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懷舊心理反應
老年人什麼機能都下降了
生理機能\心理能力
所以會懷念以前自己
身體健康能力非凡的時刻
這是人之常情
② 老年人用葯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五種
老年人常見的葯物不良反應進行整理共有五種,分別列在下面:
1、精神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最易受葯物作用的影響。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葯物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精神錯亂、抑鬱和痴獃等。如吩噻嗪類、洋地黃、降壓葯和吲哚美辛等可引起老年抑鬱症;中樞抗膽鹼葯安坦,可致精神錯亂;老年痴呆病人使用中樞抗膽鹼葯、左旋多巴或金剛烷胺,可加重痴呆症狀。
2、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又稱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血管運動中樞的調節功能沒有年輕人靈敏,壓力感受器發生功能障礙,即使沒有葯物的影響,也會因為體位的突然改變而產生頭暈。使用降壓葯、三環抗抑鬱葯、利尿劑、血管擴張葯時,尤其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因此,在使用這些葯時應特別注意。
3、耳毒性
老年人由於內耳毛細胞數目減少,聽力有所下降,易受葯物的影響,而產生前庭症狀和聽力下降。年老體弱者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和多黏菌素可致第8對腦神經損害。前庭損害的主要症狀有眩暈、頭痛、惡心和共濟失調;耳蝸損害的臨床表現有耳鳴、耳聾。由於毛細胞損害後難以再生,故可產生永久性耳聾,所以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時應減量,最好避免使用此類抗生素和其他影響內耳功能的葯物。
4、尿瀦留
三環抗抑鬱葯和抗帕金森病葯有副交感神經阻滯作用,老年人使用這類葯物可引起尿瀦留,伴有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頸纖維病變的老年人尤易發生,所以在使用三環抗抑鬱葯時,開始應以小劑量分次服用,然後逐漸加量。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速尿、利尿酸等強效利尿劑也可引起尿瀦留,在使用時應加以注意。
5、葯物中毒
老年人各個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60歲以上老年人的腎臟排泄毒物的功能比25歲時下降20%,70~80歲時下降40%~50%。60歲以上老年人的肝血流量比年輕時下降40%,解毒功能也相應降低。因此,老年人用葯容易中毒。
③ 老年人反應遲鈍的問題
老年人反應遲鈍是很正常的,改善的辦法就是多運動,做些身體協調性方面的運動,另外適當吃些改善心腦血管方面的保健品.....
④ 老年人嗜睡反應慢的原因
你好,建議你先弄清楚病因.引起嗜唾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種:其一,環境因素.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環境比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於體力欠佳,心臟功能不好,或患有骨關節病等,往往不愛活動,容易出現嗜睡.如果在查找原因中,排除病理上因素,系環境因素所致,就應該注意給老年人安排好日常生活,注意適當的搞些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活動,使老年人感到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去掉孤獨,寂寞感.其二,身體因素.老年人體力衰弱,特別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狀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時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狀如發燒,白細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顯.因此,建議注意老年人患內科疾病的情況,應及時找內科醫生做檢查,謹防延誤治療.其三,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葯的副作用,因為有的安眠葯作用時間比較長,另外若老年人有慢性腎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現安眠葯的後作用,後作用表現為第二天起床後精神不佳,倦乏嗜睡.你可以先帶老人去做一些內科的檢查,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再考慮心理問題.
以上是對「老年人易疲憊,嗜睡,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⑤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的特點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原因
老年人由於葯物代謝動力學的改變,各系統、器官功能及代償能力逐漸衰退,機體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對葯物的敏感性發生變化,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增高。據統計表明,50~60歲患者的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14%,61~70歲為15.17%,71~81歲為18.13%,80歲以上為24.10%.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原因如下:
1、同時接受多種葯物治療
老年人常患多種疾病,接受多種葯物治療,易產生葯物的相互作用。現已確認,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用葯品種呈正相關。據統計,同時用葯5種以下者,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同時用6~10種時升至40%,同時用15~20種以上時,發生率升至70%~80%.
