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驗血能知道老年痴呆嗎
您好!
老年痴呆的正常診斷檢查辦法是:
(1)老年痴呆的診斷首先是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病史:了解其發病年齡、發病症狀及病程,是不是有腦外傷及腦血管疾病等。
(2)軀體檢驗也是痴呆的診斷手段:痴呆本身並無固定體征,但原發病常可出現一定的體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齊、兩則不等大,阿一羅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環、白發及皮膚皺紋。鉛中毒患者齒齦可見鉛線等。某些原發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經系統體征。
(3)進行認知功能測驗及智力測驗:痴呆篩選測驗、長谷川痴呆量表等。
(4)疑有器質性痴呆的患者還需要做腦CT、MRI核磁共振、腦血管造影等檢查。
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驗血的。
根據病因, 老年痴呆症主要分4大類:
1.老年性痴呆,即阿爾茨海默氏病(AD),比例為50%-75%
2.血管性痴呆(VD),比例為5%-20%;
3.混合型痴呆,即老年性痴呆與血管性痴呆同時存在
4.其他類型的痴呆(如腦外傷、中毒、B族維生素缺乏、腦積水、帕金森病、慢性病毒腦炎等引起的痴呆)
需要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檢查一下,確診具體類型、分期後對症治療。
不同類型、分期後治療辦法是有區別的。
早檢查確診、早治療效果才好。
老年痴呆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1、葯物治療;
2、精心護理;
3、功能鍛煉。
㈡ 老年痴呆症患者眼裡的世界是怎樣的
老年痴呆症患者眼裡的世界是多餘的,他的哪印象里始終存留在以前的那個世界上,而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他來說就是疑心很重
㈢ 老年痴呆的問題
你好,兄弟:復
1.像這類情況,在制我小時候時,我奶奶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比這個要輕的多,當時我還沒有學醫,所以我們一家也都沒放在心上,後來開始頭暈了,到醫院一查血脂,拍了個片子,發現腦動脈有點硬化,如果再嚴重些就是腦血栓了。後來,學了醫,和醫院腦血管科室的大夫交流,他們說老人一般得腦血管病之前是有一些徵兆的,就像上面兄弟你說的那些和我奶奶當初的一些情況也差不多的。
2.建議抓緊去正規三甲醫院早晨先空腹驗血,和拍個腦CT。抓緊時間啊
3.至於老年痴呆,也是有可能的,但它 的危害遠遠小於腦血栓。建議先排除重大疾病。
4.其實腦動脈的硬化往往都會伴有腦萎縮的,就是痴呆了。
㈣ 食物中缺什麼或多什麼,和老年痴呆風險相關
人體99%的質量由氧,碳,氫,氮,鈣和磷這6種化學元素組成。剩下的1%由另外五種元素鉀,硫,鈉,氯和鎂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組成。其中有許多的元素,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文章比較長,也偏細節,適合收藏,需要的時候查詢。如果讀者的時間不多,可以跳過細節,直接到文章最後看結論。我們的結論非常簡單,但是格外重要,所以用紅字重體標注了。
人體中的各種元素物質一同組成了我們人體內化學物質的穩態,我們驗血的時候,給出的報告可能會常常讓我們大吃一驚。我明明吃得很 健康 , 為什麼 還是缺鈣、缺鎂?這樣的元素缺乏,到底有什麼危害呢?
