.腌漬類

腌漬食品一般含鹽量高,維生素含量低(維生素C在腌漬過程中大多破壞),不適合老年人食用。特別是一些衛生設施差、操作不正規的加工廠所生產的腌漬食品,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老年人腸道低抗力減弱,常吃這類食品,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4.醬製品

包括醬油、各種醬菜,它們普遍含鹽量極高。如果老年人常食這類食品,實際上是不自覺地多攝取了鹽類,從而加重心血管和腎臟的負擔,對健康十分不利。

5.冰鎮類

在炎熱的夏天,老年人有時也吃一些冷飲、冷食用以解降溫,其實這是很不好的。因為冰鎮食品入胃後,會導致胃液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甚至會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為不利。因此,老年人不宜多飲,盡可能不吃冷食、冷飲。

6.甜食類

甜食類含糖量高,如果糖攝入量過多,可引起老年人肥胖,並能引起血脂增高,對已有動脈硬化傾向和糖尿病的老人,尤為不利。

7.動物內臟類

動物的腦、肝、腎等含膽固醇較高,老年人如經常吃這類食品,會導致血膽固醇增高,血脂升高,對老年人十分不利。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不能吃。

8.動物血類

不少老年人喜歡吃動物血,以為動物血是好的補品。其實老年人不宜多吃,只可偶爾吃一兩次,一次量也不宜過多,這是因為吃動物血會使膽固醇增高,血脂升高,對老年人十分不利。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不能吃。

9.方便食品

許多老年人圖方便,經常吃方便麵、糕點、油茶麵等方便食品。殊不知,這類食品所含的維生素等營養素較少,如把它們當作主食來吃,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症,對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10.過期食品

老年人中的不少人有存放食品的習慣。他們把子女或親友送來的食品放一段時間才吃,往往使得存放的食品過了期,有的發生霉變,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因此,老年人必須改掉存放食品的習慣,對那些過期的食品堅決不吃。

5. 老年人吃什麼能增強體力

1、蛋白質

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補充。調查顯示,在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優質蛋白質攝入明顯不足。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谷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

2、鈣

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但調查顯示,我國老人每天每人的鈣攝入量僅在500毫克左右,僅為推薦量的一半。食物中,牛奶、酸奶、乳酪是公認的補鈣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

3、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軟骨病或骨質疏鬆。近年來還發現,維生素D對預防多種癌症、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症、抑鬱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幫助。

人體中維生素D來源有牛奶、蛋黃、海魚、蘑菇類等食物中獲取,但含量比較少。由於老年人的皮膚功能下降,通過曬太陽自身合成維生素D的數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補充。

(5)老年人吃擴展閱讀

1、老年人的不良飲食習慣

煙、酒成癖。世界科學界已公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與吸煙有關。長期過度飲酒,則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組織增加,心臟功能減弱,心臟變得肥大,特別是長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心臟變化。

2、晚餐過遲。

晚飯時間過遲,並且是進食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重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有人做過這樣一次實驗:在晚間讓大鼠進食高脂肪飲食,然後馬上入睡,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劇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樣進食這些高脂肪飲食,則對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響不大。

3、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營養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綠葉蔬菜吃得少,常會發生維生素C缺乏,而維生素C可以降低膽固醇,減輕或防止動脈硬化。如果豆製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膽固醇在糞便中的排泄。還有人不吃大蒜、洋蔥,嫌它們有特殊氣味,殊不知大蒜、洋蔥有著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6. 老年人適合吃什麼

老人適合吃的食物,從性狀上來講都會以軟食、半流食或者半固態的食物為主,比如粥、面片湯、糊狀的食物。因為老年人的牙齒和咀嚼功能會比較下降,太硬的食物會加重咀嚼的負擔,也不利於胃腸道的消化。從食物的種類上來講,在預防老年肌肉減少症的方面,要適當的去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和豆類,對於預防老年的肌肉衰減有很好的幫助。老年人也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適合吃的就是富含鈣質的豆類和豆製品、乳類和乳製品。老年人要做到食物的均衡和食物的多樣化,適合吃的就是軟爛的、容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對於老年人可能更為合適。

7. 老年人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老年人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優質蛋白,提高免疫力;
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吃五穀雜糧;
禾良神一類的生食粉,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幾十種植物種子根莖菌類組成,營養豐富,調理身體的同時,還可以補氣血.

