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

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

發布時間:2020-11-27 23:34:33

Ⅰ 國家對於年滿70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優惠政策

1.各地在落實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政策時,應對老年人予以適度傾斜。

2.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3.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要在保障「三無」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優先照顧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年人。

4.各地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要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要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5.各地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時,要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進行危房改造。

6.政府有關部門要為老年人及時、便利地領取養老金、結算醫療費和享受其他物質幫助,創造條件,提供便利。鼓勵和引導公共服務機構、社會志願服務組織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7.政府有關部門在辦理房屋權屬關系變更等涉及老年人權益的重大事項時,應依法優先辦理,並就辦理事項是否為老年人的真實意願進行詢問,有代理人的要嚴格審查代理資格。

8.免除農村老年人興辦公益事業的籌勞任務。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同意,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納入國家和地方濕地保護體系及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濕地除外。

9.政府有關部門要完善老年人社會參與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發揮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0.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城鄉生活困難家庭,減免其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或者為其提供基本殯葬服務補貼。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家庭,選擇生態安葬方式的,或者在土葬改革區自願實行火葬的,要給予補貼或獎勵。

(二)衛生保健優待

11.醫療衛生機構要優先為轄區內65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費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定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評估,

及時發現健康風險因素,促進老年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開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識宣傳,開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礙的預防控制工作。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12.鼓勵設立老年病醫院,加強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醫院建設,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立老年病科。

13.醫療衛生機構應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和優先優惠服務。通過完善掛號、診療系統管理,開設專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導醫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老年人掛號(退換號)、就診、轉診、綜合診療提供便利條件。

14.鼓勵各地醫療機構減免老年人普通門診掛號費和貧困老年人診療費。提倡為老年人義診。

15.倡導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之間建立業務協作機制,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協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復護理,加快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優先、優惠的醫療服務。

16.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申請納入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范圍。

(三)交通出行優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客運,要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務。

18.交通場所和站點應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設立等候專區,根據需要配備升降電梯、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洗手間等設施。對於無人陪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給予特別關照。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應為老年人提供票價優惠,鼓勵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覆蓋全體老年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優惠辦法,對落實老年優待任務的公交企業要給予相應經濟補償。

20.倡導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對參保老年人應給予保險費、保險金額等方面的優惠。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鐵路部門要為列車配備無障礙車廂和座位,對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訂票和選座位提供便利服務。

22.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和《養老設施建築設計規范》等建設標准,重點做好居住區、城市道路、商業網點、文化體育場館、旅遊景點等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

優先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和出行環境。

23.公廁應配備便於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並對老年人實行免費。

(四)商業服務優待


24.各地要根據老年人口規模和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有條件的商場、超市設立老年用品專櫃。

25.商業飲食服務網點、日常生活用品經銷單位,以及水、電、暖氣、燃氣、通訊、電信、郵政等服務行業和網點,要為老年人提供優先、便利和優惠服務。

26.金融機構應為老年人辦理業務提供便捷服務,設置老年人取款優先窗口,並提供導銀服務,對有特殊困難、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務或上門服務。鼓勵對養老金客戶實施減費讓利,對異地領取養老金的客戶減免手續費。對辦理轉賬、匯款業務或購買金融產品的老年人,應提示相應風險。

(1)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擴展閱讀

一、具體補貼政策

(一)高齡補貼

數省份對100歲以上的老人都給予100元每月以上的高齡津貼,除天津市外,寧夏規定,90周歲以上城鄉高齡津貼標准每人每月450元;其次是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上海、山東、海南、陝西,均規定給予100歲以上老人每月300元的津貼或營養費。

發放高齡津貼門檻最低的省份為青海和陝西,兩地均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高齡津貼。青海規定,凡具有青海省戶籍,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均可領取高齡津貼,具體標准為70-79周歲,90元/月。

【高齡補貼辦理流程】:

1、本人申請。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由本人或委託他人向戶籍所在地的村、社區提出申請,填寫《縣高齡津貼申請審批表》一式三份,同時提供申請人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各三份),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3張。

2、村(社區)審查。村、社區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調查核實,經公示無異議後填寫縣高齡津貼發放匯總表上報各鎮(鄉)。