2.葯動學和葯效改變
老年葯物代謝和排泄能力減弱、腎功能減退,使具有葯理活性的代謝產物蓄積,易引起葯物不良反應。老年人所用葯物在血液和組織內的濃度發生改變,導致葯物作用增強或減弱,在葯效欠佳時,臨床醫師常加大劑量,使老年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增高。此外,老年人機體內環境穩定性減退,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葯物特別敏感,鎮靜葯易引起中樞過度抑制;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使葯物變態反應發生率增加。
3.濫用非處方葯
有些老人常因缺乏醫葯知識,擅自服用、濫用滋補葯、保健葯、抗衰老葯和維生素,用葯的次數和劑量不當,易產生葯物不良反應。
⑥ 老年人肺結核有什麼不良反應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結核菌
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小時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二、感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此外還可經皮膚傳播。
三、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後,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後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後形成結核結節。
病理: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細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病變過程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增生、變質。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兆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
一、全身症狀:
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兆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二、呼吸系統:
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
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二、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兆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三、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診斷:
1,痰結核菌檢查(塗片檢查,顯微鏡觀察)
缺點:容易受污染,容易受其他雜桿菌影響結果。
2,X線健康檢查 (對肺部結核病灶成型陰影,炎性浸出的觀察)
缺點:對初感染,或者菌陰結核等沒有出現肺部病灶的患者沒有實際意義;
3,臨床症狀 (咳嗽血痰,發熱,盜汗等)
缺點:對臨床症狀不明顯的患者沒有意義。
4,ppd(結核菌素實驗)
缺點:對大部分接種卡介苗的人群會出現假陽性現象。
5,痰培養(觀察菌落成型)
缺點:耗費時間長,容易受污染,容易受雜桿菌影響結果。
6,抗體診斷,即酶聯免疫法(ELISA,膠體金等方法)
缺點:價格貴,試劑不容易保存,ELAISA操作復雜,膠體金准確率較低於ELAISA。
(另外,現所有的診斷方法准確率都不高,除ELAISA的抗體診斷外,一般都不超過50%。現在我所了解的國內唯一能夠敏感性,特異性能分別上70%和80%以上的只有成都永安制葯公司生物製品部出品的結核抗體診斷試劑(酶聯免疫法)。
[編輯本段]治療措施:
主要是化學葯物治療,常用的葯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醯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應用化療應遵照以下 5 條原則:①早期。一旦確診立即用葯;②聯用 。聯合應用2種或2種以上抗結核葯物以保證療效和防止產生耐葯性,減少毒副作用;③適量。④規律。切忌遺漏和中斷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葯一年以上方可停葯,目前我國主要採用短期強化治療,由醫生全程督導,療程一般在6-8個月。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疾病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治療結核的五個原則
臨床上有初、復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別,結核菌有處於繁殖生長期和休眠靜止期之別。抗癆葯物有作用於酸性環境和細胞內酸性環境的葯物,還有作用細菌外得鹼性或中性環境的葯物,一個合理正規的化療方案必然有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殺菌葯,合理的劑量、科學的用葯方法,足夠的療程,還要規律、早期用葯,才能治癒。缺少哪一個環節都能導致治療失敗。