鈣
鈣以各種形式占體重的1.4%,而且人體中99%的鈣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但鈣最重要的功能並不在於此,當鈣以離子形式出現在血液的時候,可以調節肌肉收縮的蛋白質調節。
此外,研究還發現老年痴呆患者大腦中鈣和磷的比例變化,導致了神經毒性。主要是因為鈣離子濃度下降,導致維生素D合成減少,血清中的甲狀腺旁腺素失調(負責調節鈣/磷離子),從而導致鈣離子在大腦中的異常堆積、促進神經元纖維纏結生成,造成大腦認知障礙。
另外,血液中的鈣離子不足,會影響細胞的通透性,出現在大腦區域,就會干擾神經細胞的正常發育生長,出現在肢體就會容易出現抽筋。骨骼和牙齒中鈣不足,就會導致骨質疏鬆和其他牙齒問題。及時從飲食中獲取鈣,對維持人體骨骼 健康 和大腦 健康 至關重要。
富含鈣的食品
磷
占據體重的1%,像鈣一樣,磷元素在骨骼和牙齒中以礦物質形式出現,而且磷還會存在於核酸及能量分子中,還是組成細胞膜磷脂的重要組成。正常情況下,人體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缺磷會引起骨骼、牙齒發育不正常,骨質疏鬆、軟骨病,以及食慾不振等問題。
印度的一項研究發現,痴呆症和老年人與 健康 的成年人相比,他們腦脊液中鈣和磷的含量都不正常,而且具體表現為,血清中鈣離子減少、磷輕微增加。而且,這種增加並非單純年齡增長所造成的,也就是說,通過食物補充、防止體內鈣磷比例異常變化,能有效防止衰老和老年認知症。
鉀
約占人體重的0.25%。人體內的電化學平衡取決於離子間的正負平衡,其中,鉀是最重要的陽離子。用於神經傳導、調節心跳。人體內所有細胞也都需要鉀才能發揮正常作用。
《神經病學檔案》中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證據,表明 降壓葯,尤其是保鉀利尿劑,可以降低痴呆症的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的另一項研究證實了在全身循環中保證鉀元素含量對預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性,該研究發現中年人的血清鉀水平降低,會增加患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心血管因素也增加了老年認知症的風險。此外,其他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心臟,腎臟和腎上腺功能,都和適當的鉀含量息息相關。
含鉀多的食品
硫
約占人體重的0.25%,硫主要存在於幾種重要的氨基酸中,這些氨基酸在體內主要用於構建蛋白質,生物素、蛋白酸、硫胺素以及半胱氨酸中都有硫的存在。
硫能夠幫助人體產生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谷胱甘肽,可以保護細胞免受傷害。而且,硫還有助於形成關節結締組織。沒有足夠的硫,關節疼痛、痤瘡,關節炎,指甲和頭發發脆,抽搐,抑鬱,記憶力減退,胃腸道問題,皮疹,甚至傷口癒合緩慢等問題都會頻發。體內的硫缺乏症也可能導致肥胖,心臟病,老年認知症症和慢性疲勞。硫缺乏會導致疼痛和與炎症相關的肌肉和骨骼疾病。
《營養與代謝》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以老年人為主的人群體內硫元素不足。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硫,身體將很難通過肝臟清除毒素。硫缺乏會導致細胞無法獲取足夠的氧氣,對正常的大腦功能和所有細胞活動有害。
如果想通過膳食補充硫,豆類、大蒜、洋蔥、抱子甘藍、蘆筍、小麥胚芽、雞蛋、乳酪、魚和肉都是很好的來源。
鈉
約占人體0.15%,鈉與鉀一樣,是必不可少的陽離子,對神經傳遞和肌肉功能十分重要。
老人們常說,不能多吃鹽,其實是有道理的。首先,吃鹽過多,會升高血壓,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問題。此外,一項研究發現,鹽分攝入過多或過少,都會增加痴呆的風險。我們大多數人現在的問題是,鈉攝入過多。紐約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給老鼠餵食了高鈉飲食,相當於人吃進去了建議量4-6倍的鹽量,兩個月以後,發現這些老鼠大腦中海馬和皮質的血流量減少了25%和28%,而這兩個區域是決定人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的關鍵所在。三個月以後,攝入高鹽飲食的老鼠發展為痴呆。而斯坦福大學對5345名平均年齡為65歲上的 健康 老年人進行了4.5年的監控,發現很少(不足100人)有老年人血液中鈉水平過低,而且這些老年人與正常鈉攝入的老年人相比,認知症的風險增加了30%。所以說,吃鹽過多或過少,都不好。
曬鹽
鎂
約占人體0.005%,鎂是酶促反應的重要輔助因子。鎂還與牙齒、骨骼 健康 有關。
荷蘭2017年的研究顯示,鎂攝入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增加人體老年痴呆的風險。他們在一項囊括了9500多名被試,跟蹤了8年以後發現,血液中鎂含量過多或過少,都會讓認知症的發生率增加30%。富含鎂的食物包括菠菜,杏仁,腰果,大豆和黑豆,全穀物,酸奶和鱷梨。
微量元素
