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年、老年消費者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徵是什麼企業的營銷心理策略有哪些
一般來說,中年人消費呢,都是以實用性和,品質性為主,嗯,老年人呢?就經常會被一些假冒的偽劣的產品給欺騙了
2. 老年人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特點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消費特點、需求呈現不同的變化,引起國內學界關注。在江蘇省老年人消費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通過分析老年人消費現狀及消費心理和行為特徵,進而提出老年人養老服務消費的需求趨勢。
關鍵詞:老年人消費;心理特徵;行為特徵
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戶籍人口7835.72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的有1805.27萬人,佔比達到23.04%,較2017年同期增加49.06萬人,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256.45萬人,佔比16.03%,作為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被很多商家看作是最具潛力的消費者,是未來市場中商家的首要銷售目標(李巍,2017)。本文旨在分析江蘇省在養老服務消費市場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分析老年人消費心理及行為特徵,進而提出老年人消費的需求。
一、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的發展現狀
1.老年人存在消費固化的問題
思想的保守和成熟的消費習慣,使得老年人消費趨向固態化。也就是說,老年人習慣於固定的消費流程、物品,難以適應新的消費方式。目前,老年人固化消費比例不超過五成,對整個老年消費市場的發展仍產生一定影響。隨著科技進步,老年人固態消費阻止了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的發展,老年人感受不到市場的變化,新鮮事物能夠帶來的快捷性,以往極易導致老年人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的發展速度會減緩。
2.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的發展不成熟
(1)總體規模較小
老年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涉及的主要有生活用品、食品、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領域,經營方式大都還是分散經營,有一些比較好的領域還沒有被開發;而已有的商品種類比較少,銷售的方式也是相對生硬的,這主要還是因為不夠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導致在整個銷售過程中處於一個十分被動的位置。
(2)市場開發不足
老年人對健康和獨立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由此凸顯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在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特別是疾病預防、健康照護等方面的重要意義。但就目前來看,老年產品的研發是遠遠滯後的,向老年人提供的產品以及服務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且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整個老年人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看起來繁榮但實質上魚龍混雜。如,在養老服務機構方面,功能全面、環境良好的養老機構比較少,且分布地區比較偏遠。
3. 針對老年人的消費心理特點,目前老年人市場存在哪些商業機會存在什麼問題呢
老年人的消費心理特點是由於老年人的痛點造成的!
消費心理特點:喜歡廉價免費的東西回,或者喜歡價格偏高的保健食答品。
廉價免費的東西註定是為了後期大額訂單做鋪墊。
關於商業機會:
老年人的痛點:怕死怕病怕給兒子添麻煩
只要你的產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都算是商機。
存在的問題,別人對你從事這項事業的看法,社會新聞對自身的影響!
如果你轉戰老年人市場,懇請你認真選擇產品。
4. 針對老人消費心理應該有怎樣的營銷策略!
老齡化時代營銷策略:如何抓住老人
