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碳水吃多少長壽

碳水吃多少長壽

發布時間:2022-02-14 04:22:43

① 人一天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碳水化合物的供能

營養學家雖沒有規定一個人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產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60%左右為宜。這也就是說,一個人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他的總熱量有關。老人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攝入應少一些;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階段,攝入應多一些。
健康飲食應為:糧食足量,男性每天應攝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300克,其中應適當增加薯類糧食的比重。借鑒世界營養學家廣泛推薦的地中海膳食結構,土豆為主的薯類食物每天應攝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攝入300~400克,奶類每天保證攝入200克,多吃雞、鴨、鵝、兔和魚肉,少吃豬肉。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於150克(3兩),更不能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人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熱。脂肪代謝

②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難長壽,這是為啥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就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一些列疾病。所以對於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也一定要控制,不能吃太多,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偶爾還可以吃一點粗糧,這對人體都是有很多好處的。


我們在得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多吃對人體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我們就要進行控制,不要經常吃這類食品,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特別喜歡和外面的奶茶,蛋糕等這些也都屬於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即使想吃也一定要剋制,不要經常吃。

③ 減脂期間碳水化合物一天應攝取多少

一公斤體重不少於4g,最少每天也不能少於每公斤體重2g碳水。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質,並且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功能。機體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種,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復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與其攝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種類和在機體內存在的形式有關。

1、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最經濟和最主要的來源,能夠提供和儲存熱能。

2、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並參與細胞的組成和多種活動;此外還有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抗生酮、解毒和增強腸道功能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化學組成:

糖類化合物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為2:1,與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因此,曾把這類化合物稱為碳水化合物。但是後來發現有些化合物按其構造和性質應屬於糖類化合物。

可是它們的組成並不符合Cm(H2O )n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脫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組成雖符合通式Cm(H2O )n,但結構與性質卻與糖類化合物完全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碳水化合物

④ 一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十分長壽

唉,這個怎麼說呢?每天正常吃飯就行了,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大油大鹽

⑤ 碳水攝入多少合適

不管是在休息還是運動時,人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都是充當能量的來源。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體內大部分細胞的能量來源,是神經細胞和腦細胞的首選燃料,也是紅細胞所必需的能量來源。

身體在活動時,骨骼肌可用的生物能形式——三磷酸腺苷,可以從膳食和存儲在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中產生,而在此過程中所需碳水化合物的數量和來源則取決於運動的時長和強度,以及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可用量。

那麼不同群體每日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通常可以根據其物理結構分為兩類:簡單的碳水化合物(較小,由1個或2個糖分子組成)和復雜的碳水化合物(較大,含有3個及以上連接在一起的糖分子)。

>簡單的碳水化合物

單糖 和 雙糖 通常被稱為簡單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最小單位是單糖。

人類的飲食中存在著常見的3種單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它們都含有碳、氫和氧元素,但其結構和甜度略有不同。其中,葡萄糖分子大量存在於人類的飲食中;果糖是最甜的單糖,有時也被稱為水果糖。盡管果糖天然存在於水果中,但在加工食品中也可見到——最常見的形式是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漿或蔗糖;半乳糖通常不單獨存在於食物中,而是常與葡萄糖結合形成乳糖。

兩個單糖(分子)結合在一起被稱為雙糖。將這些單糖結合起來的化學鍵可以被人體消化道中的酶反應破壞(消化)掉,從而解開變成兩個單糖分子。在人們飲食中常見的天然雙糖有蔗糖、乳糖和麥芽糖。其中,蔗糖是最常見且最甜的雙糖,由1個葡萄糖分子和1個果糖分子組成,存在於甘蔗、甜菜和蜂蜜中,但更常見的情況是蔗糖被加工成「食用糖」;乳糖由1個葡萄糖分子和1個半乳糖分子組成,因為天然存在於乳製品中,所以也被稱為「奶糖」;麥芽糖由2個葡萄糖分子組成,在食物中不常見,一般是作為較大的碳水化合物(如澱粉)分解的副產物出現。當製作一些酒精飲料時需要發酵,在該過程中也會產生麥芽糖。然而,待完全發酵後形成的麥芽糖濃度較低,因此酒精飲料不是膳食碳水化合物的理想來源。

