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乾豆腐的製作流程
豆腐乾怎麼做好吃
可以搭配很多東西一起吃,口感會更好,也會更豐富,比如雪菜。首先,將它們洗干凈,再切成適當的大小,最好是條狀,再倒入一些油,燒熱之後倒入雪菜,3分鍾後,再加豆腐乾,因為它比較容易熟,所以晚一點加。都煮熟後,加一些辣椒、調味料就可以吃了。
可以和芹菜一起炒來吃,首先先將它們洗干凈,去掉葉子,再切成一段段的,最好切小一點,這樣會更入味。豆腐乾也切成芹菜一樣的大小,再准備一些輔料,比如大蒜、蔥等,放在油裡面,炒出香味後,再將青菜放進去,等它的表面變成白色,再加入一些醬油,用大火炒熟,再加一些芝麻油,就很好吃,很下飯了。
還可以和臘肉一起炒,營養會更豐富。首先將肉洗干凈,然後將它們切好,適當的大小。再往鍋里倒一些油,再放一些配料,比如蒜、姜,炒出香味後再倒入主材料,臘肉、豆乾,因為肉裡面已經有一些油,所以不用倒太多油,炒熟後就可以出鍋了。豆乾裡面也已經有鹽,所以不用加太多鹽。
還可以和韭菜一起炒。先將豆腐乾洗干凈,切成適當的大小,放油去炒,炒到變顏色後,再加入韭菜,因為它比較容易熟,所以不要同時加入,先炒一段時間再加入,要不就容易會變黃,影響口感。一分鍾後,加其它一些調味料,就可以吃了。
炸豆腐乾怎麼做好吃
一般先將豆腐洗干凈,放入適量的油,油不能太少,要多一點,至少是平時炒菜的10倍。放入油後,如果溫度變高,就可以放入豆腐條了,炸5分鍾後,再加入其它一些調味,比如醋和醬油,非常可口、開胃,大部分的人都能吃。這樣的做法,味道非常好,吃起來很香、很脆,如果方法恰當,再加入其它一些調味料,胃口會更好,更香。
豆腐乾怎麼製作成的
一般,豆腐乾的水分比豆腐少很多,大概是40%左右,就會變成豆腐乾。做的時候,先要准備一塊豆腐,大概是三個人,6斤的豆腐,然後把它切小。切的厚度可以按照個人喜歡來切,然後用水浸泡,放在陰涼的地方,墊一塊紗布在上面。蒸的時候,可以加入其它一些調味料,比如鹽、花椒粉等,大概蒸5分鍾之後,再把它拿出來,撒上一些調味料,腌一下,再放一點醋和醬油,放一天就可以製做完成了。平時可以炒菜吃,或和其它一些菜搭配來吃,可以涼拌,翻炒都可以,營養很好。
涼拌豆腐乾的做法
首先准備一些豆腐乾和其它調味料,這樣營養會更豐富,比如蘿卜、花生米。配料可以是香油、糖、生抽等。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切成片適當的大小,蘿卜要切成絲的形狀,這樣會更入味。不用加太多鹽,因為豆腐乾里就有很多鹽,如果放太多,會影響它的口感,還可以放一些醋、辣椒等,再淋上一些香油,最好是煮過的油,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
豆腐乾的營養價值
它是第二次加工的食物,吃起來有點咸但很爽口,雖然硬但很有韌性。它裡面有很多的化合物,對身體很好,可以延緩衰老,讓人更長壽。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可以吃味道淡一點的豆腐,對身體更好,不會有高血壓。
它裡面有一種磷酸的物質,可以讓血液更流暢,預防很多疾病,對心臟很好。還有很多礦物質,對人的骨髓很好。青少年吃,可以發育得更好,長得更高。而中年人吃,可以避免骨質疏鬆。但在吃的時候,要清楚,它是不能和一些東西同吃的。比如醋,對牙齒不好,很容易有齲齒。也不能和菠菜一起吃,很容易有結石。
② 鹵水豆乾做法
鹵豆乾一向是大人小孩都愛的一道菜餚,可以當配菜,也可以當零嘴吃。在鹵豆乾中放入花生一起更有口感喔! ^
豆乾3斤
花生1斤
八角,甘草少許
薑片半碗
醬油,糖,素蚝油各1碗
黑胡椒,白鬍椒各3小匙
水適量
將花生先凈泡4-6小時 放入電鍋中先煮軟
起油鍋爆香薑片要小火,免得薑片焦掉會變苦
薑片炒到乾乾的樣子放入八角及甘草拌炒出香味
醬油倒入炒出醬香味,在加入豆乾,花生拌炒一下
所有調味料都加入,加適量的水轉大火,鹵汁滾後轉小火
悶煮30分直到湯汁快收干即可