企業的營銷活動受經濟、人口、自然等宏觀環境的直接影響。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面臨的新環境。根據最新公布的《2001年至2005年老齡事業發展綱要》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0.2%以上,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1.3億,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亞洲老年人口的1/2。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中國60歲及65歲以上人口比重分別為12.18%和8.12%,2020年為16.23%和11.30%,2030年為22.34%和15.21%,2040年為25%和20%。到2030年時中國將進入「超老年型」社會。而到了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將達到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5.2%,屆時,每4個中國人中間就有1個老年人,中國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
一、 老年人消費市場現狀
人口老齡化形成了潛力巨大的新市場。老年人的購買力是相當可觀的,一般來講,社會保障、養老金和儲蓄是退休收入的三大來源,據調查顯示,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擁有存款。隨著經濟發展,老年人的收入將呈不斷增長之勢。有預測稱,僅退休金一項,到2010年就將增加到8300多億元,而到2030年將達到73000多億元。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正在逐步拋棄「重積蓄、輕消費」、「重子女、輕自己」的傳統觀念,花錢買健康,花錢買瀟灑正成為現代老人的時尚追求,這表明老齡化已經創造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
二、 老年人的消費特點
由於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性,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消費特徵。
1、衣:老年人追求與自己年齡相符的服飾,希望輕便、保暖、透氣和適用,許多老人喜歡棉布、綿綢等布料,花色要樸素大方,同時穿戴脫方便,多使用拉鏈、按扣等構件。同時,老年人對一些保健性的服飾也有很強的需求。
2、食:在飲食方面,老年人比較注重保健,講究食物的營養搭配和飲食禁忌,少而精,多選擇易咀嚼、易消化、清淡的食品,一般不選擇「三高」食品和膨化食品,對於洋快餐避而遠之。
3、住:由於老年人的身體和生理特徵,他們對住的環境要求較高。宜人的自然環境,安靜的居家氛圍,與子孫之間若即若離的戶型深受老年人喜歡。他們希望離醫院、菜市場、超市近一些,交通便利,並且要有較大的戶外休閑場所供老年人活動。
4、行:老年人一般不駕駛速度較快的摩托,而駕駛助力車,也有一些人騎自行車健身,拐杖是一些老年朋友的幫手。輪椅也是一部分年老體弱的老人必備的交通工具。老年人出行需要有人陪伴,以防途中摔倒或突發疾病,某些公共場所也需要設老年專座或老年通道,高層建築最好有電梯,以方便老年人行動。
5、用:老年人在生活用品方面,對一些特殊用品的需求量大,且對產品功能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首先是便利生活類用品,例如放大鏡、老花鏡、穿針器、假牙清潔器、定時提醒葯盒、假發等。其次是休閑鍛煉類,例如劍、扇、跳舞、健身球、雙節棍、快板、釣魚用品、門球等。此外,還有醫療保健按摩、高齡護理、坐便器、尿床用品、助聽器等商品。
老年人的消費行為又有哪些特徵呢?
1、求實求廉。
老年人購物一般要求商品經濟實用、朴實大方、經濟耐用、質量可靠、使用便利、易學易用、安全舒適、有益健康。與其他年齡層次的消費者比較,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最高,一般不會到高檔的購物場所去購物。
2、習慣性消費。
長期的消費體驗已經使老年人形成了一些消費習慣,這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購買方式、使用方法、商品認知(或品牌認知)等方面。他們大多對老字型大小、老商店很忠誠。因此,大量的廣告轟炸對於其購買行為也難以產生很大的影響。
3、理性為主導。
由於年齡和心理的因素,老年人的消費觀較為成熟,沖動型熱情少。對消費時尚的反應會顯得較為遲鈍,他們不趕時髦,講究實惠。在質量、價格、實用和品牌等影響老年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中,質量的影響力居於首位,佔82.5%。他們一般不會被商家的一些花哨的促銷手段打動,但是老人天生的善良和同情心,很容易被商家的小恩小惠感動,最後可能成為購買者。
4、講求便利。
生理變化使老年人行走不便,其消費追求便利性,習慣於就近消費。同時,老年人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也喜歡方便,對於家電繁瑣的說明和復雜的使用程序不喜歡,要求商品易學易用、操作方便,以減少體力和腦力的負擔。
5、重體驗,輕廣告。