>復雜的碳水化合物

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是由3個到幾千個不等的單糖分子組成的復合體。較短的,即僅由3~10個單糖聚合形成的復雜的碳水化合物被稱為寡糖,而更多數量的單糖聚合在一起則稱為多糖,寡糖通常存在於大豆及其他豆類植物、一些十字花科蔬菜、全穀物和一些人造食品(

⑥ 減脂期間每天攝入多少克碳水化物

那麼減脂期該攝入多少熱量呢?要怎麼計算?

第一步:計算基礎代謝(BMR)

BMR有2個計算公式,優先選擇計算公式(二)。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一):

BMR(男)=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5

BMR(女)=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161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二):

BMR=370+21.6×體重×(1-體脂率)

第四步: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

在Z值范圍內,不同人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如下:

1. 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0.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2. 一周進行1-3次低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20)

蛋白質攝入量(g)=1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3. 一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50)

蛋白質攝入量(g)=1.4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4. 一周進行6-7次強度較大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1.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5. 從事非常高強度運動或活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2.2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⑦ 一天攝入多少碳水

1.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糖、澱粉等)

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推薦膳食攝入量(RDA),普通成年人每日至少應攝入130克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以保證葡萄糖作為大腦細胞和中樞神經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防止以上細胞通過酮體進行供能。這里的普通成年人是指:①年齡≥19歲;②身體健康;③非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④非健身者或運動員;⑤現階段沒有增肌或減脂目標。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OM)制定的可接受宏量營養素分布范圍(AMDRs),每日總熱量攝入的45-65%應來自碳水化合物。例如:如果每日的總熱量攝入為2000千卡,那麼900-1300千卡的熱量應來自碳水化合物,這相當於225-325克碳水化合物。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總熱量攝入的40%)或過高(>總熱量攝入的70%)都會增加死亡率。最適宜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佔全天總熱量攝入的50-55%。

然而,並不是所有飲食法都遵循以上原則。一些飲食法提倡較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如生酮飲食法;一些飲食法提倡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如普里特金飲食法(Pritikin Diet)。

世界衛生組織(WTO)建議成年人和兒童將添加糖(added sugar)的攝入量控制在全天總熱量攝入的10%以內。添加糖是指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到食物和飲料中的營養性甜味劑。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主要能量來源。過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引發肥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過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造成肌肉流失、新陳代謝下降、月經不調和疲勞等症狀,從而影響運動水平。為了達到特定的健身或運動目標,健身者或運動員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

(1)根據美國營養和飲食學會(AND)和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建議:運動員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控制在6-10克/每公斤體重。例如:一名70kg體重的運動員,每天應攝入420-700克碳水化合物。如果這名運動員的運動量較小,那麼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以降低到3-5克/每公斤體重(低強度訓練)或5-7克/每公斤體重(中等強度訓練,每天訓練時間約為1小時);如果這名運動員的運動量極大(運動時間≥4小時),那麼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提高到8-12克/每公斤體重;

(2)處於增肌期的健身者/運動員,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通常為4-6克/每公斤體重;

(3)處於減脂期的健身者/運動員,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通常為0.5-4.5克/每公斤體重。

2. 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雖然無法被人體(小腸)消化,但卻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憩室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如果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則會顯著提高死亡率。

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適宜攝入量(AI),19-50歲男性每日應攝入38克膳食纖維,女性則為25克。當年齡超過50歲後,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將分別降低到30克/天和21克/天。此標准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居民(>97-98%)的營養需求。

根據美國食品及葯物管理局(FDA)制定的每日營養攝入量(DV),每攝入1000千卡熱量,就需要補充12.5克膳食纖維。例如:如果每日的總熱量攝入為2000千卡,那麼就需要補充25克膳食纖維