此外,根據我國2017年衛生行業標准中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部分對微量元素的定義,人體中一些含量少於0.01%體重的礦物質一共分為三類,第一類為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有鐵、碘、鋅、硒、銅、鉬、鉻、鈷8種;第二類為人體 可能 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錳、硅、鎳、硼、釩5種;第三類為具有潛在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對人體 可能 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鋰、錫8種。
鐵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體內血紅素和鐵硫基團的成分與原料,參與體內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過程,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缺乏時可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發生缺鐵性貧血。鐵過量可導致腹瀉等胃腸道等不良反應。
缺鐵症其實十分常見,美國甚至在很多食物中額外加入鐵元素,嬰兒食品、穀物早餐、麵包甚至米飯和麵粉中,都額外加入了鐵元素,來保證大眾鐵元素的攝入。
但是,飲食中鐵攝入過多,與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等有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中鐵的含量過高,會引發氧化過激,加速大腦衰老,造成老年認知症等問題。
含鐵多的食品
碘
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對身體生長、大腦發育和長期 健康 至關重要。攝入不足會導致甲亢、貧血、食慾低、身體機能下降。肥胖、認知障礙、甲狀腺腫,以及各種神經病變如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精神病等都有碘缺乏有關。
對大鼠的研究結果表明,碘缺乏會導致腦重量減少,骨髓磷脂形成出現問題、神經元成熟遲緩、各種酶、蛋白質和RNA產生都會有所減少。一些海產品,如紫菜、海帶、干貝、龍蝦等都是含碘量較高的食物,日常烹飪也可以加入一些碘鹽來保證碘攝入。
鋅
參與體內多種酶的組成,具有催化、結構和調節作用,能夠促進細胞的更新、增強免疫功能、與心臟大腦 健康 有莫大幹系。缺乏鋅可能會引起味覺障礙、生長發育不良、皮膚受損和免疫功能損傷等。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補鋅的廣告,是因為鋅在大腦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布特性,它在大腦松果體中特別多,在大腦齒狀回和海馬中也較多。松果體負責人體晝夜調節,睡眠、情緒調節都與松果體有關。而齒狀回和海馬都和學習、記憶力能力息息相關,適當的補充鋅能夠穩定情緒、強化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防止老年痴獃等問題。
富含鋅的食品
硒
含硒氨基酸摻入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等蛋白肽鏈的以及結構,參與機體的抗氧化,硒缺乏時克山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合理的補充硒能夠防止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防癌症、對各種身體炎症、女性疾病都有功效。
銅
參與銅蛋白和多種酶的構成,缺乏的時候會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豆製品、穀物以及堅果中含銅的比例較高,缺銅可以通過這些食物補充。
但銅攝入過量會引發身體疲勞、大腦過度活躍、情緒不穩定、焦慮以及生殖系統紊亂等問題。人體中鋅:銅的最佳比例是8:1,適當攝入維生素和一些其他富含鋅的食物都可以避免銅攝入過度。
鉬
鉬缺乏與嘌呤攝入的結合可以解釋運動障礙,分布,潛伏期和痴呆症的關聯。綿羊的最新研究表明,鉬缺乏可使某些飲食嘌呤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蓄積。這會導致星形膠質細胞功能障礙,神經調節改變,並最終導致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缺乏鉬,會引發易怒、心跳異常、尿液減少、視覺改變、夜盲症、頭痛惡心、胃癌、食道癌、生長發育異常、代謝紊亂和神經系統疾病等。 綠豌豆、小扁豆、燕麥、綠橄欖等食物可以作為補充鉬的來源。
鉻
鉻是讓胰島素活性表現到最佳水平的微量元素,也是正常碳水化合物和脂質代謝所需的必需營養素。除鉻的營養作用外,膳食補充鉻還對多種疾病,特別是與糖尿病相關的並發症,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帶來有益的結果。常見形式包括氯化鉻,煙酸鉻和吡啶甲酸鉻。
鉻可能會通過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或使胰島素與受體結合而影響葡萄糖的代謝。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得出結論,補充鉻可能會降低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因此可能會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