多年的消費經驗,使老年人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自己的感受,並且形成了較高的品牌忠誠度。據媒體受眾調查顯示,廣告對老年消費者的影響程度是「一般」的佔41.9%,「沒什麼影響」的佔22.7%。在眾多媒體中,電視不是老年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對平面媒體的軟文廣告、典型事例等廣告形式較易接受。一些老年人還有早晚邊鍛煉邊聽收音機的習慣,所以,廣播是老年人產品的一個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
6、圖小利,重服務。
盡管老年人購物比較理性,但是,勤儉節約的思想會影響他們的消費行為,只要是需要的東西,即使目前不急需,如果有降價、折扣、買一贈一等促銷活動,老年人也會形成消費行為。另外,服務是老年人特別看重的消費內容,包括銷售過程中的熱情導購、適度的介紹、周到的服務和無微不至的關心等服務,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詳細的使用解說,手把手的使用示範等售後服務。這些服務使老年消費者用得放心、用得舒服,不必為其保養和維修消耗太多的精力。
7、消費喜歡結伴而行。
老年人年齡較大,反應不太靈活,出門購物喜歡結伴而行,找伴陪購,心裡踏實。這一方面讓購物變得不再枯燥,多一個伴多一份照應,同時,在購買商品時也可以互相參考、出謀劃策。並且,同伴的意見能起很大的作用,這就說明,老年人的口碑是影響老年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
三、 老齡化時代的營銷變革
(一)產品變革
既然老年人產品需求的差異化非常明顯,企業在進行產品開發時必須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徵,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在食品開發方面盡量「三低」,注意食品的營養,易咀嚼、易消化。對於老年人的服飾,企業要迎合老年消費者的需求特點,把傳統設計理念和現代時尚結合起來,不要太花俏,朴實大方,含而不露,產品要注重質量,滿足他們求實的需求。
另外,為了開發老年人的住房市場,就不能忽視他們的需求特徵,考慮到老年人就近消費的特點,小區選址要接近醫院、商場、菜市場,樓層不要太高,高層要24小時有電梯,內部樓道設好扶手、聲控開關。此外,老年人對交通工具和其它物品也有講究。拐杖是很多老人的必備工具,它要古樸、輕便、便攜,最好能伸縮,還能引起過往車輛的注意。自行車要輕便,便於上下,有的希望增加助力設備,速度不要太快,便於操作。輪椅也是部分老年人必須的交通工具。對於其他商品,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是他們的共同需求,電器、電話按鈕要少、簡單、醒目,說明書的字要大。
(二)價格變革
不同的產品,老年人對其價格的敏感度不同,對於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老年人十分熟悉,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價格習慣,該類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盡管不大,卻容易影響老年人的忠誠度,從而影響其他商品的消費。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產品,應該採取隨行就市的定價策略。對於一些特殊的商品,老年人可能只要能買到,價格高低是次要的事情,這時,我們可以對這部分商品適當提高利潤率。
(三)銷售渠道、賣場變革
老齡人求方便、就近購買的需要特別明顯,為了滿足求方便的需求,營銷渠道也要調整。因此,可以開一些便利店或連鎖社區超市。把老年人商店建成總體規模很大,而單體規模較小的連鎖商店,使其連鎖網點遍布大大小小的居民區,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年人就近購買,又能滿足大多數老年人樂於參與和表現自我的心理願望。在老年人密集的地方開設老年人專業商場,在商場開設老年用品專櫃。
(四)促銷組合變革
老年人很看重服務,在人員促銷過程中,銷售人員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老年人的消費。因此,要適當的增加促銷員,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由於老年人反映遲鈍,口齒不清,可能產品拿不到或者不了解產品等購物不便,需要更多的幫助,這就有必要增加一些「善解人意」「溫柔大方」的促銷員。在對老年人的服務中,要百拿不厭,接待熱情,親切的語言和表情給人以體帖和親切的感覺,淡化和消除老年人的孤獨心理,取得老年人信任。對於一些重量型的產品和一次購物較多的老年顧客,應提供送貨的服務。
公關活動是贏得老年消費者的重要方法,首先,企業要塑造企業形象,企業在為產品做宣傳時多打情感牌,如棉鞋企業組織數百對夫妻免費送棉底鞋給父母,以獲取父母的芳心。其次,企業還可以立足社區,贊助老年人舉辦一些有益的健身活動和老年人聯誼活動,擴大企業的影響。此外,免費試用、免費健康普查、老年人義診,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能讓更多的老年人熟悉產品,了解企業。企業還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對老年人進行電話營銷,對消費者動之以情,把老年人變為現實消費者.
