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防治老年痴呆中醫療法有優勢有哪些
老年性痴呆,中醫療法腫瘤、中風後的人類第四大殺手。由於其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同時也給家庭、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因此本病是應該重點防治的疾病。
西醫學已經從神經病理學、生物化學、基因學,病毒學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取得可喜的進展,但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學表明其發病的危險因素有:肯定的危險因素(如年齡、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遺傳因素等);可能危險因素(如頭部外傷史、既往甲狀腺病史、糖尿病、精神抑鬱、過量的吸煙、過量的飲酒、飲用水中鋁含量過多等)。
由於該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目前治療的目的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延緩或阻止痴呆程度的加重。
(2)減輕痴呆症狀和改善記憶功能。
(3)抑制和逆轉AD 早期的關鍵性病理改變的發生。
(4)提高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
(5)減少並發症,延長存活期。
西醫學對老年痴呆的治療主要圍繞膽鹼酯酶(AchE)抑制劑、其他神經遞質替代治療、抗氧化劑、非甾體抗炎葯、雌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抗澱粉樣蛋白產生物質,抑制NFT 葯物等進行。有研究表明,適當地調節性激素水平可能會延緩AD 發病的年齡或降低發病的危險因素,改善AD 的預防與治療,尤其是對絕經後女性適當補充雌激素可能有利於預防AD 的發病。
老年痴呆症屬於中醫學的「呆病」「健忘」「虛勞」「善忘」
等范疇,且多以中醫學的「虛證」表現出來。
中醫學認為其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關系密切。基本病機是髓減腦消,神機失用,腦髓空虛,氣血不足致心神失養。多表現為本虛標實,以心肝脾腎虛為本,痰瘀內生,氣血逆亂為標。
中醫葯治療則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或從虛論治,或祛邪為主,或補瀉兼施。從虛論治以補腎填精為主,因腎藏精,生髓通腦,補腎已成為目前治療虛證痴呆的重要一環。祛邪以活血化瘀、理氣化痰為主,補瀉兼施則以補腎活血化痰為主。已有多種文獻報道應用辨證組方、單方及中葯提取物對老年痴呆進行治療,都取得較好的療效。另外採用體針、穴位注射、食療及太極拳等祖國傳統醫學的精華進行整體和綜合治療,使老年痴呆的療效更佳。
鑒於老年痴呆的發病率上升及其危害性,如何早期預防已更顯必要。平時要保持樂觀情緒,知足常樂。克服孤獨、壓抑、焦慮的負性心態,是預防老年痴呆的關鍵措施。中葯對防治老年痴呆有較強的優勢,且副作用少,可使用補腎、調理心脾,活血化瘀,安神健腦開竅的中葯。其最為重要的是以防為主,只要進入老年就要進行防治,這是不可疏忽的。
❷ 怎樣預防與調養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痴呆是一種以智力衰退和行為及人格的改變為特點的病症。病人行動、語言常常不受控制,所以,精心調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與患者的生命休戚相關。
中醫治療老年痴呆的原則是根據對痴呆病因、病理的認識所制定的。中醫認為老年痴呆的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等失調有密切關系,病是由於氣、血、痰、郁、火等病邪造成老年精血虧損,腦髓空虛,元氣不足,陰陽失調。腎精不足,大腦失養則陰陽失調而迷惑健忘,行動遲緩,反應遲鈍。其次,七情傷肝、肝氣郁結,或脾失健運、水濕停滯,易生痰化火。痰淤結留而成邪氣,阻於五臟則至痴呆。
據此,中醫提出治療老年痴呆的原則為調補脾腎精氣,凡見腎虛之症,治宜補腎填精,或健脾益氣,補先天、後天,以使腦髓得充,有助治療。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中緩慢發生的疾病,因此在預防上重在調養。
(1)精神調養
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要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勤於用腦再學習,不斷接受新事物,參加社會活動,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愛好。
