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表現與治療
老年痴呆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家知道老年痴呆的表現是什麼嗎?老年痴呆如何治療呢?現在就由我來跟你講一講老年痴呆的表現與治療吧!
老年痴呆的表現
1、近事遺忘
即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掉,甚至瞬間即忘,但對一些陳年舊事卻記得很清楚。
2、言事遲鈍或羅嗦
言語表達不流暢,含混遲鈍,說話羅嗦,對一些無關的事糾纏不休。
3、定向障礙
如對時間的感知淡漠或混亂,經常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陪橘路,且記不清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去干什麼等。
4、思維與判斷能力差
經常忘記年月日,不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錢,甚至連自己有幾個子女也記不清。
5、主動性與條理性差
失去以往的積極主動性,變得消極被動不願交往,料理家務無條理,做事顛三倒四。
6、敏感多疑
認為親人對自己不好,子女不幸,懷疑自己的東西被家人或鄰居偷竊,把自認為貴重的東西經常東 *** 放,但實際上藏得並不隱蔽。
7、性格改變,情緒不穩
喜怒無常,易激怒或傷感,抑鬱或欣快,戲謔、任性、自私、幼稚,或與孩子斤斤計較。
8、行為反常
將廢物視為珍寶予以收藏。行動詭秘但動作愚笨。行為不檢點,偷竊、撒謊、大小便不知避人或隨地亂解。飲食不規律或白天睡覺夜間活動。
老年痴呆的治療方法
1、化瘀祛痰開竅,終止病情發展
通過活血化瘀、化痰開竅能調控Aβ***澱粉樣蛋白***聚集,能抑制Aβ纖維結構的形成;逆轉大腦中T***tau***蛋白吸附大量磷酸鹽而聚集並破壞神經細胞;增加大腦自行分泌嘌呤黴素敏感性氨肽酶的數量,可清除神經細胞中變異的Tau蛋白質並恢復大腦神經細胞密度;抑制細胞膜上的β2-腎上腺素受體,能夠減少γ-分泌酶從細胞膜表面向細胞內部的內吞體和溶酶體轉運,降低γ-分泌酶的活性,進而避免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從而減緩老年痴呆症的發展。
2、提高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神經遞質濃度
補腎醒腦、益精髓可對抗中樞膽鹼能神經損害造成的皮質乙醯膽鹼含量和膽鹼乙醯轉移酶活性的降低,減輕乙醯膽鹼酯酶陽性纖維的損傷,增加海馬及皮質中谷氨酸、神經肽的含量,並能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梁御的臨床症狀,提高患者體力、智力,改善記憶力、計算力和定向力。
3、調整微量元素平衡和營養結構
提高血漿中運鐵蛋白數量,血漿中運鐵蛋白與鋁完全結合,避免產生游離鋁進入腦內引起神經纖維變性及神經元纖維纏結的形成,避免運鐵蛋白釋放三價鐵,減少自由基產生引起的蛋白質變性和細胞膜破壞,從而抑制病人神經細胞變性、壞死。提高腦組織中鋅的含量,使腦組織中的酶類和神經遞質的順利合成,減少神經細胞損害和腦功能障礙。多補充卵磷脂、核糖核酸、乙醯膽鹼,可增加血液中有助於記憶的神經遞質,提高患者記憶力、生活質量。
老年痴呆的禁忌事項
1、忌精神 *** 、喜怒無常、驚恐思慮等。
人到老年之後,氣血虧虛、營衛不調,五臟六腑功能日益衰退,如在這個自然衰老過程中受到外界的不良精神 *** 後,容易發生老年性痴呆。老年人應以積極的心態,做到樂觀、愉快、寬巨集大量、熱愛生活,以防止智慧衰退,同時還應保持與周圍環境及人群的接觸,以延緩心理的衰老過程。
2、避免損害腦細胞的疾病。
如腦炎、顱外傷、腦血管疾病、慢性中毒及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均是老年性痴呆發病的誘因。而且忌長期使用降血壓、鎮靜***劑等葯物,以避免這類葯物對腦功能的干擾,加速病情發展。
3、忌營養攝入不足或維生素缺乏,忌飲酒吸菸。
老年痴呆與飲食有著很密切關系,研蘆渣團究發現牛奶、雞蛋、魚、肉、動物肝臟等優質蛋白食品對大腦機能有強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可補充維生素B、C、E,防止營養不足引起的智慧障礙。吸菸使體內小動脈收縮變窄、加重病情,所以老年人應戒菸戒酒。
4、忌缺乏適當體力活動及腦力勞動。
調查顯示長壽老人均堅持一定量的體力與腦力活動,這種持久且適量的活動,不但能促進血液迴圈及新陳代謝,且能加強神經系統的活動,提高調節能力,這樣有利於防止或延緩智力衰退。
5、忌病人無人照看。
病人由於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諸如自傷、傷人、毀物、縱火等行為,因此應有專人照看,以防發生不測意外。
2. 老年痴呆的前兆有哪些
老年痴呆的前兆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書寫困難、語言表達能力下降、情緒異常、性格改變、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力障礙、執行力下降、視空間能力下降等。因此對於老年痴呆的前兆表現,具體分析如下:碼純鄭
1、記憶力下降:患者常表現為丟三落四,對於剛剛做過的事情容易遺忘。
2、書寫困難:患者常表現為想寫字卻不知道要寫什麼,簡單的字想寫卻寫不出。
3、語言表達能力下降:患者常表現為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不清楚,經常忘詞,表達的內容讓人無法理解。
4、情緒異常:患者常表現為易焦慮、消極,情緒反常,時而高興,時而低落。
5、性格改變:比如患者之前性格內向,突然變得易激怒、語言增多、興奮欣快,或者患者之前性格外向,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6、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常遲頌表現為做一件事情不專注,容易走神或發呆,注意力易分散。
7、判斷力障礙:患者常表現為反應遲鈍,很難與別人進行交流、溝通。
8、執行褲飢力下降:比如患者之前很容易完成一件事,現在完成一件事情卻較為困難。
9、視空間能力下降:患者常表現為外出後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准確判斷回家的位置。
3. 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得了這個病的人會做什麼意向不到的事情嗎