一、早期:對任何疾病都強調早診斷、早治療,特別對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早期治療以免組織破壞,造成修復困難,早期、肺泡內有炎症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肺泡結構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時細菌繁殖旺盛,體內吞噬細胞活躍,抗癆葯物對代謝活躍生長繁殖,旺盛的細菌最能發揮抑制和殺滅作用。早期治療可利於病變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不及時治療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導致不治癒,一害自己,二害周圍人。
二、聯合:無論初治還是復治患者均要聯合用葯、臨床上治療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單一用葯造成難治病人。聯合用葯必須要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得葯物治療,這樣可避免或延緩耐葯性的產生,又能提高殺菌效果。既有細胞內殺菌葯物又有細胞外殺菌葯物,又有適合酸性環境內的殺菌葯,從而使化療方案取得最佳療效。並能縮短療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三、適量:葯物對任何疾病治療都必須有一個適當的劑量。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又不給人體帶來毒付作用,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劑量過大,血液的葯物濃度過高,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特別對肝肺可產生毒付反應,劑量不足,血液濃度過低,達不到折菌、殺菌的目的、易產生耐葯性。所以一定葯採用適當的劑量,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四、規律: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葯,因為結核菌是一種分裂周期長,生長繁殖緩慢殺滅困難大的頑固細菌。在治療上必須規律用葯,如果用葯不當,症狀緩解就停停用,必然導致耐葯的發生,造成治療失敗。日後治療更加困難,對規律用葯必須做到一絲不苟,一頓不漏,決不可自以為是。
五、全程:所謂全程用葯就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療方案,完成化療方案所需要的時間,一個療程三個月。全療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於6個月或10個月。
要想徹底治療必須遵循以上五個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才能確保查出必治、治必徹底。
[編輯本段]中醫治療肺結核
世界上有1/3的人感染了結核菌。全世界每年有300萬人死於肺結核[1]。我國肺結核發病率達367/10萬,因患肺結核而導致貧窮,或因貧窮而患肺結核的不在少數。
肺結核病在中醫被稱為「肺癆」。肺結核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元氣虛弱,而虛弱的主要原因是氣滯血瘀和房事過度(或手yin過度)。而且,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是絕對不可以有房事的。美國金融界的巨頭約翰•皮爾彭特•摩根的第一個妻子婚前就是肺結核患者,婚後4個月死亡,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據醫學報道,近些年世界的肺結核發病率將有上升勢頭,而有效遏制這個勢頭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社會道德,盡量減少對百姓的色情宣傳,使百姓的房事有所節制。
肺癆患者,一定是首先損傷了先天中的真陽。真陽一衰,群陰(邪)蜂起,所以會出現子午潮熱。子午二時,乃陰陽相交之時,陽不得下交於陰,則陽氣浮 而不藏。所以,發生潮熱;陰不得上交於陽,則虛熱發越,真陽虛則無以鎮納,也會發生潮熱。
自汗、盜汗實際都屬於陽虛證,而絕大多數中醫卻都認為盜汗屬於陰虛。盜汗出現在夜間,夜間雖然是陽氣潛藏之時,然而夜間卻是陰盛之候,陰(邪)盛可以逼陽 於外,陽浮外亡,故汗出,曰盜汗。因為陽虛不能鎮納陰氣,陰邪必定強盛,陰(邪)盛隔(真)陽於外,真陽不得潛藏,也會出汗。同時,陰邪閉 塞,陽氣微弱,不能運化,所以腹滿不實;真火衰微則脾土無生機,土氣發泄外亡,所以面黃;脾主肌肉,土衰則肌肉消,所以肌瘦。陽衰則寒,隔於其中,阻其運 行之機,邪正相拒,所以腹中時痛時止。胃陽不足,脾濕太甚,所以大便溏泄。真元衰弱,所以睏倦嗜卧,少氣懶言。真元衰弱,導致肺氣不足,因為「肺朝百 脈」,所以,肺氣虛弱患者才會周身虛弱無力。
《內經•靈樞》雲:「寒飲則傷肺。」只此一語,即道出肺傷的原因。而且,「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 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是「肺朝百脈」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說,這句話就是治療肺病(乃至其它疾病)的原則和步驟。所以,治療時只有「甘溫固元」一 法。用葯應首選四逆湯:附子30克,乾薑15克,炙甘草20克,或附子理中湯:紅人參20克,白術40克,附子30克,乾薑50克,炙甘草15克,以去除寒邪,而不應先使用洋參、黃芪、地黃、黃芩、麥冬、知母之類滋補葯物。如果有自汗、盜汗的症狀,可用參附湯治 療。若開始便以大劑滋陰葯物進行治療,就會雪上加霜,就是「殺人不用刀」。應該首先祛除寒邪,然後才可以服用甘溫滋陰復脈的葯物,如:炙甘草湯、當歸補血湯。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應以「扶正祛邪、辨證施治」為原則,時刻注意在病情的變化中靈活使用「六經辨證」進行診斷和治療。患者在1年之內,絕對禁止房事!