人體是一台無比精密的儀器。過多和過少的微量元素都會對身體和大腦 健康 造成傷害。
國內外流行的生酮飲食(只吃肉類的模式),全素飲食(只吃素食的模式),都是教人如何偏食。這些做法更難保證體內元素的均衡。
要記住和做到每一種元素該吃多少是做不到的。我們能夠做到的是平衡飲食。
腦腦推薦地中海式的飲食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攝入主食,蔬菜,水果,白肉,紅肉。地中海式的飲食有兩個特點:
什麼東西都吃,什麼都不多吃,是最好的飲食模式。
專注於大腦認知科學、腦 健康 和心理 健康 大眾科普。創作團隊來自於美國伯克利大學、美國賓州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國內外大學碩博。
未名腦腦倡導的腦 健康
積極、自律、向上、智慧、淵博、風趣、充滿魅力
㈤ 科學家發現新指標,驗血可知老年痴呆,這是真的嗎
現如今,我國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峻,使得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已躍居全球首位。阿爾茨海默病根本無法治療,只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為能及早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中,目前發現驗血能知阿爾茨海默病。
作為子女應多觀察家中老人的狀況,一旦有以上幾個症狀,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還需及早就醫檢查來明確診斷。鼓勵家中老人多動動腦,如下象棋、打橋牌、猜字謎或讀書看報等,能活躍大腦細胞,推遲大腦老化速度。
不能一直待在家中,多戶外活動,擴大交友圈,適當的接觸新鮮的事物,學習新的知識以及技能,多培養興趣愛好,這樣能刺激大腦細胞以及神經元興奮,從而延緩大腦衰退速度。
㈥ 假如有一天家人「變」了,出現這幾種情況,還請耐心一點
65歲以上老年人中,7%的女性患有痴呆症,5%的男性患有痴呆症。
年齡每增加5歲,痴呆的風險翻倍。 不論男女,到80歲患老年痴呆的概率為40%左右。
老年痴呆就像時間流淌一樣悄無聲息,你無法注意到它的來臨。當它引起注意的時候,你已經無能為力,因為這幾乎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過程。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老了,卻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生活會是怎樣的?
隨著腦細胞的死亡,認知症患者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存儲新的記憶,對舊記憶的回想也很費勁。提到「記憶力喪失 」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無法回憶起來某件事、某些詞語,但事實遠不止於此。我們的日常生活基本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當我們想走到廚房或是卧室去拿一個東西,我們的動作和行為都非常輕松,但對於痴呆症患者卻完全不是這樣。
對於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認知症患者來說, 他們可能會忘記廚房在哪、走到一半忘記自己要去廚房干什麼、忘記廚房裡煤氣灶怎麼使用…… 由於記憶的喪失,他們缺乏細節和充足的信息來補充一個事件的步驟,他們需要在進行每個步驟前思考很久, 每一件對正常人而言無比輕松的小事,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也是痴呆症患者大多行動緩慢、遲疑的原因之一。
為了彌補記憶的喪失和衰退,他們會說謊來掩飾自己記憶力的衰退,專家解釋說,這更像是一種無意識的防禦行為。他們可能根本不確定自己是否做過某件事,或者不認識自己的親人。節日或家庭聚會的時候,所有人都坐在一起,說說笑笑,但老年痴呆患者這時候內心卻十分不安,因為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根本不認識眼前這群嘰嘰喳喳的人,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Becklenberg是一名62歲的臨床社工,她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處於老年痴呆早期,她和丈夫一起去加利福尼亞玩了整整一個月,但僅僅過了一個周,她的丈夫再次談起加州旅行的時候,她完全記不起來自己去過那裡。這時候,家人才意識到她可能出現了記憶障礙。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病魔早已來臨,卻始終悄無聲息。
很多痴呆症患者在早期意識到了自己的記憶力問題和行為的改變,但同時他們對這種狀況無能為力,一次又一次地忘記自己是誰、自己要做什麼,他們難免會不停地產生自卑、絕望的情緒。同時,身邊的人和事都很陌生,對他們而言都是很危險的感覺,這種不安和恐懼,又讓他們無可避免地產生焦慮情緒。
