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該不該讓老人住養老院啊
個人觀點。如果兒女們因為事務忙,實在是沒有專人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讓老人去養老院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2. 當我們老了,要不要住養老院
住哪裡都可以,主要看子女是不是有孝心,即便住在養老院子女也會來探望盡孝。
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在佛門里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所以,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系。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3.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送去養老院
我覺著把送養老院的錢在家請個保姆照顧也很不錯啊,起碼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下生活,周圍也有熟悉的鄰居,能走的話保姆可以陪著轉轉,即使卧病在床也有保姆單獨照顧總比養老院一人照顧幾個老人強吧
4. 應不應該送老人去養老院
如果自己有能力照顧,當然要照顧。
但是如果自己實在時間、精力、能力有限,就把這事兒交給專業的機構或者專業的人員去做吧。
這絕對不是 不負責任的 ,相反是理性、且負責任的!
當然送養老院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完全可不用再理他們了,老有所養,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送養老院就更需要家人去關心、去愛護,更加頻繁的去看望,這樣才可以。
解放雙手,而不是放棄關愛,這樣雙方才能獲得更多。
5. 我們普通家庭的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關於是否去養老院的問題,沒有應該或不應該,只有合適或不合適。
隨著我們這代人的不斷長大,我們的父輩也慢慢走向了自己的老年。對於普通家庭來講,父母的養老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點。不論怎樣選擇,總是會有很多糾結和焦慮。
我不知道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可是在目前階段,我從未想過把自己的父母送去養老院。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在自己的家中頤養天年。
每一種選擇都會影響整個家庭,父母的養老問題還是要更慎重為好。
6. 老人應不應該送去養老院
其實這個問題就和老婆和媽媽掉進河裡先就誰是一個道理,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因為問這個問題就是受到了良心的譴責和現實環境的壓迫。怎麼說呢,以前孝順父母是美德,不孝順的話會被人看不起,所以外部環境和內心的感受是一直的。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獨生子女這一代變得更自私,不知從何時起,孝順父母成為了有些獨生子女眼裡的包袱,當然了他們也知道不養老會遭到別人的唾罵,所以必須找一些說的過去的理由,也給自己的內心找些理由。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有沒有因為我們生活不能自理把我們拋棄,有沒有因為他們工作忙把我們送進孤兒院,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愛。毫無保留的無私的愛。可當他們老的時候呢,有些人會說那些敬老院很專業的,對老人很好的,其實老人和孩子是一樣的,想一想你們小時候把你們交給陌生人看的時候你們傷心痛苦的樣子。我也能夠理解,有些人確實現實壓力很大,沒有精力照顧父母,如果再扣上個不孝的帽子,確實有些不對,但是有多少人明明有精力照顧父母,卻因為怕臟怕累怕錢掙的少了。找個理由將父母送進養老院。養老院不是天堂,那是迫不得已才要去得地方。有些人還會說要問問父母的意願,你們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嗎,還是你明知道真正的答案卻視而不見。
7. 住養老院到底好不好
以前講到老了去養老院,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太好,年輕人怕父百母去了,別人講自己不孝順,老人去了,怕外人的風言風語,覺得不體面。
但是現在,獨生子女多,兩個年輕人根本照顧不過來四個老人,去養老院一方面防度止老人獨居生活的安全問題,還有精神空虛問題,能拿錢讓父母去養老院真的比父母自己在家好,前提是要多去看看他們,我爸爸自己一個人就去了養老院,我家在上海,爸爸住在上海日內月星養老院,他在養老院可以和院里的叔叔伯伯們一起下棋、打牌、鍛煉、喝茶、看書,生活的挺好的,比他之前獨居時的狀態要好多了,所以我建議如果經濟允許的話,找家好的養老院住是可行的容。
8. 老人住養老院的壞處都有哪些
很多子女以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那麼父母就不會孤單,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老人並不想去養老院,只是迫於無奈他們才選擇去養老院養老,如果能給他們選擇,他們肯定希望能跟子女一起住。老年人住養老院存在著很多的壞處,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養老院人數眾多,但地方比較有限,能活動的區域就那麼一點點,老人想出去散一下心都不方便;另外敬老院的護工人手也不足,一個人通常要照顧好多個老人,所以照顧得不是很周到。
第二、每個老人家都希望兒孫繞膝,人的歲數一到達一定的年齡就很害怕寂寞,特別是老年人,總希望自己的兒孫能圍著自己。所以當老年人被子女送去敬老院的時候,那麼他們會感覺到很失落,會經常想念自己的子女,有些子女整天忙於工作,很少時間抽空去敬老院看望自己的父母,很是讓自己的父母傷心,很多老年人會因此患上抑鬱症。
第三、養老院屬於群居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再加上老年人經常患有各種疾病,容易對彼此生活造成影響。這一點我們很多人都可以體會得到,我們讀大學的時候都住過宿舍,舍友之間的關系並不是那麼好處理的,如果遇上一個脾氣比較古怪的,那麼這生活就很難過。
所以如果有辦法的話,盡量不要送自己的父母去養老院,讓他們跟自己一起住,每天都可以陪他聊天、散步,這樣他們才能度過一個更加幸福的晚年。
9. 英語辯論賽「老人是否應該住在老人院里」反方,正方各要一份
l正方:
In my point of view, old man should live in the beadhouse.
