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吃葯

老年人吃葯

發布時間:2020-11-27 23:15:10

老年人正確服葯的方法是什麼

通常老年人用葯要比其他年齡段的人多,並經常服用多種葯物,這時不良反應的回發生率就會相對增加。因此答,在用葯時要特別慎重,一樣的劑量,對老年人的作用往往比對青年人要強,比如安定類葯物對老年人產生的不良反應要比青年人大3倍。所以,老年人在多葯聯用時,應盡量先服主要葯物,以防止相互葯理作用的發生,若必要時可請醫生調整劑量(一般可用成人量3/4),或延長服葯的間隔時間,以此保證用葯安全。

㈡ 老人服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葯物劑量:

老年人的葯品是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在腎臟排泄的。老年人各個器官的機能開始慢慢衰退,所以老年人服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葯物的劑量。

2、按時、按量吃葯:

老年人記憶比較差,經常會出現漏服、忘服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叮囑好按時、按量吃葯,或者做好防範的措施。

3、注意葯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合並疾病比較多,經常會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合並多種的疾病,而服用多種的葯物。合並服用多種葯物的時候,葯物的不良反應會大大的增多,所以要嚴密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

㈢ 老人老忘記吃葯怎麼辦求管用的方法

1. 使用分葯盒:需要長期服葯的慢性病患者,可以使用分葯盒,分葯盒裡面版有7個格,分權別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每格可有三小格子,分別為早、中、晚,每個小格可盛放一次服葯的劑量,記不清是否漏服葯,看看這次小格里的葯是還在,就清楚了,無需煩惱。平時可以把它放在顯眼的地方,外出時也可以放在兜里隨身攜帶,以便督促自己按時服葯。

2. 製作一個簡易的用葯台歷:製作一個簡易的用葯台歷,把葯名、服葯時間和次數都備注在上面,每吃完一次,就在相應的位置上打一個勾,這個台歷最好是放在每天都能經過的地方,如床頭櫃、客廳茶幾等,能時時提醒自己服葯。
3. 用手機備忘錄或鬧鍾提醒:提前把服葯時間、劑量等輸入手機備忘錄中,提醒自己吃葯,如果是老人,提醒的鈴聲最好是洪亮的音樂加震動,這樣即使手機放在兜里或不在身邊,也能聽到,也可以設定鬧鍾來提醒吃葯時間。

㈣ 老年人用葯原則

1、五種葯物原則老年人同時用葯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葯物以下的葯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要明確治療目標,抓住主要矛盾、選擇主要葯物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葯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葯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葯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葯物原則。2、受益原則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症,另外還要保證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大於1。即便有適應症但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小於1時,就不應給予葯物治療。3、擇時原則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發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常在夜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高峰在上午);葯代動力學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葯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葯效學也有晝夜節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於下午)。舉例來說,抗心絞痛葯物的有效時間應能覆蓋心絞痛發作的高峰時段。變異型心絞痛多在零點到六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上午6時到1 2時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4、暫停用葯原則當懷疑葯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葯一段時間。在老人用葯期間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生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都應考慮葯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對於服葯的老年人出現新症狀,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5、小劑量原則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由於現在尚缺乏針對老年人劑量的調整指南。因此,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態、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指數、蛋白結合率等情況具體分析,能用較小劑量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沒有必要使用大劑量。應注意的是,也並非保持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葯物類型有關。對於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為了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而對於其他大多數葯物來說,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開始用葯階段,即開始用葯就從小劑量(成年人劑量的1/5~1/4)開始,緩慢增量。以獲得更大療效和更小副作用為准則,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劑量。