③ 豆腐乾為什麼好吃
豆腐乾是豆製品的一種,與豆腐的柔軟相比,豆腐乾就要有嚼勁多了,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④ 重慶有哪些特產可以帶回家
江津白酒
產於重慶江津。
先將整粒高粱加沸水浸泡,蒸煮糊化,攤涼;然後培菌糖化,續糟發酵,定時定溫蒸餾取酒;再經陳釀酯化,使酒質更加醇厚豐滿;最後檢驗,勾兌,裝瓶而成。整個過程貫徹勻、透、適三要求。酒液清澈透明,純凈無雜,醇厚芳香,回味甘爽。
江津廣柑
重慶江津早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就開始栽培廣柑,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是全國三大柑桔產區之一,素有「柑桔之鄉」的稱譽。品種有:錦橙、先鋒橙、冰糖柑、津華橙、春橙、五月紅等。錦橙果肉細嫩化渣,酸甜適度,味濃汁多,微具香氣。果實可食部分多,果汁多,種子少。先鋒橙果色橙紅稍淺,風味酸甜,味濃有香氣,種子略多。此外,江津還有皮薄肉嫩、味道清甜的冰糖柑和桐子柑;有頭年開花、翌年4月成熟的晚熟甜橙「五月紅」和青泊夏橙;有質脆味甜,耐貯藏運輸的紅皮香柑和黃皮香柑。
榮昌工藝陶
重慶榮昌陶瓷業從清乾隆時的粗陶,發展到清咸豐時的「泥精」,再發展到光緒時的刻花、色釉及民國時的釉下彩;在窯形上,從甑子窯、通窯發展為階梯窯;燃料均以松柴為主。解放後,由柴窯發展為煤窯。在施釉方面,繼承唐、宋以來的色釉裝飾,發展了各種釉色。
採用的陶土細膩緻密,可塑性強,燒結性能好,製成的工藝陶產品叩之發聲清脆悅耳,體形秀麗精巧,釉質光潤,裝飾樸素大方,既實用,又美觀。
涪陵榨菜
涪陵位於長江與烏江匯合之處。該處出產一種莖部發達、葉柄下有乳狀突起的青菜頭。清光緒年間,涪陵人邱壽安在湖北宜昌開設「榮生昌」醬園。他僱用的伙計鄧炳成選用肉厚質嫩的青菜頭,讓風吹至半干,加鹽揉搓腌漬,然後再用木榨榨乾鹽水和菜中酸水,再放上作料,裝壇密封。這種用木榨加工的菜,就取名「榨菜」。由於它具有脆、嫩、鮮、香的獨特風味,大受群眾歡迎。起初邱家嚴格保密,獲利甚厚。後來腌制方法逐漸傳開,到1935年,榨菜作坊已遍及四川沿長江一帶,年產達四十五萬壇,其中涪陵佔二十五萬壇,所以「涪陵榨菜」名聲大振,至今未衰。
重慶土特產介紹黃連:以「黃連之鄉」——石柱縣所產最負盛名
天麻:石柱盛產天麻
杜仲:以南川杜仲最為著名
黨參:為巫山特產,又名「廟參」。
老四川燈影牛肉:由重慶老四川餐廳烹制
怡樂牌小塊臘肉:為重慶肉類聯合加工廠生產的傳統四川風味產品
桂樓牌臘豬頭:涪陵所產
京醬風肉:是重慶涪陵地區的民間傳統食品
金角牌老四川五香牛肉乾:始創於1937年。
白市驛板鴨:因產於巴縣白市驛鎮而得名,已有100多年歷史。
雙江牌熊鴨子:由重慶江北區食品公司熊鴨子廠生產。始創於1909年
永川皮蛋:創制於清道光年間
江津米花糖: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名特產品「玫瑰牌」和「荷花牌」產品為名優品牌
美聲牌怪味花生:系重慶嘉美食品廠改進工藝後生產的怪味花生
三江牌合川桃片:由合川桃片廠生產,已有140多年歷史
蓮童牌冬瓜條:由重慶市寶頂食品廠生產。
蝶花牌怪味胡豆:由北碚縉雲食品廠生產。
花生粘:為重慶名特小食品,歷史悠久。
木洞曬棗:始創於100多年前的重慶巴縣木洞鎮。
白橙糖:是合川的傳統地方名品。
奶油核桃糕:是重慶冠生園的傳統特色產品,早在30年代即聞名山城。
花根:是銅梁縣傳統名點,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原名「蘭花根」
椒鹽麻餅:又名芝麻餅,是歷史悠久的川式糕點中的名品
醪糟麻花:本品狀似粗繩,色澤棕黃,形色美觀,質地酥鬆香脆。
賴桃酥:原名癩頭酥,是重慶地區的傳統名點,創制於20年代。
魚皮花生:本品皮酥內脆,甜咸適度,香酥可口。
苕酥糖:本品酥脆甜香,過去是當地民眾春節的常備甜食品。