5. 老年人消費心理的購買動機
隨著年齡復增加,他們的消費經驗制也不斷地增加,有20%的老年消費者屬於習慣型的消費者。老年人的習慣購買心理還表現在:對於不了解的商品不輕易採用,極少發生沖動性購買。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過去人們常常認為大部分老年人屬於習慣性消費者的觀念是不正確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現出適應新環境和新事物的能力和願望,方便使用才是他們真正考慮的因素。從圖中我們還可發現屬於經濟型的老年消費者占的比重並不高,他們在購買商品時會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價格只是他們考慮的因素之一。
6. 闡述老年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徵(高分)
老年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徵------老年人的錢難賺,既要物美,又要價廉,購買欲差,不好「伺候」;生產廠家也承認,中老年人體形離散性大,觀念保守,要求號型分類細,批量小,品種多,工藝要求高,加工難度大,款式不便出新,價格上不去,無利可圖,沒有生產開發的積極性。從服裝心理學的角度看,中老年人對服裝的關心程度確實不像青年人那樣強烈,他們更重視服裝的功效和實用、安全等價值。尤其是從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老人,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過慣了精打細算的日子,雖然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收入大幅提高了,但是十幾年艱苦生活形成的消費觀念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因此,供求雙方的矛盾導致了長期以來中老年服裝市場的清淡蕭條。
據預測,203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3.1億,佔全國總人口比例的20.42%。到2050年,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將達到4.68億(其中80歲以上人口數達1億左右),占人口總數的27.71%。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在理論上,人口規模、購買能力、消費傾向是構成市場的三大要素,而人口規模是基礎。我國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群體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老年消費市場奠定了基礎。因此,中老年服裝消費群體對服裝業界應該說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大市場。近些年來老年產業和老年消費在學術界有了很激烈的爭論,就如服裝,有的學者還針對老年服裝市場的開發提出了相關措施,然而老年服裝市場仍然很蕭條,老年人買衣難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個市場的打開首先要有相對應的消費群體,了解這個群體的所需所想,了解這個群體的消費心理才能有針對性地准確地把握和定位。所以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分析中老年人的著裝心理和消費需求,積極開拓和培育中老年服裝市場,為中老年人服務。
消費動機
消費動機主要包括:
1)求實型消費動機、
2)新奇型消費動機、
3)審美型消費動機、
4)求美型消費動機、
5)攀比型消費動機、
6)表現型消費動機、
7)實惠型消費動機、
8)好癖型消費動機、
9)惠顧型消費動機、
10)儲備型消費動機
在這些動機中,隨著年齡等各方面的不同,會各有側重。如:青年這個亞文化群體,由於其心智的不夠成熟,其必然更加追求時尚、新奇和刺激,也就是側重於新奇型消費動機。而中老年群體由於成熟穩重,就會側重於求實型消費動機。
(2)興趣理想
作為一個消費主體,他的個人興趣和理想、信念等都深刻的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行為,諸如:伊斯蘭教徒的服飾只會和他的信仰、教派相符合。
關於群體對心理的影響
從眾心理
作為中老年人,就必然受到周圍其他中老年人的影響。比如說一個剛剛進入中老年人行列的年輕人(標志是他的心理認同自己是中老年人),在他向這個行列邁進的同時,他的服飾必然會開始具備中老年人的特點。從眾的原因是迫於群體壓力,如果他的服飾不具備中老年特徵,那麼他便不會被大多數中老年人所接受,無法參與他們的團體等。這種不想被團體排斥在外的力量是人們在服裝行為上從眾的漢族要原因。
老年消費者消費心理特徵
老年消費者是指60歲以上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心理特徵表現為:
(1)慣性強,對於商標、廠牌的忠誠度高。
老年人一旦用慣了某種商品就會形成習慣,對其情感深厚難以忘懷。對新商品、新商標接受較慢,不信任感強。
(2)追求方便實用,對服務要求較高。
老年人的消費已非常成熟、理智,其購買動機往往以實用方便為主,即使購買過程中,也希望商店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對商品需要售貨員耐心講解等等
7. 老年人消費心理的特點
1.購買和來使用商品的過源程中受習慣勢力的影響大。
2.購買和消費商品要求方便。
3.消費需求構成發生變化,大部分支出用於購買食品和醫療保健用品,中高檔商品;用於穿、用方面的支出則相對減少,受消費流行的影響也甚少。
8. 老年人消費心理的行為特徵
1. 在購買方式的選擇上
老年消費者多數選擇在大商場和離家較近的商店購買。這是因為大商場所提提供的商品一般在質量上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購物環境和服務方面也有較大優勢。老年消費者的體力相對以前有所下降,他們希望能夠在比較近的地方買到自己滿意的商品,並且希望能夠得到周到的服務,如商品咨詢、導購服務、運行較慢的自動扶手電筒梯和舒適的休息環境等。
在專賣店和連鎖店購買商品的老年消費者也佔有一定的比例,甚至還有極少一部分老年消費者會通過電視直銷和電話購物購買商品。這說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行為也在不斷地改變。不僅是青年人的消費行為在改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他們對於一些較新的購物方式都表現出一定的適應能力。因此,在對老年消費者銷售商品的時候可以採取多種方式。
2.在購物的陪伴方式上
因為老年人大多害怕寂寞,而其子女由於工作等原因閑暇時間較少,所以老年消費者多選擇與老伴和同齡人一道出門購物。老年人之間有共同話題,在購買商品時也可以互相參考、出謀劃策,他們對於哪些商品適合於老年人比較了解。這就說明,影響老年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相關群體主要還是老年人。