And that is a good choice for everyone.
First of all, it is good for the old man. In the beadhouse, there must be nurses and doctors who are good at how to deal with the old man's disease and accidence, so the old man can get health care at anytime. Also the beadhouse can provide special food for the old to feet their need. And all the diets are designed by Dietitians, so it is much better to the old man's health than the common food cook at home. Then there must be other person who may at the same age, so they can just chat with each other and never feel lonel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good for the kids. Their children is just about their best time of life to fight for a better salary or a better social status. They don't have that much time to care about their parents. So it may leads to two results. One is they spend most time on their parents, their parents get a good care. But they failed in their career. And another is they spend most one the work, and their parents won't take a good care.
But the result for parents is all the same---they feel sad either their children failed in their career or they don't be treated well.
As a conclusion, if the old men live in beadhouse, children can fight for their future and the old men can get a good care. It is the best choice for both.
老人我全部用的 man來寫的,因為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其他的專業詞,對不起了。思路應該還是挺清晰的。寫的很多,可以截一部分來用。
這個話題其實正方需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而反方需要以情感人。如果正方在感情問題,親情問題糾纏過多的話那就陷入了反方的圈套。畢竟中國人是非常重親情和傳統的國家。正方需要做的就是主要說明養老院比家裡更專業,照顧的更到位,有專業的各種人員服務老人,老人在敬老院的幸福指數很高。住進養老院更有利於老人的健康等。同時輔助說明,如果在家裡對誰都不好,希望孩子的事業成功,不想拖累孩子。這個問題不可多談。正方基本就成功了。
正方講的是理性,反方講的就是感性。
反方:
From our perspective, old people shouldn't live in the beadhous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of all, although the beadhouse may provide a good service for the old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however, mental healt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hysical health. Old people just want to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which can provide them pure love. And they also can feel this love from daily life at home. We cannot deprive their right to love and be loved. Because they are your parents who raise you up, who care about you, who really love you. The birds even know to feed their parents back. What about the human beings? They don't want you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hem, but it doesn't mean that they don't need you, need your love, need your care.
Secondly,if they live in the beadhouse, they won't feel happy. Since all the old people love the things doing as usual, it will be a huge change while they live in the beadhouse. They don't want anyting to change, especilly their home, they may cannot sleep for a very long time. And as usual, they may like to talk to their kids, teach their grandsons or granddaughters, chat with old friends, which make them happy. But all the things changed, they may feel miserable. That's the result we don't want to see.
So,for the reasons above, we don't agree that let old people live in the beadhouse.
終於寫完了,感覺不是非常煽情,但是要點基本都寫到了。這段話需要非常煽情,才能感動人。如果可以感動在場觀眾的話,那麼基本就贏了。
寫了這么多,希望能對你有用。
順便把分給我吧。。。一個下午都在搞這個東西。。。最好能加加分。。。
嘿嘿。。
10. 養老是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這要分情況討論。有些情況下的確送養老院更好:當子女不能時刻在身邊照顧的空巢老人,身發體生不適無人照料、還需要自己買菜做飯,做多了吃剩飯做少了麻煩,如果有阿爾茲海默症更加危險,容易發生丟失,做飯忘關火等,在家發生摔傷無人知曉,發生緊急情況無人做急救等。
由此可見,養老院並不是養老的唯一方法。晚年注重鍛煉,將生活不能自理的階段盡量往後拖延,同時注重和子女的情感交流,這樣才不至於入了養老院,還在身體和精神上陷入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