岳南泡糖:是重慶的著名特產,已有100多年歷史。
龍鳳餅:龍鳳餅是川式糕點中糖皮點心的代表,已有600多年歷史
江北玉米粉絲:由重慶市渝北康華糧油食品廠採用最新工藝製成
白沙蒿掛面:由重慶市江北區玉帶食品廠生產
寶頂牌冬尖:由大足縣裕盛通釀造廠生產,已有100多年歷史。
露凝牌火鍋底料:為重慶市露凝香食品生產廠名牌產品
山城牌金鉤豆瓣醬:由重慶釀造廠生產
涪陵榨菜:始制於清光緒年間
永川豆豉:由重慶永川釀造廠生產,已有200多年歷史
長壽血豆腐:用瘦豬肉和豆腐做成,為長壽縣的傳統名食
仙家豆腐乳:是豐都縣的傳統名食
秀山雪棗:秀山雪棗以酥脆甜香聞名
伏令夏橙:為長壽湖特產
蒼溪雪梨:蒼溪雪梨果實呈長卵圓形或葫蘆形
大紅袍桔:柑桔中名品,產於萬州地區長江沿岸和江津、巴縣等地
長壽沙田柚:產於長壽縣。清香濃甜,味醇如蜜,汁多化渣。果形似葫蘆, 頂微凸,上有不同花紋印環
梁平柚:產於梁平縣,已有200多年歷史,為我國優良柚種。素以皮薄肉嫩,芳香濃郁,汁多香甜,營養豐富而久負盛名。
黃沙白柚:產於墊江縣。品質優異,質嫩化渣,柔軟多汁,甜酸適口,有蜂蜜的濃郁香味。
羊角梨:產於武隆縣羊角區,已有250多年的栽培歷史。這種梨果型美觀,汁多濃甜清香,肉白脆嫩化渣,有一股蜜糖的獨特風味。
江津廣柑:江津是重慶的著名柑桔產地,江津廣柑品種繁多,其中尤以錦橙、夏橙、 冰糖柑、五月紅等為名品。其特點是味濃汁多,酸甜適中,肉質柔嫩,清香怡人,營養豐富
奉節臍橙:臍橙為柑桔中之名品,具有型美色艷、脆嫩化渣、酸甜適口,香味濃郁,無核、易剝皮等優點
城口磨盤柿:城口縣有栽培柿子的悠久歷史,這里所產的柿子個大形圓, 因其底部形似磨盤下扇,上部微凸而有尖,故稱磨盤柿
巴山銀芽茶:是重慶巴縣石嶺茶廠生產的高檔茶
景星碧綠茶:產於重慶萬盛區景星台
翠坪銀針茶:是重慶著名綠茶之一
縉雲毛峰:由西南農業大學實驗茶廠研製,有20年的生產歷史。
峨嵋牌重慶沱茶:由重慶茶廠生產,有30多年歷史
四面山雲霧碧芽茶:選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茶葉為原料
西農毛尖:系特種茉莉花茶
蜀綉:蜀綉向列中國四大名綉之榜。其特點為短針細密,平齊光亮,內實外松,密 不成堆,稀不見底,綉面取材於各類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表現內容豐富多彩
西蘭卡普:即土家織錦,「西蘭」土家族語語意為被面,「卡普」即花,是土家族民間藝術的精華。編織時,以紅、藍、白等色棉線為經,各色絲、棉、毛線作緯,採用挖空工藝,手工挑織而成,圖案多用象徵手法,直線造型,連續對稱,呈單一型的演進變化,極朴實典雅,畫面新奇,具有實用與欣賞價值。
兆峰陶瓷:由兆峰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有500多個品種,分為酒店用瓷、家庭用瓷、藝術瓷三大類。產品釉面光亮,瓷質晶瑩細膩,「白如玉、聲如磬、明如鏡」,極易洗滌。產品使用壽命比普通日用瓷長2至4倍。
金忠牌刀具:大足縣順發金忠小刀廠生產的刀具,選用優質不銹鋼材, 配以牛角、純鋼刀把,精心鍛制而成。有各種砍刀、菜刀、水果刀、旅行小刀等20餘個品種
三峽石硯:俗稱峽硯,主產於北碚,是以嘉陵江瀝鼻峽段所產紫雲石刻制而成。 石硯石質細膩,色澤灰黑,造型優美,雕刻精巧,並有溶墨快、墨汁不易揮發的特點。幾百年來,深受文人墨客喜愛,被譽為巴渝三大名硯( 三 峽石硯、金音石硯、夔硯)之一。
夢麗牌竹編:由江津市竹製品工藝廠生產
奉節杜甫曬棗
因奉節在唐代稱夔州,杜甫曾寓居於此,種植棗樹,有「堂前撲棗任西鄰」的詩句,故得名。主要原料為色白、果肉肥厚的陽山鮮棗,加工工序為:浸泡 煮棗 再浸泡 成坯 冰糖 熬沸 提純 熬糖漿 煮蜜 靜置 晾曬 消毒。其色似琥珀,紋如金絲,外酥內潤,醇甜爽口,化渣離核
⑤ 豆乾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食用禁忌
