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攝取需要特別關注,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項營養需求,營養專家歸納出以下10項適用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1)少食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5~6餐,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等。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如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B。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維生素B與老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6)限制油脂攝取量。老年入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子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8)少吃辛辣食物。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因夜間上廁所而影響睡眠。
(1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加上多數人要長期服葯,所以每個人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相同。讓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強化營養方法,尤其可以補充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維生素 B、抗氧化維生素C及維生素E、維持骨質的鈣、增強免疫力的鋅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劑量的單一補充劑,尤其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吃得過多會累積在體內,甚至引發毒性。
② 老年護理學中老年健康教育的原則及其含義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群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為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探討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二是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四是關於做好當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
③ 滿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就是養老護理的基本原則對嗎
滿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就是養老護理的基本原則,我覺得應該是對吧?老年人的生活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對待他。
④ 老年護理目標和原則
1.心理護理: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所以護理人員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2.做好安全護理:對老年人進行用葯安全和患者自身安全。
3.做好飲食指導:老年患者常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慢性支氣管炎等,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4.做好基礎護理:護理員應認真履行護理分級制度,按照規定為患者做好基礎護理。
5.做好患者的病情觀察:老年人患者在治療期間護理員要多巡視病房,多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多與患者交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醫生。
6.護理操作過程中輕柔,避免粗暴。
【失能老人護理的五大原則】
1.非禮勿視非美德: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或完全依賴他人,其中也就包括清洗會陰,更換紙尿褲,人工取便等十分隱私的護理,所以,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遵從所謂的「非禮勿視」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
2.要拘小節,斤斤計較:失能老人的護理是一件要拘小節,斤斤計較的事情,要密切關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細微變化,不放過隱藏的小部位,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
3.有所不為: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動上的受限,特別是中輕度失能老人,他們的頭腦和意識還很清楚,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警言慎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4.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行動受到限制,但每個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失能的程度不盡相同。護理過程應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有所差別和選擇性地進行科學護理。
5.借力省力:護理工作需要耗費體力,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用巧力,學會借力,讓護理員省力又能讓老人舒服。
【痴呆老人的日常護理方法】
1.記住他是誰:要記得老人的喜好和習慣,他自己記不清的事情可以通過照片、日記等幫助他回憶。
2.保持微笑:微笑有強大的感染力,真心微笑可以讓對方感到快樂。
3.放慢速度:與老人說話語速要慢、語氣應輕松;老人做事時多給他點時間,不要催促。
4.幫他記住家人:老年痴呆症病人時常連自己的家人都認不出來,這時需要老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的一點幫助。
5.清晰地溝通:與老人溝通盡量簡潔、明確,信息量別太大。
6.如果他發火了,就退後一步:這樣可以給對方留出空間,也避免自己被誤傷。同時,應積極找出老人發火的原因。
7.保持安靜:家中保持安靜,不要帶老人去人多、嘈雜的地方,否則不僅會互相聽不清對方講話,也容易使老人情緒失控。
8.不要爭論:尊重老人的行為和言談,即使意見有分歧也無需爭出對錯。
9.參與和鼓勵:帶老人去參加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感謝他的支持和陪伴,並對他的參與表示感激。
10.分散注意力:帶他去公園等輕松愉快的場所,與他閑聊來分散老人的注意力。
11.與他人交流:建議多與家庭情況類似的人們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教訓。
12.警惕突然的變化:隨時觀察老人是否有突然的變化,如發燒、脫水、疼痛、感染等,必要時及時就醫。
⑤ 老年人護理
你好,怎麼護理的話?醫生他們護士都知道的,你具體問一下他就會告訴你。
⑥ 怎樣護理老人
老人患病後,許多人要卧床,有的是短期卧床,如手術後的休養,
骨折固定後的恢復等;有的是長期卧床,如中風,其中輕者能恢復並能起床;有的要終身卧床,如帕金森氏症後期。其中有的飲食能自理,有的需人餵食,甚至大小便失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護理得當,許多病人的病情可減輕,並提前下床;如果護理不當,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因並發症而死亡。因此,家庭護理十分重要。
首先,對老人要做精神上的安慰。因為老人久病纏身,常卧病蹋,受疾病折磨,心情一定十分不好,加上自己年歲已高,認為這樣下去對不起兒輩或老伴,常悲觀甚至厭世;相反也有的老人也會發脾氣,或者感到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對兒輩苛求。無論碰到什麼情況,我們都應諒解老人的心情,加以安慰、勸說、引導。照顧好老人是我們民族的美德,是心靈美的具體表現之一。要鼓勵老人主動與疾病作斗爭,建立治療的信心。古今中外也有不少長卧病榻的老人,做出了一番事業。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勸老人想得開,與兒孫們相互配合、協調,互相鼓勵、安慰,以盡天年,並享天倫之樂,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有了這一條,做什麼都高興。下面談幾點具體問題:
飲族食:要根據不同病情,吃不同飲食,如流質、半流質或普通飲食,可以請教一下醫院的大夫。總的原則是要易於消化,富於營養,蛋白質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類營養素、維生素、鹽類要平衡。老人卧床後更易便秘
,故食物中纖維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室內環境:空氣要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在身上,可以開氣窗。有條件者室內可放些盆栽花草,既可美化環境,又能調節空氣。
服葯:要嚴格按醫囑服葯,有的老人可自己服葯,有的要人喂。如需注射或針灸者,要與醫生、護士配合好,例如幫助翻身、脫衣等等。
預防並發症:這一點很重要。主要並發症有褥瘡、肺部及尿道感染。
病人長期卧床,如果不經常變換姿勢就容易使受壓部位皮膚血循環受阻,加上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致使局部發紅、糜爛,形成潰瘍,這就是褥瘡,而且還容易繼發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預防的辦法是多翻身,完全癱瘓者要幫助翻身,變換體姿,在經常受壓處用酒精擦拭,以加強局部循環。如果已發生褥瘡和感染,那就只能請醫生處理了。
肺部感染是另一個嚴重的並發症,醫學上稱為沉積性肺炎。預防的辦法仍然是多翻身,鼓勵病人盡量把痰及分泌物咳出來,還可以輕拍背部,使痰易於咳出,如果發生了肺炎,要盡快請醫生診治。
⑦ 老年人的護理原則是哪些
評估老年人現存的活動能力。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包括心血管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特別是老年人的協調情況及步態。了解老年人的病史,評估其活動耐受力。收集老年人的用葯情況,以作為老年人活動後計劃的准備。活動的設計應符合老年人的興趣,而且是老年人做得到的。與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動目標,例如老年人希望的是恢復自我照顧能力,或是增加對活動的耐受力。活動之前應該做熱身運動,至少10分鍾,以減少肌肉系統受傷的概率,活動後應該慢慢減緩再停止,不可立即停止。
⑧ 中老年人護理
中老年人護理即是診斷和處理老人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比如老人心理健康、各種疾病的護理。
⑨ 失能老人護理的原則
失能老人心理需要及護理的原則,讓老人開心,身體保持干凈衛生,大小便及時處理,像卧床大小便護理儀就能及時解決大小便護理問題,自動沖洗大小便,烘乾、翻身多項功能,減輕護理難度
⑩ 老年人日常生活保健護理包括哪些
全面性原則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完滿狀態,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如此,因此,老年保健護理也應該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全面性原則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指老年保健護理的對象應該是全體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