(2)起居調養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居室理想,空間寬敞、安靜,溫度濕度適宜,講究衛生,習慣良好,衣著適時,順應氣候,看電視,不可時間過長,有適度的性生活。
(3)飲食調養
合理飲食的基本原則:「三高」、「四低」。三高即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四低即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低鹽。在堅持「三高」、「四低」的基本原則前提下,做到品種多樣化,不挑食,食宜熟軟,寒熱適中。節制飲食,定時定量,少量多餐,飯後保養,持之以恆。
(4)運動健身
選擇適當運動項目,循序漸進,適時而止,切忌過猛過勞,堅持鍛煉,持之以恆。
此外,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和樂觀和諧的家庭環境是預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條件。癌症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字眼,被稱為人類生命殺手。多年來,它不知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8年「衛生報告」披露,在1997年,全球死亡的5220萬人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數約為700萬。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我國癌症患者不少於200萬人,並在以每年3.1%的速度上升。如此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沉思,癌症如此猖狂的原因是什麼呢?癌症能預防嗎?資料顯示,大部分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癌症猖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們缺乏預防癌症的基本知識,因此,預防癌症,人們要從認識癌症本身作為突破口做起。
❸ 世界老年痴呆日|得了痴呆,中醫治療有哪些招數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康復科 王嘉麟 痴呆是世界公認的難治性疾病,除了少數有明確原因的痴呆可治癒外,大多數痴呆尚無特效葯物,但是一些中葯或非葯物療法對症狀有一定療效,幫助延緩其進展。
(一)中葯治療
主要根據辨證給予方劑,個體化治療,因中醫認為痴呆基本病機是髓減腦消,神機失用,痰瘀蒙竅,以虛為主,因此治療大法是補腎益髓,健脾養血為主,還少丹及七福飲都可以選用,根據標實的組分,配合化痰、活血、清熱、解毒葯物,這需要在中醫醫師的指導下用葯。舉例:熟地30g,山茱萸12g,遠志6g,熟棗仁15g,柏子仁(去油)15g,茯神9g,太子參15g,菖蒲10g,益智仁30g補腎促智;可常服促智類葯食同源的中葯:枸杞子、鹿膠、龜膠、蓮子、山葯、黃芪、茯苓、胡麻仁、核桃、大棗、百合、桑葚子、赤小豆等性平之品。
(二)非葯物治療
主要為針刺,艾灸,拔罐,穴位貼敷、耳穴等中醫特色技術
(1)健腦操:十指梳頭、按揉風池,推印堂,扣小魚際,扣大魚際,扣手指尖,每個動作2分鍾,一天兩次;
(2)針刺:一般選擇調神類穴位(四神聰、百會、印堂、神庭、神門),配合健脾補腎類穴位(足三里、脾俞、肝俞、腎俞),留針 30分鍾,一日一次,20次一療程;可連電針,連續波80-100次/分,強度和時間以患者耐受為度;
(3)艾灸:百會、神門、四神聰、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湧泉、心俞、腎俞、肝俞,內關、合谷,減少β澱粉蛋白的生成;每次選擇2-4個穴位,每穴位5-10分鍾,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一次,10次一療程;
(4)開四關按揉穴位:太沖穴,合谷穴,每穴位3分鍾,一天兩次;
(5)耳穴:神門、交感、心、腎、脾、胃、肝、垂前,用耳穴探測棒找尋陽性點,用75%酒精消毒後,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耳穴,加壓,有酸麻脹痛或發熱感,每日2-3次,一次定時按壓3-5分鍾;
(6)穴位貼敷:取中葯夜交藤,酸棗仁,合歡花,益智仁,遠志各等份研末取4g葯物用蜂蜜少許調勻,置於穴位貼上。選穴:取雙側三陰交,照海,湧泉,內關。24h取下敷貼的葯物,以貼葯的皮膚癢、潮紅為度。每次選用2 3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7日一療程;
(7)放血療法:夾火熱實證患者可用,75%酒精消毒後用三棱針在耳尖穴點刺放血1ml,每周2次
由於痴呆是難治性疾病,一般採用多種方法和技術聯合干預,同時,上述治療方法和技術,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