很多痴呆症患者患病以前是十分獨立、樂觀、自信的人。但患病以後,他們無法自由、流暢地參與社交生活。偶爾鼓起勇氣出門,他們也會因為不認識路、忘記自己要去做什麼。巨大的挫敗感、無力感讓他們始終飽受負面情緒侵襲,很容易發展為抑鬱症。 臨床上,大概有超過40%的老年痴呆患者有嚴重的抑鬱症。
其實不難理解這個數據。早期的痴呆症十分隱蔽,很多人都無法在病情變重之前發覺,導致親人朋友在他們性情大變、記憶嚴重受損的時候才意識到他們可能出現了問題。
1. 短期記憶受損
記憶障礙受損是最易發覺、最有代表性的症狀,而且這些變化十分微妙,不留心觀察根本無法注意。最明顯的症狀是: 這些老年人可能還記得多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但卻記不住一周內或今天早上才發生的事情。 十分常見的是,他們記不清自己要去廚房拿什麼東西,忘記自己到底有沒有鎖門。偶爾一次忘記一次沒關系,但是當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發,就需要注意了。
2. 很難表達自己的想法
與痴呆症患者交流可能會十分吃力,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人們需要繞很大一個圈子才能理解痴呆症患者的想法。
3. 冷漠
早期痴呆症患者經常會變得冷漠或無精打采,對他們感興趣的愛好或活動失去興趣。他們不再想出門、不再喜歡和老朋友聚會,看起來情緒很低落。
4. 困惑
由於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思維、記憶力和判斷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他們的記憶也存在一定的錯亂。很多正常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完全不合邏輯,因此他們也更易出現困惑的表情。
5. 理解能力變差
就像很難找到合適的詞語形容自己的心情一樣,早期痴呆症患者會忘記他們剛剛聽到的事情,也很難理解復雜的對話或電視劇情。
6. 方向感出錯
隨著痴呆症的發展,他們的方向感和空間感覺會嚴重變差,這就意味著他們沒辦法辨別方向、忘記經常走的路,甚至不記得回家的路。即使有地圖或路標,他們也很難記住要怎麼走才能到達目的地,因此新聞上我們經常看到痴呆症老人走失的消息。
7. 重復行為
由於記憶出錯,重復行為在痴呆症中很常見,他們可能會把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比如,明明10分鍾前剛拖過地,現在又去拖一遍地。
8. 害怕嘗試新事物
老年痴呆患者的杏仁核會出現病變,從而導致他們在面對陌生面孔和不熟悉事物的時候,會引發他們的負面情緒。他們害怕改變、害怕新鮮事物和新面孔,因為在他們的大腦中,新的事物意味著潛在的危險。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記憶退化或健忘屬於正常老化的過程,或者認為是疲勞、喝酒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但是, 如果上述症狀中出現超過2項以上,且出現次數開始增加的時候,就值得引起注意,該去看醫生了。
去醫院後,醫生會進行完整的記憶力和心理測試、驗血並對大腦進行影像學檢查。有時候,早早期的老年痴呆即使醫生也無法確診。因為這個病症實在太隱蔽了,它在功能上是逐漸改變的,除非病人的血液或大腦有明顯病變才能確診。對於早早期的病人,醫生只能通過隔一段時間後再次測試,對比兩次測試結果,才能確診病人的大腦是否發生病變。這個過程中,病人的病情很可能已經進一步惡化。
通常來說,老年痴呆在65歲以上的患者中更常見,但它也會影響中青年人。在所有的病例中,5-6%的痴呆症是早發性痴呆症,早發性痴呆症98%都是由基因原因引起的。而晚發性的老年痴呆和基因也離不開關系,與此同時,生活方式和痴呆症更是密不可分。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歷時8年,分析了僅20萬名65歲以上歐洲人的血液數據,發現 即使遺傳痴呆症的風險很高,但如果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定期運動、避免高糖高脂飲食等,那麼老年痴呆的風險將會降低32%。 此外,家族中有人得過老年痴呆,同時自己生活方式不 健康 的人,他們患痴呆症的風險比生活方式 健康 、無痴呆基因的人高3倍。
無論是早發性還是65歲以後的痴呆症,早期診斷、治療,改變生活方式,能夠有效減緩病程,並幫助病人保持積極的心理。
已有的研究發現每周保證150分鍾 體育 鍛煉、進行記憶 游戲 、閱讀以及智力調整性 游戲 都有助於改善老年痴呆症狀。此外,應該戒煙戒酒、多吃魚類、水果、蔬菜、穀物,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D。
未名腦腦說
記憶退化或健忘可能是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狀。
家族中有人得過老年痴呆,但是自己生活方式又不 健康 的人,他們患痴呆症的風險比生活方式 健康 、無痴呆基因的人高3倍。
㈦ 早期阿爾茨海默症怎麼檢測
目前唯一的一種無創、便捷、精準的檢測早期阿爾茨海默症方式是腦部正電子掃描(PET),即內利用放射容性同位素18F或11C檢測大腦代謝狀態得出被檢查者是否患有早期阿爾茨海默症。這個方法可提前多年獲取大腦病變信息,缺點是檢查費用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