豆花等豆製品和蜂蜜都是營養佳品,但這兩種食品卻不能同食。豆腐能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蜂蜜甘涼滑利,二物同食,易致泄瀉。同時,蜂蜜中的含多種酶類,豆腐中又含有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及有機酸,二者混食易產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故食豆腐後,不宜食蜂蜜,更不宜同食。
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豆乾是豆腐乾的簡稱,中國傳統豆製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是中國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出產於中國華南,江南地區。
豆乾等豆製品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⑥ 鹵水煮豆乾的做法,鹵水煮豆乾怎麼做好吃,鹵水
1.買回來的豆乾,特意讓人家加工的薄點,筋點,洗凈。
2.我用的是老鹵,提前解凍。
3.同時把豆乾焯水,夏天,這樣才能保證不把鹵水弄壞。
4.放在老鹵里煮三十分鍾,關火,燜一天,不要用任何東西去攪,防碰壞了。撈出來,把老鹵裝在袋子里,放入冰箱,下次用時只要放點鹽和老抽,冰糖就可以了!料包一般用三次就換了。
⑦ 豆腐乾屬酸性還是鹼性食品
豆腐乾屬鹼性食品。豆腐乾為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被譽為素火腿。豆腐乾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在自然界中,植物類食物中鹼性食物居多,如:芹菜,油菜,大豆,茄子,南瓜等。各類畜禽肉,都為酸性食物,如:蛋黃,魚籽,牡蠣,白米,面條,麵包,鰻魚,章魚等。
⑧ 中國的豆乾市場到底是多大
郭道福在長江岸邊生活了47年,南溪縣城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家有一個祖上傳下的寶貝,而這個傳家的寶貝和當地的一個產業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
郭道福:「當時這個章上面,一印就曉得,這個章就是大良心的豆腐乾,輪船靠碼頭,只要旅客一下船,把豆腐乾買上去,跑上岸買,再向碼頭趕船。」
這枚刻有「大良心」的印章是郭道福的父親留下的,他家從清末年間就開始製作豆腐乾,印章就成了賣豆腐乾的招牌。因為當時主要供應靠岸的客輪,南溪豆腐乾就這樣在長江沿岸流傳開了。由於印章的存在,郭道福的父親也被認為是南溪最早一批做豆腐乾的人。
郭道福:「南溪豆腐乾出名,就是從我父親那裡出名的。」
郭道福從12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著做豆腐乾,對於製作工藝他早就爛熟於心。有了印章的存在,他更加認定自家的豆腐幹才是正宗的南溪豆腐乾。幾十年來,郭道福重復著祖上留下的手藝,日復一日。
郭道福:「累,嫌累了,因為周而復始地這么做,今天做了還是這樣,明天做了還是這樣做,就是說沒有一個變化。」
郭道福有兩個女兒,但她們都不願意繼承這門手藝,只有自己和妻子還在辛苦經營著這個老行當。當地倒是有很多年輕人經常登門拜訪,但郭道福拒絕收他們為徒。
郭道福:「他說我不要你的工錢,我說你不要我的工錢?我沒讓你拿工錢給我就不錯了,你還來學我呢。」
記者:「你為什麼不教他們?」
郭道福:「不教,不教,一般我都不教,我教了,人家把我的飯碗給拿走了。」