3、鎮(鄉)審核。鎮(鄉)負責對村、社區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和信息錄入,建立老年人高齡津貼信息資料庫,經公示無異議後上報縣老齡辦。

4、縣老齡辦審批。對符合條件的對象以書面形式進行確認;對不符合條件的,將有關材料退回鎮(鄉),由鎮(鄉)告知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5、鎮(鄉)發放。縣老齡辦根據審批情況將津貼劃撥到各鎮(鄉),各鎮(鄉)實行打卡發放。

(二)養老保險補貼

這種補貼也是農民可以領取的,領取資格同樣是要達到60周歲的。其中,前幾年的養老保險補貼只有60元/月,從2017年起就變成120元/月了。這兩項補貼的增加,能更好地保障農村老年人的生活。

(三)農村養老

目前國內的農村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繳費金兩種。在農村,只有年齡達到60周歲的老年人,才能夠獲得養老金。值得一提的,前幾年養老金的補貼為55元/月,今年起正式提高到70元/月了。

二、2017年高齡津貼政策

從國家民政部獲悉,我國已經陸續在省級層面出台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6個省份出台了高齡津貼補貼政策,20個省份出台了養老服務補貼政策,17個省份出台了護理補貼政策。

梳理發現,在已出台高齡津貼的這26個省份中,大多數地方對80歲以上的本地戶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或營養費。其中,天津高齡津貼額度最高,可達到500元。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鑒這些地區的做法,以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續為方向,加快建立這些惠民制度,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在省級層面全覆蓋。未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出台政策。

已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做好老年人評估工作,逐步提高補貼標准和覆蓋面,切實增強老年人獲得感。

Ⅱ 對於老年人國家有哪些優待政策

對於老人的政策,
各地區有差別的!
不管是城市的老人,
還是農村的老人,
都有養老金的!
老人乘坐公交車是免費的!

Ⅲ 2019國家對老年人養老保險有什麼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樣的老年人?你的問題太廣義了,無法回答。有社保繳費的就有退休金,沒有任何保障的60歲以上的,有由國家財政發放的每人每月75元的城鎮居民養老金,這不就是政策嗎。

Ⅳ 中國政府對老年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具體信息我就不能都給出了,建議查看一下關於老年人的網站查看資訊或者上政府的網站
文章:百歲老人生活補貼每年至少1800元
2010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要點
附文:
2010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部署,以組織開展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為重點,著力加強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法規研究,著力推進老齡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加強基層工作,著力提高履職能力,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努力推動老齡工作再上新台階。

一、組織開展《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組織工作。加強督促檢查,保證各子課題研究的質量和進度。積極開展有關課題調研,有計劃地組織專題研討會,廣泛汲取多方面研究成果,爭取年底前完成總報告。支持各地組織開展當地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

二、編制起草老齡事業「十二五」規劃。聯合有關部門檢查評估《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執行情況。認真總結「十一五」規劃實施中的經驗和存在問題,會同各成員單位編制提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草案)》,爭取將重要內容納入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同時,組織開展《中國老齡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的研究。

三、協調推進涉老政策法規制度建設。組織開展養老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各項養老保障制度的專題調研。協調推進老年優待政策在全國范圍的貫徹落實。加快《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工作。探索老年社會保護制度有關問題。協調做好無養老保障老年人和貧困老年人救助工作。

四、努力推動養老服務工作。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有關部門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推動有關部門制定《老年人養護院建設標准》、《失能老年人等級劃分評定標准》和《養老機構等級劃分標准》。組織開展全國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基本狀況和全國老年人失能狀況調查。積極發揮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的行業管理職能作用。

五、積極開展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區、老年溫馨家庭建設示範活動。總結建設老年宜居社區和老年友好城市試點工作經驗,發布《老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指南》和《老年人宜居社區行動指南》,提出老年溫馨家庭評選標准。研究制定開展建設示範活動的實施辦法,繼續擴大示範試點范圍。改善老年人居環境,推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六、加強城鄉基層老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加強鄉鎮(街)老齡工作機構建設。落實黨和政府的老齡政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探索老年人社會管理有效途徑。繼續做好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幫扶試點工作。開展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專題調研,聯合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加強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建設的相關辦法。積極開展老年教育、老年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基層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七、深入開展老年群眾工作。開展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比活動檢查驗收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深化「銀齡行動」,積極開展老年志願者活動。提高老齡宣傳教育工作水平,繼續辦好老齡新聞聯合報道活動。舉辦第二屆老年文化藝術節。