由於某些原因獨自一人外出購物的老年消費者佔37.4%。對於這一部分老年消費者,商家更要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如為他們詳細介紹商品的特點和用途,提供容易攜帶的包裝,必要的時候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等。
3. 對於廣告對老年消費者的影響程度問題
大部分老年消費者選擇了「影響一般」(41.9%),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老年消費者選擇了「沒什麼影響」 (22.7%)。由此可見, 老年消費者對廣告的依賴程度一般,並且由於一些虛假廣告的負面影響,使得一部分老年消費者對廣告產生了反感情緒。由於老年消費者心理成熟、經驗豐富,他們一般相信通過多家選擇和仔細判斷就能選出自己滿意的商品。當然老年消費者還是希望通過廣告了解一些商品的性能和特點,並以此為依據選擇某些商品,但是要盡量避免誇大性和虛假的廣告。
1.產品策略:實用方便,針對性強
廠商在開發老年用品時,一定要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注重其實用性、方便性和保健性。如在吃的方面,老年人普遍要求食用一些易嚼、易消化且低脂、低糖、低膽固醇的食物;在穿的方面,基本要求是服裝大方實用,易穿易脫;在用的方面要求物品輕便、實用等。除了老年人用品市場以外,老年人服務市場更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市場。它包括生活服務、教育服務、送溫暖服務、保健服務、醫療服務、娛樂服務、旅遊服務、咨詢服務、送終服務等一系列服務。為老年人服務商品化和市場化,是工業化向前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在我國,老年人服務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十分巨大的。
2.廣告策略:提示為主,以理服人
針對老年消費者製作的廣告,應該多選擇介紹性、提示性和勸說性廣告,而避免炫耀性、誇張性和競爭性廣告,名人廣告對老年消費者的影響也不大。在廣告媒體的選擇上發現,視聽廣告和報刊廣告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媒體,視聽廣告(通過電視、電台、電影播放的廣告)對老年消費者的影響最大。老年人閑暇時間較多,他們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的時間比較長,這就決定了視聽廣告對他們起作用的時間也比較長。讀書看報也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好的報刊廣告同樣非常有吸引力,並且其製作費用要遠遠低於視聽廣告。廠商針對銀色市場應該綜合考慮,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廣告媒體。
3.促銷策略:情感營銷,以情促銷
老年人不喜歡孤獨,又最容易孤獨,他們渴望與人接觸,渴望得到社會、家人的尊重和關注。因此在營銷的各個環節,都要用「情」字貫穿始終,處處為老人著想。在具體促銷手段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參照下表。
4.分銷策略:增加便利,開設專櫃
分銷策略應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條件,盡量接近老年消費者為主線。如開設老年專櫃、老年專賣店、老年便利店等。店鋪的位置應分布在老年人較集中的居住區;店鋪的設施應盡量減少自動化,增加休息區;店鋪的服務應細致周到,熱情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紹、購物咨詢,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電話預約購物等。
9. 老年人消費心理的消費動機
還有一點必須了解,那就是很多老年消耗者有補償性消費動機。在子女成人獨立,經濟內負擔減輕之後,一容些老年消費者試圖補償性消費。一些老年消費者試圖隨時尋找機會補償過去因條件限制未能實現的消費慾望。他們在美容美發、穿著打扮、營養食品、健身娛樂、旅遊觀光等方面,同樣有著強烈的消費興趣。說起玩具,許多人自然聯想到孩子。其實玩具並不是兒童的專利。心理學家認為,賦閑在家的老年人都有一種回歸童真的傾向。在西方發達國家針對成年人和老年人研製開發的玩具,已逐漸成為玩具市場的熱點。在美國有40%以上的玩具是專為成人設計的。日本也在玩具方面開發出了許多適合老年人的新功能,如在電動玩具游樂場常見的「打擊鱷魚」上附加了測量血壓的功能,由於兼具娛樂和運動功能,不僅適合腦中風患者使用,將來還可能被養老院採用。而在這個方面我國至今還處於空白,有關廠家應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
10. 老年人心理變化的總特徵消費心理學試題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
1.健康需求
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
2.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
3.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子女的孝順,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鄰居關系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5.安靜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些老年人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子女、兒孫都來了,亂哄哄地度過一天,對老年人來說,這樣的星期天是「苦惱的星期天」。
6.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於年老後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7.尊敬需求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願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鬱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8.求偶需求 老年人喪偶後生活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之計,所以子女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