就這樣,祖上傳下的這份家業被郭道福夫婦小心地看守著,然而郭家豆腐乾名聲雖大,卻一直還沒有脫離家庭小作坊式的生產,生產規模一直上不去,南溪當地像郭道福這樣的小作坊有將近100家,他們生產的鮮豆腐乾也只能用來供應南溪當地的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豆腐乾生產戶:「我們這就是在本地賣的,賣不了多少,賣百十就好了,夠稀飯錢就行了。現在越來越不好賣,現在競爭力好大。」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南溪豆腐乾在長江沿岸已有了一定名氣,當地有個叫鄧真戊的人曾在糖果廠當過5年廠長,有做豆腐乾的經驗,他覺得可以藉助已有得名氣,把南溪豆腐乾賣出南溪。
鄧真戊:「南溪市場就這點,你要發展,你要把產品銷售上去的話,要增加這個產品的產量,那時候你必定要走大市場的。」
當時鄧真戊看準的是成都這樣一個比較休閑的大城市,他要把豆腐乾做成可以長期保存的休閑食品賣到成都。但當時的豆腐乾生產全部是家庭作坊式的,不僅數量有限。而且豆腐乾作為一個傳統的手工產品,也沒有現成的機器可以引進來生產,鄧真戊就一邊用傳統手藝加工,一邊不停地摸索新方法。
鄧真戊:「當時我們想的是豆腐乾需要一個突破,最大的難題就是把作坊加工改為工業化生產。」
隨後,鄧真戊到北京、鄭州等地進行了考察,最後終於建成了自己的生產線。但把農貿市場上賣的豆腐乾做成休閑食品,在南溪還是頭一次。能不能打進成都市場,當時的鄧真戊心裡並沒有底。
鄧真戊:「南溪豆腐乾這樣一個特色,作為休閑食品來說,市場上當時是沒有的,接受起來可能困難一些。」
經過跟成都食品批發商接觸後,令鄧真戊喜出望外的是,南溪豆腐乾借著長達百年的名氣一下就在成都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
鄧真戊:「一旦有商家在賣,這個消費過程就逐步地擴大,人家吃了以後覺得還可以,特別成都又是一個休閑城市,成都不管男女娃娃,十幾歲的也挺喜歡吃。」
看到鄧真戊把豆腐乾賣出了南溪,當地一些有實力的人覺得把豆腐乾做成休閑食品,有很大利潤可賺。隨後兩年內,南溪縣城出現了十幾家豆腐乾生產廠家。 2003年的時候,鄧真戊已經充分佔領了成都的豆腐乾市場,這引起了成都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注意。由於南溪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溫度和濕度使得生產出來的豆腐乾口感松軟,很符合大中城市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南溪豆腐乾已經有了自己非常成熟的品牌,很容易就能打開市場。很快,成都的這家公司找到鄧真戊,准備跟他合作,條件是要鄧真戊放棄自己原來的商標和固有的市場。
鄧真戊:「就是銷售這塊,不讓你染指,我規定你做什麼,你就給我做什麼,做了你交給我就完了。」
成都公司呂金剛:「可能他缺乏對一些信息得了解,不知道消費者對豆腐乾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鄧真戊:「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這個角度說,當然就是多種形式,但是從我來,我是不願意採取這種形式。」
成都公司要求鄧真戊貼牌生產,但鄧真戊不願意放棄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和市場,更重要的是南溪豆腐乾的名氣還在不斷上升,鄧真戊一心想守著這個只屬於南溪的產業。雙方各懷心思,話不投機,合作宣告失敗。
這個叫唐銳的人原本做豆花生意,他認為南溪豆腐乾雖然名氣大,但是市場佔有率依舊很小。就在他為組建豆腐乾企業而尋找更大市場時,他聽到了成都公司和本地企業合作失敗的消息。隨後,在南溪縣政府幫助下,唐銳找到了成都的呂金剛。
唐銳:「當時看中的是成都公司的這個營銷網路,蓋遍了中國的大部分大中城市。」
呂金剛:「我們就發現他很有一種願望,想把南溪豆腐乾真正打造成一個全國性的品牌,而我們有這么好的網路,所以我們兩家公司一談,基本上就談成這樣一個合作方式。」