㈤ 老人亂吃葯怎麼辦

老人把醫生看成是復救命稻草。認為制醫生就是能救她的命。

以後她再去拿葯,你家裡人跟著,到時候你們把葯把住了,該收就收,改留就留。經過你們處理後,再拿到她的 面前。

是葯三分毒,一旦人吃多了,毒素吸收不了,就像你說的,副作用很大的。對人是相當不利的。

人上歲數了,都怕有個好歹。所以他們很珍重自己的生命,咱們晚輩也理解她們吧。

㈥ 老人每次都忘記吃葯,怎麼辦

1.選長效葯
如果老人經常容易出現忘記吃葯的問題盡量給老人購買一些長效葯內,每天服用一次即可,這樣容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現忘記吃葯的幾率。不過葯物大家千萬不要盲目購買,一定要遵從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建議。
2.設定鬧鍾
設定鬧鍾也可以提醒老人吃葯的時間,利用電子設備提醒吃葯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選擇。現如今的手機已經智能化,不僅能夠提醒老人吃葯,還可以將葯物的注意事項寫在備忘錄,避免老人錯服、誤服葯物。
3.購買分類葯盒
可以提供買一個分類葯盒,放在明顯的地方。在分類葯盒上註明服用葯物的葯名和日期,可以每天服用葯物以後在相應的位置上打勾。這樣保持一周左右就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現忘記吃葯問題的幾率。
4.及時正確補服
如果老人出現了忘記吃葯的問題,如果時間很短可以馬上補上,下次仍然按原來的時間服用。如果已經過了用葯時間兩個小時以上就不要再補服了,下頓按時服用即可。

㈦ 老年人吃葯有什麼禁忌和注意

要注意服葯時間,不同的葯品選擇合適的時間,可以使葯物發揮最好的作用。
1滋補葯內為了更有利於吸收,容此類葯適宜在早晨空腹時或晚上臨睡前服用。但有消化不良症者除外。
2 鐵劑 貧血患者補充血劑,晚上7時服用療郊最好,此時比早上7時服用在血液中的濃度增加4倍。
3 鈣劑 人體的血鈣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所以在臨睡前服用補鈣葯可使鈣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4 維生素類 適宜在兩餐之間服用,更有利於吸收,如果是用維生索K來止血,則應及時用服。
5 胃葯 胃動力葯宜飯前服用,鹼性葯物宜飯後服,保護胃黏膜的葯宜飯前服用,抗酸葯宜睡前加服一次。(因夜裡胃酸分泌有一個高峰期)。
6 抗菌素及消炎類葯物:抗菌素葯物排泄較快,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濃度,每隔6小時應服葯1次。消炎葯物,如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於每天清晨和上午關節疼痛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葯物,可在早晨加大劑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葯。

㈧ 長期服葯的老人注意什麼

服葯觀察反應。老人服葯時間長,就不要掉以輕心,即使如此,每次吃過葯後,都要仔細觀察一下反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立刻要去看醫生。
老年人長期服葯後,如果這種葯出現了無效後,也就是老人的身體出現了抗體,則也需要去看一下醫生,看是否要停葯,或者是加大葯量,或者是換一種葯。
人在長期吃葯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下,如果是多種葯同時吃的話要注意,幾種葯是否有抵消的作用,或者是有沒有沖突,如果有,並引起不良的話,則要以疾病輕重來判斷。
老年人吃的葯,最好是年輕人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以免老年人出現意外,自己忘記吃葯的情況的話,則年輕人要給老年人葯來吃,以免不知道的情況下,出現吃葯錯誤,引起事故。
老年人吃葯,不管是西葯,還是中葯,都要掌握一些飲食的禁忌的,一般情況下,辛辣或者是油膩的食物,是不要讓老年人吃了。如果與葯有沖突的一些食物,也要禁止再食。
老年人吃葯的時候,不建議用茶來喂葯,這是因為茶里本身就有一種垢,進入胃後,會產生凝固性的物質,而葯進入後,被凝固,從而失去了葯效,身體不會吸收到葯性的。
老年人吃葯的時候,也要多喝水,少排尿,以幫助身體對葯物的吸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葯效的。

㈨ 如何讓老人吃葯

可以騙她說補血,補這個補那個,一般人都有些小症狀,看她有什麼,就騙她是要補相關維生素。沒有也編一個,比如說騙她說聽到她說夢話(反正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缺了什麼(隨便一編),然後讓她吃葯。
她說脖子痛,你就講是心理作用,或是枕頭硬了,給她換一個。如果還說疼,我也沒轍了
看她有什麼不太過分的願望。然後說把葯吃了的話就幫她達成。
ps:加在固體里,弄個小小丸子,你編個借口和她一起吃,你的不加,她的加。
像包湯圓一樣,中間夾點葯。主要是小得能吞