[編輯本段]1.肺結核中葯方1-陰虛火旺
【肺結核症狀】頭暈乏力,飲食減少,繼則咳嗽,胸痛,氣息不利,自汗盜汗,時潮熱,形體瘦弱,顏面少澤而兩顴潮紅,舌紅,脈細數。
【肺結核治法】滋陰降火,養肺固金
【肺結核方葯】黨參20克,黃精25克,生地20克,二冬40克,沙參25克,百合20克,貝母10克,炙百部10克,當歸20克,桔梗25克,白前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結核按語】素體虛弱,相火內焚,營陰被耗。肺為火刑而勞蟲作害,故肺經損而空洞成。至於骨蒸潮熱、自汗盜汗、胸悶氣短、咳嗽痰血等,乃肺癆固有症狀。緣於陰虛火旺,爍傷金液,營衛氣血無所不虧,俯臟經絡諸虛百損,故治以滋陰降火、補肺固金之法。
⑦ 老年人行動突然變慢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行動突然變慢是
老年人由於慢性腦血管狹窄,甚至堵塞,會導致腦組織缺血,萎縮,導致現在的行動遲緩,衰老狀態。
現在應及早使用中葯調理身體。改善心腦供血。主要是控制病情發展。
⑧ 老年人的什麼反應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高低,是老年人健康評價的最重要的領域
日常生活功能
⑨ 老年人患病各階段會出現哪些反應
很多老年人一旦得知患了癌症,各種不良心理會隨之產生,反過來又促進癌症的發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態主要有以下幾種反應階段。這些反應大都是不正確的,患病了解了各個階段的反應後,應該根據各個階段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
(1)希望心理
首先患病老年人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可能是醫師的錯誤診斷,或者即便是癌,也是早期,有希望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治癒。
(2)恐懼心理
大多數癌症患者,一聽到癌症的診斷,就像愚昧無知的人聽到巫師宣判死亡的咒語一樣,感到死神已經降臨,惶惶不可終日,這樣的病人往往過早死亡。
(3)隱瞞心理
有的癌症病人不願承認現實,把一切疑慮、希望、痛苦和不安統統埋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不願向人求援。患病後既不求醫,也不告知別人,默默地料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善後事宜,如急於給子女安排工作、操辦婚事、准備住房等。這些患病老年人認為自己生命快要終結,害怕親友知曉,影響他們的幸福。
(4)憤怒心理
癌症老年人常常認為自己不幸,把癌症視為災難而義憤填膺,反復自問,為什麼災難會落到自己身上,為什麼如此不公平,有時他們會拒絕任何人的同情和幫助,對周圍一切充滿敵意,甚至因小事大發脾氣。憤怒在開始時是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但持續存在會消耗病人精力,促進癌症發展。
(5)抑鬱心理
當患病老年人看到自己的病情惡化時,焦慮和抑鬱隨之產生。病人常常坐卧不安,沉默不語而加快病情的惡化。
(6)空虛心理
由於患病後中斷了正常的生活規律,患病老年人往往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在社會中,已不再是一個正常的角色了,而是死神的囚徒。因此,感到異常寂寞和空虛,常常自言自語,無故嘆息,好像自己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上,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
(7)待斃心理
患病老年人由於軀體的損害和精神的崩潰,會喪失自信心和求生意志。病人拒絕治療,坐以待斃,甚至產生自己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8)抗爭心理
能冷靜、客觀地對待已經發生的事實,富有頑強的斗爭精神,強烈的生存慾望促使他們忍受一切痛苦,認真聽取醫師的指導,積極配合治療,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
⑩ 老年人為什麼會反應遲緩
身體各器官機能下降了所以反應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