8. 老人可以吃人參嗎

可以少量服用
服用的方法也很有講究
如果過多的服用
老人的身體會不吸收
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這個還要看老人的年齡
總之
好的東西不一定服用就好
而是針對人身體狀況搭配調理

9. 老年人吃什麼好

老年人吃什麼營養品好
1、蛋白質
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補充。調查顯示,在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優質蛋白質攝入明顯不足。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谷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值得推薦的是,雞蛋中蛋白質利用價值較好,但因蛋黃含膽固醇較高,比較適合不需限制膽固醇攝入的老人。吃雞蛋時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個為宜。而膽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適當多吃魚肉,還能補充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2、鈣
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但調查顯示,我國老人每天每人的鈣攝入量僅在500毫克左右,僅為推薦量的一半。長期缺鈣的老人更容易出現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慾減退、失眠多夢等問題。因此,老人應該定期監測骨密度,並注意補鈣。食物中,牛奶、酸奶、乳酪是公認的補鈣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補充劑中,碳酸鈣等無機鈣性價比最高,氨基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酸類鈣鹽吸收利用率略高。
3、鐵
調查顯示,我國各類人群的平均貧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貧血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和缺鐵有一定關系。長期缺鐵和貧血會導致老人虛弱無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腦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問題。補鐵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紅素鐵的肉類和動物內臟,其中牛肉的鐵含量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補鐵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吸收,因此補鐵是最好將肉類、谷類、果蔬同食。需要強調的是,貧血不代表一定缺鐵,也可能由於慢性病或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導致,因此老人貧血要先查明病因。
4、鋅
細心的子女會發現,父母年老後做的菜越來越咸,這和老人味覺退化有關,而適當補鋅可以提升味覺。日本大學醫學部調查發現,60~65歲的味覺障礙者中,28%血液里鋅含量不足,而通過補鋅,70%的人症狀得到改善。因此,味覺不好、食慾不振的老人可以到醫院檢測體內鋅含量,如果確實缺鋅要及時補充。嚴重缺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含鋅葯物。缺鋅不太嚴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鋅的食物來對抗味覺障礙。食物中鋅的供應主要來自貝類、蝦蟹、肉類、魚類,芝麻、松子的鋅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鋅含量較低。
5、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軟骨病或骨質疏鬆。近年來還發現,維生素D對預防多種癌症、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症、抑鬱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幫助。一般來說,人體中維生素D來源有兩個:一是通過曬太陽依靠自身皮膚合成;二是從牛奶、蛋黃、海魚、蘑菇類等食物中獲取,但含量比較少。由於老年人的皮膚功能下降,通過曬太陽自身合成維生素D的數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補充。老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6、維生素B1
維生素B1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B1,會出現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還會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並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另外,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調查發現,維生素B1缺乏還會增加老人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如果老人總是悶悶不樂,不願參與新的活動或與人交談,做事變得猶豫不決,就要考慮抑鬱的可能,除了尋求心理輔導外,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1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谷類、豆類、薯類,特別是沒有經過精製的全穀物食品,也就是粗糧。老人吃粗糧要循序漸進,慢慢加量,給消化系統適應的時間,還要把粗糧盡可能做得軟爛,減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送母親去養老院小視頻 瀏覽:213
八十年代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356
居家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264
預備黨員政審父母離異怎麼辦 瀏覽:155
口腔醫院體檢哪個好 瀏覽:127
貴陽市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393
老年人全身出現紅點怎麼回事 瀏覽:425
學雷鋒日敬老院 瀏覽:405
長壽區新城在哪裡 瀏覽:539
如何克服父母急躁情緒 瀏覽:227
老人家經常夢到死人解夢 瀏覽:592
大型養老院怎麼收費 瀏覽:977
仙桃市退休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803
60歲老人家肋骨5根斷了 瀏覽:817
歙縣75的老人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8
50歲發型大全 瀏覽:518
聰明的父母有哪些權利 瀏覽:732
冫下崗失業退體養老保險 瀏覽:143
高職單招體檢費多少錢 瀏覽:390
家庭用什麼電器最長壽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