㈩ 老年人怎樣正確看病吃葯

據統計:老年慢性病患病率10年來上升了4%,尤以高血壓、冠心病、骨關節病和腦血管病發病率最高,且城市高於農村。還有些疾病發病率增長非常快,如糖尿病患者已較10年前增加了3倍。但調查顯示,老年人患病後兩周內的就診率只有45.7%。推薦:中醫養生 患慢性病也要定期就診 不少老人了解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識,或「久病成醫」,在家裡備了小葯箱,認為慢性病在家治療既省事又省錢。還有的慢性病患者,憑著自己多年看病吃葯得來的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的「他人經驗」給自己開處方,這樣做隱患很多,弊大於利,甚至會導致嚴重後果。 ■專家點評:有些疾病發病初期的症狀可能與老年人原有的某些慢病相似,如果得不到及時、規范的治療,往往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即使是慢性病,也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定期復查,不能過於依賴小葯箱或自己的「經驗」。老年人對待疾病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被醫生懷疑為腫瘤、冠心病時,更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看病要有全科意識 老年人由於年齡的關系,身體各器官功能衰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老年人通常是哪兒不舒服就看哪科,專科醫生往往也只看本科病種,缺少全科意識,這樣對老年人十分不利。 ■專家點評:看病前最好先由全科醫生診斷一下患有哪些疾病。再請醫生建議主要應先治哪種疾病,輔助治療哪種疾病。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有利於身體恢復健康。 別把心理問題不當病 抽樣調查顯示,離退休前後生活的急劇變化和大腦功能的退化,使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27%的人有明顯的焦慮、憂郁等心理障礙,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狀,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這些老人卻很少去看心理醫生。心理問題現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專家點評:絕大多數老年人認為心理問題不是病,也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受到影響。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時及時看心理醫生,進行心理調整,多與人溝通,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吃葯不能跟著廣告走 過分相信廣告,是老年人用葯的一大誤區。 ■專家點評:老年人既擔心自己有病,又怕到醫院檢查出病,就自己看廣告買葯。結果常常是葯不對症,花了不少冤枉錢,也沒有治好病。因此,吃葯最好聽從醫生的意見,對症下葯才能葯到病除,少花冤枉錢。 用葯劑量、療程要遵醫囑 程阿婆得了胃病,看病時醫生給她開了一種葯,並囑咐她吃完後復查。她一吃就感覺好多了,葯吃完了她沒再去看醫生,而是自己到葯店買來這種葯服用,且一吃就是半年,直到出現持續腹痛、腹脹的症狀才上醫院。醫生說是葯物服用時間過長所產生的副作用。為了減 少上醫院的麻煩,自己隨意改變葯物的劑量和療程的現象,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 ■專家點評:自主用葯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最危險的。因為有些葯物對於一些病症有緩解作用,但是大量臨床試驗發現,許多葯物長期服用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很多老年病患者都需要終身用葯,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最好按醫囑服用。應選擇安全、可靠的葯物,並在醫生指導下,對長期服用的葯物定期進行適當的更換。 怎樣才能少花錢看好病 ■專家建議:發現自己從未出現過的症狀和體征,最好直接去大醫院掛專家門診號,掛號費雖然貴一點,但可以避免誤診和漏診。得了危重病也要去大醫院,以免錯過最佳診治時機。對於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則可選擇小醫院,因為這些病目前已有標準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在哪一級醫院診治沒有太大醫療質量的差異。看病時要帶齊以前的病歷,可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便於醫生診斷。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吃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
老年大學校訓校風理念 瀏覽:236
包頭養老保險啥時候交 瀏覽:752
老年人變得偏執 瀏覽:595
武漢東湖高新老年大學 瀏覽:664
失業後養老保險金該怎麼交 瀏覽:618
抖音養生茶賬號怎麼做 瀏覽:615
重陽節和什麼茶吃什麼糕 瀏覽:761
工傷死亡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62
杭州市的養老金能拿多少 瀏覽:708
退休工資什麼時候計發 瀏覽:648
老人有痴呆如何保護養老錢 瀏覽:79
新加坡警察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802
交的養老金是自己的嗎 瀏覽:790
體檢中的異常指標是什麼意思 瀏覽:206
老年人健康問題有哪些 瀏覽:998
社保卡退休人員激活 瀏覽:851
老人臨終前和老人說點什麼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