⑧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難長壽,是否在斷章取義

個人覺得精加工的食物、碳水化合物食物和人的長壽沒有啥必要關系。

精加工的食物在古代來說還是奢侈品呢,只有達官貴人或者有錢人才能吃到,而這些食物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一年到頭能吃到一次也就指望著過年的時候。

食物跟人的壽命可能有點關系但還沒有達到決定因素的地步。古代空氣干凈,水也沒有污染,吃的也是沒有農葯殘留的綠色食品,肉類也是沒有激素沒有添加劑的健康食品,但是古人平均壽命遠沒有現代人長。現在很多長壽的老人也不是就吃沒加工過的食物,有些還喝酒抽煙。

生命在於運動卻是實打實的大實話。很多長壽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大部分都從事過體力勞動。有些老人年紀都很大了也不放棄勞動,我姨夫快80了還下地種菜呢。即使不能勞動了,也不會在家裡坐著不動,會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總之就不能讓自己閑下來。我家隔壁的老大爺80多了,住三樓,除了下雨刮大風的日子不出門,其他時間都自己慢悠悠的到處去走動。我媽媽70多了,也是每天都要出門走走,現在還能爬房頂整理樹枝呢。

所以食物可能是長壽的基石,要攝入營養全面。最最重要的就是活動量要夠,心情愉悅才是長壽的主因。

⑨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難長壽,什麼是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呢

精細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日常生活過程中,常見的麵包,餅干,蛋糕,奶茶,各種飲料等經過多次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反而大米飯,蔬菜,肉類和蛋類等物質,都是從自然界自然採集而來,沒有經過深度加工而成物質,稱為原始碳水化合物。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過程中,要盡量的避免使用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還是要以白米飯搭配粗糧為主,做到營養成分的多樣化。要多吃蔬菜水果,肉類等這些原始採集過來的食物,避免使用經過二次加工的食物,比如火腿腸,果脯等。

⑩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難長壽,我們該怎麼注意這類食物

對於食物而言,每個人口味不一。很多人喜歡吃麵食,很多人喜歡吃米,但是這些食物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現在相關專家說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很難長壽,那麼我們在選擇這類食物時一定要小心,碳水化合物是維持生命活動能量主要來源,所以我們在食用碳水化合物時不能過多食用,過多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並且盡量不要去食用加工後的碳水化合物。

三、我們應該怎麼樣合理飲食

一日三餐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一日三餐安排要保證充足和持續營養攝入,在早上我們可以吃稀飯和饅頭,那麼在中午我們可以攝入一些蔬菜來均衡碳水化合物,在晚上我們可以吃一點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如奶製品和堅果,如果三餐能量攝入不足,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富含能量的零食進行補充,我們也要適當攝入蛋白質和脂肪,但是不能每頓飯都吃大魚大肉,這樣雖然說能讓我們吸收很多營養,但是對身體沒有好處。

與碳水吃多少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玩直播 瀏覽:740
新疆退休工人2014年漲工資 瀏覽:890
祈求老人病好去哪裡拜 瀏覽:199
沒錢連孝順都 瀏覽:942
公務員退休後返聘工資待遇 瀏覽:27
城鄉基本養老保險的主要內容 瀏覽:792
父母怎麼解決天秤座的叛逆期 瀏覽:453
一般農民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891
湖北失業女工可以50歲退休嗎 瀏覽:453
養生喪死的養什麼意思 瀏覽:687
香房區老年大學 瀏覽:428
個人養老重復繳費怎麼退 瀏覽:951
老人家突然手痛怎麼回事 瀏覽:118
小主千歲養生花茶多少錢 瀏覽:829
預防老年痴呆神經衰弱 瀏覽:766
有疤痕大學體檢怎麼辦 瀏覽:898
16養老保險截止日期 瀏覽:292
老年痴呆晚期老是流口水而且很臭 瀏覽:274
臨沂老師退休後工資打到社保卡 瀏覽:667
老辦法養老金 瀏覽:340