還有穿衣也很困難,甚至把褲子當衣服穿;不認識朋友或親人的面貌,也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不能和別人交談。甚至出現行為和人格的改變,如原來一絲不苟、謹慎細心的人變得不修邊幅、缺乏恥辱和道德感、自私並常做些反常的舉動。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不注意衛生。常常抑鬱焦慮、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動易怒等。
中、重度痴呆症患者往往做事無意識,有時還會產生幻覺,發生自殺事件,非常危險。因此對中、重度痴呆症患者要盡可能做到全天候專人看護,避免危險發生。
4. 阿爾茨海默症有什麼表現
又叫做阿茲海默症,我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種由腦萎縮引起的疾病,多發生於65歲以上。不過現在由於工作壓力、食物、環境等多種因素作用,老年痴呆症的年齡有了年輕化的態勢。
三、晚期症狀表現:喪失行走、語言或反應能力
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可能會喪失行走、語言或反應能力。最後,疾病會毀壞所有重要身體機能,比如吞咽。
如果你家裡有65歲的老人,請您一定不要忽視這些前兆,因為治療在疾病早期會更加有效,腦萎縮雖不能逆轉,卻能延緩症狀。
5. 老年痴呆症有什麼症狀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人疾病,那麼老年痴呆症有什麼症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多疑多慮。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會有性格上不合理的變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別人或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
2、人格和行為異常性格改變。
表現為變得自私、狹隘、對人冷酷無情;情感淡漠、行為退縮、興趣缺乏、意志衰退,無主動性和進取性,注意力渙散或變得急躁、多疑、頑固、易怒和沖動。
3、思維和判斷困難。
思維貧乏,缺乏創造性,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緒不穩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現。他們忽而淚流滿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動;忽而拍案而起,怒發沖冠,使人摸不著頭腦。
5、顧前忘後。
生活中常出現丟三落四、記憶力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現。如做好的飯菜會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說的話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凈;有時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外出時常會遺失自己的東西。老年痴獃性健忘不同於正常的生理性記憶力減退。它的特點是病情進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現劇烈的、不合理的變化,如對家裡的事情常常漠不關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對日常生活缺乏興趣、社交活動減少,情感反應減弱。
7、呆滯抑鬱。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鬱、表情呆滯、睡眠規律紊亂,自我貶低,並有自殺念頭。
8、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判斷常常出現錯誤。
常常不知道當時是什麼時間,忘記自己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記住或辨認自己的家。把自己當成別人,認錯朋友,有時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得,並認錯自己的兒女。
9、行為異常。
這種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現為整天呆坐,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或無目的外出,流落街頭,夜間無故吵鬧而影響家人休息。
6. 阿爾茨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症,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異常表現是什麼呢
1、記憶能力變差,說過的話迅速就忘記了;
通過掌握以上的內容,各位朋友們掌握到了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主要表現是什麼了,此病困惑到了患者的生活,造成患者的心理狀態造成了阻礙,大夥兒需要要將此病關心起來,且要熟識以上中的症狀表現,一旦病發務必要盡快治療,治療期內還需要多歇息,維持樂觀的心態,積極主動的協助大夫的治療工作中。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7. 老人患上老年痴呆時,有哪些症狀是特別明顯的
老年痴呆在醫學上又稱之為阿爾茲海默病,阿爾茲海默病起病隱匿,可呈進行性發展,主要表現在認知功能減退和非認知性神經精神症狀,很顯然老年痴呆這種疾病主要是發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先是記憶力衰退,剛剛做的事忘了,剛剛說的話忘了,那時以為他賴皮,後來,問一句話重重復復,問到我們都煩了,他還繼續問同一句話,一次收到一個快遞,他捧過來問我是啥。
說過的話馬上就忘了。有時在說話的時候無法找到正確的詞語來形容,而且會經常性的絮絮叨叨。我還發現在我父親得病初期特別敏感,多疑等。一是多溝通,不要使其孤單獨處。二是多理解,多點尊重,不要看不起。三是多動腦,盡量促其動腦增加腦子活躍度。
這種症狀是老年痴呆發作前的重要徵兆,很多老年痴呆的患者初期都曾有過記憶力衰退的情況,並且這種衰退的速度非常明顯,無論一件事被告知了幾遍仍然會馬上就忘記,甚至對於人名和長相的記憶功能都會衰減。65 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症,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中國的患病率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