八、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交流。繼續執行聯合國人口基金和歐盟援華老齡項目,積極爭取新一周期國際組織援華老齡項目。加大對基層項目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嚴格執行外事出訪相關規定,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加大老齡工作對外宣傳力度,不斷提升我國老齡工作的國際地位和影響。

九、大力提高機關自身建設水平。加強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機關建設,努力實現觀念、作風、職能、工作方式的「四個轉變」。以提高幹部履職能力為目的,著力提高幹部隊伍的綜合協調能力、學習研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組織老齡系統幹部業務培訓。加強老齡科學研究。提升老齡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強辦屬老年社團的管理。
(轉來的)

Ⅳ 國家的老年政策

我國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務相關政策與制度

2.1 我國現有的老年人相關政策 1996年8月,勞動部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3號)對老年人群體各方面權益通過了法律上的確認,此外,在我國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等法律、法規中對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均相應規定。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出台(中發〔2000〕13號),對老齡工作的重大意義,老齡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老齡工作要點作了闡述。同年,民政部、國家計委等11部委發出《關於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確定了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優惠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出《關於對老年服務機構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97號)中,確定了福利性、非贏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

2005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中宣部、全國總工會等21個中央、國務院有關機構及人民團體聯合發出《關於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全國老齡辦發〔2005〕46號),這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就老年人優待工作出台的文件,也是繼《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之後的又一部老齡工作國家級政策性文件。《意見》提出,全社會應為老年人提供養老優待;對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優待,城市 「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鄉貧困老年人要按規定納入醫療救助范圍,醫療機構應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和優先優惠服務,如減免老年人普通門診掛號費和貧困老年人家庭病床出診費、提供免費體檢等;提供生活服務優待,採取多種措施,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維權服務優待;提供文體休閑優待,努力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同年,國家民政部出台的《關於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隨後,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趨勢,制定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對「十一五」期間老齡工作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與主要任務做了具體要求,指出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健全、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社區服務、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社會保障制度和措施,構建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

2006年2月,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以全國老齡委名義出台了《關於加強基層老齡工作的意見》(全國老齡委發〔2006〕2號),提出在城市要認真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項政策,努力解決老年人的養老、醫療問題;在農村,要繼續鞏固家庭養老功能,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適合當地特點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積極推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實施;要加大對城鄉貧困老年人社會救助和醫療救助力度,切實保障貧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等。 200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456 號)對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供養內容、供養形式及監督管理作了界定。

各省市結合本地實情制定了相應的落實措施,積極開展老年人群社會服務工作。如全國率先步入人口老齡化城市——上海,先後在《關於全面落實2005年市政府養老服務務實項目,進一步推進本市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本市城鎮戶籍人員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等方針、政策中,推出了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管理、養老財政補貼、支持養老機構、鼓勵到養老機構就業及醫療政策等優惠政策和措施〔10〕。而福建省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福建省老年人保護條例》。

2.2 我國老年健康保健服務制度 我國老年人群體健康保健服務可分為醫院與社區兩部分,以社區服務為主,社區衛生服務部分費用由國家補助。《關於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補助政策的意見》(財社〔2006〕61號)決定: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進行補助,政府或社會力量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市(地)級以上政府的有關規定,為社區居民提供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和有關慢性病預防控制,有關婦女、兒童、老年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衛生信息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列入政府補助范圍;規定各省級政府要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安排必要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支持困難地區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央財政從2007年起安排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對中、西部地區按社區服務人口人均3元和4元並統籌考慮各地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績效考核情況給予補助。

Ⅵ 社會上對老年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是國家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的版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權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為此,《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作了具體規定,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首先,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組織必需按時足額支付養老金,不得無故拖欠和挪用。根據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職工工資增長的情況,國家要不斷增加老年人的養老金。如果老年人生活在農村,那麼,農村的集體組織除根據情況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外,有條件的還可以將集體所有的未被承包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如果農村的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贍養人和扶養人沒有贍養能力或扶養能力,農村的集體組織就應當負擔這些老年人的五保供養,即保吃、保住、保穿、保醫和保葬。假如是在城鎮里,這些老年人就應由當地的政府給予救濟。其次,國家建立多種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