要保證豆腐乾的口感,就必須在原產地生產。唐銳就在南溪負責各種口味的豆腐乾生產,並使用南溪企業的商標。呂金剛則藉助原有的市場網路和南溪豆腐乾近百年的名氣,來擴大銷售規模。2004年時,南溪豆腐乾迅速在武漢、昆明、深圳、北京等城市打開了銷路。
唐銳:「最主要的是面對的就是這個國內的大中城市,不光是我們四川的成都,所以要把這個產業做大,必須要做到全國各地。」
呂金剛:「像這種我們豆腐乾一類的產品,我們在全國的市場,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達到50個億的銷售規模。」
原本認為自己是豆腐乾行業的老大,沒想到別人3年時間不到就做出了自己幾十年也沒做出的成績,這讓郭道福改變了自己固守老手藝的傳統觀念。現在,他准備借著印章的名氣來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
郭道福:「以後在我們本縣,在我們這個原產地,有人來跟我說願意合作,我就合作。」
⑨ 超市裡的休閑食品豆乾類吃多了會有害處那該吃什麼呢
像這樣的包裝食品色素,添加劑,防腐劑多得是,常吃肯定不好,要是吃的話,那就吃鮮豆腐、豆皮、豆漿、腐竹。
⑩ 豆腐乾是誰發明的
配料:
豆腐。
·操作:
(1)備料。上等黃豆3公斤,精鹽 600克,醬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磨漿。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後磨成漿,濾渣後備用。
(3)煮漿。將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好後,再添加 20%-25%的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減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質凝固物網路的形成變慢,減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壓榨時水分排出暢通。
(4)凝固。漿溫降至8_0_-90℃時,即可用鹵水點漿。點漿時應注意均勻一致,要勤攪,但要防止亂攪。當漿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點,蓋上蓋約過30-40分鍾,當漿溫降至70~c左右時上包。
(5)劃腦。上包前要把豆腐劃碎,這樣既有利於打破網路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腦均勻地攤在包布上,制出的產品質量緊密,能避免厚薄不勻,空隙較多。
(6)上包。先將包布鋪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乾的尺寸制定)上,再將豆腐腦加在包布上,這樣一層豆腐腦一層布地加,豆腐腦要鋪勻,可稍高於格子幾毫米,數量要根據豆腐乾的厚薄來確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後將包布包紮緊,加壓成型,1小時後拆下包布,用刀將豆腐乾按格子印割開,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鍾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乾置干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後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製成鹵水。
(8)煮干。將已製成的鹵水回鍋燒沸加人豆乾,煮30分鍾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