90歲的老人國家有什麼政策

有高齡補貼和高齡津貼。

1:高齡補貼:從1996年起除了百歲以上老人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貼外,大連首次將90到99周歲的老年人也劃入長壽補貼范圍,每人每月可享受100元的生活補貼。各地百歲老人補貼不同,最低為100元,部分發達城市110 元~200元之間。

2、高齡津貼: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例如:高齡津貼是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長者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高齡津貼分為普通高齡津貼及高額高齡津貼兩種。兩種高齡津貼於2009年起劃一增加至每月1000港元,增幅為60%和42%,由1月1日開始計算。

在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深圳的老人將收到一個禮包: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獲200元到500元不等的現金補貼。根據深圳市民政局出台的《深圳市高齡老人津貼實施方案》,80至99周歲的戶籍老人,每人每月發放現金200元;10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獲500元高齡補貼。

(7)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擴展閱讀

老年人福利

1、老年人福利津貼

老年人福利津貼是一種普遍養老金計劃,這些計劃為所有超過規定年齡的社會成員提供養老金,而不管他們的收入、就業狀況或者經濟來源如何。這種發放方式使獲得養老金成為公民的一種平等權利。

老年人福利津貼的發放對象適宜從高齡老人開始,先發放高齡津貼,有條件時再逐步擴大發放范圍以至所有退休老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老年人福利津貼應當作為一種全民性的制度建立起來,並不斷擴大覆蓋范圍,提高津貼標准。

2、社會養老

老年人能否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他們認為合適的生活方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養老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再加上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和核心化,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越來越不足以承擔起養老的重任。

因此,家庭養老必然向社會養老過渡。而社會養老則是由國家和社會為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以及必要的福利設施和服務,承擔起養老的主要責任。

3、老年人保健

國家和社會有責任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照顧,使其健康長壽。老年人保健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建立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建立老年公寓、療養院、日間護理中心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建立適合老年人活動的體育設施,組織老年人體育活動,增強老年人的體質。

4、老年福利機構

國家鼓勵和扶持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各種老年福利設施,如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醫療康復中心、老年人俱樂部、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等。這些福利機構的設立,為老年人陶冶情趣、驅除孤獨、促進身心健康,發揮了重大作用,滿足了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和精神需要,使他們能夠愉快地安享晚年。

Ⅷ 國家對老年人的養老政策是什麼

可以說,至少80%的農民沒有養老保險金。從建國以來的相當長時間,由於政策原因,可以認為,中國的國家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基本上源自於中國的農業,農民為中國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在10萬億左右,因此,由國家中央財政給每一位60歲以上的農民辦養老補償險是應該的,建議每人每月50元養老補償險-----------,促進農村消費--- 只找到農村的

Ⅸ 政府對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何優惠政策

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七項指出: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9)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擴展閱讀:

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以前一些地方實行的舊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區別如下:

1、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

2、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讓農民得到社會的愛護。

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金籌集: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1、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3、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閱讀全文

與國家對老年人的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州抗體檢測在哪裡檢測 瀏覽:980
醫保定點養老院 瀏覽:923
延吉養老金建模 瀏覽:118
對奶奶孝敬的句子 瀏覽:455
駕校體檢過後多少天考科目 瀏覽:323
社保養老公司交的什麼時候到個人名下 瀏覽:66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
老年大學校訓校風理念 瀏覽:236
包頭養老保險啥時候交 瀏覽:752
老年人變得偏執 瀏覽:595
武漢東湖高新老年大學 瀏覽:664
失業後養老保險金該怎麼交 瀏覽:618
抖音養生茶賬號怎麼做 瀏覽:615
重陽節和什麼茶吃什麼糕 瀏覽:761
工傷死亡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62
杭州市的養老金能拿多少 瀏覽:708
退休工資什麼時候計發 瀏覽:648
老人有痴呆如何保護養老錢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